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不應置之高閣 讓你拿起歷史真品把酒談歡的一場拍賣

古董令人難以親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家總覺得買了回家,得無比謹慎對待之。最好放在堅實櫃子裡頭,外面有玻璃包圍,既無塵埃又無碰撞,那便最是穩當。

久而久之,這些珍器束之高閣,最初為我們帶來的趣味與喜樂都因著被關了起來而殆盡。

其實不少古玩本來就是實用器。舉如11月香港秋拍,邦瀚斯策劃「將進酒-中國飲酌文化與藝術」專場,帶來逾40件酒文化器物,橫跨商周至明清逾三千多年時空。無論是斟酒的壺、飲酒的杯、乃至伴飲旁置的擺件,俱是古人真箇曾親手使用的真品。

乘此機會,The Value專訪了虞詠芝(Gigi Yu),請這位中國古董藝術部主管挑選箇中精品。不論閣下喜歡異國情調還是獨愛中國風、嚮往文人雅趣還是講究儀式感、追求細節還是鍾情簡約美學,也可以一同藉之追慕古風,把酒同歡。


虞詠芝|邦瀚斯 中國古董藝術部主管

好酒之人都有這種經驗 - 半醉半醒之間,精神與感官進入了另一種境界,身邊事物變得如幻似真。先民在如此狀態下,仿佛能打通人鬼邊界,一窺神啟預示。是故,遠古巫師階層尚酒,這種發酵飲料亦成為祭祀儀式必可不缺之物。

由於酒能亂性,所以接著就被納入到禮制規範。及至周禮逐步消亡,酒也步下祭壇,走進生活,真正開始普及起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商賈庶民,無不沉醉在酒文化的薰陶當中。尤其文人墨客,酒非但是靈感泉源,更為詠物抒懷的載體。

酒器自然也隨之多元起來,材質再不局限於青銅牙角 - 金、銀、玉、漆、瓷、竹,五花八門;器形方面,也不止於尊、爵、 角、觶之屬 - 無論是中華世界傳承下來,還是與異域文化碰撞而生的,千變萬化。

我們策劃是次專拍,一方面是懷故源遠流長的華夏酒藝文化,另一方面也希望展示古玩平易近人的一面 - 除了欣賞把玩,也真是可以使用的。今天我們流行喝中國白酒、東瀛清酒、乃至韓國燒酒,若配上這些古代酒器,豈非風流雅事。



Lot 135|十八世紀 銅胎白地掐絲琺瑯八吉祥纏枝蓮紋帶蓋執壺、杯連盞托(右)

執壺:高33.5 cm;杯:直徑6.2 cm ;盞托:直徑10.8 cm
估價:HK$800,000 - 1,200,000

Lot 137|明 富壽社丙戌年款銀執壺「富壽社丙戌年」楷書款(左)

高度:27 cm 
估價:HK$60,000 - 80,000


異國情調

綜觀中國歷史長河,大唐乃金銀器最為流行之世。在這個堪稱「文化大熔爐」的朝代,中原一方面繼承自商代以來的金屬工藝,另一方面又融合胡夷民族、乃至西亞文明的風貌,碰撞出燦爛火花。自此,中華金屬器便一直流著結合東、西的血脈。

金屬材質也突顯出農業與遊牧社會的分野 - 前者固定於一方土地生活,陶瓷用器獲得長足發展,金銀器則更多是財富象徵;後者常於馬背上馳騁草原大漠,金屬不易損毀,無論製成器皿還是裝飾穿戴,皆是合適。

以此種執壺為例,充滿異域風情,器形便是源自中亞金屬盛酒器。

銅胎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製作的一件,蓋鈕鎏金與短橋飾鎏金羔羊,流底則鎏金鏨刻源自印度神話的摩羯。壺身正反面飾滴露形開光,內飾海水江崖、松、竹、鶴、方勝、靈芝、蝙蝠紋,代表高尚、長壽、福到等中華傳統寓意。執壺以白料琺瑯為地,與鎏金掐絲對比鮮明,杯盞又難得地原裝保留。

