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唯一永樂留白龍盤領銜 北京保利秋拍古董重器一文盡覽

疫情關係,北京保利2022年度的秋拍,順延至今日才正式揭幕。綜觀古董版塊的黃金陣容,並沒有讓望穿秋水的收藏圈失望。僅是領銜的市場孤品「明永樂 青花留白錐刻海濤龍紋大盤」,便引起了無數關注熱話。

然而,當筆者翻閱一本又一本的圖錄時:「禹貢」、「佞宋」、「破塵」、「逍遙座」,才驚覺對這些專場名字雖已琅琅上口,卻是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然。原來這些名字,不只是聽上去很有文化,事實上不但全都有經籍或典故出處,借用更是饒有深意。

今回就讓我們從古文出發,一覽這間拍賣界巨頭本季的古董重器。


禹貢——中國古美術的千年之旅

《禹貢》為《尚書》的一篇重要著作,把華夏劃分成九州,再描述神州大地的人文、地理、物產、貢賦。北京保利取箇中含意,以之命名搜羅各朝各地中國古董珍器的王牌專場,過往誕生過數之不盡的天價紀錄,以下為近年撮要:

  • 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RMB 241,500,000,全球緙絲拍賣紀錄
  • 清雍正 御製青花釉裡紅雲海騰龍大天球瓶|RMB 147,200,000,史上最貴天球瓶
  •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RMB 132,825,000,2020年度拍賣最貴瓷器
  • 清康熙 御製黃花梨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櫃成對|RMB 98,900,000,一度刷新中國古典家具拍賣紀錄

專場雖為常規,但行方每季都會度身訂造不同主題。本季是「中國古美術的千年之旅」,單是領銜的兩件珍器,便橫跨殷商至明清逾三千年歲月。

Lot 5715|明永樂 青花留白錐刻海濤龍紋大盤 ( 塞倫森龍盤)

尺寸:40.2 cm直徑;6.9 cm高
備註:

  • 丹麥著名建築家所羅門·塞倫森(Salomon Sörensen,1856-1937)舊藏

展覽:

  • 景德鎮御窯博物院、保利藝術博物館,「青花的故事——景德鎮御窯遺址所出與海內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對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 - 7月9日

出版:

  • 景德鎮御窯博物院、保利藝術博物館,《青花的故事——景德鎮御窯遺址所出與海內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對比展》,北京,2023年(即將出版)

估價待詢


明代永宣青花名滿天下,幾乎每季拍賣都可見之。不過紋飾中心留白雕刻的,卻是極為罕見。此款永樂青花白龍盤,伊朗國家博物館有兩例。景德鎮御窯珠山1993年出土一例,不但尺寸較小(28 cm直徑),而且品質不達標,出窯時便即銷毀,從未上貢。上海博物館也有一例,惟書宣德年款,非永樂出品。

簡而言之,是次舉槌的這件永樂青花器,乃是收藏家可以擁有的市場孤品。另外兩件安放於中東的頂尖博物館,大家只能望洋興嘆。

古玩界的重器,很多時會以藏家命名之,以資識別。舉世聞名的例子,莫過於現藏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花瓶」(David Vases)。

本青花器也是同理,稱為「塞倫森龍盤」。塞倫森(Salomon Sörensen,1856-1937)為瑞典名建築家,當地三大城市馬模(Malmö,又譯馬爾默)逾百建築物都是出自他的手筆。風格受文藝復興中心「翡冷翠」佛羅倫斯啟發。此外,他也是北歐一代重要藏家,尤喜中日兩國之古美術。


伊朗國家博物館的近例(左圖一例只得黑白圖片)


左為景德鎮御窯珠山一例,屬殘件;右為上海博物館近例,為宣德朝出品


馬模有逾百建築物出自塞倫森手筆

談過罕有程度與來源出身,現在我們聚焦美術工藝之上。

本品形制規整,大口微斂,弧腹廣底,淺圈足,為明初大盤經典造型。匠人先用尖狀工具於瓷坯上勾劃龍紋,包括輪廓、雙目、冠髮、厚唇、牙齒、爪趾、鱗等細節,然後在龍身周圍用青花料滿繪洶湧海浪,內壁外圍畫一圈纏枝花卉十二朵,包括山茶、蓮花、月季、扁菊等不同品種,饒有心思。外壁繪雲龍紋,內外口沿各繪迴紋一周,最後施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

