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專輯|Made in大唐:「黑石號」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加拿大多倫多阿迦汗博物館(Aga Khan Museum)與新加坡合作推出《失去的獨桅帆船: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現》文物展,向觀眾展示了數百件來自1200年前沉沒的一艘阿拉伯商船「黑石號」上的中國「唐貨」。 2017年5月14日,在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的發言中,習近平主席再次提到了這艘印度尼西亞勿裏洞島發現的千年沉船「黑石號」,以此講述中外悠久絢爛的「絲路」交往。「黑石號」究竟是一艘怎洋的船?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它裝載了哪些船貨?它為何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的轟動,吸引大批學者們的目光並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論為千年前「中國制造」的集中展示?一切的故事和答案都要從1998年說起。

 

   HOW?如何發現?

         黑石號沉船位置  M.Flecker繪圖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蠟島和加裏曼丹島之間有一個美麗的海島,名叫勿裏洞島(Belitung Island),這裏以盛產海螺而聞名,「勿裏洞」在印尼語裏就是「海螺」的意思。1998年的一天,一些漁民向往常一样潛入這片海域采集海參,然而這一次被他們帶上岸的不是海參,而是被珊瑚、海藻和其它浮遊生物所纏繞的陶罐。一家德國打撈公司聞訊趕來,老板是德國人沃爾特法恩。在此之前,富有冒險精神並對神秘寶藏充滿幻想的他,已經帶領著印尼工先後人發現了明代的鷹潭號沉船和宋代的馬熱尼號沉船。在前兩次巨大的收獲和刺激下,他滿懷希望向發現陶罐的水域進發。就在水下17米的位置,他和工作人員發現了一艘長22米,寬8米,滿載貨物的沉船,因為發現的位置有「黑石礁」之稱,所以這艘沉船很自然的被命名為「黑石號」。發現沉船之後,沃爾特法恩迫不及待的進行打撈,此項工作持續了一年,數以萬計的珍品從海底「浮出」,得以重見天日。

 

WHEN?沉於何時?

「黑石號」上大量的珍貴文物被打撈上岸,最令人們好奇的是這些珍品屬於何時?雖然,一些對中國古代文物有敏銳感知力的人,很快對這批出水器物年代有了初步判斷,但科學的檢測數據和準確的年代信息,讓人們確信這艘船和船上的貨物擁有悠久的歷史。根據碳十四檢測數據,「黑石號」沉船的年代被瑣定在九世紀前半葉。沉船發現的一只被海水寖泡的發灰的長沙窯瓷碗,給出了更準確的年代信息。在這只瓷碗外側近圈足處,刻有「寶歷二年七月六日」銘文,這一準確的紀年,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公元826年,唐敬宗李湛的時代。

「黑石號」出水「寶歷二年」銘文的重要瓷器

 

WHAT?發現何物?

漁民的不經意發現,開啟了一座塵封水底千年之久的古代藝術寶庫。據統計,在「黑石號」上,有包括瓷器、金銀器、銅鏡、錢幣等在內的6萬多件珍貴文物被發現,其中90%以上為陶瓷器,98%以上是中國長沙窯、越窯、邢窯、鞏縣窯生產的瓷器,其中又以長沙窯瓷器占有絕對數量。

瓷器

其中最引人註意的是3件青花瓷盤,這是首次發現的迄今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器。結合揚州唐城遺址發現的青花碎片可知,早在唐代中國已經可以生產青花瓷。對瓷窯遺址的考古工作,更將這類青花瓷的產地瑣定在了河南鞏縣。

「黑石號」出水唐青花瓷

伊拉克巴士拉鈷藍陶碗  9世紀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藏

「黑石號」的發現讓人們對名不見《茶經》的長沙窯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一件刻有「湖南道草市石諸盂子有明(名)樊家記」銘文的瓷碗更確鑿了這批瓷器的身份。在五萬多件的長沙窯瓷器中,我們除了可以看見大量熟悉的花鳥、蟲草、詩畫類的傳統題材和紋洋外,最特別的是來自中亞和波斯的常用圖案,帶摩羯魚紋、卷發高鼻的胡人形象、阿拉伯文字、《可蘭經》銘文等的器物,顯然是這應外銷需求而專門制作的。數以萬計長沙窯瓷器所帶來的強大震撼力,足以讓我們閉目遐想,一越千年,感窯場當年之繁榮,正如唐代詩人李群玉在《石瀦》詩中所描繪: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
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
迥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
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

整齊碼放的長沙窯碗遺存堆積

應該說,「黑石號」上大批長沙窯瓷器的發現,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在陶瓷史上所謂「南青北白」壟斷的時代,長沙窯在釉下彩繪方面取得的獨樹一幟的高度成就,更確認了其以生產外銷瓷見長的歷史地位,開創了中國瓷器大量外銷的先河。