其中的卍字,以及壺身兩側的八寶紋,則是佛教信仰符號。觀乎中原佛教嚴格禁酒,應為藏傳佛教之器。

至於銀製執壺,雖然壺身光素,但無論是節形長曲流、蓮花形流嘴片飾、還是流頸之間的多雲形片飾,都剛剛起到點綴之效。足壁海棠形鏤空,也很適合我們用來加熱溫酒。

壺口緣陰刻雙鉤「富壽社丙戌年」六字款,翻查資料,有明一代歷經四個丙戌年,分別為永樂四年、成化二年、嘉靖五年、萬曆十四年。



Lot 128|十八世紀 青花雲龍紋梅瓶(中)

高度:30cm
來源:倫敦蘇富比,2014年11月5日,拍品編號247
估價:HK$250,000 - 500,000

Lot 126|清雍正 青花釉裏紅八寶紋小杯 青花「大清雍正年製」楷書雙圈款(右二)

直徑:6.5 cm
估價:HK$400,000 - 600,000

Lot 129|清嘉慶 粉彩八仙八角杯一對 礬紅「嘉慶年製」篆書款(左)

寬度:6.2 cm
來源:倫敦蘇富比,2010年5月12日,拍品編號196
估價:HK$120,000 - 150,000

Lot 127|清光緒 青花七月「蘭花」花神杯 青花「大清康熙年製」雙圈楷書款(右一)

直徑:6.7 cm;高 5.3 cm
估價:HK$60,000 - 80,000


中國風

英文語言,China同時指中國和瓷器,論中國風,自然非瓷器莫屬。

先從最經典的青花瓷說起。此梅瓶繪四爪龍一尾,於蒼穹遊戲趕珠,旁邊配如意雲頭及火焰紋,霸氣十足。清制規定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圍公等可穿戴四爪九蟒的蟒袍,此瓶或為這一級別之勛戚所訂製。

梅瓶原作酒器,瓶頸細小,易於封存,配合瓶身曲線,方便美酒徐徐斟出。後來梅瓶亦作花器,以之承載清瘦梅花,尤其合宜。基於梅瓶造型,傳統古董圈視之為男士體態的反映,又因為小口引伸出謹言之意,豐肩象徵有擔當,故進一步被視為君子之瓶。

收藏Figure公仔的朋友,往往喜歡集齊同系列的一整套出品。古董界也有類似情況,十二花神杯便是一例,只是要齊集一套非常不易。

清宮每月舉辦各式宴會,王公大臣喜歡用使十二花神杯飲酒行樂。每杯代表一個月令,上繪相應花卉作裝飾,兼寫有唐詩襯托。這一件是七月蘭花,上書「廣殿輕發香,高臺遠吹吟」,出自唐代宰相兼詩人李嶠的《蘭》,全文為「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元朝創燒了青花瓷和釉裏紅,接著很快就把這兩種工藝合而為一,進化出青花釉裏紅這個高貴品種。

釉裏紅以銅為呈色劑。這種金屬易於高溫揮發,對氣氛、含量、冷卻速度等因素極為敏感,故即使到了滿清一代,御窯仍會屢屢燒出呈色灰黑的失敗品。本小杯釉裏紅呈色雅麗,銅紅八寶紋與鈷藍蓮花配搭得宜,留白空間發而中節,盡顯雍正帝脫俗審美。

清宮在西洋藝術影響下,創燒出瓷胎琺瑯彩,此後又衍生出粉彩、洋彩,令中國彩瓷發展攀上顛峰。

此對粉彩八角杯以八仙為主角。曹國舅、漢鐘離、呂洞賓、張果老圍石案而坐,桌上繪酒杯果盞。左側繪韓湘子與何仙姑觀望,右側繪藍采和及鐵拐李趕赴,以山石松樹靈芝隔離畫面,勾勒細膩生動,料色鮮艷厚重。杯內施松石釉,更添一份優雅。