盤底砂底無釉,可見胎體堅致細膩,足沿微泛火石紅,乃瓷胎含鐵量較高的永宣器特色。龍騰海濤,氣勢磅礡,盡顯永樂帝安內攘外的武功霸氣。與此同時,飛龍與火焰由周圍的青花映襯而出,隱露中華傳統的留白美學與哲思,也突顯永樂帝的品味與內涵。

每朝每代的龍紋都各具風采,既是藏家鑑定真偽的特徵,亦是欣賞帝皇藝術的精彩之處。不過大家或許沒想到,龍紋模樣可能真的參考了九五之尊的御容而繪。


花卉十二朵,品種不一而足,饒有心思


本青花盤中心龍紋留白雕刻


本盤外壁的龍紋


左為洪武帝朱元璋御容肖像的常服部份;右為永樂帝朱棣御容

本盤白龍口齒開張,怒髮沖冠,龍鬚起揚。對比現藏台北故宮的洪武帝與永樂帝御容畫像之中,皇帝所穿明黃色常服上之團龍紋飾非常相似,可見此式造型甚得兩帝青睞。

再留意畫像中的永樂帝相貌,鬍鬚分作五綹,髭鬚與下頜兩側的兩綹長鬚無疑是特意加以定型,與父親朱元璋,乃至後來諸帝皆盡不同。本盤白龍形象與之多有神似之處,可謂真龍化身也。

說及龍紋,另有一點值得留意。明清龍紋多作四爪或五爪,而本盤飛龍為三爪,乃是承襲了宋元遺風。

如此重器,在海外流浪多載後得以回歸故土,且看又會掀起怎樣的一場爭奪戰。


Lot 5708|商 安陽時期(公元前十三世紀至十二世紀)黃伯川、馮洛侯、仇焱之、莫爾斯遞藏青銅獸面紋斝

高度:49 cm
備註:

  • 黃伯川,尊古齋舊藏
  • Hans Jürgen Von Lochow(馮洛侯),鐃齋舊藏
  • 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舊藏
  • 仇焱之,抗希齋舊藏
  • 倫敦蘇富比《太倉仇氏抗希齋曾藏珍品》專拍 1980年12月16日,編號341
  • 紐約莫爾斯伉儷(Earl and Irene Morse)舊藏

展覽:

  • 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東亞藝術與中國風,科隆州展覽」,1953年
  •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神與儀式 : 莫爾斯中國古代美術收藏」,1982年

著錄:

  • 黃濬,《鄴中片羽第三集》,卷上,圖版三十五,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影印本
  • Gustv Ecke, Sammlung Lochow, Chinesische Bronzen I, Beijing, pl. XIX a-f,Peiping, 1943(古斯塔夫·艾克,《鐃齋吉金錄》,北平,1943年,圖版19,編號a-f。 )
  • Werner Speiser, Erich Köllmann, Ostasiatische Kunst und Chinoiserie, Ausstellung der Stat Köln, Museum für Ostasiatische Kunst Köln, 1953,No.44(施維耐、埃里希·科爾曼著,《東亞藝術與中國風,科隆州展覽》,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1953年,編號44。)
  • Sotheby’s, The Edward T. Chow Collection Part Two: Early Chinese Ceramics and Ancient Bronzes, No.341,London, 1980(蘇富比,《太倉仇氏抗希齋曾藏珍品圖錄》,編號341,倫敦,1980年。)
  • Robert L. Thorp and Virginia Bower, Spirit and Ritual: The Morse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r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cover plate and the No.2, pp.18-19,New York, 1982(杜樸、弗吉尼亞·鮑爾著,《精神與儀式 : 莫爾斯中國古代美術收藏》,圖錄封面及圖版第二件,第18-19頁,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982年。)
  • 林巳奈夫,《殷周青銅器綜覽》,殷周時代青銅器の研究,斝 63,吉川弘文館,1984年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編號09144(銘文),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
  • 劉慶柱等,《金文文獻集成》,第46冊,第237-238頁,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 王心怡,《商周圖形文字編》,編號1030,第43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編號109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嚴志斌,《商代青銅器銘文分期斷代研究》,編號 4486,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年
  • 張懋鎔主編、吳偉著,《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斝卷》,第8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

估價待詢


論歷史與學術價值,中國文物中當以古青銅為尊;尤其是上有銘文的,更是存世之重要史料;若然銘文獨一無二,則無疑屬無價珍器。

本器銘文鑄於斝身內底,字形屬酉類,有幾處特點不同於其他酉字類銘文:

  1. 銘文碩大
  2. 上部為開口,張開的大口下的腹部廣而巨,如同大型斝巨大的盛酒器身
  3. 立起的兩柱向外延伸,像斝口沿之兩柱,又似「商」字上立起的「柄形器」

按上述特徵推測,銘文應為「廣鉅的酒器」之義。然由於在已知收藏中,此銘文從未見於他器之上,故更多深意需留待將來考古發掘方能揭曉。


黃伯川在北京琉璃廠經營尊古齋


馮洛侯為旅居北京的德國人


仇焱之攝於其位於上海的抗希齋


本器收錄於《鄴中片羽第三集》

本器的圖錄名字為「黃伯川、馮洛侯、仇焱之、莫爾斯遞藏青銅獸面紋斝」。行方之所以把四個名字都放在其上,自然因為他們都是古董界重磅人物。

首先是黃伯川,生於清緒年間,因為年少時在京師同文館上學,故精通英、法、德三語。在北京琉璃廠經營尊古齋以外,這位湖北人也醉心於金石學的研究。黃伯川有一個好習慣 - 凡是珍貴古玩,不是拍照便是用紙拓下來,作保存紀錄。故此,此青銅斝早在1942年便收錄於其《鄴中片羽第三集》*。

接著是德國人Hans Jürgen Von Lochow,唐名馮洛侯。他在祖國就讀機械工程,後於政府鐵道部工作,於1930年代獲遣中國參與鐵道現代化計劃。後來,中德關係惡化,然他滯留期間仍拒絕為日本特務效力,只靠教學為生。正因如此,他在1950年代回國時,中國政府特准他攜帶收藏一同離開。馮洛侯的收藏以青銅器最為聞名,大多捐予科隆的東亞藝術博物館,包括本器在內。

第三位是仇焱之,相信諸君對這位傳奇古董商都很熟悉,筆者就不再多言了。最後是莫爾斯伉儷(Earl and Irene Morse),丈夫憑食品工業致富,也是美國猶太人圈子的重要人物。夫婦倆收藏的中國古董,如今不時見於拍場之上。例如一乾隆御題官窯貫耳方壺,便於2012年在北京保利以逾RMB 3,620萬易手。

*編按:著錄資料中的黃濬,即是黃伯川。濬為名,伯川為字

斝主要用於酒的加熱和保溫,早見於夏代末期,最初形製與「爵」非常相似,口附亦有兩根立柱,柱端蓋傘狀帽。兩者最大的分野,在於斝體積較大,而且沒有流嘴。觀此斝器型特徵,當為商代安陽時期典型之作,

花紋佈局為三層週帶式,上層為蕉葉紋,中層與下層均為三組大饕餮紋,文雅尊貴的設計樣式在精緻刻畫下氣勢撼人,為商代王室與貴族重器的象徵。

饕餮為古青銅器最常見的紋飾,故此也是判斷器皿工藝的重要標誌。安陽時期的饕餮以兩眼作主題,眼眉、雙角、鼻子清晰,多設計成兩頭夔龍紋相顧結合,正如本斝一樣。

傳說饕餮貪吃,永不滿足,故多用於酒器和食器,鑄成一雙大眼,但無下顎,警惕貴族不要揮霍無度,暴殄天物。如此象徵含義,則正好表達出商民重鬼神的風氣。


破塵——雍正御窯妙境

雍正帝雖然執政時間極短,但政績彪炳,在滿清康、雍、乾盛世起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縱觀有清一代,雍正宮廷藝術亦是出類拔莘,以高雅脫俗的品味見稱。

行方選擇以「破塵」作雍正御窯專場,足見心思所識。雍正少年時便喜讀佛家典籍,成年後更事研討,與僧侶往來甚密。自號「破塵居士」。與此同時,此二字也正好突出雍正超越塵俗的美學境界。


Lot 5559|清雍正 粉彩及琺瑯彩「梅竹先春」芝仙祝壽圖碗 「大清雍正年製」款

尺寸:直徑14.3 cm;高6.6 cm
備註:

  • 1958年至1961年英國駐北京高級官員,William Kenneth Slatcher C.V.O.(1926-1997)先生舊藏,及其家族遞藏
  • 法國蘇富比,2016年6月23日,編號93

