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隆御製到雍正眉壽橫批 北京博樂德秋拍2月22日隆重舉槌

北京博樂德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坐落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內,基地位於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是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合作框架下建立的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服務平台,旨在面向全球提供藝術品全產業鏈服務,構建一個為所有藝術品商戶及藏家全方位解決多重難題的專業服務橋樑,提供包括藝術品展示、拍賣、交易、金融服務、倉儲服務、物流服務等在內的多重業務。
 
2022年度北京博樂德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於2023年2月22日舉行。本次秋拍共推出五大專場 ——「中國書法繪畫」、「韞古‧中國古董珍玩」、「德瑞·宮廷瓷器珍玩」、「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醍醐上味·佳茗臻品 文房墨寶」,囊括上千件珍品,精選瓷器、佛像、古玩玉器、名家書畫、當代潮玩等諸多品類,以饗廣大藏家的厚愛與支持。北京博樂德盡心竭誠,望與各位新老朋友相聚京城,共襄盛舉。


Lot 8006|清乾隆 御製祭藍釉描金雲蝠開光御題詩紋雙耳壁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20.9 cm    
來源:

  1. 北京瀚海,1997年12月10日,Lot 1239
  2. 中國嘉德,2011年5月23日,Lot 4049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卷二,第228頁,圖202


全器如縱剖半器,盤口外撇,直頸,兩側各塑螭耳,直腹,器面微鼓,撇足,下承仿木座,背面平坦,有孔可穿固定於牆面或轎子之內,故有壁瓶或轎瓶之稱。器底紅地金彩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橫款。

此瓶以祭藍釉為地,描金滿繪蝙蝠祥雲紋,紋飾佈局規整有序,祭藍釉明艷瑰麗,灑金呈色純正,燦爛生輝,著意摹仿琺瑯器金碧輝煌之感,惟妙惟肖,華貴富麗。描金方形開光內墨書乾隆御題詩,書:「官汝稱名品,新瓶制更嘉。隨行供嘯詠,沿路擷芳華。掛處輕車稱,簪來野卉斜。紅塵安得近,香籟度帷紗。」體現了皇家製器的雍容奢華。

乾隆官窯轎瓶上,御題詩的題材多為詠掛瓶,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有七首詠掛瓶的詩,反复吟詠,可見其珍愛。此御題詩即為其中範例,詩中表現了轎瓶伴他旅途中嘯詠簪花,沐浴吉祥回鑾時的愉快心情。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一生中六下江南,四次東巡, 每年秋天還要到木蘭圍場打獵,轎攆是他的主要出行工具, 而乾隆皇帝又特別青睞轎瓶,故命人專門生產了一批轎瓶, 懸掛於轎攆內,供其出行時賞玩。


Lot 8010|清乾隆 御製青花纏枝花卉開光花果紋玉壺春執壺「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26.5 cm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上冊》,故宮博物院編,耿寶昌先生主編,圖115
  2. 《故宮清瓷圖錄·乾隆窯嘉慶窯道光窯》,日本:1981,圖7
  3. 《故宮藏瓷·清青花瓷二》,國立故宮博物院編,香港:1968,頁48,圖14
  4. 《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冊,北京:2002第46、47頁,圖19
  5. 《天民樓青花瓷器特展》,鴻禧美術館,台灣:1992,頁202,圖84
  6. 《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上》,瀋陽故宮博物院編著,瀋陽:2008,頁66、67,圖36


此壺釉色清白透徹,瑩潤光潔,青花發色翠藍深沉,器身作玉壺春瓶式,撇口,長頸,垂腹,圈足。腹一側置有長曲流,流與頸間有雲形紐帶相連,美觀實用,設計巧妙,另一側有曲形長柄,柄上有圓形小繫便於穿繩。通體以青花繪就,層次豐富,佈局得宜,毫無繁縟之感。頸部繪蕉葉紋與纏枝蓮紋,四曲菱形開光內飾折枝壽桃、枇杷。壺把繪靈芝紋,流身飾卷草紋,圈足外牆飾以波濤紋,底部落「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纂書款,字體規整。

