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家若聽到丹薩替寺四字,必定會眼前一亮,格外留神。此座寺院不但曾在西藏吒咤風雲,更代表著造像美學的一個高峰。
今季香港秋拍,邦瀚斯就帶來丹薩替寺的西方守護神 - 廣目天王像,出自十五世紀匠人之手,達73 cm之高,銅製鎏金,鑲珠嵌寶,精美絕倫,乃私人收藏世界之孤品,估價HK$3,500萬 - 5,500萬(NT$1.45億 - 2.28億),將於12月1日隆重舉槌,或有機會刷新丹薩替藝術品的拍賣紀錄。
這件古美術珍品上回拍賣是1999年,此後至今的二十多年間,市場未見過能與之相比的丹薩替造像近例。如此重器,The Value自然要邀請權威級人馬 - Edward Wilkinson(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藝術環球主管)親自為大家講解。
藏中 丹薩替 十五世紀早期 銅鎏金西方廣目天王像
高度:73 cm
來源:
- Chino Roncoroni,1999年之前入藏
- 紐約佳士得,1999年3月23日,Lot 109
- 顯赫歐洲私人收藏
著錄:
- Amy Heller, Tibetan Art: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Ideals and Art in Tibet 600-2000 A.D., Jaca Book, 1999, no. 82
- Chino Roncoroni & Iwona Tenzing, The Great Heritage, Tenzing Asian Art LLC, 2020, no. 354
- Jean-Luc Estournel, "About the 18 Stupas and Other Treasures Once at the Densatil Monastery", Asianart.com, 2020, fig. 231
估價:HK$35,000,000 - 55,000,000
丹薩替寺是西藏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頁,曾經在財富和影響力上雄霸一方。他們也是重要的藝術推手,委託和製作過許多豐碑與造像,成就了西藏藝術高峰。
這座藏傳佛教寺院最輝煌的時期,一直由十三世紀中葉橫跨至十五世期之初。近200多載的歲月之間,其造像風格受到各地文化影響,包括尼泊爾與印度波羅王朝。至於本尊非凡的廣目天王像,則散發著濃厚的中原藝術氣息。
丹薩替寺有一項特殊的傳統,就是會興建稱為「Tashi Gomang」的佛塔,以紀念剛離世的法台(近似於我們熟悉的方丈)。就我們所知,丹薩替共有八座這樣的大型佛塔,而每座佛塔上有兩千至三千尊之多的造像為裝飾,各自組成佛教的「曼陀羅」360度壇城結構,極為宏偉。
事實上,但凡親身參觀過丹薩替寺的人,不論是數百年前的先民還是近至二十世紀的朋友,都形容這些佛塔為世上其中一個最為驚人的奇觀。
丹薩替寺現貌
二十世紀拍攝的丹薩替寺黑白照片
二十世紀拍攝的丹薩替寺黑白照片
這尊造像是廣目天王 - 西方的守護神,當時便放置在曼陀羅佛塔的西方。藉著意大利攝影師Pietro Mele於1948年拍下的黑白照片,我們知道本尊造像所在佛塔,隔鄰便是巴黎吉美博物館近例天王像所在的佛塔。
留意天王左手拿著蛇形「那伽」,這代表他亦負責掌管冥土、即「那伽」所居住的地下水中世界。至於他的右手,本來則托著一個佛塔。
藝術風格方面,廣目天王臉容方圓飽滿,散發著中原風格。身上所穿盔甲,造型明顯來自更早的傳統設計,我們相信應該便是唐朝。尤為有趣的是,他胸前中央的青金石,雕著一尾龍 - 中國式的龍。
時至十五世紀初。丹薩替寺造像的尼泊爾影響已逐漸減少,印度波羅王朝的風格亦基本上已經逝去。此尊天王充分體現出明代初期的藝術風格,這點與藏地的時代背景相吻合。
1999年,這尊廣目天王於紐約拍賣易手。我對此印象深刻,因為這也是它最後一次在市場現身。此後,我們再無見過如此工藝和體量的丹薩替造像。
市場所見的丹薩替造像都要小得多,高度基本上在30至40 cm的水平。
至於本尊天王,達73 cm之高,乃是私人收藏的孤例,今回拍賣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其他可比近例,俱由巴黎吉美博物館、北京首都博物館,台北故宮、意大利都靈東方藝術博物館等公共收藏所保存。
巴黎吉美博物館近例
台北故宮近例