估價:RMB 5,000,000 - 8,000,000


寒梅傲雪凌霜、翠竹直節中空,與蒼松並稱歲寒三友,象徵君子高尚品格。梅竹先春是雍正情有獨鍾的題材,屢繪於御旨燒製、宮廷最為矜貴的琺瑯彩器之上,台北故宮現珍藏數例。

本碗外壁粉彩繪折枝梅花,橫欹生姿,枝頭吐萼含苞,風姿綽約。畫筆清秀細膩,設色淡雅逸麗。寒梅畫為五瓣雙層,紅梅萼片以淡粉彩敷染,花瓣略染胭脂紅,白梅萼片以綠彩敷染,花瓣填繪玻璃白彩,兩者對比鮮明,朵朵粉嫩宜人,極為清雅,盡顯梅花的勁峭冷香。梅樹主幹之間隙之中,又以洋彩技法繪就靈芝兩顆,以示祝壽之意,再輔以仙竹為伴,豐韻傲骨。

粉彩始燒於康熙中期,在色料中摻以鉛粉並加施玻璃白,有意令色彩不那麼濃艷。用分水淡洗法塗飾花紋層次,色階繁多,色調溫潤柔和。雍正時期的粉彩器,由於白瓷質量極高,胎薄體輕,胎釉似玉般溫潤細膩,更能突出線條纖細、色彩柔的紋飾。如此碗般在白地粉彩以外,又局部結合琺瑯彩技藝,自然是錦上添花。

全球頂尖的公私收藏,皆有雍正朝的近例可堪對比。其中,筆者認為一件粉彩春梅靈芝盌最為接近,歐洲一代藏家Frederick Knight舊藏,2019年時於香港蘇富比舉槌,以遠超估價的HK$2,897萬易手。

此外,北京故宮的粉彩梅花靈芝紋碗,以及琺瑯彩梅花牡丹紋碗,也是比較佳例。至於台北故宮,就藏有數件同樣以「梅竹先春」為主題的琺瑯彩器,反映帝心所喜。

至於是次舉槌「梅竹先春」芝仙祝壽圖碗,則曾為William Kenneth Slatcher雅蓄,來源可靠相當。這位英國高級外交官授勳C.V.O.,於1958-1961年獲派駐北京。


2019年於香港以HK$2,897萬成交的雍正粉彩春梅靈芝盌


北京故宮的雍正琺瑯彩梅花牡丹紋碗


台北故宮的雍正琺瑯彩黃地「梅竹先春」盤


Lot 5557|清雍正 仿官釉小穿帶瓶 一對

高度:13.9 cm
備註:

  • 史蒂芬‧瓊肯三世收藏,此後家族傳承
  • 紐約佳士得,1995年9月21日,編號242
  • 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3日,編號734
  • 香港重要收藏家郭炳湘先生「藝德堂」舊藏

估價:RMB 4,500,000 - 6,500,000


來源對古董來說無比重要,一方面能協助判斷真偽,另一方面讓我們從諸藏家身上學習鑑賞品味。

本對仿官釉瓶出身顯赫,先為瓊肯三世(Stephen Junkunc III,1978年逝)所有。這位匈牙利人年少時隨家移民芝加哥,父親創辦通用機械製造公司,他則醉心中國文化,愛上收藏,多從Bluett & Sons、John Sparks等名古董商處買賣。藏品包羅萬有,囊括高古玉器、高古佛、高古瓷等。已故收藏大家區百齡的「汝窯青瓷盤」,便是瓊肯舊藏。

此後,這對雍正瓶兩度在佳士得舉槌,再歸入郭炳湘「藝德堂」。郭氏為香港一代地產商,早年在「古董大亨」徐展堂引領下踏上收藏之路,成為圈內最頂尖的大腕之一。2018年,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撒手人寰,收藏界無不感婉惜。芸芸珍藏中,郭氏始終最愛明清重器。


瓊肯三世


郭炳湘

宋代五大名窯,汝窯居首,官窯緊隨其後,任意一件都是極為難得的珍寶。官窯作為宋室御用瓷器,既無華美雕飾,亦無艷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紋為飾。釉色以粉青為主,釉面紋片粼粼,愈顯高潔古雅。

滿清天子,尤其是康雍乾三帝,好儒慕古,官窯時有仿宋瓷出器,此對雍正朝仿官釉瓶正是一例。

本品撇直口,長頸,圓腹,圈足,足部亦開兩圓形孔,器形也可能是模仿宋代青釉瓶。13.9 cm高,適合上手把玩的尺寸,線條俊秀,比例協調,頗有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之感,屬難得的宮廷賞玩用器。

2011年,香港蘇富比帶來一對形制相近的雍正官窯瓶,主要分野是施天藍釉,為瑞士玫茵堂舊藏,HK$1,298萬成交。


雍正朝的天藍釉盤口鏤空足瓶,在2011年在香港蘇富比以HK$1,298萬售出


十面觀止——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十面觀止」這個名字,很自然讓人想起在保利屢創天價的「十面靈璧山居」。其實在這個北美著名藏珍以外,還有許多令人傾心的古董收藏。

