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江南風景、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永樂 X 富藝斯2022秋拍跨世代中國藝術盛宴

內地拍行永樂拍賣(Yongle Auction)近年積極發展現當代藝術版塊,更首度與跨國拍行富藝斯(Phillips)合作,在香港、北京兩地舉行聯拍。去年底在香港舉槌的部分,斬獲HK$3.5億(NT$13.8億),創下了6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

香港部分聚焦西方藝術,以及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等亞洲拍場炙手可熱的東瀛名家。其中德國巨匠李希特的《抽象畫(774-1)》連佣以HK$8,937萬(NT$3.5億)成交。

至於北京專場,即將於今年2月22-24號舉槌,橫跨吳冠中、朱德群等二十世紀中國名家,到張曉剛、曾梵志、王興偉等當代中國畫壇旗手的曯目鉅作,讓大家細味中國藝壇歷年來的抽象與具像傑作。


Lot 2025|張曉剛(B.1958)《血緣:大家庭1號》布面 油畫

創作時間:1997年
尺幅:99 x 128.5 cm
簽名:張曉剛 Zhang Xiaogang 1997
出版:

  • 《紅與灰:來自中國的8位前衛藝術家》,斯民藝苑,1997年,P42
  • 《鴻溝》,荷蘭Gasunie出版社,2000年,P21
  • 《張曉剛》,薩拉·希爾頓美術館,2007年,P37

展覽:

  • 紅與灰:來自中國的8位前衛藝術家,斯民藝苑,新加坡,1997年
  • 鴻溝,Gasunie,格羅寧根,荷蘭,2000年
  • 張曉剛,薩拉·希爾頓美術館,坦佩雷,芬蘭,2007年

RMB 10,000,000 - 15,000,000


本場領銜作乃張曉剛極具代表性的作品《血緣:大家庭1號》。血緣:大家庭系列被公認為中國當代藝術最具標誌性的圖像之一,同系列畫作早在2006年已經在拍賣場衝破千萬關口,接著也愈來愈受歡迎。如今張曉剛個人拍賣紀錄亦來自「血緣:大家庭」系列畫作,《血緣-大家庭2號》於2020年以HK$9,803萬成交,寫下紀錄。

今回在北京永樂上拍的《血緣:大家庭1號》,可謂奠定了血緣:大家庭系列風格之作,採用了系列中最知名的三人家庭構圖,題材上,張曉剛罕有地以女孩入題,而頸繫紅色的領巾,更為作品賦予歷史意義與象徵,可見此作盡見「血緣︰大家庭」的精髓。

血緣-大家庭系列緣起於1993年,張曉剛當時回老家探望雙親,偶然發現許多泛黃老照片 - 父母年輕照、自己的童年照、兄弟合照、全家福照,啟發了他的新主題。這一系列是以1950、60年代流行的全家福照片為依托,創造出的肖像圖集。


《血緣-大家庭1號》1997年曾於新加坡展出,右為張曉剛


張曉剛於1950年代與大哥和母親的合照

60、70年代的家庭合照,往往一家人端坐於鏡頭前,表情嚴謹,服裝和髮型帶有那個時代的特點。每個人物都帶有時代與身份的標籤, 張曉剛重新審視當時的情況,並以新觀念和符號語言重新詮釋此段歷史情境,探討了個性與社會規範之間的關係。

血緣-大家庭系列畫作系列曾多次參加國際學術展覽,其中包括1994年第22屆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和1995年第46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等。正是憑藉這些重要的展覽活動,中國當代藝術才得以進入全球當代藝術的主流視野與系統之中,而張曉剛也因此成為最早贏得國際關注與認可的中國當代藝術家。



Lot 2027|曾梵志(B.1964)《無題(培根)》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2005年
尺幅:250.6 x 170 cm
簽名:Zeng Fanzhi
估價:RMB 5,800,000 - 8,800,000


對藝術圈外的許多朋友來說,曾梵志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代名詞。尤其是他為劉德華演唱會繪畫「亂筆」系列半身人像海報,令這位武漢出身的畫家登上新聞,成為一時熱話。

藝術市場上,曾梵志更是以王者姿態現身。2013年,他的大作《最後的晚餐》在香港以HK$1.8億天價成交,不僅登上「最貴中國當代藝術品」寶座,更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億元俱樂部的「始創會員」,令他名滿天下。

