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經理化身人肉椅子 石田徹也超現實畫作HK$762萬香港邦瀚斯領銜成交

日復日被困辦公室機械式工作,既是上班一族的辛酸日常,亦是已故日本藝術家石田徹也筆下的荒誕現實。

去年香港邦瀚斯秋拍之上,石田徹也的《運輸帶上的男人》上陣,這幅以黑色幽默諷刺職場階級文化的畫作,以HK$1,001萬成交,刷新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

來到今年邦瀚斯春拍,這位東瀛藝術家的作品再度成為焦點。日前(25號)於「現代與當代藝術」專場亮相的《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為石田的大尺幅作品,以「人椅合一」的超現實手法描繪荒誕職場。此作以HK$380萬起拍,HK$600萬落槌,連佣約HK$762萬(NT$2,915萬)易手,不僅拿下了本場成交桂冠,亦成為了石田拍賣歷來第二貴畫作。


Lot 8|石田徹也(1973-2005)《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壓克力 木板|藝術家拍賣第二貴畫作

創作時間:1996年
尺幅:145.6 x 103 cm
來源(The Value補充):

  • 亞洲私人收藏
  • 拍賣: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2017年11月25日,拍品編號 49(成交價:HK$3,700,000)
  • 現藏家得自上述來源

估價:HK$5,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HK$6,000,000
成交價:HK$7,624,000


已故天才畫家石田徹也,1973年生於日本靜岡,30餘歲便因意外撒手人寰。石田創作生涯只有短短十年,留下的作品僅存217幅,在他辭世後才逐漸被發掘,畫作曾於威尼斯雙年展、西班牙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館回顧展等亮相。

石田的作品近年於拍場備受矚目,拍賣紀錄屢創新高。大尺幅畫作《運輸帶上的男人》於2022及2024年,分別在香港蘇富比及邦瀚斯上陣,兩度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至於今回領銜的《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於香港邦瀚斯以HK$762萬成交,成為藝術家拍賣歷來第二貴畫作。

翻查記錄,《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曾於2017年在香港佳士得上拍,當時以HK$370萬易手。事隔近8年,此作再度上拍,成交價翻倍,並取代2021年亮相香港佳士得的《無題》,躋身石田徹也拍賣第二貴畫作。藝術家目前的成交三甲紀錄如下:

  1. 《運輸帶上的男人》,145.7 x 103.2 cm|2024年,香港邦瀚斯,HK$1,001萬成交;2022年,香港蘇富比,HK$806萬成交
  2. 《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145.6 x 103 cm|2025年,香港邦瀚斯,HK$762萬成交
  3. 《無題》,112 x 162.3 cm|2021年,香港佳士得,HK$625萬成交


《運輸帶上的男人》|2024年,香港邦瀚斯,HK$1,001萬成交


《無題》|2021年,香港佳士得,HK$625萬成交


拍賣官由關尚鵬(Marcello Kwan,邦瀚斯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擔任

石田成長於日本泡沫經濟崩盤的90年代初,社會的劇變影響了他的創作視角。他透過畫作揭示社會的荒誕與不公,反映日本年輕一代的迷茫與壓抑,同時提醒著人們即身處滿目瘡痍的世界,仍不忘希望的存在,就如他曾於筆記中寫下的一句:「畫筆能一筆一劃地拯救世界。」

另一方面,日本動畫、漫畫文化,亦成為了石田的創作靈感。當時流行的《機動戰士高達》、《新世紀福音戰士》等作品,常以科幻為題材,探索人性的脆弱、社會的異化等議題。這些動畫、漫畫中機甲與人類融合的形象,啟發了石田在作品中將人物機械化的表現手法。

他筆下的人物多以自己或身邊的人為原型,通常都是穿戴整齊、面無表情的上班族。畫中人物的身體被扭曲,與冰冷的機械零件、消費性用品或建築結合,永無止境地做著重複的事情,呈現深深的孤獨與無力感。

《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是石田的代表作之一,創作於1996年,正值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的「失落十年」,當時房價、股市骨牌式崩潰,失業率飆升,不少人更負債纍纍。