專場本季帶來58件明清瓷器,涵蓋青花、窯變、單色釉、粉彩、洋彩等,洋洋大觀。不過筆者想特別跟大家介紹的,卻是兩件釉裡紅佳器,品質可以用語出《左傳》的觀止二字形容 - 表事物已達盡善盡美,無以復加。


Lot 5418|清康熙 釉裡紅仿古鋸齒團花紋搖鈴尊 「大清康熙年製」款

高度:22.3 cm
備註:

  • 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RMB 4,600,000 - 6,600,000


本尊設計清雅,與當代簡約主義不謀而合。清帝篤信藏傳佛教,此器形狀又似藏佛長柄搖鈴,故器身四方的輪狀團花,曾經被視為藏佛「喜旋」符號。

然而,翻查宋徽宗敕撰的青銅器譜錄《宣和博古圖》,我們赫然發現搖鈴瓶的紋飾,與「周山紋錞」如出一轍。

「錞」指的錞于,中國古代敲擊樂器,始見於春秋,盛行於戰國,主要為軍旅號令兵士之用。據《宣和博古圖》說明,圖中周朝錞于是仿另一種敲擊樂 - 鐘的形制,輪狀紋飾乃是鐘上敲擊之處(隧攠)的模仿,旋紋其實是雲雷,底下的鋸齒則是聳然而起的山紋。

原來,這個輪狀團花是源自千年以前古圖紋。


《宣和博古圖》中的「周山紋錞」,此為清朝《四庫全書》重修版本


香港蘇富比成交的近例


北京故宮珍藏的近例


是次舉槌的搖鈴尊

康熙早年,景德鎮開設御窯,書畫家劉源肩負設計重任,集歷代瓷器造型之大成,獨創新意。學術界主流意見認為,搖鈴尊、柳葉瓶、萊菔尊等康熙朝名品,皆是出自劉源之手。

如此紋飾的康熙搖鈴尊,除了釉裡紅以外,也有青花品種,兩者皆見於公私頂尖收藏之中。釉裡紅版本,胡惠春「暫得樓」舊藏有一例,2005年於香港蘇富比以HK$1,244萬易手,成為鑑藏名家張永珍雅蓄,另上海博物館亦有一例。

至於青花版本,北京故宮、香港葛家「天民樓」皆有所藏。另有一例為日本山中商會舊藏,2021年於北京以約RMB 1,000萬成交。


Lot 5458|清乾隆 唐英製青花釉裡紅「松齡仙鹿」圖燈籠尊 「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45cm
備註:

  • 英國萊斯特郡的工業家、慈善家托馬斯·阿什頓(Thomas Ashton,1818-1898)舊藏,於1870年間在利物浦工作時,與中國貿易往來時購得

估價:RMB 3,000,000 - 6,000,000


中國古陶瓷常用呈色劑,基本上就是鈷、鐵、錳、銅四種。其中,銅尤其令人著迷,一來因為燒成的銅紅色別具魅力,二來是燒製極為困難,佳品難求,故歷來皆屬名貴珍器,同時體現了藝術和科技價值。

銅易於高溫揮發,對氣氛、含量、冷卻速度等因素亦極為敏感。是故,釉裡紅作為銅紅大宗,雖自元朝創燒起至清朝歷經數百年發展,但即使是御窯仍屢屢燒出呈色灰黑的失敗品這回事,也就不難理解。若釉裡紅發色上佳,再與青花結合,更是一絕。

本尊繪梅鹿十頭,或青花毛皮襯釉裡紅梅花斑,或釉裡紅毛色配青花繪斑紋,盡顯畫師創作之妙手。燈籠尊器腹通景張開,仿如畫卷一幅 - 梅鹿或歡騰奔躍,或俯伏而憩,或呢喃依偎,或幼子食乳,栩栩如生,無不躍然紙上。梅鹿嬉戲於蒼松怪石之間,正是取「松齡仙鹿」的吉祥寓意。

