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香港春拍由邦瀚斯揭開序幕,這間國際拍行的「中國書畫」專場今日(29號)舉槌,斬獲約HK$5,700萬(約NT$2.37億)成交額。
此場成交冠軍之位,由一今一古的兩件拍品並列,各自以HK$762萬易手。
一為《太平景象》,既見佛典遺韻,又結合山水、人物、走獸、花卉於一幅,乃張大千隱居四川青城所繪;另一為《花鳥草蟲冊》十六開,出自民國時期上海市長張群珍藏,行方判斷為郎世寧手筆。
Lot 735|張大千《太平景象》設色紙本 鏡框|並列成交冠軍
創作時間:1940年
尺幅:125 x 54.5 cm
款識:
庚辰秋八月,敬造普賢菩薩一區於青城山中。大千居士張爰。
阿僧祗品偈。
以此諸塵數諸剎,一塵十萬不可說。
爾劫稱讚一普賢,無能盡其功德量。
鈐印:張爰、三千大千
藏印:盉盫所藏、耿實秋鑒賞
估價:HK$6,000,000 - 10,000,000
落槌價:HK$6,000,000
成交價:HK$7,624,000
張大千畫過無數佛教題材的作品,蔚為經典。不過,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成長於天主教家庭,曾就讀天主教學校,母親曾友貞、二哥張善孖都是教徒。在他20歲左右,因未婚妻病故等種種因由,頓感世事無常,遂至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歷時百日,後被家人勸返還俗。
雖然做不成出家人,但在此期間,他聽經說法,種下佛學禪宗的根基識見,取法號「大千」,並以之為終生藝名。
論畫佛教題材,出家不出家也並不重要,關鍵始終是畫家對佛法的領悟,以及用筆墨詮釋佛學的功力。
此幅《太平景象》造型奇古,佈局精心,可見佛典遺韻之餘,又結合山水、人物、走獸、花卉於一幅。
畫中繪普賢菩薩,伴有白象。普賢(梵文Samantabhadra)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常侍釋迦牟尼佛右側,專司一切諸佛之理德、定德和行德。普賢以六牙白象為坐騎,佛經載:「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
唐代以前,普賢形象多為男相,宋代以後則偏向女相。此作的普賢菩薩濃鬢捲髮,男相特點突出,趺坐蒲團之上,面相肅穆,後有頂光,較貼近唐代以前的形象。
畫中有六牙白象佇立在旁,鼻卷紅蓮兩朵,敬獻菩薩。蓮花用朱砂層層敷染,設色深沉飽滿,質感綿厚柔絨。背景山石壁立,猶如鐘乳石洞。大千用豎筆斧劈,以淡墨摻赭石皴染,現遒勁之態。
大千此作的構圖實有本源可追。明代吳彬繪有《楞嚴廿五圓通佛像冊》,其中一開《普賢》,便採如此構圖。到了清中期,「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亦作《普賢菩薩像》一幅,繼承了吳彬的基礎。而張大千所作《太平景象》,在前人筆墨上再另闢新徑,強調設色濃麗,筆墨肆恣。
吳彬《楞嚴廿五圓通佛像冊》,台北故宮藏(左);羅聘《普賢菩薩像》(右)
《太平景象》局部,書法與畫面石壁融為一體
畫面左上方,書法與畫面石壁融為一體。以帶有金石韻味的隸書題「阿僧祗品偈」,並錄《華嚴經》其中一句:「以此諸塵數諸刹,一塵十萬不可說,爾劫稱讚一普賢,無能盡其功德量」,以示一心向佛的虔誠。