畫中的經理身穿西裝革履,表情麻木,眼神空洞。他的雙腿盤起,手臂與金屬支架融為一體,化身成一張破舊的「人肉椅子」,畫面滑稽詭異。

「人椅合一」的荒誕設定,模糊了人與物之間界限。相比起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經理看起來更像是一件被使用的物件,就如動畫之中操控著機甲的人類,反過來被前者剝奪了自主性。經理的軀殼被禁錮於冰冷的椅子中,思想與靈魂彷彿被淘空,只能埋首於刻板的工作之中,成為社會這台大型機器的齒輪。


石田徹也

從古代君王的御座,到現代辦公室的皮椅,「椅子」向都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藝術家們亦常以之表達深層的社會批判。《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中的座椅同樣意有所指,它一方面賦予經理權力,讓他成為施壓者,另一方面卻束縛其自由,使他變成被受壓迫的個體。

石田透過這種雙重意涵,反映人們同時扮演著矛盾的角色,既批判日本社會的階級固化,亦諷刺了職場中「懼上欺下」的普遍心理,暗示著經濟泡沫破裂後社會的失落與絕望。

畫中破舊的椅子、人去樓空的大廈、背景的冷色調,正是對經濟持續低迷的深刻隱喻。至於牆壁上的白色瓷磚、印花地磚,則象徵著日本戰後社會復甦的時期,而那個黃金時代早已煙消雲散。


總結本場成績,30件拍品上拍,22件成交,錄得73%成交率,合共斬獲近HK$1,850萬(NT$7,070萬)總成交額,以下為部分重點拍品的成交詳情:

Lot 9|蕭勤(1935-2023 )《彗星-5》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02年
尺幅:200 x 120 cm
來源: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HK$1,000,000 - 2,000,000
落槌價:HK$1,600,000
成交價:HK$2,036,000

Lot 14|朱銘(1938-2023)《 太極系列 - 單鞭下勢及太極系列(兩件作品)》木雕

創作時間:1991及1992年
尺寸:42.9 x 32.5 x 48.3 cm;47.8 x 33.3 x 43.7 cm
來源:

  • 前藏家直接得自藝術家
  • 亞洲私人收藏
  • 拍賣:香港,天成國際,「現代及當代藝術 - 當代文人」,2011年11月28日,拍品編號76
  • 現藏家得自上述來源

估價:HK$1,300,000 - 2,300,000
落槌價:HK$1,500,000
成交價:HK$1,909,000

Lot 12|常玉(1895-1966)《紅衫女士》水墨 水彩 紙本

創作時間:1920-1930年代
尺幅:47 x 27.5 cm
來源:

  • 法國私人收藏
  • 拍賣: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2004年10月31日,拍品編號 684
  • 現藏家得自上述來源

估價:HK$600,000 - 900,000
落槌價:HK$1,300,000
成交價:HK$1,655,000

Lot 20|張曉剛(1958-)《血緣系列 第4號 》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97年
尺幅:40.3 x 30.1 cm
來源:

  • 香港,少勵畫廊
  • 意大利,私人收藏
  • 現藏家得自上述來源

估價:HK$650,000 - 850,000
落槌價:HK$1,000,000
成交價:HK$1,274,000

Lot 4|Javier Calleja(1971- )《All About Money》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20年
尺幅:100 x 80 cm
來源: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HK$600,000 - 900,000
落槌價:HK$650,000
成交價:HK$829,500

Lot 15|薛松( 1965-)《與蒙德里安對話 No. 4》綜合媒材 畫布

創作時間:2012年
尺幅:140 x 160 cm
來源:

  • 拍賣:新加坡,33拍賣行,「亞洲現當代藝術」,2014年1月17日,拍品編號41
  • 台北,高士畫廊
  • 現藏家得自上述來源

估價:HK$200,000 - 400,000
落槌價:HK$500,000
成交價:HK$639,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專場:現代與當代藝術
拍賣日期:2025/5/25

拍品數目:30
成交:22
未成交:8
成交率:73%
總成交額:HK$18,49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