如今,曾梵志的個人拍賣紀錄已升至RMB 1.61億,《面具系列1996 No.6》2020年在北京永樂以RMB 1.61億天價成交,寫下紀錄。


曾梵志

今回在北京永樂舉槌的《無題(培根)》,同為千禧年後創作的亂筆系列作品。此系列可見曾梵志嘗試回歸中國傳統書法線條藝術。他從草書的自由筆勢,中國古典園林的視覺結構以及植物藤蔓的穿插纏繞中獲得靈感,以紛亂的線條和精心設計的空間,建構起全新的視覺表現形式,探索生命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亂筆系列其實源於偶然事件。曾梵志一次右手受傷,遂改用左手作畫。然而,左手的控制和嫻熟程度遠不及右手,創作過程於是不斷出現錯誤,破壞了畫面,越想改正反而又造成新的錯誤。

曾梵志在這種從未有過的繪畫體驗中,感受到破壞的力量,索性將之保持、發展,創造出亂筆風格,「我在創作的時候是兩支筆同時工作,食指和中指之間的筆為主導來創作,另外的一支筆卻在創作過程中帶來破壞,這樣會帶來畫面中看似凌亂實則有序的筆觸。」

肖像乃「亂筆」系列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從2005年開始,曾梵志先後創作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畫家肖像,包括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Andy Warhol等,通過亂筆與寫實肖像結合的方式來塑造人物形象,探索出全新的肖像繪畫樣式。



Lot 2029|王興偉(B.1969)《無題(打石工)》布面 油畫

創作時間:2003年
尺幅:147.5 x 208 cm
簽名:WXW03
出版:

  • 《中國》,DAMIANI,2005年,P140
  • 《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P312
  • 《王興偉》,麥勒畫廊,2006年,圖版
  • 《王興偉》,UCCA,2013年,P160
  • 《東方藝術》,2013年13期,P97
  • 《藝術品鑑》,2022年25期,P140

展覽:

  • 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Albright - Knox美術館,布法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安德森美術館,布法羅,美國,2005年
  • 王興偉,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3年
  • 王興偉在上海 2002-2008,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22年

估價:RMB 8,000,000 - 12,000,000


出生於1969年的王興偉,1990年從沈陽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成長時期正值「八五新潮運動」興起,因此接觸到西方藝術史的論述,並深受其薰陶。

這位來自沈陽的畫家,常於創作中挪用中外藝術史中的經典圖像。王興偉沒有被傳統繪畫手法所束縛,靈活運用各種媒材的創作手段與方法,採用不同風格和構圖,將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角色和不同歷史及文化典故巧妙結合,畫面充滿黑色幽默意味。


王興偉


庫爾貝1849年名作《採石工》

是次舉槌的《無題(打石工)》創作於2003年,正是王興偉舉家遷居到上海的第二年。與家鄉小城完全不同的都市景像,以及上海當時蓬勃的都市化進程,帶給王興偉全新的視覺感受和生活體驗。

此作的靈感取自法國寫實主義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名作《採石工》。繪於1849年的《採石工》,畫面描繪一位年輕農民與一位老年農民正在打碎石頭,反映當時貧苦人民的艱苦勞動。

在王興偉筆下,他將自畫像添加到畫面中心,還以一副「胸口碎大石」的雜耍姿態示人。如此「無意義的搭配」,展示了無意義的幽默感,透露出一種似是而非、言之無物的無厘頭感。

對比起追究畫面的真正出處和原始環境,王興偉認為製造偶然的想像也許更加重要,他曾言:「我要放棄對繪畫性的追求,讓我的作品傳遞意義和觀念。」



Lot 2031|張恩利(B.1965)《吻》布面 油畫

創作時間:2000年
尺幅:147 x 147 cm
簽名:ENLI 2000
展覽:從梵高到中國當代藝術,松美術館,北京,2017-2018年
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


生於1960年代的張恩利,熱衷於觀察周遭的平凡人物及日常生活,以陰鬱的底色和激越的筆觸,描繪著急速發展的時代浪潮裡,血肉流動的社會圖景。他的作品大致可分為:城市人物肖像時期(1990-2002),日常物時期(2003-2014),日常空間(2005-2014),肖像系列(2017-至今)和空間繪畫(2007-至今)。