然而,若我們回到大千作畫時的當下,則可明白這幅《太平景象》在佛典以外,還別具深意。作品寫於1940年,正值抗戰烽煙四起之時。大千自七七事變後,飽經顛沛之苦,最終隱居四川青城。此地風光幽甲天下,給予畫家極大慰藉和創作靈感。身處青城淨土,大千精研繪事,勤於筆墨,寫下此幅《太平景象》,正有寄願和平之意。
林子瓏(Rex Lin,中國書畫部資深專家)擔任拍賣官
Lot 700|郎世寧《花鳥草蟲冊》設色絹本 冊頁十六開|「中行廬」珍藏|並列成交冠軍
吳湖帆、趙宗抃題匣
張群撰文、陶祖光書法冊頁板
吳湖帆、李宣龔、李宣倜、許世英、江兆申題跋
尺幅:33 x 27.8 cm(每頁,共16頁)
木匣篆文:
〈正面〉郎世寧花鳥草蟲無上精品。吳湖帆題簽
〈側面〉郎世寧花鳥草蟲無上精品。趙宗抃署
紫檀夾板封面:
郎世寧花鳥草蟲無上精品
自明萬歷間,意人利馬竇挾技來游,頗為世重,自是往來無間,至清初而極盛。郎世寧以研精西畫,為清高宗所激賞,供奉內庭數十載,所作甚富,卓然獨絕,二百年來中西間無嗣響。近歲梯航所集,搜索殆盡,聲價騰躍,直欲凌王、惲、唐、仇而上。推原其故,固由於西人秉賦沈摯,歐畫造詣已深,抑亦遭際之奇,為曠古所僅見,以吾國數千年石渠珠林之秘,供其津逮,以畫院數百輩湛治六法之士習與觀摩,上有愛才宏獎之主,假以緜遠悠久之期,於是始融貫中西,折衷今古,以成一家之業,後之人所以終不可及也。
此冊乃當時應制之作,庚子後宮廷散出。前後印璽雖已裁割,而款書「臣」字塗抹宛然。所繢花鳥草蟲,極流麗頑艷之致,形態逼真微妙,不可思議。最難得者,用筆設色雖仍西法,而佈局造境悉合宋人,與故宮所儲人物狗馬之外別開一境,可以補其缺遺。郎固為藝苑不世之材,而此尤郎生平傑出之製造,所謂驚心動魄,絕無僅有者。余展玩移情,愛不忍釋。屬有天幸,藏主適有所需,遂傾篋以易之,爰書厓略以志忻快。
民國二十一年長夏,中行廬主識,武進陶祖光書。
款識:
郎世寧恭畫。
鈐印:臣世寧
藏印:中行盧主收藏金石書畫印
題跋各家鈐印皆略
題跋:
〈吳湖帆〉癸酉三月廿四日,番禺?恭綽、靈石何澄、内江張善孖、張大千、吴縣王遷、吴湖帆同觀。
〈李宣龔〉癸酉十月十一日,閩縣李宣龔觀。
〈李宣倜〉生平所見郎畫以此爲第一。癸酉小春,宣倜獲觀並識。
〈許世英〉賞心悦目,極生平之快事。癸酉十二月十七日,與岳軍道兄同客江舟出眎獲觀,喜而誌之。至徳許世英。
〈江兆申〉岳軍先生所藏郎世寧花卉冊十六開,與清内府《仙蕚長春冊》同一粉本。
乙卯初秋,岳公出以見示,為之驚疑錯愕者久之。擕歸與内府本相校,毎頁纎毫盡同,惟此册珍藏十襲,展示不多,故色澤視內藏畧新耳。疑郎世寧原有兩本,一以進御,一留人間,而今兩本俱傳,蓋亦藝林勝事。歙縣江兆申恭識。
估價:HK$4,000,000 - 6,000,000
落槌價:HK$6,000,000
成交價:HK$7,624,000
以下段落輯錄自官方圖錄:
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意大利米蘭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用宮廷畫師。康熙五十四年,郎氏隨耶穌會傳教士團遠涉重洋至中國,奉旨供奉內廷,五十餘載筆耕不輟。人物御容,典禮儀制,乃至宮廷建築設計與銅版雕刻,皆精妙工緻。