縱觀乾隆一朝的青花御瓷,工筆繪就山水、靈禽走獸者頗為稀有,加以釉里紅點綴的更是鮮見。本尊發色明而不媚,妍而不嬌,氣格淡逸、穆穆生韻,確為箇中佳例。


今回舉槌的燈籠尊


香港望星樓之近例

唐英是史上最有名的督陶官,不少拍賣圖錄文章,都會推測拍品出自其手。然而,如本尊般在名字確定「唐英製」者,為數極少,足見行方專家對此看法信心十足。

箇中關鍵在底款「大清乾隆年製」之中。「乾」字篆法獨樹一格,左邊部首不是常見的「曰」,而寫成「由」。

同類寫法的乾隆御器,有十餘件存世,包括上海博物館的「粉彩米芾賜硯圖唐英題詩筆筒」、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青花釉裡紅臨孫過庭書譜筆筒」,和北京故宮的「青花釉裡紅牡丹紋瓶」。三者分別署寫「瀋陽唐英」、「陶成堂」、「陶成之寶」等款識和篆章,足以證明此類寫款器物,乃屬唐英榷陶佳作。

再翻查資料,本尊近例有二。一為香港望星樓收藏,另一於1985年在倫敦佳士得上拍,為英國私人收藏。


佞宋——諸名藏古陶瓷清翫

明末清初有一位江蘇人,名曰錢曾,愛宋刻古籍成痴,被友人戲稱:「昔人佞佛,子佞宋刻乎。」後又有清代藏書家黃丕烈,亦嗜宋本,自號「佞宋主人」。然而,宋朝藝術成就,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座高峰,引人入勝的又豈止書籍刻本?

保利便把諸君對高古陶瓷之喜愛,引申到佞宋之上。本季專場呈獻的一系列高古雅器之中,則以一件哥窯小洗尤令筆者動心。


Lot 5521|明 哥窯四方倭角小洗

尺寸:7.1 x 7.1 x 3.7 cm
備註:

  • 日本私人收藏,1950年代於小山富士夫推薦下購得
  • 香港蘇富比,2019年4月2日,編號3016

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


宋朝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其中以哥窯最為神秘,窯址至今尚未發現,文獻記載與考古亦多有矛盾之處,CCTV便曾拍攝一連三集《哥窯謎案》一探究竟。然而,哥窯器的獨步美學,卻從未為團團疑霧所遮蓋。

哥窯最大特點,是遍身滿佈大小開片,黑色與金色線交相呼應,是為「金絲鐵線」。其形成原因,是胎、釉在燒製和冷卻時以不同速率膨脹或收縮所致,本乃一種缺陷,但匠人卻把之巧妙利用,在一定控制之下創出錯落有致、獨樹一幟的開片美學,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美談。

哥窯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明清至今一直被視作名瓷進行仿燒。清帝對此名窯亦甚是傾心,乾隆帝就曾多次賦詩頌讚之,官窯亦有不少仿哥窯的出品。可是若論哥窯真器,主要由兩岸故宮收藏,市場上可謂寥若晨星。

此洗另有兩點宋朝名瓷常見之特徵。首先是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稱為「聚沫攢珠」;接著是外底四角釘痕,乃匠人為使器物滿釉,入窯燒製時在其底部以小釘支撐而留下的痕跡,又稱芝麻釘。

本洗原為日本私人收藏,藏家於1950年代在小山富士夫推薦下購入,後於2019年在香港蘇富比亮相易主。

小山(1900-1975)乃日本學者,主攻中國古代陶瓷史與考古學,曾任東洋陶瓷所研究員、文部省國寶調查室囑託、東京國立博物館研究員、東洋陶瓷學會委員長等職位,著有《宋瓷》、《唐宋的青瓷》、《中國名陶百選展》等書。定窯遺址發現後,他屬首批實地考古學者,為定窯早期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綜觀全球公營收藏,台北故宮有兩件哥窯小洗與本器相似,可作參考。私人市場亦有一例,為香港名藏家關善明「沐文堂」舊藏,於2017年的佞宋專場亮相,低估價與本器同樣為RMB 300萬,終以RMB 2,645萬高價成交。


台北故宮的兩件宋朝哥窯近例


2017年在佞宋專場高價成交的哥窯方洗


逍遙座 Ⅰ ——「遂性草堂」藏重要中國古典家具 / 逍遙座 Ⅱ —— 中國古典家具集珍

逍遙座,聽上去甚有道家思想氣息。其實它是家具名詞,語出宋朝陶穀所撰的《清異錄》:「胡床施轉關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轉縮須臾,重不數斤。相傳明皇行幸頻多,從臣或待詔野頓,扈駕登山,不能跂立,欲息則無以寄身,遂創意如此,當時稱逍遙座。」