今回在永樂舉槌的《吻》繪於2000年,屬城市人物肖像時期之作。張恩利早期繪畫深受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又被上海的市井文化所觸動,二者交織在一起,呈現出藝術家的內心世界。與其眼中的外在環境。

戀人、屠夫、吸煙的人與肉市、酒吧、宴席、舞池等日常生活場景,經常成為這段時間的創作主題。張恩利憑藉高超的表現主義繪畫語言,默默地記錄90年代中國社會急速發展的時代。


張恩利

《吻》以厚重、濃郁的色彩和誇張的肢體,表現了四對一邊熱舞,一邊擁吻的情侶。紅色、黃色、白色等較為明亮的色彩,在碳黑色背景映襯下,刺激著觀者視覺神經。抖動的線條一方面勾勒出人物富有肉感的身體,另一方面營造出荷爾蒙噴湧的激情,這與黑暗、嘈雜混亂的背景之間形成一種暗流湧動的張力。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聯想到自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經歷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革,在短短十年帶來了經濟繁榮,生活條件亦得到極大改善。曾歷過物質匱乏時期的人們,還來不及適應、思考這一切,便投身於消費與娛樂的浪潮之中,縱情狂歡與享樂。



Lot 2038|劉煒(B.1965)《游泳之二》布面 油畫

創作時間:1996年
尺幅:100 x 100 cm
簽名:劉煒,Liu Wei,1996
出版:《劉煒》,紅橋畫廊,2008年,P85
展覽:劉煒,紅橋畫廊,上海,2008年
來源:

  • 少勵畫廊,香港
  •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RMB 2,800,000 - 3,800,000


劉煒跟劉野、曾梵志及劉小東合稱中國當代藝壇「新F4」。對比「八五美術新潮」一代藝術家,以熱切抱負與理想主義矢志「重建新文化的雄心」,劉煒這一代藝術家則信奉一套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 - 以虛無、諷刺及玩世不恭作為核心。

畢業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的劉煒,乃第一批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內地藝術家,與方力鈞並列「玩世現實主義」代表人物,意思是「把本來嚴肅的、有意義的事物滑稽化,切實面對當下現實的普遍失落」。

今回在永樂舉槌的《游泳之二》繪於1996年,屬劉煒九十年代中期的「游泳」系列作品之一。游泳一直是劉煒早期作品的重要題材,在最初的「革命家庭」系列中,游泳的踪影已經隨處可見。


劉煒

1994年,劉煒於聖保羅雙年展展出了「游泳」系列,作品以水中暢遊的男女為主題,並將一些性別特徵大膽展現,毫無顧忌,折射並放大中國人在劇變時期的心理狀態,令觀者無比震撼。

《游泳之二》以兩個泳者為主體,兩人頭部湊在一起,身體若隱若現,在激烈的浪潮中浮沉。畫面右上角的海灘上,有玩耍的幼童和寵物,但海面和海灘幾乎鋪展在同一平面,突出了主體人物的碩大頭部,以及人與水的和諧關係。人物的靜止、孤立、排他與水的流動、變化、包容構成了對立,又相互交融在一起。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往往被與人性聯繫起來,儒家稱「智者樂水」,老子在《道德經》中將水的特性概括為:無欲、不爭、柔弱。劉煒在此作中一反常規,突出人物的慾念與掙扎,他用奔放不羈的筆觸,釋放出內心湧動的情懷,用單純而濃郁的色彩對比,製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慾望與人性的糾纏中,呈現出生命最原始的狀態。



Lot 2045|朱德群(1920 - 2014)《輝煌No.246》布面 油畫

創作時間:1967年
尺幅:100 x 73 cm
簽名:朱德群CHU TEH-CHUN 67
展覽:

  • Galerie de l'Université,巴黎,法國,1967年
  • Maison de la Culture du Havre,勒阿弗爾,法國,1967年

來源:法國私人珍藏,1960年代購入
說明:

  • 附由朱德群妻子董景昭女士所簽署之保證書
  • 此作將被收錄於朱德群基金會正籌備編纂的《朱德群作品編年集》

估價:RMB 6,500,000 - 8,500,000


介紹過諸位中國當代畫壇人物之後,讓我們把焦點移至兩位二十世紀旅法學藝的大師:朱德群、吳冠中。

朱德群的藝術之旅始於1935年,年僅15歲的他入讀中國美術學院(即杭州藝專)。雖然興趣傾向於水墨媒介,但在林風眠的指導下,朱德群接受了西方現代繪畫的理念並初步掌握其繪畫技法。