道教八仙之中,鐵拐李拐杖上常繫酒葫蘆,最為嗜酒。大家熟悉的八仙過海故事,就是描繪八仙獻壽,王母賜酒,眾人飲醉於東海而大顯神通之傳說。



Lot 111|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花執壺(左)

高度:12 cm 
來源:紐約蘇富比,2014年3月19日,拍品編號215
估價:HK$1,800,000 - 2,000,000

Lot 112|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梅瓶(右)

高度:21 cm 
來源:2015年購於大阪藤原集古堂
估價:HK$900,000 - 1,200,000

Lot 104|戰國至西漢早期 漆繪雙龍鳥紋耳杯(中)

寬度:19.5 cm
來源:

  • 香港私人舊藏,1998至2007年
  • 香港澄覽堂珍藏

估價:HK$500,000 - 600,000


文人雅趣

文人總是予人內斂沉靜的印象,很難和開派對三字拉上關係。其實歷史上許多騷客都是性情中人,派對上也自然要與文友把酒談歡。

晉穆帝永和九年、即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之時,王羲之與四十二路好友名士約於會稽蘭亭開了史上最有名的「文青派對」,期間玩了一種名為「流觴曲水」的遊戲,即是用羽觴盛酒,讓之在溪流上游出發,在誰前方停下或打轉,誰便要作詩飲酒。宴後王羲之於微醺下大筆一揮,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這件耳杯便是羽觴,因兩側有半月形耳如飛鳥雙翼而得名。不過此為後世命名,按馬王堆漢墓遣冊記載,戰國至漢朝時如斯器形稱為「幸酒杯」。古代日常用器多為木胎,另外也有玉石、貝殼、乃至如本器般以漆製作的高級品。

此杯通體髹黑漆,耳緣、耳身及口沿下一周皆繪朱漆變體鳥紋,鳥紋之間空隙繪雲穀紋,杯心繪朱漆交身龍紋一對,一側耳背部針刻「俎是」二字。順帶一提,耳杯除了是酒器,其實也可用作食器。

宋朝讓雅儒之士嚮往的,除了代有才人出的一眾文豪和文學作品外,還有高雅脫俗的審美。

中國陶瓷史上,宋代以追求釉色的極致而聞名天下。如斯美學,近千年來俱為日本文化所喜歡和追慕,深深影響著當地的藝術創作。這也是為何新晉藏家欣賞宋瓷時,往往有一番很東瀛的感覺。

宋朝各大窯口各有其特色專長。好像北方的耀州窯,以青瓷為宗,刻劃裝飾汲取了大唐金銀器的鏨刻工藝,甫面世時就成為獨當一面的藝術作品。開初風格是簡練明快,入宋後走向精美華麗,達至耀州窯的顛峰。

至於南方吉州窯,除了黑釉剔花、木葉紋等各色裝飾外,玳瑁釉亦是有名。玳瑁釉是一種窯變釉,匠人先在器物上施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釉料,然後再隨意甩灑氧化鐵含量較低的釉料,燒成時產生交融、流淌,呈色如天然玳瑁,又千變萬化,另有一釉情趣。



Lot 105|春秋 青銅龍紋鋪首波曲紋壺(右)

高度:72 cm 
來源:

  • 1990年代購於台灣(據傳)
  • 台灣清翫雅集成員舊藏(據傳)
  •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HK$3,000,000 - 4,000,000

Lot 101|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角(左)

高度:21.5 cm
來源:

  • 日本私人舊藏,購於大阪
  •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HK$600,000 - 900,000

Lot 103|商晚期 青銅鏤空饕餮紋觚(中)

高度:25 cm
來源:亞洲私人收藏,購於2000年代早期
估價:HK$400,000 - 600,000


儀式感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儀式感」 - 特別安排日常大小事情的儀式,重新感受生活。以飲酒為例,我們當然可以在便利店購買,再隨意於回家途中呷幾口。不過要是加上些儀式感,從酒具開始認真講究,豈非能創造一番特別經歷,在每天如是的節奏中增添一絲趣味。