胡床者,便是中國古典家具標誌性的交椅也。

即使不熟悉逍遙座典故,諸君對此名稱也定必不感陌生。2021年,保利的逍遙座專場帶來黃花梨獨板架几式巨型供案,長達4.5米,明末清初所製,RMB 1.15億天價易主,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案」。


Lot 5613|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面大架几案

尺寸:長354 cm;寬54 cm;高97.5 cm;獨板案面厚7.8-8 cm
重量:總重約186 kg(案面重138 kg,單幾架重24 kg)
備註:

  • 福建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待詢


本季「逍遙座」陣容鼎盛,分成兩部份舉行。第一部份的家具為「遂性草堂」珍藏,為清代書法家伊秉綬所題四字齋號。堂主以經典明式黃花梨家具為核心,傾20年之力構築收藏體系,期間受惠於資深藏家的嚴苛把關,加之出手果敢,名品、重器競相入其囊中。然秘藏甚久,本回乃首度公諸同好。

此大架几案正是一例,上世紀90年代出自福建,至今才現人前。

架几框架採用四面平式結體,頂面、側面出半透榫。頂牙羅鍋棖、屜框、管腳棖以大格肩榫與腿足相接,飄肩做法。交於一處的兩個方形屜框以半榫上下錯開。管腳棖下設刀牙板。架幾看面皆打窪,形成凹棱狀造型,頗增平面變化。打窪工藝在中國起源甚至,家具應用以明代為盛,是做法簡單又取得良好效果的裝飾手法,亦是福建地區家具上習見者。

傳世完整原配幾座的架几案極為罕見,可靠的黃花梨製實例應在個位數。就其原因:一則架几案案面與兩幾之間無榫卯結構,極易失散。二則架几案尺寸巨大,多陳設廳堂,故凡建築不存,搬運不便,又擱置不下,便面臨著鋸短或分散的可能,近30年來所見各種材料架几案面或單獨架幾多具,即是此因。三則用材碩大整齊,便於改作其他家具,毀壞尤多。故今能見的完整且原裝架几案,百不及一。

本架几案長354 cm,寬54 cm,几則54 cm見方。如此規矩之尺寸,無疑是原裝證據。原皮殼,無任何修配損傷,周身如一,所謂「一張皮」,為家具保存之最好狀態。黃花梨作黃褐色,寶光內蘊,潤澤如玉。海黃料,木紋順直、細膩,局部有狸斑、蛛網紋,油性充足,色澤勻稱,整器應為一木所出。

上品架几案的案面,必然如本品般以一整塊獨板斫製而成,有「一塊玉」之美稱。


Lot 5655|清乾隆 紫檀雲龍紋五屏羅漢床

尺寸:長197.5 cm;寬131.5 cm;高114.5 cm
備註:

  • 荀慧生「小留香館」舊藏
  • 北京保利,2011秋,編號4557,成交價:RMB 25,760,000

估價:RMB 5,000,000 - 10,000,000


紫檀之所以在清宮家具裡稱雄,主要原因乃是乾隆的喜愛,以及該時期皇家建築的大興土木。然而,自乾隆晚期起,印度的木材進口漸見枯竭,前朝遺下的大型紫檀亦幾近殆盡,不得已開始用酸枝為代用木材。至於晚清的紫檀家具,不是用舊料改制,便是以小料拼粘。

此床整體造型寬大厚重,色澤紋理一致,尤其是腿部主體處均以一木整挖而成,用料極盡奢侈。通體細膩精緻的高浮雕雲龍紋,達26條之多,涵蓋「雙龍戲珠」、「蒼龍教子」、「海水雲龍」等題材。靠背正中屏心,雕正面龍一條,行龍四條,配合兩邊屏心所雕雙龍,正是象徵無上皇權的九龍在天。

如此架勢,羅漢床無疑是御用之器。那麼它又是怎樣墮入紅塵?


北京故宮收藏的《乾隆帝是一是二圖》,乾隆圖中即坐在羅漢床之上


荀慧生名列四大名旦之位

1912年,二百七十多年國祚的滿清覆亡,宮中珍器自始大量流入民間。此件位居至尊的羅漢床,即在當時為荀慧生收藏,並一直置於其北京宣武區山西街寓所(今設為荀慧生故居)。

荀慧生在梨園是響璫璫的人物,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並稱四大名旦。他取梆子戲旦角藝術之長,融合京劇花旦演藝於一爐,創立世稱「荀派」的京劇藝術。1960年代,荀慧生在亂世中殞命,羅漢床則在幾經周折後倖存下來,由後人收藏保管。

