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紫砂的朋友,必定知道「陳鳴遠」- 康熙年間的宜興紫砂巨匠,作品令收藏家無不趨之若騖。今個香港拍賣周,建築名師貝聿銘形藏的陳鳴遠紫砂器在佳士得上陣,統統以估價倍數落槌,大熱成交。
建築名師貝聿銘
清康熙 陳鳴遠作宜興紫砂筍式水盂
陳鳴遠,有鳴遠、鶴峰、鶴邨等字號,詳細生卒年不詳,活躍於清代康熙年間。他所製之茶具、雅玩達數十種,無不精美絕倫,又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署款以刻銘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風格,作品名孚中外。在清初時候,已經有「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說。
陳鳴遠乃技藝全面的大師:壺杯、博古、像生,無所不長。有評論家認為,他上承明代精萃以及時大彬的紫砂正統,下啟清朝開始的新局面,在紫砂發展史中居功厥偉。
名氣大,仿製自然多。據說早在雍正年間,市面已經有仿冒陳鳴遠的紫砂。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今時今日的贗品假貨更是多不勝數。今次有貝聿銘這個來源保證,自然令收藏家大感放心。
清康熙 陳鳴遠作宜興紫砂笸籮形盃
清康熙 鶴邨(陳鳴遠)作宜興紫砂像生板栗及栗子盃共兩件
一眾陳鳴遠紫砂作品中,以笸籮形盃最受歡迎。此盃高5.3cm,貝氏當年受贈於中國古建築專家 - 陳從周(1918-2000)教授。今次亮相,估價僅HK$20萬,結果卻以23倍的HK$460萬落槌,連佣HK$564萬(NT$2,160萬)成交。
難分真假的像生板栗及栗子盃亦引來競烈競投,估價HK$20萬,結果以18倍的HK$360萬落槌,連佣HK$444萬(NT$1,700萬)成交。這一套像生板栗及栗子盃,自1970年代起就屢次在頂尖博物館展出,包括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以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等等。
貝氏夫婦珍收藏的其他陳鳴遠紫砂,包括筍式水盂、蓮瓣式水洗、木蘭式盃等等,亦統統備受追捧,遠超估價成交。
清康熙 陳鳴遠作宜興紫砂蓮瓣式水洗
或為康熙 陳鳴遠款宜興紫砂木蘭式盃
如果單純以金額計算,這場「斗室案上」拍賣的領銜拍品,則屬於兩件上古青銅器,分別以HK$1,212萬(NT$4,630萬)及HK$732萬(NT$2,800萬)成交。兩件青銅器由同一位買家 - 8058號牌的電話競投拿下。
先說本場冠軍 -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鬲鼎,高21.7cm,上立兩耳,深腹微鼓,下承三柱足。滿工飾高浮雕花紋,襯以細密規矩的雲雷地紋,線條深刻,起伏有致,範鑄精美。浮雕花紋上再加飾陰線,構成三層花紋。頸飾一周三組以短扉棱相對的夔龍紋,大頭張口,身曲S形,尾向上回勾。
腹部對稱飾三個饕餮紋,圓形大眼珠突出, 眼珠上有內卷角,兩側耳朵呈樹葉形,長身卷尾,身下短足前伸,利爪張開。鼎身飾以青銅器常見的饕餮紋飾。饕餮是遠古怪物,傳說貪吃,永不滿足。商朝之時,饕餮紋常飾於青銅酒器、食器,鑄成一雙大眼,但無下顎,警惕貴族不要揮霍無度,暴殄天物。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鬲鼎
青銅鼎輯錄於林巳奈夫的《殷周時代青銅器の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覧(一)》(1984年出版)
晚商獸面紋鬲鼎|台北故宮
內壁銘文「鬲」
林林總總的中國青銅器當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鼎。相傳大禹建立夏朝後,用青銅鑄九鼎,代表天下九州,象徵天命所歸、王權所在,所以後來有「問鼎中原」、「一言九鼎」等成語。實際功能上,鼎在禮樂儀式上作盛載或烹煮食物之用。今次上拍的青銅器所以稱為「鬲鼎」,則是因為內壁鑄有一字銘文。
上圖銘文是商周時期一個重要氏族的族徽。學術界對此字的釋讀歷來有「鬲」、「丙」等說法,暫未有絕對定案。有學者認為族徽是「鬲」字,乃文獻所記載的姜姓族,也可能是所謂的炎帝族;有研究則指族徽是「丙」字,正正是商朝大天干氏族裡面的丙族,聚居於今日山西一帶;有說法認為,此族曾參與商王祭祀先祖並獲賜胙肉,應該是商王族的分支。
學術界對「鬲」有各種解讀,但各家說法都有一個共通點 - 它定必是商朝的重要氏族。那時要擁有精美的青銅器,當然也只有王室或顯赫氏族辦得到。
阿克倫博物館有接近200年歷史
青銅鼎曾為「中國古董教父」Eskenazi所藏
兩件青銅器皆在8058號牌的電話競投拿下
即使脫離商朝的時代背景,這個青銅鼎的出身同樣顯赫。20世紀初,它納入傳奇古董商盧芹齋(C. T. Loo)囊中,後來成為阿克倫博物館的藏品(Akron Art Museum)。這間博物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成立於1922年,現時展品主要以現當代藝術為主。
此後,青銅鼎先後為「中國古董教父」Eskenazi、著名藏竇「趙氏山海樓」所藏。直到2013年9月,在紐約佳士得以US$156萬(HK$1,220萬)易手。今次在香港佳士得「斗室案上」專場亮相,以僅及估價的HK$1,000萬落槌,連佣HK$1,212萬易手。
