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旅遊限制解封,古董市場全面復甦,珍品重器令人目不暇給的日子又再重現眼前。
以香港5月春拍為例,邦瀚斯除了兩個特備專場外,常規「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亦是名家坐鎮,琳瑯滿目。
首先有鑑藏界風雲人物張宗憲,以一對「父子葫蘆瓶」為首,帶來明清兩世的御窯瓷器;接著有顯赫亞洲私人收藏,除了備受矚目的雍正朝釉裏紅如意尊,還有難得的清初宮廷佛像;再來台灣鴻禧美術館舊藏,示以帝王朝堂的掐絲琺瑯;最後是水松石山房主人莫士撝,為大家送上絲絲文房雅氣。
事不宜遲,立即與大家踏上這趟古董精華遊。
Lot 838|清康熙 釉裏紅福祿連綿葫蘆瓶
高度:18 cm
來源:
- 倫敦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 Alfred Clark,1890-1976)舊藏
- 倫敦蘇富比,《明代陶瓷珍藏》,1953年3月24日,拍品27
- 紐約戴潤齋珍藏
- 香港蘇富比,《彩華騰瑞──戴潤齋清宮御瓷珍藏》專場,2010年10月7日,拍品2133
- 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
估價:HK$4,800,000 - 5,500,000
張宗憲出生於上海古董珠寶商世家,20餘歲時隻身來港經營時裝,至五十年代投身古董業,幾乎從不缺席拍賣會。無論是鑑藏界、古玩業界、拍賣界,皆對他尊敬有加。但凡是中國工藝品專拍,「1」號競投牌基本上都是他專用的,足見其地位之高。
這位大腕今次帶來的珍器之中,當以這對「父子葫蘆瓶」最為矚目。
「父親」康熙瓶來源顯赫,最早記錄為克拉克夫人雅蓄,此後又曾為戴潤齋經手,並在這位傳奇古董商的香港專拍亮相。
克拉克伉儷於二十年代踏上收藏之路,對東方陶瓷學會貢獻良多。二人品味高雅,珍品數不勝數,大英博物館便有不少藏品由其惠贈。2014年,北宋的定窯劃花八棱大碗在香港舉槌,HK$1.46億天價成交,便是夫婦倆的舊藏。
釉裏紅葫蘆瓶先後為克拉克(左)和戴潤齋(右)雅蓄
Lot 839|清雍正 青花福祿連綿葫蘆瓶
高度:18.4 cm
來源:
- 重要亞洲收藏
- 紐約Frederick E. Church舊藏
- 香港蘇富比,1978年5月23日,拍品128
- 倫敦佳士得,2011年11月8日,拍品319
- 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
估價:HK$2,500,000 - 3,500,000
至於「兒子」雍正瓶,曾先後於香港及倫敦舉槌,第一次更是早在1970年代,予人十足信心。
葫蘆多籽多藤,又諧音福祿,具綿延多子,福祿綿綿的美好寓意,一直為宮廷所喜的題材。在清朝早期的特殊背景下,它對皇帝來說更是別具意義。
清初宮廷天花肆虐,許多皇室宗親都因而不治。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康熙所以能順利繼承大統,主因便是他幼年得過天花,身體有了免疫力,毋須擔心他會因此忽然駕崩。
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礽亦不幸感染天花。康熙當時雖然忙著應付三藩之亂,但他愛子深切,連續十多日放下公務,全心全意守在愛兒身旁。清初天子對子孫延綿之殷切希望,可想而知。
明宣德 青花葫蘆瓶|大英博物館
中國古陶瓷常用呈色劑,基本上就是鈷、鐵、錳、銅四種。其中,銅尤其令人著迷,一來因為燒成的銅紅色別具魅力,二來是燒製極為困難,佳品難求,故歷來皆屬名貴珍器,同時體現了藝術和科技價值。
釉裏紅作為銅紅大宗,雖自元朝創燒起至清朝歷經數百年發展,但即使是御窯仍會屢屢燒出呈色灰黑的失敗品。本瓶發色雅緻勻稱,筆觸纖柔秀美,無疑為御窯歷經無數次失敗後,浴火而生的上乘作品。