郎氏畫藝精嚴,繪線精工細勁,設色明豔嚴謹,筆法兼採中西之妙,既秉承中國傳統工筆之法,又融西洋光影、透視之術,畫面層次豐富,物象生動傳神,自成一家,深得帝王賞鑑。郎世寧之花鳥作品存世稀少,依其功能與性質,可分兩類:一為裝飾性花鳥圖,用以應節賞玩及宮廷陳設之用;另一類則為奉旨寫生,記錄進貢之奇花珍禽。現存「仙萼長春圖冊」系列,皆屬前者體系。
目前可考者凡三部:台北故宮藏《仙萼長春圖》冊、北京故宮藏《花鳥圖》冊、張群先生舊藏《花鳥草蟲圖》冊。北京故宮本存頁數稍少,且僅一開繪有禽鳥題材,然此三本於題材、尺幅、構圖與技法等諸方面極為相近,皆脫胎自同一粉稿,無不承襲宮廷繪畫體系之嚴整。此外,台北故宮尚藏有清末宮廷畫家屈兆麟所摹《倣郎世寧花卉》冊亦與此系列同稿。
「仙萼長春圖冊」系列諸冊,皆未署年款,其體創作年代,可試以清宮內府檔案加以考證。據清宮《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雍正四年六月二十五日」之記載,郎世寧於圓明園田字房內繪製花卉翎毛斗方圖十二幅,供呈怡親王審閱,當日奉旨「照此斗方再添畫幾張」,怡親王隨即諭令「再添畫斗方四張配做冊頁」。迨至十月七日,郎世寧完成補畫,並呈進花卉翎毛冊頁一冊,全件遂告完成。
自奉旨始,至繪成完冊,前後歷時三月餘。蓋其流程,始於御旨頒佈、初稿呈閱,繼而內廷審核,再由高級皇室成員詳鑑,繼以添畫修補,終至裝裱成冊,層層稽核,步步謹嚴,彰顯清宮畫作製作流程之精密。尤可稱者,此次冊頁成就後,諭旨命其追加,足見其深得帝室珍賞。
由檔案記載所觀,雍正帝對次創作過程之干預,僅限於數量之增添,並未涉題材或畫法之指令,便可使畫家自如揮灑。根據裝成後冊頁數量之考據,以及畫風之統一,推斷此檔案所載極有可能為台北故宮本之原始記錄。
《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又載,乾隆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太監胡世傑呈郎世寧花卉冊頁一冊,唐岱山水畫片、對題字各十二張;命照郎世寧花卉冊頁尺寸裱冊頁一冊。考其所指,應即北京故宮本。
乾隆時期,郎氏頗多作品為其與宮廷諸畫師合作而成,並非盡是本人之筆,主體花卉、禽鳥多為郎氏親筆,而配景之物則交由中國畫家補繪,北京故宮本即屬此例,背景山石之敷染描繪,皆呈中國畫法,皴法清晰,設色亦是傳統風格,與郎氏慣用之西方表現方法有別,由此推測,此本當係合筆之作。
紫檀冊頁板
冊頁題跋
「中行廬」主人為張群,字岳軍,四川成都人。少承書香,壯年戎馬,躬逢清末民初之交,歷民國政壇之變。早歲負笈東瀛,入東京振武學堂。
1929年,張群受命為上海特別市市長,力謀滬上都會國際化之建設;1932年,轉任北平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輔佐經略華北軍政,兼任北平市整理指導文化委員會副委員長。全面抗戰興起之後,歷任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等要職,抗戰勝利後任行政院院長;1949年,政局變遷,渡海赴台。
張群於紛繁政務之外,更有雅致高風,寄情翰墨。自1920年代末任上海特別市市長期間始,他傾力蒐羅歷代名蹟,以寓情致,踐行中國士人傳統之文雅典範,對當時滬上藝事繁華亦有貢獻,本輯即其時「傾篋以易之」的重要收藏。
