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溫度自茶而來 文化藝術從茶聊開
茶自古有「萬病之藥」美譽,時至今日其藥理功效仍然為人重視,成為一種健康養生的飲品。經過多年對行業的觀察,我發現市場仍然處於相對混亂的階段,不少藏家對真偽、品質、狀況都難以掌握。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茶品中,大多客人過於追求市場公認的明星產品和利潤回報,卻忽略了茶葉的來源及品質。劣質茶不僅使投資回報率大打折扣,自飲更是無益健康。不論茶葉的投資價值高低,茶葉最後的歸屬是與水融合化為茶湯,並喝進肚子裡,品質的優劣才是決定價值的關鍵。
接下來我將以八十至九十年代雲南七子餅茶為例,一看現今茶葉市場最普遍的三大問題,一是「以新造舊」,二是「高仿茶品」,三是「保存不當」 。
市場上最常用的造舊手法是入濕倉造霉味和添加化學藥品。這些在成品后的「人為式發酵」只會加速縮短茶葉的生命,失去其活性,不能再進行自然轉化。這些造舊的茶可從茶餅顏色分辨,與經渥堆發酵的熟茶外表是截然不同。
造舊的茶餅
高仿茶品也隨著印刷技術進步日新月異,令新手藏家防不勝防。這時需要多上手對比,以及選擇一些值得信賴的來源,包括信譽良好和專業的茶人或企業購買。
高仿茶品
另外,儲存環境對茶葉陳化表現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對於空間的存放比例、溫度、濕度、通風性、陽光等人為或自然影響下,茶葉無不無時無刻發生著微妙的轉變。不良的環境導致茶葉發黴和變質,而乾淨良好的倉儲則能錦上添花。
保存不當的茶餅會發黴
鑒定茶葉的來源和品質是決定其價值的關鍵,在此祝願各位茶友們在茶探索路上穩步前行,喝到真正優質的茗品!
圖片版權所有 2020 © 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
本專欄歡迎投稿,請將文章及相關圖片發送至
enquiry@thevalue.com
,來稿請註明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