本瓶散發著濃重的明代永宣氣息。大英博物館收藏之中,便有一件宣德青花葫蘆瓶,形制紋飾幾乎如出一轍。
事實上,張宗憲接受邦瀚斯訪問時便透露,戴潤齋曾經認為此瓶是宣德出品,另一著名古董商仇焱之則認為是永樂,兩人還因此爭論多時。隨著近代更多研究及考證,我們現在知道它實為康熙朝之器。
對比「父親」康熙瓶,「兒子」雍正瓶非但作葫蘆造型,器身亦滿飾葫蘆圖紋,福祿連綿之意又多一重。
論構圖佈局,葫蘆紋飾密而不亂,留白空間恰到好處;看青花發色,濃淡得宜,在視覺上建構出更為立體的效果。兩者之表現,均讓我們覷見雍正帝品味之高雅,以及當時御窯廠技術之精巧。
張宗憲以「櫥窗裡的寶貝」來形容這對18 cm高的葫蘆瓶,除了表達他對之如何珍愛,也透露了傳統美學標準。
古董收藏的傳統,器物以尺寸易上手的更獲垂青。在古代宮廷,如斯尺寸適合皇帝放在多寶格,隨時拿出來上手把玩;於現代寓所,便是「櫥窗裡的寶貝」了。
Lot 842|清道光 金地粉彩花蝶碗一對 青花「大清道光年製」篆書款
直徑:10.7 cm x 2
來源:
- 倫敦佳士得,2014年5月13日,拍品307
- 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本品堪稱道光御瓷孤品,公私著錄皆不見與之相同的例子。北京故宮有一對同時期粉彩花蝶碗,惟以白釉為地,並未著有金彩。
此外,景德鎮陶瓷博物館,以及巴黎吉美博物館,亦有藏品可作參考比較。
瓷器上的金彩,通常用於模仿金銅質地,或小範圍點畫細節,或於單色彩瓷上勾勒紋飾。如本器般通體金地的彩瓷,工藝繁複,造價不菲,只用於高級器物之上,即使以奢華見稱的乾隆朝亦是稀有。
首先,真金原料必須純淨,稍有細微雜質,就會影響成色。其次,原料必須研成極微細粉末,才可均勻分佈表面。以手工研磨,需耗費大量工時。最後,窯燒火候亦極其講究,溫度太低,出窯後金料一抹即落,溫度太高,則易生小粒。
清道光 粉彩蝶戀花紋碗|北京故宮
清道光 粉彩花蝶紋碗|景德鎮陶瓷博物館
清道光 粉彩花蝶紋碗|巴黎吉美博物館
文學世界中,《蝶戀花》原為詞牌、即填詞用的曲調名。許多風流人物,諸如歐陽修、蘇東坡、李清照、柳永等等,都寫過《蝶戀花》的詞,內容大多比較哀愁,或悲人間白頭,或傷多情餘恨。
不過在工藝領域裡頭,蝴蝶穿梭於七彩花卉之間,寓意愛情甜美,永結同心,成為了十分討喜且受歡迎的題材。2017年,一對乾隆朝的粉彩花蝶紋如意葫蘆尊在倫敦舉槌,在熾烈競投下以£1,472萬成交。
本對道光碗外壁以金彩為地,粉彩繪蝶戀花紋樣。花叢中一雙蝴蝶採蜜而來,雙蜂振翅飛舞,躍然紙上似有嗡嗡聲。彩蝶顏色一深一淺,相映成趣,筆觸精細逼真,紋理清晰細膩,似有琺琅彩之神采。
彩蝶之下繪花卉三兩簇,用色柔妍,點狀花葉畫法簡練概括,則富有裝飾美感。
拍賣市場中,古董與書畫乃不同部門;藝術長河裡頭,兩者則常有交集影響。本對道光御品蝴蝶翻飛之狀,在前朝宮廷繪畫中便有表現。
首先是北宋趙昌《寫生蛺蝶圖卷》,現藏北京故宮,畫中蝴蝶逼真傳神,輕靈振翅,起舞於花間,蝶翼薄如娟紗,花紋絢麗斑斕,鬚腳細如髮絲。
接著是傳奇清宮畫家郎世寧的《畫仙萼長春》,現藏台北故宮。第十三開之中,一黑一白兩隻蝴蝶採拾荷花花蜜,濃淡明暗對比強烈,寫實逼真。
此兩件佳作與本品所繪意境相似,堪作對比欣賞。
北宋 趙昌《寫生蛺蝶圖卷》|北京故宮
清 郎世寧《畫仙萼長春》第十三開|台北故宮
Lot 841|清乾隆 鱔魚黃釉盤口瓶 「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高度:18.4 cm
來源:
- 香港佳士得,2001年4月30日,拍品716
- 香港佳士得,2012年11月28日,拍品2314
- 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
估價:HK$1,500,000 - 2,000,000
談清宮瓷器,唐英是無法迴避的名字。
此釉色便是由這位傳奇督陶官創燒,以氧化鐵為呈色劑,在清代稱為廠官釉,後來慣稱茶葉末釉,色調可多有變化,或偏黃、或偏綠,或帶黃斑,在唐英《陶成記事碑記》中分為鱔魚黃、蛇皮綠、黃斑點,共三大類。