此式執壺原型為西亞波斯銀製執壺,後經永樂御窯化裁為此充滿異域風情的青花瓷壺。雍乾二帝對永宣青花的蒼雅深沉極為傾慕,曾多次親命景德鎮御窯廠仿燒,此式執壺既是乾隆御窯摹仿永樂青花執壺原樣而製,頗得永樂禦瓷纖巧柔美之風姿神韻。

明永樂、宣德兩朝是我國青花瓷生產史上的鼎盛世時期,由於這一時期所用的青花料是中東進口的蘇麻離青,青花色澤深淺有致,濃處往往會出現黑疵斑點。此壺青花呈色濃麗明艷,有明顯的暈散。在紋樣的繪畫上,用小筆渲染填色,由於筆小蘸料有限,需不斷重新蘸料繪畫,這樣就使得紋樣上留下許多深淺濃淡的筆觸痕,與後世採用大枝筆一筆繪畫的風格迥異。

本品屬於清宮禦瓷每年必燒的「大運」琢器之一,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原名為「仿宣窯青花仙桃蓋執壺」,因清代宮廷對永樂宣德青花無法區分,概以宣窯呼之。


Lot 8016|清雍正 御製粉青釉三繫魚簍尊「大清雍正年製」款

高度:13.4 cm
來源:

  1. 柏林著名私人舊藏
  2. 德國納高拍賣,2001年11月9日,Lot 2184

展覽:曾在1999年香港皇家單色釉的展覽中展出過
參閱:

  1. 《中國歷代陶瓷選集》,(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0年,頁300、301,圖131
  2. 《明清瓷器鑑定》,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1993年,頁237;頁238,圖405
  3.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下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228、229,圖100
  4. 清雍正豆青三系花囊,見台北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網站,藏品編號:中瓷000958N


拍品品種少見,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載:「另有一類花囊,撇口,扁腹,圈足,肩有三圓繫,腹下部凸起菊瓣紋。」其後所附「雍正器型示意圖之六」見有此種器形(參見《明清瓷器鑑定》,頁237;頁238,圖405)。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載,雍正六年(1728)五月二十六日,「太監劉希文、王太平、王長貴交來……仿冬青窯花囊一件……傳旨:著配做漆架座」,應即為此一品種。

小口扁腹,造型誇張,似魚簍之形,肩部對稱飾三繫,下腹部凸飾菊瓣紋一周,式樣新奇獨特,線條優美嫻雅。通體施粉青釉,釉面溫潤純淨,令人心曠神怡,加之獨特的凸花裝飾,別有一番韻味。

清雍正帝品位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對官窯瓷器燒造事必躬親的態度,決定了雍正一朝製瓷水平獨步清朝,其中尤以單色釉品種最享盛名,通體不著一飾,僅以器形與釉色的完美結合取勝。此種內斂含蓄的藝術美感,正是近三百年來海內外收藏家追捧的風範。

Lot 8020|明宣德 御製青花纏枝蓮紋碗「大明宣德年製」款

直徑:17.3 cm
來源:倫敦蘇富比,1999年6月16日,Lot790
參閱:

  1. 《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圖137,台北故宮博物院
  2. 《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窯瓷器》頁117,圖3-35
  3.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上)》,耿寶昌主編,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第161頁,圖153
  4.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編,鴻禧美術館,1992年,第108頁,圖37
  5. 《英國里埃斯科珍藏重要中國瓷器》,佳士得,2013年,頁58,里埃斯科收藏編碼:169
  6. 《孫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故宮博物院編,2003年,頁64-65,圖26


