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一日千里,電腦程式靠著自我學習功能,做到的工作已由數據運算,進化至能夠創作藝術。過去幾年,我們看過AI創作的西方油畫,乃至東方山水畫。這些作品在大型拍賣行舉槌,亦成功以遠超估價的價錢成交。
時至今日,中銀香港策劃了本地銀行界首個AI藝術創作,找來港姐冠軍陳凱琳(Grace Chan)夥拍新媒體藝術家朱力行(Henry Chu),攜手將「數碼智慧」、「綠色生活」、「跨境機遇」三個主題,透過AI技術以藝術方式呈現三幅呼應主題的畫作。
到底創作過程如何開始?AI與兩人在創作上的比重如何分配?The Value特地拜訪陳凱琳與朱力行,上述諸般問題留待他們親身解答。
陳凱琳(右)、朱力行與AI合作
AI藝術創作 結合三者之力
三幅作品分別名曰《四時樹之晨》、《四時樹之夏》及《四時樹之南》。當中的晨、夏、南在「四時」「四季」「四向」之中都是象徵開始、上升的意思。至於四時樹這名字,則取自今次起用的Quadtree四元樹數據處理法。
整個創作流程可說是結合了陳凱琳、朱力行與AI三者之力。朱力行與身兼藝人及創業家的陳凱琳,將他們對「數碼智慧」、「綠色生活」、「跨境機遇」三大主題的理解闡釋化成文字,由這些關鍵字引導AI程式創作初稿,再透過朱力行之手,將AI創作的半成品加以潤飾,最後形象化地展現上述三大主題。
對於創作流程,朱力行補充指:「今次的三件作品由AI創作初稿,我再加以調整。另外起用Quadtree(四元樹數據處理法),結合關鍵字,組成邊框。邊框面積佔原圖14%,看似毫不起眼的細節,卻是驅動強大AI的DNA鑰匙。好比未來,由人類決策驅動AI處理9成工作。」
《四時樹之晨》以「數碼智慧」為主題
由與AI「打架」到放手予AI創作
朱力行笑言:「這話題其實很有趣,我們初時嘗試與AI「打架」。意思是我想在創作上佔更多比重,但漸漸覺得:既然AI程式這麼厲害,何不放手讓它大展拳腳?」
他認為:「這樣的情境相信將來也會出現。我們把AI當作工具,但創作靈魂始終來自人類。或許創作過程會不斷有新靈感湧現,卻被一些花時間的部分擾亂思緒。有了AI處理繁瑣部分,我便可以把精神集中於創作的初心,不被打擾。」
陳凱琳則指:「我們讓AI融入生活,也要讓它有足夠空間發揮,不能處處控制著它。過往我沒想過AI能夠在藝術方面有如此發展,現在令我大開眼界。」
《四時樹之南》以「跨境機遇」為主題
創作靈感源自對未來想像
陳凱琳表示,她跟Henry也有小朋友,他們關注的未來並非只為自己,而是希望為小朋友建立更好、更開心、更完美的未來。這令她對今次創作充滿靈感。
例如是呈現「數碼智慧」主題的《四時樹之晨》。陳凱琳表示,選給AI的字眼是「Intelligence」(智慧)、「Hope」(希望)和「Efficiency」(效率)。她形容:「若然我們選給AI的字句,只要有一個字眼差異,整幅畫也變了樣。」
以「綠色生活」為主題的《四時樹之夏》,則完整表達出陳凱琳想像中的未來— 一個城市綠洲。她解釋指:「當我組織了家庭後,我更關注整個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朱力行補充道:「我在AI初稿上加入大量綠色作主調,呈現我和Grace展望未來同時,同樣愛惜生活環境。我相信科技可以令生產效能提高,從以減少浪費及製造不必要污染。」
至於第三幅作品《四時樹之南》,則以「跨境機遇」為主題,畫中的「橋」代表著連繫各地的意思。陳凱琳表示:「疫情前,我們一家人經常到不同地方旅遊,兒子只要經過青馬大橋便十分興奮,因為對他而言,過了橋便到機場,準備乘飛機遊玩。橋在我心目中正代表連接外界的象徵。」
「綠色生活」主題的《四時樹之夏》
AI藝術退潮後的未來
是次訪問亦談及了朱力行對AI藝術未來走向的看法。他認為:「每當有新的技術出現,就會衍生出很多新的創作者、新的藝術品。例如相機的出現,便衍生了攝影藝術,人們也不必執著寫實地繪畫眼前事物。」
朱續指:「又例如電腦的出現,衍生出數碼藝術、互動藝術。所以我認為,每當一種新技術出現,都會帶來一股新的浪潮。把它形容為浪潮,因為它來得急,去得一樣急。退潮之後我們便知道,哪些東西值得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