清朝成書的《陶雅》如斯讚曰:「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茶葉末紋理之佳妙,有若於泥團之疏散於水中者,且其漸漸暈開,匯於足底,圍繞周遭直如鱔魚腹皮之姿態流動,又於窯變外得少佳趣。」
是次拍賣的乾隆朝鱔魚黃釉盤口瓶
南京博物院的乾隆朝近例
值得留意的是,釉層表面形似茶葉末的效果,並非藉由人手點撒,而是入窯燒製時自然產生的晶體,與釉色相互映襯,結合出別具一格的美學。
想要如本品釉面細膩勻凈,在工藝上其實絲毫不易。無論是瓷胎、釉料、燒成氣氧等等,都會對之產生影響。
廠官釉古樸雅麗,沉穩含蓄,乃清代名貴的釉色品種,深受清帝喜愛。據《清宮檔》記載,乾隆曾多次過問相關瓷器,不惜人力物力,力求完美,而本盤口瓶無疑便是其中令人滿意之作。
公共機構典藏方面,南京博物院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皆有近例可與本品對比參考。
虞詠芝 Gigi Yu|邦瀚斯 中國古董藝術部主管
Lot 857|清雍正 青花釉裏紅纏枝蓮紋雙帶如意尊 青花「大清雍正年製」楷書款
高度:18.5 cm
來源:
- 倫敦佳士得,2013年11月5日,拍品408
- 顯赫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HK$7,000,000 - 9,000,000
青花配紅釉的器物主要有兩種,礬紅和釉裏紅。礬紅以鐵為呈色劑,色調較接近橙紅,燒製成功機會高。
至於釉裏紅,如上文所言,作為呈色劑的銅元素易於高溫揮發,對燒製氣氛、含量、冷卻速度等因素亦極為敏感,故很易失敗。釉裏紅加上青花一同入窯高溫燒製,自然是難上加難。
本瓶以青花繪枝草、回紋、卷草紋等邊飾,唯獨用釉裏紅點綴蓮花本身,予人「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美感。
如意尊,又稱如意綬帶耳葫蘆尊,器形創於雍正一朝,器口及上部呈圓,下身豐腹,束腰似葫蘆,對稱如意式雙耳接連上下,故得其名。有青花、粉彩、鬥彩、青釉、爐鈞、仿汝釉等品種,可見甚受雍正帝青睞。
如意尊按器形又可再分為兩種。一是扁腹,形如是次拍賣即為佳例;一是鼓腹,器物於近足處向內收,底部較窄,舉如上文提及在倫敦以£1,472萬售出的一對「清乾隆 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 」。
從器形分類而言,如意尊在宮廷中屬於等級高的種類。如本般品質上乘的,拍賣場成交價基本都以千萬港元起跳。
雍正朝的青花釉裏紅如意尊,綜觀公私收藏皆是稀罕。博物館見三例,扁腹者藏於北京故宮,另兩鼓腹者分別在南京博物院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私人收藏方面,有一鼓腹者於1994年在香港蘇富比易主。
清乾隆 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 一對|倫敦佳士得,2017年5月,£14,725,000
清雍正 青花釉裏紅纏枝蓮紋如意尊|北京故宮
清雍正 青花釉裏紅纏枝蓮如意耳瓶|香港蘇富比,1994年11月
Lot 877|清康熙/雍正 鎏金銅光明佛母坐像
高度:33 cm
來源:
- 加拿大私人收藏
- 紐約佳士得,2000年9月20日,拍品111
- 紐約邦翰斯,2013年9月18日,拍品18
- 亞洲顯赫私人收藏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佛教造像,邦瀚斯是業界公認翹楚。今季香港拍賣,來自亞洲顯赫私人收藏的清宮御器,除了上述如意尊外,還有這尊銅製鎏金的光明佛母。
光明佛母被視為黎明女神,帶來的亮光消除業障,驅除黑暗、無知、恐懼,信眾會於清晨時間向之祈禱。