本品侈口,深腹,及底內收,下承圈足。通體以青花為飾,外壁繪以纏枝蓮裝飾,婀娜妍麗,纏枝宛轉勾連,姿態曼妙,卷葉濃淡有致,生機盎然。碗口內沿飾纏枝朵花,內壁週飾纏枝菊花、牡丹、石榴花、茶花紋,碗心雙圈內飾纏枝蓮紋。足牆繪飾繁密而規矩的捲草紋。紋飾佈局嚴謹,構圖有度,番蓮舒展之妍美,躍然於其上,格調清新優雅,繪畫水平令人嘆止。外底心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

本品為宣德御窯精品,等級頗高,胎釉俱佳,式樣端莊大方,線條婉轉優美,為有明一代青花之冠。其歷數百年寶光依舊,風韻猶存,令人讚嘆不絕。宣德御瓷燒造始於洪熙元年九月,終於宣德十年元月,期間宣德五年九月停燒,至八年再度恢復。其管理甚為嚴密,新式樣的製訂和使用不是隨意而為,一切均需依據內府既定的底本。

永宣青花集古今之菁華,融中外之風格,素來為青花瓷中的典範,其選料、製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其色澤濃艷,式樣精妙,珍品迭出,創新發明極多,器類豐富,實為青花瓷發展的頂峰,後世倍加推崇,多加仿製,影響深遠。晚明學者張應文於其著作《清秘藏》卷上第六「論窯器」如此贊評:「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


Lot 8024|清乾隆 御製青花礬紅雲龍紋杯一對「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6 cm(帶座)x 2;5 cm(不帶座)x 2  
來源:香港蘇富比,2014年10月14日,Lot 3707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景德鎮市考古研究所:《明代成化御窯瓷器 下》,第456-457頁,圖版196
  2. 南京博物院:《中國清代官窯瓷器》,第269頁
  3. 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 卷二》,第255頁,圖版225


此杯為清代乾隆典型官窯品種,敞口,深腹而小圈足,造型雋秀挺拔,器壁輕薄,迎光可透,通體施白釉,瑩潤潔淨,內壁光素無飾,外壁用礬紅彩繪海水雲龍紋,口沿與足脛處有雙圈青花,礬紅雙龍矯健威猛,二龍周身佈滿火焰雲紋,遊於滔滔海水之上,一龍伸爪搶珠,一龍回首相望。與後龍相互呼應,矯健威猛,五爪鋒利。

整器紅白對比強烈,作工精細,釉色瑩亮,色彩妍麗。以「龍紋」為飾,是宮廷物品的一大特色。

Lot 8028|清雍正 粉青釉梅瓶「大清雍正年製」款

高度:23.8 cm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1(下),北京,2005年,圖版102
  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例,館藏編號:中瓷2865
  3.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冊)》,北京出版社,北京市文物局編,頁252,圖286


瓶唇口,短頸,寬肩,弧腹,圈足。通體施粉青釉,釉色青綠淡雅,釉面光潔明淨,色澤柔和恬淡,豐厚潤澤,釉質肥腴,如一汪春水,達到類玉的效果,為青釉中最佳色調之一。釉色與優美的罐體曲線互為表裡,可觀可賞,不失古韻,又見新意,於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貴典雅之氣。瓶底內部落「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三行楷書款。

雍正一朝,景德鎮御窯製瓷工藝突飛猛進,開發新釉,創燒多樣單色釉瓷,亦仿燒前朝名瓷,本品釉色即呼應宋代青瓷雛本。青釉以鐵為著色劑,在還原焰中燒製而成,為中國瓷器著名傳統顏色釉。亦稱「青瓷釉」。最早起源可追溯至商周原始瓷器。其色澤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綠、翠青等。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載:「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劉子芬《竹園陶說》中說:「青色一種,常與藍色相混。雨過天晴,鈞窯、元窯之青,皆近藍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為純青耳。天色本藍,有時為青。」

此梅瓶線條優美流暢,雋秀嫻雅,為雍正官窯單色釉精品之作。清雍正時期青釉瓷器的生產無論是配方還是對燒製技術的掌握均達到了歷史顛峰,此不為虛傳。


Lot 8029|清乾隆 松石綠地軋道洋彩開光山水人物紋如意耳扁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28.5 cm
來源:

  1. 美國外交官、古巴巴拿馬部長、美國陸軍第二中尉:Herbert G.Squiers(1859-1911)舊藏
  2. 美國藝廊拍賣,1912年4月9-12日,編號290,紐約
  3. 收藏家亞歷山大(Mrs.L.B.Alexander)女士舊藏
  4. 法國伊夫‧奧諾上校(Colonel Yves Onno)舊藏,曾在20世紀30年代擔任法國駐中國天津軍事長官

出版:《The Noteworthy Herbert G. Squiers Collection》,美國藝廊,1912年4月,編號290


此瓶葫蘆式造型,頸部兩側對稱置綬帶形雙耳,雙耳底端呈如意頭形,器形秀雅圓潤。口沿及底足以礬紅彩描金裝飾,除腹部對稱做杏圓式開光外,外壁通體罩施翠青釉,其上以洋彩繪飾纏枝花卉紋,花卉婉轉舒展,頗見柔美華貴之態。

腹部開光內描繪海屋添籌紋樣,畫面分繪海陸兩界,景緻有遠近之別,前深後淺的設色手法,使畫面富有層次,顯得明淨而又意境深遠;近景所繪山石俏麗,一側有蒼松如傘覆,其下危崖兀立,三壽翁攜童子而立,手持長籌,仰天觀鶴,人物神情專注而生動自然,用筆工細,設色妍麗。遠處海波洶湧,意境遼闊,中有樓閣露出重簷浮現於山海之間,一隻口銜竹籌的仙鶴向樓前飛來,體態優美舒展。遼闊的海面延伸開去,海天相接,激流奔湧,奪人心魄,兼祥雲繚繞,將此一方天地置於空濛淡盪、若有若無之間,更好的襯托仙家洞天之意境。

整器工致非常,造型端莊秀麗,諸彩絢麗濃妍,繪工精湛絕倫,技法以色地洋彩、色地描金工藝為主,所繪彩料或明暗對比無一不體現出乾隆時期高超的製瓷技藝,彰顯御窯風範,口沿及底足亦描金裝飾,器底罩施松石綠釉,內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

乾隆一朝堪稱中國彩瓷發展之巔峰時代,所帶來的技術突破與藝術新姿采均在中國藝術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誠如《陶雅》所稱:「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其中扁壺一式化裁於永宣御器,其形典雅尊貴,透出皇家獨有氣派,深為乾隆皇帝喜歡,多次諭旨唐英為之燒製,存世所見品類繁多,紋飾圖案亦豐富多彩,可見當年燒造之盛,是為乾隆朝御瓷摹古與創新於一體的典範。


Lot 8037|清雍正 墨彩點琺瑯青綠山水紋雙陸瓶    

高度:21.9 cm
來源:香港蘇富比,2004年4月25日,Lot 047
參閱:《孫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故宮博物院編,2003年,頁222-223,圖136


整器通體用墨彩和粉彩描繪山水湖景,遠山近樹,紅花綠葉, 又有亭舍樓閣,筆觸細膩,濃淡有致,佈局精妙,極具文人畫意趣, 若置身桃花源中,令人物我兩忘。

雙陸瓶功能主要是用來盛酒或供陳設的用器。此造型近似一種古代博戲遊戲——雙陸棋。器物瓶身處十分的豐滿、斂腹,形狀與搖鈴十分的相似,所以也常常被叫做搖鈴尊。此器為康熙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的創新之作。

據《清史稿》卷五百五(列傳二百九十二)載:「時江西景德鎮開御窯,源呈磁樣數百種,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務儲巧妙, 於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及成,其精美過於明代諸窯。」整器通體用墨彩和粉彩描繪山水湖景,遠山近樹,紅花綠葉,又有亭舍樓閣,筆觸細膩,濃淡有致,佈局精妙,極具文人畫意趣, 若置身桃花源中,令人物我兩忘。