同場其他精選成交
Lot 736|北涼 曇無讖 譯 南北朝寫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 經潢紙 手卷 一卷
估價:HK$3,500,000 - 4,500,000
落槌價:HK$4,500,000
成交價:HK$5,719,000
Lot 693|傅抱石《龔賢詩意圖》設色紙本 鏡框|法國外交官家族珍藏中國近現代書畫
創作時間:1943年
尺幅:87 x 44.6 cm
款識:
登臨傷心處,臺城與石城。雄關迷虎踞,破寺入雞鳴。一夕金笳引,無邊秋草生。橐駝爾何物,驅入漢家營。
龔埜遺《與費密遊》三首之一。癸未六月寫於蜀東,新喻傅抱石。
經歐先生雅鑑,甲申初夏,傅抱石。
鈐印:傅、抱石大利、印癡、抱石齋
估價:HK$1,500,000 - 2,000,000
落槌價:HK$2,800,000
成交價:HK$3,560,000
Lot 699|釋丈雪《行書自作詩》水墨紙本 立軸|「中行廬」珍藏
張大千、傅增湘、譚延闓、戴傳賢、于右任、許世英、居正、莊蘊寬、王震、曾熙、張群等十一家題跋
張群署簽
尺幅:170 x 45.2 cm
簽條:丈雪和尚字條。岳軍珍藏
款識:
自來溪裡住,家什逐年增。日煮三窠菜,時供一箇僧。坐禪非所習,看活亦無能。只啓隨緣進,如何繼祖燈。
八十四叟丈雪醉頭陀手書。
鈐印:閒與僊人掃落花
藏印:岳軍珍藏
題跋:
〈王震〉全蜀獻忠屠盡城,何人刀下救殘生。名僧丈雪請民命,肉食甘分一臠羹。
岳軍先生屬題即正,時己巳仲秋之吉,白龍山人。
〈譚延闓〉伏虎馴獅非易事,漫言為活亦無能。請君試問吞針者,入地獄時方見僧。
岳軍吾兄屬題,十八年雙十節,延闓。
〈傅增湘〉丈雪名通醉,內江人,破山禪師弟子。暮年演教於成都昭覺寺。歿於康熙丙子,年八十餘。其徒佛冤能嗣其法,內江城外聖水寺有丈雪故里碑。攷其誕生,實在般若寺,距聖水尚二十里。寺經築寨頹敝,獨陳孃孃為雪公所纴鞋尚存。陳氏聞為永厤妃皈依座下者。李雨村《蜀雅》錄公「臥雲庵詩」有「四十八盤行欲盡,青山湧出象王兒」之句,蓋駐錫峨眉所作。
此幅為公晚年之筆,意象清迥,與破山《山居即事詩》為近,可云沆瀣相承矣。至諸君所詠食肉止殺乃破山之事,見諸語錄,與公固無涉耳。
岳軍先生寶愛名蹟,屬為題識,爰攷諸家紀錄,撮舉大略,以存鄉哲故實,無令俗說傳訛,滋來者聚訟焉。藏園傅增湘。
〈莊蘊寬〉坐禪非解敓,月食即慈悲。便是無明相,傳鐙越祖師。
岳軍先生徵題,辛未清和,莊蘊寬倚枕書。
〈曾熙〉能使七殺不殺,何妨食肉說法。留此高僧遺墨,敬告當世軍閥。
岳軍先生屬題。七十髯叟熙。
〈張大千〉前水後水相續流,嬴顛劉蹶幾時休。老僧不解燒文字,留與人間作話頭。
壬申重九日,題似岳軍先生博笑,大千居士爰。
〈許世英〉使轉胎奇氣,推敲引正聲。禪心千障破,生計一身輕。品藻欽群彥,流傳重百城。江安老居士,攷證更分明。
岳軍道兄誨正,丁亥殘臘,雙谿許世英。
〈居正〉十里松風拂,禪機接上人。象五塗毒鼓,獅子伏波旬。昭覺宗門峻,天童法味辛。使君收醉墨,赴感應三身。
岳老仁者屬題丈公墨寶,居正覺生,四十年元月於台北。