細觀此像頭部,是三面造型,正面是寂靜相、兩邊則分別是忿怒相和母豬頭。看到此豬首外觀,佛教藝術愛好者很自然會想起另外兩位神祇 - 以豬為坐騎的摩利支天、以及同樣有一面豬首的金剛亥母。
本尊局部
清康熙 鎏金銅光明佛母坐像|巴黎佳士得,2020年6月,€514,000成交
佛教源自印度,無論是信仰、傳說、還是神祇故事,都與印度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根據不同的宗派學說,光明佛母、摩利支天、金剛亥母可能是同一位神祇,也可能是化身關係,而三者似乎都與印度教的豬首女神瓦拉西(Varahi)和太陽神蘇利耶(Surya)關係匪淺。
上述這些神祇的共同之處,就是俱為「黎明」、「太陽」、「光明」之象徵。
在中國,光明佛母更進入道教體系成為「斗姥元君」(或斗母元君),意思為北斗眾星之母,地位尊貴。所以同樣外形的造像,究竟是光明佛母還是斗姥元君,也很視乎是安放在寺廟還是道觀供奉。
2020年,另一尊康熙朝的鎏金銅光明佛母在巴黎舉槌,佳士得判斷或為「中正殿念經處」(專管宮中藏傳佛教事務的清廷機關)出品,當時估價僅€20萬,結果引來多方爭奪,以€51.4萬高價成交。
Lot 846 |清乾隆 御製銅鎏金掐絲琺瑯纏枝番蓮紋甪端薰爐 「大清乾隆年製」楷書刻款
高度:34 cm
來源:
- 重要台灣私人收藏
展覽及出版:
- 《中國美術の精華:台北‧鴻禧美術館所藏品展》,松濤美術館,東京,2001年,頁98,編號112
- 《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2012年,頁223
估價:HK$3,600,000 - 4,800,000
拍賣市場上,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甪端不算罕有,惟如本薰爐般帶「大清乾隆年製」款的御製之器則是鮮見。暫時僅見瀋陽故宮一例,與本器十分相似,可能原為一對。
在瀋陽故宮之中,該件乾隆款甪端是最受歡迎的三件文物之一。2020年,館方便以之為原型推出文創朱古力,讓它以網紅身份講好瀋陽故事。
掐絲琺瑯為明清帝王朝堂陳設用器,金絲纏身,甚具王者之氣。熏爐置於宮廷,多是作燒灰取暖或燃點檀香之用。
甪端為傳說神獸,《宋書·符瑞志下》有言:「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本器當年立於乾隆身旁,不但有護衛之意,更是顯示天子為有道明君,八方歸順,四海來朝。
瀋陽故宮的乾隆款甪端薰爐,館方曾為之推出文創朱古力
是次拍賣的乾隆款甪端薰爐
是次拍賣的乾隆款甪端薰爐
本薰爐曾兩度在有名的博物館展出,足證為工藝出眾之器。
甪端胎體厚重,頭部向上仰起,兩排整齊牙齒中露一舌頭,調皮生動,短頸周圍一圈整齊的頸鬣,頭部、頜頸之鈕、身上火焰及足抓均為鎏金,頜頸之鈕上刻「大清乾隆年製」楷書款。圓鼓身體掐絲嵌纏枝花卉紋,琺瑯配色更為罕見的粉紅色。
但凡造像形式的古董,我們可以多對背部和底部留神。若此鮮少示人的兩處工藝較為馬虎,便顯示出它當初也不會是太過重要之物。本薰爐的背部和底部,造工俱是一絲不苟,頭髮和尾巴尤為別緻仔細,想必深得乾隆帝歡心。
整體而言,造型挺拔,鎏金緊實,掐絲細膩,乃乾隆盛世清宮造辦處琺瑯作生產的巔峰傑作。
Lot 847|明萬曆 掐絲琺琅八寶蓮雙龍紋折沿大盤 「大明萬曆年造」楷書款
直徑:50.2 cm
來源:
- 香港佳士得,1993年3月22-23日,拍品570
- 重要台灣私人收藏
出版及著錄:
- 《中國美術の精華:台北‧鴻禧美術館所藏品展》,松濤美術館,東京,2001年,頁92,編號106
- 《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2012年,頁218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欣賞這件掐絲琺琅,同樣可以先從落款著手。