酒器歷史中,青銅無疑最有儀式感。事實上,商人尊鬼神、重祭祀,遠古青銅器本來就是為了儀式而生。

青銅器之所以予人強烈的神秘感,除了因為它們來自遙不可及的時空,上面所飾的各種神獸也帶給大家無限想像。以此青銅角與青銅觚為例,皆製於晚商,上面均以饕餮為主飾。傳說此異獸貪吃,永不滿足,故鑄成一雙大眼,但無下顎,警惕貴族不要揮霍無度,暴殄天物。

古青銅酒具的器形,我們今日大多已不復使用,也令之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角,形製與大家熟悉的爵很相似,主要分野是沒有流嘴和雙立柱。據學者考究,角實為爵之變體,而且級別比爵級更為高級。本青銅角尖唇,兩角飛鳥狀,口沿下飾蕉葉紋一周,蛋形鼓腹,前後鑄兩面饕餮紋,雙目作凸起乳釘,以雷紋填地,鋬作牛首,鋬內鑄銘文三字,腹下承三棱形腿。整器三層滿工,俗稱「三層花」,精彩相當。

古代銘文中暫未發現觚這個字,是直到約東漢時期才出現,至宋代為儒士所確立使用。器形方面甚為突出,杯身上下都呈喇叭狀往外張開。

本觚裝飾屬典型構圖,口沿下飾四片蕉葉紋,頸出四戟,前後飾饕餮紋各一面。圈足外撇,足墻鏤空作饕餮紋,雙目凸起如乳釘。

周代鑒於殷商濫酒荒淫,頒布《酒誥》總結商朝滅亡教訓,提醒天子及諸侯只有祭祀時才能飲酒,且不能飲醉。是故,西周早中期青銅食器較多,酒具則多作禮器之用。至春秋戰國,禮樂掣肘日去,青銅酒器製作愈趨華麗繁複,本壺便是一例。

蓋作七瓣鏤空花瓣形,外侈,蓋緣飾象鼻龍紋一周,雷紋填地,粗頸微束,兩側鑄龍形鋪首,龍角鏤空呈扇形,張口露齒。頸部飾波曲紋一周,其下飾象鼻龍紋一周,溜肩鼓腹,腹部飾兩圈波曲紋。圈足外撇,足壁滿飾交龍紋。

山西省隰縣曾出土一對春秋青銅波曲紋壺,器型、波曲紋、象鼻龍紋乃至龍頭鋪首之雙角,盡與本壺相似。頂蓋也作花瓣形,只是八瓣而非本品般的七瓣。


Lot 146|十八世紀 竹雕仙人乘槎賀壽擺件(右二)

寬度:20 cm
估價:HK$200,000 - 300,000

Lot 140|明晚期 竹雕太獅少獅杯一對(左一、右一)

寬度:12.1 cm
估價:HK$120,000 - 150,000

Lot 132|十七世紀 瑪瑙巧雕太白醉酒擺件(左二)

寬度:18 cm
來源:倫敦富藝斯,1994年12月8日,拍品編號209
估價:HK$60,000 - 80,000


細節審美

傳統雕刻藝術,不論中西,細節上的處理俱是無比重要。正因如此,這些珍玩每每讓人百看而不厭。

仙人乘槎看似和飲酒無甚關係,其實在元明之世,這是酒器雕刻的流行題材。著名例子有二,一是北京故宮的朱碧山銀槎,道士長鬚寬袍,在槎上開卷看書;另一是台北故宮的朱碧山款銀槎,雕張騫乘槎故事。

此竹雕取竹根一節,鏤空雕仙桃一樹盤亙成木槎,通體罩清漆,久成琥珀色。槎尾圓雕仙翁半趺伽坐,手持如意,身旁童子亦持如意趺伽而坐。桃樹兩側則各雕童子划槳,船頭立一酒缸。雖然酒杯功用已褪,但就非常適合作為伴酒擺件。