50年代,朱德群、吳冠中、趙無極先後赴法留學。移居巴黎後,朱德群深受俄裔法國抽象畫家斯達爾(Nicolas de Stael)的作品啟發,確立了走向抽象的方向與決心。

60年代是朱德群創作風格的轉折點,這時期他投入到完全抽象的創作風格,把風景簡化為不同的幾何形狀和抽象線條,再到運用線條勾畫出濃淡不一、肌理各異的色塊。


朱德群

朱德群跟趙無極的抽象藝術,同樣深受中國書法影響。趙無極取的是「形」,好像甲骨文的形態,用意象來表達文字內容。朱德群取的則是「線條」,他很年輕就開始每日勤練書法,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創作時,就直接把書法用在抽象藝術上,形成非常有力的黑色線條。朱德群形容:「我希望透過西方的色彩關係和書法的抽象線條,熔鑄成新風格的抽象繪畫。」

創作於1967年的《輝煌No.246》,是朱德群探索抽象繪畫進程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佳作。堆疊的黑色線條具有強烈的壓迫感,凌厲的線條彷彿攪動著整個空間。黑色牢牢佔據視覺中心,觸發觀者潛在的感知力。

此作的縱向居中構圖,讓人想到五代畫家范寬《谿山行旅圖》中巨大的山石。朱德群曾在自述中提及,最為欣賞范寬作品中展現的磅礴氣勢和生動氣韻。


范寬《谿山行旅圖》|台北故宮藏

從本作可見,朱德群在濃墨輕嵐間,已從畫布築構了傳統中國山水的「形」,在山巒起伏之間藉由色彩來加強空間虛實遠近的流動性,透過明暗交錯的律動性,融其「意」入畫之中。

朱德群曾言:「我的畫越趨於無形,我就越接近中國唐宋的繪畫思想。我的抽象是屬於中國的,屬於中國傳統的唐宋年代的山水。西方畫家畫中的風景是對自然的模仿,而中國畫的山水則與實景有一個距離,是一種符號,是一種更深的有形的自然。」



Lot 2047|吳冠中(1919-2010)《富春江沙洲》木板 油畫

創作時間:1963年
尺幅:46 x 61 cm
簽名:荼 六三
出版:

  • 《吳冠中全集II》,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P144
  • 《吳冠中油畫風景範本》,湖南美術出版社,2019年,P17

估價:RMB 8,500,000 - 12,500,000


吳冠中的藝術大門,是由朱德群打開的。吳冠中起初在浙大高工修讀電機系,某個星期天放假,朱德群帶他參觀杭州藝專,他立馬被琳琅滿目的油畫、素描及水彩吸引。他不理父親勸阻,決心要轉到杭州藝專從頭學起。

吳老就讀杭州藝專期間,與朱德群同樣師承林風眠,也曾跟潘天壽學習中國畫,後來赴法深造,與朱德群、趙無極合稱「留法三劍客」。回國之後,吳老多以風景為創作主題,將西方油畫與東方水墨畫融會貫通,合二為一。用他的話說,就是水墨和油畫從此「水陸兼程」。

即使晚年發展出較為抽象的風景作品,吳老一直強調「風箏不斷線」,意即藝術創作不能脫離現實生活,所以作品並未全然邁向抽象。

神州大地遍佈了吳老的足跡,眼前的每一處實景,成為他靈感泉源。他稱:「在傳統的意境美領域中傳播形式美因素,或者發掘、發展其原有潛伏的形式美因素。說時容易做時難。我背著沉重的畫具,從東海之濱到西藏高原,數十年來踏遍祖國大地,在油畫寫生中探索民族風格,人民喜聞樂見的新形式,西方人同樣能感受的東方審美情致。」


吳冠中

在無數風景之中,江南水鄉最令吳老魂牽夢繞,並在其各個時期的創作中反復出現,記錄了藝術家的視角與風格的變化。創作於1963年的《富春江沙洲》,正是吳老在浙江富春江寫生時所作。