萬曆掐絲琺瑯款為當朝獨有,字必朱色楷書,長方框內或綠地或藍地或白地或青地,外框以四色如意雲頭紋攢之。以頂尖博物館的幾件萬曆款掐絲琺瑯大盤為例,包括兩岸故宮和大英博物館,所飾龍紋樣式與本品接近,惟皆無此件龍身斑斕者。
盤內外以藍色琺瑯釉為地,盤心五爪雙龍間以二色,分別為明朝尤其著重的紅色,以及皇權象徵的黃色。觀此二龍,姿態頗似雙龍戲珠,然寶珠換成了蓮花,別見一番匠心。
龍身圍以紅、白、黃、藍色纏枝番蓮,蓮瓣裡外分四層四色,盤內飾連枝菊紋一周。盤外壁及底部掐絲雲紋為地,惟內緣一周紅地蓮之菊瓣紋,底部八朵番蓮圍繞綠地長方開光,四周圍以如意雲頭紋,內掐絲雙線填朱紅釉「大明萬曆年造」六字楷書款。
鑑賞這件萬曆宮廷器,我們自然被威武的雙龍所吸引。其實盤口沿所飾的八吉祥及雜寶紋,造工精細,配色用心,亦值得細味。
由於蒙古和藏傳佛教之緊密關係,藏佛信仰在元朝時便已相當流行。其後元亡明興,明室亦選擇採取懷柔政策,藉封王、賞賜等方法籠絡和安撫藏佛各大派別,借助宗教力量穩住藏地局勢。
與此同時,不少皇帝本身亦篤信藏佛,有些更在京師大舉興建寺朝、供養高僧。宮廷藝術出品,自然也多見佛教符號。
八吉祥又稱佛教八寶,分別為法輪、法螺、傘、華蓋、蓮花、罐、雙魚、盤腸,各有象徵意義。例如法輪象徵佛法不滅、度化眾生;法螺比喻法音警世,降伏眾魔;「盤腸」沒有開端亦沒有結尾,寓意佛法的圓融無盡。
Lot 871|清雍正辛亥年(1731) 竹雕題款如意 「吳襄」款
長度:48.5 cm
來源:
- 奉文堂舊藏
- 香港佳士得,2015年6月3日,拍品2838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古玩界之中,水松石山房主人莫士撝(Hugh Moss)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物,既是古董商,又是收藏家,更是藝術家。
他的作品以文房清玩和自然山水為題材,不僅在每件畫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更呈現詩書畫的「三位一體」。他常揮毫題字,抒發對生活、自然、以及古董珍玩的靜觀與感懷。儘管文字是這位老外的母語 - 英文,但書法效果神似漢字行草題跋,表達他對中華文人傳統的崇敬。
看莫士撝的書畫作品,大概可猜中他的藏珍自然亦是以文房為主,以下為大家介紹其中兩件獨特的精品。
水松石山房主人莫士撝及其畫作
芸芸中國古玩之中,如意可算是非常獨特的存在。中國人沒有不知道如意的,也懂其中之吉祥寓意,但它的用途和來歷,總是搞不大清楚。
中國古代有一種前端類似手形的爪杖,用以背部搔癢的工具,就像現代的「不求人」。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它逐漸超越了實用功能,成為吉祥之物,稱為如意。
明清時期,以靈芝造型為主的如意被賦予吉祥驅邪的涵義。每逢皇帝登基、大婚、元旦、萬壽等喜慶時節,宮禁的寶座、臥榻、案頭等處都會放滿如意。
較鮮為人知的是,早在漢晉之際,如意乃是佐清談、助舞興、示高逸、乃至防身之物,為文人雅士所鐘愛,故又稱握君或談柄。
清朝如意,材質涵蓋竹木、玉石、金屬、牙骨、陶瓷等等。竹子直節中空,象徵君子謙虛與操持的高尚品格,與松、梅並稱歲寒三友,以之製作的如意自然尤有文人氣息。
一代詩人陶淵明寫有《飲酒二十首》,借酒抒情,既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亦宣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其中第十四首詩文如下: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詩文所言,大概是和老友聚舊,開懷暢飲,酒後大家開始胡言亂語,失了行酒次序。陶翁自己則是「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意思是酒後連自己都忘了,又怎會知道事務輕重?