Lot 8038|清康熙 素三彩羅漢座像    

高度:30.5 cm
來源:法國私人收藏        
參閱:紐約佳士得,2015年03月19日,安思遠專場,圖0455


羅漢單腿盤起,單坐於底座之上,面帶微笑,身著僧袍,衣紋皺褶灑脫流暢,層層疊壓垂下,手握書卷,彩繪精湛,形像生動傳神,為清代雕瓷人物中之精品,十分罕見。此羅漢像瓷胎潔白細膩,人物生動傳神,身體比例勻稱,色彩鮮豔而不失沉實。

「素三彩」最早在清末寂園叟《陶雅》中有記載,「西人以康熙黃、茄、綠三色之瓷品為素三彩」。陶瓷界將「素三彩瓷」定義為「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種之一,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其實並不限於此三色,但不用紅色。其製作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劃好的紋樣內,再經低溫燒成。因色彩中沒有紅彩,故名」。


Lot 8040|清乾隆 御製青玉雲龍紋暗刻御題詩紋帽架 「乾隆御用」款

底座:5 cm高;12 cm直徑;帽架頭:16 cm直徑;帽桿:24.5 cm高;總高 28 cm
著錄:《靜中觀造化—清代宮廷玉雕藝術展》,故宮出版社,編號47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8‧清》故宮博物院,2011年,第231頁,圖190
  2. 《清宮生活圖典》,故宮出版社,2007年,第118頁
  3. 同類可比較中國嘉德2014秋季拍賣會3344 號,287萬成交


帽架由帽傘、柱身、玉托三部分組成,且三部分皆分體製作完成後再組合為一體。除柱身外皆以上等青玉為材,帽傘呈半球形,浮雕盤龍,龍身盤旋,翻雲吐霧,氣勢如虹,龍之威嚴畢現,盤旋於整個傘面,龍鬚分於鼻樑兩側,龍鱗刻畫逼真,帽傘邊緣刻有如意雲,龍之威嚴畢現。中部柱身被玉托分作竹節狀兩部分,柱身皆填金字乾隆御製詩句,帽架頂部有「乾隆御用」四字篆書款,可做本品為宮廷玉作之佐證。圓形底座亦以整塊青白玉雕成,玉面雕雲龍紋,二龍首尾相接呈追趕狀,龍身隱現雲間,與帽傘遙相呼應。

上部柱身題:「四處分圖弆一函,或恆或暫事幽探。若論假相合真相,即景欣茲勝彼三。雪片雪珠不計層,於斯計尺可相應。似猶顧彼積素者,清響惟當讓我能。丁未御題」,後落鈐印「古香」。此文出自《千雪尺二首》收錄於《清高宗御製詩集》的第五集卷二十七;下部柱身題:「紫光高閣答陽敞,翼旦開筵慶歲華。酒醴笙歌彬有禮,衣冠進退肅無嘩。聯茵廣廈期悠久,將幣承筐逮逖遐。新襲藩王馳弟覲,外臣恭順是予嘉。丁未御題」,鈐印「古香」。此文出自《正月二日紫光閣小宴外藩得句》收錄於《清高宗御製詩集》的第五集卷二十七。


Lot 8043|清同治 銅「樂聞鐘」缽式爐「同治叁年」款

直徑:12 cm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琺瑯》清同治掐絲琺瑯執壺


缽爐體量適中,周正圓潤。缽口微斂,圓腹,圓底無足,壁厚,口沿過度圓潤,通體光素,盤養得法,包漿凝厚。銅質頗精,叩之清音不絕於耳。外壁有菱形開光,沿開光外圍一周鏨刻凹槽,施嵌銀工藝,邊緣齊整,線條流暢。開光內復以錯銀工藝署「同治叁年」減地陽文一行四字楷書款,這種署款方式較罕見。將類似於瓷器的開光設計移植於銅器之上,變而為立體裝飾,工藝難度增加。開光內地子敷色別於缽身顏色,以達到款識醒目的效果,構思精巧。故宮博物院藏清同治掐絲琺瑯執壺,刻款為「同治年製」,結體與此缽署款一致。

