估價18倍落槌 乾隆「得遂初心」玉璽HK$1,810萬巴黎易手

巴黎蘇富比「亞洲藝術」專場剛剛舉槌,215件上陣拍品之中,167件售出,成交率77.6%,斬獲€897萬(HK$7,400萬;NT$2.76億),玉器、瓷器、佛像等門類皆有藝術品以估價倍數落槌,成績相當不俗。

成交桂冠由乾隆「得遂初心」玉璽拿下,一共獲得逾三十口喊價,以估價18倍之高的€180萬落槌,連佣€221萬(HK$1,810萬;NT$6,750萬)易手。


Lot 1| 清乾隆 御製和闐青玉龍紐璽 印文:得遂初心(成交冠軍,估價18倍落槌)

尺寸:6.7 x 2.2 x 3.9 cm
狀況:邊沿有微磕,印面後側邊沿有一微磕,長方底一側有輕微棕眼
來源:法國私人收藏
估價:€100,000 - 150,000
落槌價:€1,800,000
成交價:€2,213,000


或許行方拍前得悉不少藏家對此璽有興趣,故拍賣官一來便以€16萬起拍,開初引來不少網絡競價,最後則成為電話席之爭。歷經24口叫價以後,金額已經超過€100萬關口,惟爭奪戰持續,競價階梯亦上升至€10萬一口。最終拍官以€180萬落槌,連佣€221萬易手,由巴黎電話席投得。

「得遂初心」以外,乾隆還有意思相同的「心願符初」印璽。《國朝宮史續編》記載,乾隆晚年如此談及初心和心願:

  • 朕自御宇初年,即焚香敬告上蒼,若紀年周甲,當傳位嗣子,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載之數。節經明降諭旨,宣於中外,今敬迓洪厘,幸符初願,新歲大廷授璽
  • 紀元周甲,心願符初,今歲元正大廷授璽,稱太上皇帝,幸為千古全人

上述文字是說,乾隆回憶登基時就向上天承諾,為了不超越爺爺康熙執政61年之期,故一旦執政滿一個甲子(即60年),便會把皇位傳予嗣子。如今真的把玉璽傳給十五子顒琰(嘉慶帝),自己退居幕後當太上皇,達成了當初之心願矣。

不過帝心真的如此容易揣摩?


北京故宮收藏的《乾隆皇帝朝服像》

眾所周知,乾隆做太上皇時仍緊握實權,一方印璽大剌剌的刻著「歸政仍訓政」之言,嘉慶實際上當了好些年的傀儡。從《御製文餘集》記錄看來,乾隆早就決定了退位而不讓權:

  • 朕今壽望九秩,精神康健,視聽未衰。若來歲歸政,遽思自暇自逸,竟置天下重務於不問,則非所以敬承天眷,亦非御極初年定期歸政、不肯戀位之初心矣

乾隆當時意思是,朕雖然已達八旬之齡,然身體健康,如果接下來歸政後便置天下不顧,那豈非愧對蒼生?最後還要強調:自己真的不是棧戀權位。

郭福祥(北京故宮研究館員)對乾隆刻製「得遂初心」印璽有著以下見解,筆者以為當屬真知灼見:

「乾隆帝晚年,訓政之暇,還經常沉浸在對自己一生輝煌歷程的回味之中,津津樂道於『得遂初心』、『心願符初』,在回味中得到了巨大的滿足和精神寄託……乾隆帝雖口口聲聲強調『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載之數』,但實際上享國已經遠遠超過了康熙帝,這是他從未明言的心願……」


《乾隆寶藪》


2008年香港蘇富比拍賣的另一枚「得遂初心」印璽

《乾隆寶藪》記載,「得遂初心」印璽有兩款,一長方一橢圓。

2008年,香港蘇富比拍賣了橢圓的一方,巴黎吉美博物館創辦家族所出,HK$446萬成交。至於是次巴黎舉槌的長方版本,來源則只有「法國私人收藏」一項。



Lot 42|清乾隆 掐絲琺瑯胡人騎象擺件(成交亞軍,估價4.3倍落槌)