陶淵明當時拒不出仕,決心隱居,世間的是是非非,各種事務,已經沒有甚麼好在意了。
吳襄,可能是在竹如意上雕刻詩者,也可能是竹雕贊助人,親寫詩文供雕匠銘刻於如意之上。
吳襄,字七雲,號懸水,安徽青陽人,康熙五十二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篡修《明史》、《八旗通志》等書,後晉升為禮部尚書。
及至雍年主政,他同樣備受重用,曾命直南書房,接著晉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最後更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吳襄博學且有文采,著有《懸水詩集》、《錫老堂詩秒》、《梅花詩百首》等傳世。
Lot 867|1600 - 1750 竹雕留青山水雲紋臂擱 「張希黃」款
長度:19 cm
來源:
- 田近竹邨(1864-1922年)舊藏
- 大阪商盛組總合企業
- 日本關西私人收藏
- 2020年入藏於香港
估價:HK$600,000 - 800,000
五柳先生以隱逸詩人見稱,躬耕自居卻怡然快活,高潔脫俗之舉素為文人騷客推崇。竹雕刻「雲無心以出岫」,出自陶淵明名作《歸去來兮辭》,意思是白雲無意地從山穴裏飄出來,下一句便是大家熟悉的「鳥倦飛而知還」。
本器為田近竹邨(1864-1922)舊藏。他是日本有名的書畫家,作品曾五度入選文部省美術屢覽會,為東瀛最大型水墨畫團體「日本南畫院」創辦人之一。
有趣的是,田近竹邨的父親 - 日本國學者田近陽一郎,乃是一位幕末藩士,曾經歷《廢刀令》下的武士沒落時代。不知道《歸去來兮辭》的隱逸情懷,是否曾勾起他對父親人生與時代變遷的感觸。
日本竹田市歷史文化博物館,去年為田近竹邨舉行回顧展
臂擱又名「秘擱」,一般為片狀,背面內空,寫字時可置於肘下,以免把字弄髒,早在宋代文獻中已有相關的使用記載。
不過大家如今看到臂擱,或許飲茶時還比較多。
事實上由於臂擱肚壁自然拱起,適合舀取、量度、傾倒茶粉,故常常在日本茶道中用作茶勺或茶量。
網拍方面,則於5月22至6月2日帶來「雪月藏亞洲藝術書籍網拍」,拍品悉數以無底價形式上拍。
此藏由《亞洲藝術》(Arts of Asia)雜誌創辦人Tuyet Nguyet(「雪月」之意)及Stephen Markbreiter伉儷多年來積蓄而成,羅列多本重要中國藝術品圖錄及著作,涵蓋瓷器、玉雕、漆器、青銅禮器、古典家具等各大門類,旁及書畫、佛教藝術、古代建築以至東亞美術。
Tuyet Nguyet出身越南家庭,後負笈芝加哥攻讀新聞學,擔任記者期間曾為《亞洲雜誌》、《遠東經濟評論》及法新社等撰文。移居香港後,她夥拍丈夫Stephen Markbreiter創辦《亞洲藝術》雜誌,為推動香港成爲亞洲藝術文化中心而默默耕耘,深受業界敬重,而此藏正是其廣博學識及業界經驗之集成與明證。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地址:香港金鐘太古廣場一期2001室
尚古雅韻 - 安玉軒藏珍
拍賣日期:2023/5/29|上午11:00
香道 - 靜怡境
拍賣日期:2023/5/29|下午1:00
專場: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拍賣日期:2023/5/29|下午2:00
專場:雪月藏亞洲藝術書籍網拍
拍賣日期:2023/5/22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