〈張群〉此昭覺寺高僧丈雪禪師墨蹟也。辛亥成都兵閧,落鬻荒者手,置筐底承物。中表戴次雲丈價贖之,己未歸余。相傳明季昭覺寺僧破山夢行大雪中,得一杖。次日果雪,出行途中見一棄嬰,抱歸寺,雇媼哺之,因名丈雪,傳衣缽。破山雲遊不返,丈雪繼主寺。又傳張獻忠屠成都,丈雪願破戒食肉,乞止殺云。此幀分承名賢題詠,江安傅藏園先生更為考證。丈雪名通醉,內江人。聖水寺丈雪故里碑尚存,食肉止殺為其師破山事,見語錄於以知流傳之誤,相去不過二百餘年,已傳聞異辭若此,自來載筆者信受各殊,況雜以門戶恩怨,熙豐元祐各一是非,歷史可盡信耶?惟有行心之所安,千秋萬世名,寂寞身後事,奚豫為汲汲也!師遺墨多散佚,存留絕少,彌足珍貴。四十年四月十五日,張群記於台北。
〈于右任〉破山大弟子,聖水一詩僧。清絕如蒼雪,悠然得上稱。(似蒼雪大師南來堂中作品)頭陀原不醉,心法自相承。四十八盤路,時時有廢興。
岳軍老兄法正,于右任,四十年十一月。
〈戴傳賢〉不變隨緣過,居然繼祖燈。誰曉雪中影,即佛即法僧。
岳軍老友屬題丈雪和尚詩,不空行者戴傳賢。
估價:HK$800,000 - 1,200,000
落槌價:HK$2,500,000
成交價:HK$3,179,000
Lot 709|齊白石《菊花蜻蜓》設色紙本 鏡心
尺幅:101.2 x 33.5 cm
款識:
寄萍堂上老人白石八十七嵗時,畫於京華。
鈐印:湘潭人也、麓山紅葉相思
估價:HK$2,200,000 - 3,200,000
落槌價:HK$2,200,000
成交價:HK$2,798,000
Lot 731|張大千《山居圖》設色卡紙 鏡框
創作時間:1967年
尺幅:52.5 x 39 cm
款識:
丁未八月,月波道兄留念,大千居士爰。
鈐印:
張爰私印、大千、大千唯印大年
上款:「月波」即鄭月波(1907-1991),生於新加坡,一九二〇年代入讀杭州藝專,一九四八年遷居台灣,從事美術教育與創作。
估價:HK$1,500,000 - 3,000,000
落槌價:HK$1,700,000
成交價:HK$2,163,000
Lot 696|傅抱石《毛澤東詩意圖》設色紙本 鏡框|法國外交官家族珍藏中國近現代書畫
創作時間:1943年
尺幅:68.2 x 37.5 cm
款識: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抱石南京並記。
鈐印:抱石之印、不及萬一
估價:HK$500,000 - 1,000,000
落槌價:HK$1,300,000
成交價:HK$1,655,000
Lot 646|吳冠中《大宅》設色紙本 鏡框
尺幅:47 x 43 cm
鈐印:八十年代、冠中寫生
估價:HK$1,300,000 - 2,300,000
落槌價:HK$1,200,000
成交價:HK$1,528,000
Lot 646|吳冠中《秦淮河畔》設色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90年
尺幅:68 x 75.5 cm
款識:
重抹胭脂,再造酒家,追憶舊日秦淮。一九九〇年,吳冠中。
鈐印:吳冠中印、九十年代
估價:HK$1,200,000 - 2,000,000
落槌價:HK$1,200,000
成交價:HK$1,528,0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專場:中國書畫
拍賣日期:2025/4/29
拍品數目:182
成交總額:約HK$5,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