在這段時間,吳老一共繪製了六幅尺寸一樣的以富春江為主題的畫作,或以漁船為主角,或聚焦於水岸、梯田與樹木,從不同角度生動地刻畫了富春江變多變的早春形象,除了此作以外,還有《富春江上打漁船》、《富春江》等。

這批作品的共同特徵,是以寫實的手法營造出安靜祥和的視覺氛圍,展現江南風景特有的韻致。《富春江沙洲》畫面組織極其簡約,令人聯想起倪瓚山水畫的三段式佈局,畫中之景既非客觀事物的真實再現,又非臆想,而是徘徊在寫實與寫意之間。

《富春江沙洲》繪下富春江北岸一隅,構圖簡潔而不落窠臼,江中水波浩渺,洲渚相連,水岸群山連綿,坡石雜樹間,掩映屋舍人家,清晨的霧靄漫過,遠山若隱若現。

吳老晚期作品點、線、面交錯縱橫的抽象表達,在此作中已可見端倪。藝術家透過色度不同的塊面與線條搭配,營造出生動的節奏、韻律和詩意,在具象和抽象之間,展現出一種富有視覺張力的表現方式。



Lot 2051|余友涵(B.1943)《2009.9.29》布面 丙烯

創作時間:2009年
尺幅:150 x 150 cm
簽名:余友涵09
展覽:余友涵的繪畫,香格納H空間,上海,2011年
估價:RMB 2,500,000 - 3,500,000

 

至於中國當代藝壇的抽象代表,余友涵絕對是個無法繞過的名字。他以融入東方哲學觀的抽象創作聞名於世,作品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符號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元素,以包羅萬象的文化觀念和主題、技巧與風格而著稱。

1973年,余友涵畢業於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早年主要創作後印象派風景畫、靜物畫及肖像畫。及至80年代,開始試驗抽象風格,根據藝術家所言,這些抽象畫是「宇宙一切運動的自發和自由」。

余友涵的抽象風格,最初受到吳大羽、趙無極乃至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巨匠波洛克Pollock影響。同時,他對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觀大感興趣,開始以「圓」為主體創作,以極簡的圖形創出極具代表性的「圓」系列。


余友涵

「圓」系列抽象畫,完全脫離了具體形象,演化為圓圈內的點、線條和色域的組合,並漸次加入其他幾何形狀,在有限中孕育著無限的空間,所有的點、塊面、色彩之間均有內部的聯繫,彼此衝突亦相互呼應,最終萬物歸一,回歸本源。

有別於八十年代的「圓」系列畫作有著規整外觀,黑白分明。繪於2009年的《2009.9.29》,畫面對比度並不明顯,余友涵以淺灰色調渲染出混沌曖昧的氛圍,圓與背景的邊界亦刻意模糊化。

畫中的圓形圖案裡面,充斥著密集的短線,線條排列看似無序,實則暗藏精妙的韻律:從上至下構成S形的走向,回環往復,在圓內又構成了數個開放的環狀形體。這些在動態中生成的大大小小的橢圓形相互並置、套疊,彼此碰撞、擠壓,營造出疏密有致、虛實相生的空間感,令人聯想起生命的無常與輪迴的周而復始。


其他精選拍品


Lot 2033|周春芽(B.1955)《三個鬥犬》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2007年
尺幅:199 x 248.5 cm
簽名:2007周春芽 Zhou Chunya
出版:

  • 《周春芽 綠狗》,印尼國家美術館,2008年,圖版
  • 《周春芽》,東八時區,2010年,P392-393

展覽:周春芽綠狗主題個展,印尼國家美術館,雅加達,印尼,2008年
估價:RMB 5,600,000 - 7,600,000


Lot 2016|何多苓(B.1948)《無題》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1996年
尺幅:100 x 81 cm
簽名:He Duoling 96
出版:

  • 《中國當代藝術選集4 何多苓》,山美術館,1997年,P175
  • 《何多苓—憂傷的詩歌》,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P120-121
  • 《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曆程1979-2009》,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P154

展覽:

  • 中國油畫肖像藝術百年展,中國美術館,北京,1996年
  • 憂傷的詩歌—何多苓油畫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06年
  • 何多苓油畫回顧展,上海美術館,上海,2006年
  • 何多苓油畫展,四方美術館,南京,2006年
  • 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曆程—民生現代美術館開館展民生美術館,2010年