據荀慧生嫡係長孫荀皓回憶,這張羅漢床,荀氏用於平日午休,也用來接待一眾文藝界友人,包括作家老舍、蕭軍,戲劇家歐陽予倩、吳祖光,畫家傅抱石、陳半丁,戲曲同仁梅蘭芳、尚小雲、新鳳霞等等。賓主以几為界,各坐一側,談戲論畫是必不可少的話題。


其他精選拍品


Lot 5656|明末清初 黃花梨如意云紋獨板面大供案

尺寸:長292 cm;寬55 cm;高105 cm
備註:

  • 美國藏家舊藏
  • 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7日,編號1823

估價待詢

Lot 5616|清早期 黃花梨帶頂箱亮格櫃 一對

尺寸:長75.7 cm;寬31.3 cm;高201.6 cm
備註:

  • 北京戶出

估價:RMB 7,000,000 - 12,000,000


1932年,洋彩尊於山中商會主辦的《世界古美術展覽會》亮相

Lot 5724|清乾隆 洋彩群仙賀壽如意雲口尊 「大清乾隆年製」款

尺寸:20 cm直徑;38.5 cm高
備註:

  • 清宮舊藏,與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之乾隆粉彩綠地八仙雲口瓶原為一對
  • 山中定次郎,20 世紀初得自北京
  • 山中商會舊藏
  • 日本重要私人收藏

展覽:

  • 《東西古美術展覽會》,昭和7年(1932年)5月9日 - 11日,日本,大班美術俱樂部,山中商會主辦
  • 《世界古美術展覽會》,昭和7年(1932年)11月22日 - 27日,日本,東京上野公園,山中商會主辦,東京美術俱樂部協辦

出版:

  • 山中商會編,《世界古美術展覽會》,昭和7年(1932年),圖版654
  • 山中商會編,《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寫真集》,昭和7年(1932年),陳設攝影圖
  • 山中商會編,《東西古美術展覽會》,昭和7年(1932年),編號584
  • 金立言主編,《東瀛遺珠——山中商會及日本舊藏名窯瓷器》,2020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圖114
  • 山中讓監製、金立言編譯,《山中商會經手中國藝術品資料彙編》,2020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圖六五四

估價:RMB 20,000,000 - 30,000,000


Lot 5717|明成化 鬥彩夔龍瓜瓞紋天字罐 「天」字款

高度:13.5 cm
備註:

  • 日本重要私人舊藏
  • 埃斯肯納齊,倫敦

展覽:

「15-18 世紀中國陶瓷」,埃斯肯納齊,2006年11月2 - 24日,編號1
出版:

  • 《15-18 世紀中國陶瓷》,埃斯肯納齊,2006年,編號1
  • "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 Scala Publishers Ltd, 2012, pl.373
  • 《中國藝術品經眼錄——艾斯肯納齊的回憶》,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圖373

估價:RMB 12,000,000 - 22,000,000


Lot 5560|清雍正 鬥彩靈芝花卉小杯 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徑:7.3 cm
備註:

  • 一隻杯:香港蘇富比,1998年11月2日,編號404
  • 另一隻杯:香港蘇富比,1987年11月24日,編號158;香港蘇富比,2000年10月30日,編號159

估價:RMB 3,600,000 - 5,600,000


Lot 5564|清雍正 青花仿永樂荔枝紋抱月瓶

高度:26.5 cm
備註:

  • Jacobs Demarest舊居收藏(始建於1678年)
  • 紐約蘇富比,1992年6月3日,編號234
  • Marlene Casey舊藏
  • 張宗憲先生舊藏,香港
  • 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編號816
  • 紐約佳士得,2005年9月20日,編號343
  •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CH216

展覽:

  • 倫敦佳士得,《雲海閣中國陶瓷收藏精品展》,1993年

出版:

  • 倫敦佳士得,《雲海閣中國陶瓷收藏精品展》,1993年,圖版82

估價:RMB 3,500,000 - 5,500,000


北京保利 2022 秋季拍賣會

地點:北京國貿大酒店
預展:2023/2/18 至各專場拍賣前一日
拍賣:2023/2/21 - 26
本文提及專場(2023/2/24):

  • 十面觀止——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2pm
  • 佞宋——諸名藏古陶瓷清翫|4pm
  • 破塵——雍正御窯妙境|7pm
  • 逍遙座 Ⅰ ——「遂性草堂」藏重要中國古典家具|7:30pm
  • 逍遙座 Ⅱ ——中國古典家具集珍|順延
  • 禹貢——中國古美術的千年之旅|順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