有清一代,乾隆皇帝極力推崇佛教,因此彼時宮廷製造的不論內用亦或賞賜各地寺廟的佛教法器數量較多,存世的乾隆時期的各式佛器即可說明當時佛事之盛。同治時期的佛缽較為少見。處清末之世,以精銅為材,形制豐腴,用料頗奢,當屬宮廷之作。另1864年,同治帝方年幼,大權獨攬的慈禧太后篤信佛教,下令製造法器以用於重要的佛事活動抑或頒賜佛剎,當非罕事。此缽應為同治初年由慈禧授意鑄造的佛器之實例。去今百又五十餘載,興衰更迭不能掩其美質,置之齋中,頓生禪意。



Lot 408|惲壽平(1633-1690)《松岡圖》扇頁 水墨泥金箋本

創作時間:丙辰年(1676)作
尺幅:17 x 50 cm;約 0.76 平尺
款識:李晞古松岡圖,丙辰秋毗陵惲壽平。
鈐印:壽平(朱文)
藏印:志浩寶玩(朱文)


説明:

惲壽平(1633-1690), 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田,一號白雲外史、雲溪史、東園客、巢楓客、東野遺狂、草衣生、橫山樵者。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畫家。創常州派,為清朝「一代之冠」。

特點是以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畫,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有文人畫的情調、韻味。其山水畫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韻、情趣取勝,與「四王」、吳歷並稱「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詩文和書法,詩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褚遂良,被稱為「惲體」。


Lot 453|雍正(1678-1735)御筆北堂眉壽 橫批 宮廷特製手繪龍紋黃蠟箋

尺幅:52.5 x 175 cm;約 8.27 平尺
鈐印:雍正宸翰(朱文)


鈐印說明:

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載:雍正元年(1736)「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紅色壽山石蒼龍教子鈕圖書一方,奉旨……蒼龍教子鈕圖書鐫『雍正宸翰』。欽此。於三月十三日……紅色壽山石蒼龍教子鈕圖書一方,鐫『雍正宸翰』四字,配做一錦匣,怡親王呈進。」

此寶經常與「朝乾夕惕」或「親賢愛民」相配,鈐於雍正帝御筆書畫之上,印跡至今多有留存。圖片可參考故宮博物院網站。


Lot 447|佚名(13、14世紀)《佛像》立軸 設色絹本

尺幅:114 x 43 cm;約4.41 平尺
參閲:

  1. 鈴木敬編,《中國繪畫綜合圖錄》,第四卷日本篇II 寺院·個人
  2. 《國華》,第七百九十號


Lot 497|齊白石(1864-1957)《雙喜圖》立軸 設色紙本

尺幅:126.5 x 35.8 cm;約 4.08 平尺
款識:

  1. 白石喜鵲梅石神品。豀谷居士。鈐印:豀谷(朱)
  2. 白石老人。

鈐印:白石(朱文)
藏印:景塘珍藏(朱文)、張雪父(朱文)
出版:《藝苑掇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七十五期,2005年9月第61頁


Lot 498|齊白石(1864-1957)《麻姑獻壽圖》立軸 設色紙本

尺幅:114.5 x 90.3 cm;約9.31 平尺
款識:十里香風小洞天,早有蟠桃上連邊。經年不曾作書,況筆破毫弱不能應手。知者自知,齊璜。
鈐印:小名阿芝(朱文)
來源:日本市立神戶美術館舊藏


Lot 496|張大千(1899-1983)行書十二言聯 立軸 水墨紙本

創作時間:丁亥年(1947)作
尺幅:135.5 x 25 cm x 2;單聯約3.05 平尺
款識:集六一採桑子,泰之水調歌頭,石林水龍吟,梅溪阮郎歸書於歐湘館中。丁亥夏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白文)、 大千(朱文)
釋文:梅花多處載春回絲雨織鶯梭,淺碧分山初還來濕雲粘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