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


Lot 2032|張恩利(B.1965)《大樹》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2005年
尺幅:250 x 200 cm
簽名:恩利05
估價:RMB 2,200,000 - 3,200,000

​​​​​​


Lot 2033|周春芽(B.1955)《瓶花》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1993年
尺幅:60 x 72.5 cm
簽名:1993.周春芽
出版:《花間記—周春芽繪》,四川美術出版社,2007年,P41
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


Lot 2049|丁乙(B.1962)《十示95-23》布面綜合材料

創作時間:1995年
尺幅:140 x 160 cm
簽名:Ding Yi 1995
出版:

  • 《恆動 當代藝術對話》,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P115
  • 《張江當代藝術館開館展》,張江當代藝術館,2006年,P14

展覽:張江當代藝術館開館展,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2006年
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


Lot 2030|王音(B.1964)《熟睡的嬰兒》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2005年
尺幅:140 x 180 cm
簽名:2005 王音
出版:

  • 《王音》,東八時區,2006年,P119
  • 《藝術節點——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藏品集》,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2006年
  • 《王音》,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東八時區,2009年,P89
  • 《中國當代藝術 現在與未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P171
  • 《王音》,東八時區,2010年,P88-89
  • 《中國當代觀念藝術個案形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P188

展覽:

  • 鏈條·當代藝術展,銳锝畫廊,長沙,2006年
  • 湘江北上——譚國斌與當代藝術收藏展,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沙,2006年
  • 藝術長沙·王音個展,湖南省博物館,長沙,2007年
  • 王音2009,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09年

估價:RMB 1,600,000 - 2,600,000


Lot 2013|羅中立(B.1948)《憩》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1983年
尺幅:92 x 63 cm
簽名:luozhongli羅
出版:

  • 《羅中立:大巴山的中國魂》,山藝術,1996年,P90
  • 《山藝術精選—羅中立故鄉組曲》,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P165
  • 《中國當代名家—羅中立》,四川美術出版社,2007年,P90
  • 《山川蒙養20年—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與它的川美藝術收藏》,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P37
  • 《山川蒙養20年—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與它的川美藝術收藏》,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P137

展覽:

  • 當代大陸代表性畫家系列展—苦舊感的羅中立&懷斯風的艾軒,炎黃藝術館,高雄,1990年
  • 羅中立油畫個展,新光三越文化館,台北,1992年
  • 羅中立個展,澳洲悉尼卡蘇拉藝術中心,悉尼,澳大利亞,1995年
  • 斯土力量—閱讀羅中立《故鄉組曲》系列,山美術館,高雄,1998年
  • 故鄉組曲—羅中立作品展,山藝術-北京林正藝術空間,北京,2006年
  • 山川蒙養20年—山藝術文教基金會川美藝術作品收藏展 中國美術館,北京,2012年
  • 第二屆筆墨情致兩地情—中國畫油畫大展,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澳門,2013年

估價:RMB 1,200,000 - 2,200,000


Lot 2026|張曉剛(B.1958)《失憶與記憶系列:男孩》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2003年
尺幅:73 x 91 cm
簽名:張曉剛 2003
展覽:藝術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2011年
估價:RMB 1,200,000 - 2,200,000


Lot 2044|喬治·馬修(1921 - 2012)《流亡地》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1989年作
尺幅:81 x 100 cm
簽名:Mathieu
出版:《喬治·馬修:布面油畫》,Bellecour - Jean - Marc Michali畫廊,1989-1990年
展覽:喬治·馬修:布面油畫,Bellecour - Jean - Marc Michali畫廊,里昂,法國,1989-1990年
說明:附藝術家本人鑑證證書
估價:RMB 1,200,000 - 2,200,000


Lot 2017|閆平(B.1956)《溫暖》布面油畫

創作時間:2008年
尺幅:180 x 200 cm
簽名:閆平2008(背面)
估價:RMB 1,100,000 - 2,100,000


Lot 2028|大衛·薩利(B.1952)《閱讀的女孩》亞麻布油畫

創作時間:2004年
尺幅:170 x 246 cm
展覽:藝術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2009年
來源:

  • 林冠藝術基金會
  • 亞洲私人藏家

估價:RMB 700,000 - 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