另一件瑪瑙擺件則以李白為主角。這位酒仙長袍長髯,醉倚酒缸而臥,缸前浮雕方斗,底部鋌鑽山石。據記載,李太白入宮侍奉翰林期間,常有酒後不羈之事,如酒後命高力士脫靴,故太白醉酒有品行高傲不事權貴之意。

接著這一對竹雕獅子,窄看也是擺件,惟留意匠人特地把獅子頂上作平頭造型,自是另有乾坤。沒錯,兩者內膛掏空,翻轉倒立便是酒杯。

一獅伏地而坐,雙耳及雙眉後伏,雙目圓睜,口微張,身上再圓雕匍匐一小獅。二獅鬚髮皆細刀鉤挑,可見匠人手工之巧。


Lot 118|清乾隆 白玉仿古龍鳳呈祥觥

高度:20.2 cm
來源:紐約古董商Hartman Rare Art,1993年2月8日(發票)
估價:HK$3,000,000 - 5,000,000


談雕刻藝術,又怎能缺少了玉器。

「觥籌交錯」這個成語,今天大家還會用來形容宴會氣氛熱烈,賓主盡歡。觥本是高周重要青銅酒器,唯高級貴族可用。乾隆帝好古敏求,此觥便是如此背景下誕生的精品。

本觥尖唇,平沿,侈口,束頸,頸前端浮雕鳳首啣活環,扁鼓腹,後端鏤空雕方鋬,另圓雕一螭龍攀附鋬上,頸部及觥身淺浮雕仿古鳳鳥紋,與圓雕鳳首連作一體,整體雕功令人讚嘆。

乾隆朝所以能出產此般大型玉器,主因在於成功征討準噶爾與回部,使得玉路暢通,令新疆玉科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進宮廷,解決長期以來的原料問題。



Lot 133|十八/十九世紀 紫料酒杯(左一)

直徑:8.5 cm;高 6.7 cm
來源:

  • 倫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 倫敦, 1989年 (標簽)
  • 加州私人收藏
  • 紐約蘇富比,2020年9月30日,拍品編號1014

估價:HK$40,000 - 60,000

Lot 117|十八世紀 白玉小高足杯(左二)

高度:5.2 cm
來源:香港蘇富比,1997年4月30日,拍品編號782
估價:HK$60,000 - 80,000

Lot 124|十八世紀 紅釉仰鐘杯(右二)

直徑:9.5 cm
估價:HK$70,000 - 90,000

Lot 113|唐 青白玉橢圓形杯(右一)

長度:9 cm
估價:HK$120,000 - 150,000


簡約美學

提到簡約主義,大家多會聯想到現代北歐設計。其實古玩世界裡,也有許多簡約美學的佳作。這些酒杯素身無紋,讓我們得以專注地欣賞它們的物料、器形、呈色。對比繪畫精緻圖案的古董,又是另一番品味。

我想特別談一下這件紫料酒杯。「料」這個字可能讓新晉藏家感到迷惑,在中國古董世界,料即是玻璃。

據考古發現,中國玻璃製造工藝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然期間發展一直甚為緩慢。及至清初,歐洲玻璃製品傳入,清廷請傳教士指導技術,建立宮玻璃廠,才開始能生產出如此色彩豐富、質地精純的玻璃佳器。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專場:將進酒—中國飲酌文化與藝術
拍賣日期:2022/11/30



戰國 青銅填漆狩獵水陸攻戰圖壺

來源:Wong & Sons Art Gallery,紐約,2000年
估價:HK$1,500,000 - 1,800,000

秋季網上專場: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精品
日期:2022/11/25 - 12/2


編按:自疫情開始,大家愈趨習慣透過互聯網遙距競投。下周五起,邦瀚斯中國古董藝術部將舉行網上專場,一連七日公開競投。

眾多精品之中,以這件戰國時期的青銅壺尤為矚目,飾狩獵水陸攻戰圖紋,估價HK$150萬 - 180萬。

今年春季,一件風格相類的「戰國 青銅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方壺」在紐約舉槌,估價僅US$40萬,結果引發激烈爭奪,終以逾六倍的US$276萬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