尺寸:51 x 49 cm
狀況:胡人手上器具佚失,他的腰帶和象尾略為鬆動,顏料有些預期中的損耗,整體狀況良好
來源:

  • Christian, Lady Hesketh珍藏
  • 其遺囑執行人暨第二任男爵赫斯基斯遺囑信託受託人資產出售
  • 倫敦蘇富比, 2007年3月7日, 編號71
  • 歐洲私人收藏

估價:€150,000 - 200,000
落槌價:€650,000
成交價:€819,000


胡人騎獸的形象,大家自然聯想起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其實在此數百年前,西漢已有許多胡人足跡。他們跟隨漢使來到中土,除了交流的使臣以外,還有不少專業娛樂的雜藝人,或耍劍跳舞,或變法弄丸,或騎象馴獸,漢朝雕塑就有不少記錄。

由於騎象與吉祥讀音相近,故胡人騎象藝術品即使沒有寶瓶,也往往象徵「太平有象」,寓意天下太平,五谷豐登。

這裡說的掐絲琺瑯,也就是諸君熟悉的景泰藍工藝,雖然以明代中期「景泰」一朝命名,但其實早在元朝就自西亞傳入中土。景泰藍向以色鮮妍麗,光彩耀目著稱,且具固久防滲等實用特質,明清兩代多為帝王朝堂陳設用器,金絲纏身,甚具王者之氣。

景泰藍多為鼎、爐、瓶等器,如此品般作動物形狀的則是較為少見。



Lot 5|清亁隆 白玉雕仿古鳳凰紋活環連蓋匜(成交季軍,估價2.3倍落槌)

尺寸:22.5 cm
狀況:蓋沿有輕碰、微磕。蓋鈕一活環經修,另一活環有裂,或亦經舊修。壺口沿有微磕,皮殼完好
來源:

  • R. W. Cooper 少校珍藏
  • 倫敦佳士得,1963年4月29日,編號31
  • 歐洲私人收藏

估價:€200,000 - 300,000
落槌價:€460,000
成交價:€579,600


清乾隆帝好古慕雅,玉匠故取材遠古,以高古玉器及青銅器為靈感製器。此件白玉器,行方認為便是仿古青銅「匜」而造。

匜最早見於西周,腹部作圓形或扁形,時而有足,時而無足,流嘴通常取獸首或抽象獸形。一般認為用來盛載液體,《左傳》記載匜也用於某些禮樂儀式作洗手之用。

玉雕製作活環殊不容易,這項工藝無疑也為拍品添了好些分數。


春秋早期 齊侯匜|上海博物館


本場另有不少拍品競投反應熱烈,以估價數倍乃至十數倍落槌,以下為大家簡介部份精選成交:


Lot 63|尼泊爾 鎏金銅嵌寶加彩陪臚面具 刻文:尼瓦歷719年,相當於西元1598年(估價7倍落槌)

尺寸:60 cm
狀況:預期中的表面磨損,金屬輕微凹痕。右朵與左耳顏色略有不同,或為舊時代替代品
來源:比利時,Marcel Nies
估價:€40,000 - 60,000
落槌價:€280,000
成交價:€352,800


印度神話有三大主神,創世的梵天、保護守衛的毗濕奴、主掌毀滅的濕婆。傳說梵天有日與毗濕奴爭論,認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神明,旁邊的濕婆一聽有氣,於是拔出一根頭髮,讓之化身成陪臚,一手砍掉梵天第五個頭,令後者甘拜下風。

其實梵天原本和我們一樣,只有一頭一臉,然一次為追求一名女子,便在左、右、後、上各自生出新的頭,令對方無論逃往哪個方向都無法避開他的目光,所以變成了五頭神。最上一個頭被陪臚砍掉後,就變成四頭神,也就是現在泰國「四面佛」的造型。



Lot 3|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玉蘭花式高足盃(估價14倍落槌)

尺寸:60 cm
狀況:天然帶綹紋及白沁,整體品相良好
來源:倫敦Spink & Son Ltd,1987年2月25日(£17,000)
估價:€20,000 - 30,000
落槌價:€280,000
成交價:€327,600