接著是另一個古代大氏族之器 - 青銅壴鼎,高24.5cm,斷代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儘管此鼎非博物館所出,卻也是清朝廣東布政使姚覲元舊藏,來源同樣顯赫。從紋飾、器形上推斷,青銅鼎的製造年代或許近於周朝多於商代。
晚商/西周早期 青銅壴鼎|HK$600萬 - 800萬
鼎身腹部大片位置都飾以蟬紋
此鼎圖紋主要分兩層,除了頸部一周的浮雕饕餮外,腹部大片位置都留給了蟬紋。蟬蛹成長初期藏於淤泥,而後於此暗黑環境化為有翼,一飛衝天,超越樹叢化為冰清玉潔的生物,故古人相信它們是吸收了日月精華,才能以作出如此蛻變。這種想法,令古人進一步認為蟬曾經死而復生,實有接通凡間與冥界之能。
是故,有學者認為古青銅器上的蟬紋,是要說明器中食物有多高貴和純潔。由於古青銅器多是祭祀祖先、鬼神所用,故上面以有力擔當凡間與冥界橋樑的蟬為紋飾,適合非常。
至於下圖的內壁銘文「壴」,和「鬲」一樣是族徽。學者認為從商朝到周代,兩者都是重要氏族。
內壁銘文「壴」
青銅壴鼎輯錄於黃濬的《尊古齋所見吉金圖》(1936年出版)
青銅壴鼎的來源,最早可追溯至晚青人物姚覲元(1823-1890)。他於道光二十三年中舉,光緒年間歷任湖北按察使、廣東布政使。他承祖父家學,精於聲韻、訓詁,廣搜秘籍,著有《咫進齋叢書》、《大疊山房詩集》。
姚覲元去世以後,青銅壴鼎至1978才再現人間,在倫敦蘇富比拍賣。1998年,壴鼎成為日本古董商「池田古美術」所收藏;2014年,壴鼎在紐約佳士得以US$84.5萬(HK$660萬)易手。今次在香港拍賣,以僅及估價的HK$600萬落槌,連佣HK$732萬成交。
三甲成交與貝聿銘珍藏紫砂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鬲鼎
拍品編號:2802
高度:21.7cm
來源(經The Value整理):
- 盧芹齋(1881-1957),編號 40.45
- G.M.G.伏曼夫人,紐約州水牛城
- 阿克倫博物館,俄亥俄州
- 紐約佳士得,1980年11月6日,拍品154號
- Eskenazi(埃斯卡納齊),倫敦,1985年
- 趙氏山海樓珍藏
- Eskenazi(埃斯卡納齊),倫敦,1993年
- 紐約佳士得,2013年9月19日,拍品1103號(US$1,563,750)
估價:HK$10,000,000 - 15,000,000
落槌價:HK$10,000,000
成交價:HK$12,125,000
晚商/西周早期 青銅壴鼎
拍品編號:2803
高度:24.5cm
來源(經The Value整理):
- 姚覲元(1823-1890)
- 倫敦蘇富比,1978年3月30日,拍品42號
- 池田古美術,東京,1998年6月
- 日本私人珍藏
- 紐約佳士得,2014年3月20日,拍品2036號(US$845,000)
估價:HK$6,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HK$6,000,000
成交價:HK$7,325,000
清乾隆乙卯年(1795) 御用題詩碧玉「樊桐仙侶」筆筒
拍品編號:2847
高度:12.5cm
鈐印:比德
來源:
- 倫敦蘇富比,1988年10月28日,拍品306號
- 香港蘇富比,2004年10月31日,拍品229號
估價:HK$4,000,000 - 6,000,000
落槌價:HK$5,000,000
成交價:HK$6,125,000
清康熙 陳鳴遠作宜興紫砂笸籮形盃
拍品編號:2824
高度:5.3cm
銘文:鳴遠製于元貞堂
來源:陳從周(1918-2000)贈
估價:HK$200,000 - 300,000
落槌價:HK$4,600,000
成交價:HK$5,645,000
清康熙 鶴邨(陳鳴遠)作宜興紫砂像生板栗及栗子盃共兩件
拍品編號:2823
長度:7.6cm
銘文:昔作山中物,今為席上珍。鶴村
印款:遠、鶴邨
估價:HK$200,000 - 300,000
落槌價:HK$3,600,000
成交價:HK$4,445,000
清康熙 陳鳴遠作宜興紫砂筍式水盂
拍品編號:2821
長度:13cm
印款:陳鳴遠製
估價:HK$600,000 - 800,000
落槌價:HK$2,600,000
成交價:HK$3,245,000
清康熙 陳鳴遠作宜興紫砂蓮瓣式水洗
拍品編號:2822
長度:13.8cm
印款:陳鳴遠製
估價:HK$600,000 - 800,000
落槌價:HK$2,600,000
成交價:HK$3,245,000
或為康熙 陳鳴遠款宜興紫砂木蘭式盃
拍品編號:2822
高度:6cm
印款:陳鳴遠
來源:C.C. TIH Gallery,香港,1972
估價:HK$300,000 - 500,000
落槌價:HK$1,000,000
成交價:HK$1,250,0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香港佳士得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專場:斗室案上
拍賣日期:2019/11/27
拍品數目:66
成交:50
未成交:16
成交率:76%
成交總額:HK$72,5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