藏中 十四世紀早期 類烏齊寺第二任法台烏堅貢布肖像唐卡
尺幅:50.5 x 38.7 cm(畫作);88 x 51 cm(連絲綢)
來源:
- Chino Roncoroni,1997年入藏
- 歐洲私人收藏
著錄:
- Jane Casey, Taklung Painting: A Study in Chronology, Chicago, 2023, pp. 546-51, no. 85
- Jane Casey, "Taklung Painting Revisited", in Xie Jisheng, ed., Studia Ars Buddhic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ibetan Archaeology & Arts Zhejia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Buddhist Art, 2023, pp. 57-80
估價:HK$4,500,000 - 6,500,000
這幅唐卡的主角,乃是西藏東部類烏齊寺的第二任法台(方丈),名字是烏堅貢布。圍繞其身邊的,則是他在信仰上所追隨的整個宗教系譜,唐卡背後書有金字,詳細列出其所有身份名字。
在藝術上以與神祇相同的方式描繪喇嘛,乃是西藏的獨特傳統。對他們而言,令教義得以保存並繼承下去,是非常重要的想法。
你不會在印度找到這樣的傳統,也不會在尼泊爾找到這樣的傳統,這是西藏獨有的文化。
此幅唐卡是市場上所見最精彩的例子之一。它從來未經修復,保留了最初成畫時的狀態,頂部和底部的黑色絲綢原封不動,底部仍然保留著原裝木製配件和石膏底料裝。
基於Jane Casey在其新書中的研究,我們得悉此作屬於一組五幅唐卡。其他「姐妹作」分別由台北故宮、布魯克林博物館、巴黎吉美博物館珍藏。另有一幅尚在西藏,然狀況欠佳。
Casey是專攻喜馬拉雅藝術的著名學者,在哈佛大學取得科學歷史學士、美術碩士及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的客席教授,以及北京故宮的西藏藝術研究員。她長期以獨立藝術歷史學家的身份工作,曾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巴塞隆拿亞洲中心策展。
就一件擁有近700年歷史的文物來說,它能以如此非凡的狀況保存下來,實在十分了不起。尤其是在如此的光線下欣賞它時,你真的能感受到金彩散發出的光芒與奢華。
台北故宮的同組唐卡
巴黎吉美博物館的同組唐卡
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同組唐卡
清乾隆 銅鎏金三世章嘉呼圖克圖若必多吉像
高度:34.6 cm
來源:
- 瑞士私人收藏(1876-1959)
- 蘇黎世Schuyler Auction拍賣,2016年12月15日,Lot 1037
- 蘇黎世,Michael Henss收藏
著錄:
- Michael Henss, "The Changkya Huthugthu Rölpai Dorje – Grand Lama of China, Buddhist Teacher of the Empire, Imperial Art Consultant, 1717–1786: An exquisite image in the Zhiguan Museum, Beijing", in Asianart.com, November 2020, figs. 9 & 10
估價:HK$2,500,000 - 3,500,000
最後為大家介紹兩同場精選拍品。
首先是三世章嘉呼圖克圖若必多吉像,乃乾隆時期作品。他是一位地位崇高的喇嘛,在十八世紀時長駐北京。製作者匠心獨運,確保造像的衣服、長袍上的裝飾、乃至所坐墊子,全都是精工細作。無論是體量還是工藝,俱是無與倫比。
接著是一尊出眾的金剛亥母像,同樣出自丹薩替寺,但屬於較為鮮見的晚期作品。它極富動感,一手高舉鈸,一手持碗,身掛雙股頭顱項鍊,十分特別。
藏中 丹薩替 1431-32年 銅鎏金金剛亥母像
高度:28.9 cm
估價:HK$600,000 - 800,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專場:誠虔韻映
拍賣日期:2023/12/1
按這裡瀏覽香港邦瀚斯秋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