造型相當精緻的玉器,即使是盃足乃至盃內壁中心的裝飾也毫不馬虎,以白玉高雅地呈現出玉蘭花之美。

拍品附有倫敦名古董商Spink & Son單據,證明玉盃於1987年以£1.7萬賣出。以當時物價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Lot 49|西藏 約十三世紀 銅合金錯銀銅釋迦牟尼佛坐像(估價4.1倍落槌)

高度:64.8 cm
狀況:頸部背後和周圍有修復。臉上鍍金部分磨損,鼻尖有小凹痕。整體狀況良好
來源:

  • Laszlo Bene珍藏
  • 紐約蘇富比,2003年3月26日,編號46

估價:€60,000 - 100,000
落槌價:€250,000
成交價:€315,000


釋迦作典型坐姿,右手向下,指尖觸地,是為觸地印。此印象徵釋迦在菩提樹下右手觸地,大地見證他令魔王懼伏,修成佛道,故亦稱降魔印。

本像蓮花座與佛像分開鑄造,整體錯銀部份不多,主要就是眼白部份。



Lot 143|清康熙 十七至十八世紀 鎏金銅阿彌陀佛立像(估價6倍落槌)

高度:51 cm
狀況:頭髮和長袍底部分別有藍色與紅色顏料痕跡。 整體上有微小鑄造缺陷,包括頭部、軀體、蓮花底座周圍。如圖錄照片所示。 表面和鎏金有一般磨損
來源:

 

  • 現藏家之父母於約1980年得
  • 後家族流傳至今

 

估價:€40,000 - 60,000
落槌價:€240,000
成交價:€302,400


阿彌陀佛是梵文的音譯略稱,意思為「無量壽」和「無量光」,乃主持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據《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是瓊樓玉宇,蓮池中寶蓮盛開,到處是奇花異卉,鳥語花香。

看古裝電視劇,和尚主持常說「阿彌陀佛」。此習慣在淨土宗尤其盛行,這個大乘派別認為修行者只要專心念誦阿彌陀佛佛號,信、願、行三者具足,臨終之際,便會由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將接引至往生極樂淨土。



Lot 18|清康熙 五彩臨潼鬥寶圖大盤(估價6.5倍落槌)

尺寸:55.5 cm
狀況:藍彩有輕微缺損及修補,口沿毛糙亦經修。器面有磨痕,帶窯燒瑕疵
來源:

  • 倫敦蘇富比,2003年6月12日, 編號222
  • 倫敦佳士得,2006年11月7日 ,編號189
  • Galerie 41,摩納哥,2007年3月31日 

估價:€20,000 - 30,000
落槌價:€130,000
成交價:€163,800


瓷繪五彩,始於元代,至明朝中、晚期已見完備。至大清康熙盛世,五彩工藝更上一層樓,一掃前朝只重色彩而不細究形貌的粗率畫風,以絢麗的色彩、精湛的繪畫,豐富的品類,與當時有名的青花瓷一爭朝夕。

康熙五彩紋飾多以人物場景、小說戲曲等為主題。「臨潼鬥寶」故事發生在春秋時代,秦穆公召集天下諸侯,於臨潼山鬥寶 - 哪國的寶物最厲害,便能號令群雄。

秦王本欲乘此機會彰顯國勢,豈料遭伍子胥識破。這位楚國名將從容出場,單手舉起殿上千斤大鼎,面不改容,令在場諸侯無不拜服。秦王為伍子胥震攝,便把公主嫁到楚國言和。

故事最早載於同名元曲,情節雖然精彩,但並無史實支持。例如秦穆公和伍子胥根本就不是同時代的人,而伍子胥雖為楚人,但父兄遭楚王所殺,後來投靠吳國才獲得重用,絕無可能代表楚國赴會。


伍子胥舉鼎


拍賣總結

拍賣行:巴黎蘇富比
專場:亞洲藝術
拍賣日期:2022/6/16
拍品數目:215
成交:167
未成交:48
成交率:77.6%
成交總額:€8,97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