邢窯白釉托盞

「黑石號」中還發現了帶「盈」、「進奉」款的器物。「盈」字款器物以往在河北內丘城關邢窯遺址,長安城大明宮、西明寺、青龍寺新昌坊及河北易縣等唐墓中有所發現,一般認為是邢窯的產品,是為皇家大盈庫所造。結合帶「進奉」款的白釉綠彩瓷,有學者認為,這類瓷器在唐代皇室宮廷使用,卻非專用,也會流入市場。也有人認為,黑石號沉船出水的大量金銀器和「盈」字款、進奉款白釉綠彩瓷,似乎都在揭示這條阿拉伯商船的不平常之處:它很可能搭載了外交使節或兼有外交使命,返航途中攜帶了作為國禮的皇家大盈庫所撥器具。

金銀器與銅鏡

據北京大學考齊東方教授研究,「黑石號」出水的金銀器最大的可能是在揚州一帶制造。原本唐代制作金銀器的中心在長安,由中央政府控制的「金銀作坊院」生產。八世紀中葉以後,產、貢金銀的州府大都在南方地區,全國產金地南方占92%,產銀地南方占94%,嶺南道、江南道一躍成為金銀器制作原料新的供應地。「黑石號」上的金銀器中有多件銀盒,都是曲瓣的形態,造型如花朵或雲朵,刻意強調器物的弧曲變化,使整體造型優美流暢,正是當時南方器物普遍流行的做法。「黑石號」上的一件銀盤上有犀牛紋,與偃師杏員唐墓出土銀器類似,這種寫實的風格與南方地區追求動物造型的逼真效果頗有淵源。揚州既是金銀器制造中心又是集散地,還是唐朝皇室所需的供應地,黑石號上的發現則首次證明了揚州一帶的金銀器還遠銷海外。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一面銅鏡,帶有四神八卦紋飾和銘文,刻有「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於揚州揚子江心百煉造成」,正是久負盛名的「揚子江心鏡」。

「黑石號」出水揚子江心境

 

WHERE?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雖然黑石號滿載中國貨物,但船只本身非中國制造。通過對黑石號船體木料的檢測,該船全系「緬枷木」制造,這種木料僅在非洲塞內加爾到烏幹達壹帶有所出產,在黑石號的沉船年代只有阿拉伯人會使用這種木料制造船只。對船體結構的研究表明,黑石號是一艘單桅縫合帆船,以椰殼纖維搓成的麻繩連接,依靠桅桿借助自然風力前行。由此可知,黑石號應是一艘阿拉伯商船。

從「黑石號」上發現的三件唐青花瓷盤、諸多南方風格的金銀器,特別是帶有「揚州」銘文的揚子江心境所提供的信息,並結合唐代揚州「揚一益二」的經濟中心地位及揚州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我們相信「黑石號」是從揚州采辦物品出發,駛往中東的。

 

WHY?為何沉沒?

「黑石號」上有一只特別的長沙窯碗,器形與其它碗並無二致,然而碗心所繪的圖案卻帶有極為神秘的色彩。一只凶惡的摩羯魚的尾部隱藏在一片深褐色釉色之中,魚頭卻凶猛地撞向一條尖頭尖尾的阿拉伯帆船。有人說,摩羯魚是佛教中的神魚,是龍首魚身,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它在大海中可吞噬一切。圖案中將要被摩羯魚撞翻的那條船,正是與「黑石號」非常相似的阿拉伯帆船,這是否預示著「黑石號」難逃被吞噬的厄運?

長沙窯摩羯魚紋碗

事實上,摩羯魚在印度神話中是天神伐樓拿(Varuna)的坐騎,從公元前3世紀起至公元12世紀,是十分流行的裝飾題材。回歸理性,我們更相信「黑石號」是意外偏離航線,迷失了方向,勿碰到黑石礁而沉沒。也有人相信黑石號的沉沒沒有那麼間單。黑石號沉沒的方向距離室利佛逝的巨港不遠,據文獻記載,這裏是海盜頻現的地方。黑石號或許是遇到了麻煩,倉皇之間,不幸觸礁。

 

「黑石號」的發現揭開了一個塵封千載的盛世。令人難以置信,早在一千多年前,數萬件「Made In 大唐」的精美船貨,已經泛海逐波,開啟了屬於世界的「海上瓷路」。那釉下彩繪的卷發女郎,模印貼花的騎士、胡人吹笛形象,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與互動的最佳見證,更讓「中國制造」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