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瀚斯亞洲新總部珠寶首拍斬獲HK$6,900萬 30.10克拉天然粉鑽HK$2,040萬成交

邦瀚斯(Bonhams)喬遷至新亞洲總部後,上周(11月28日)舉行首場「香港珠寶及翡翠」拍賣,結果合共斬獲HK$6,900萬(NT$2.87億),成績亮麗,多件彩色鑽石及有色寶石皆在估價範圍以上成交。

其中一枚重達30.10克拉的天然輕淡粉紅色圓形鑽石,估價HK$1,200萬 - 1,800萬,最終連佣以逾HK$2,040萬(NT$8,500萬)易手,冠絕全場,平均每克拉價值HK$67.8萬(約US$8.7萬)。


這枚30.10克拉天然輕淡粉紅色圓形鑽石,成為本季邦瀚斯珠寶專場的成交冠軍


Lot 660P|30.10克拉天然輕淡粉紅色圓形鑽石,VVS2淨度及Type IIa 級別

估價:HK$12,000,000 - 18,000,000
成交價:HK$20,419,000


這枚圓形粉鑽來自一位亞洲顯赫藏家收藏,家族傳承逾半世紀,如今才首次亮相拍場。此枚天然粉鑽得以高價成交,讓我們從切割、化學純度等原因入手拆解。

為何天然鑽石會呈現不同色彩?鑽石呈現顏色的原因,在於碳元素從地球深處結晶的過程,滲入了少量其他原子,又或是受到輻射影響,令鑽石顏色產生變化。

相比傳統白鑽,彩色鑽石稀有度較高。根據統計,切磨成型的鑽石中,出現彩色鑽石的機率為萬分之一。天然粉色鑽石,更是市場上最稀有的顏色之一。

粉色鑽石並非因為滲入微量元素而產生色彩,而是鑽石晶體結構變形才呈現出粉色。因此,粉鑽受內部紋理影響,淨度通常不會太高。

這枚粉鑽淨度為極輕微瑕VVS2,意即以正常肉眼觀看,是看不到內含物。即使在10倍的放大鏡以下,也是非常難看出內含物。以天然粉鑽而言,已是相當出眾。

接下來談談切割方式,這枚粉紅鑽採用圓形明亮式切割,比較其他切割方式損耗最多毛料,但卻能夠透過58個刻面,令鑽石反射出最多火光。

世上最為人熟識的圓形粉鑽,可數加拿大地質學家John Thorburn Williamson於1947年贈予已故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結婚禮物 - 「威廉姆森粉紅鑽」。

這枚圓形粉鑽重量為23.60克拉,原石重達54.50克拉,足見圓形明亮式切割損耗毛料之多。卡地亞後來以這枚粉鑽為主石,設計出一件胸針,成為英女王最喜愛的珠寶之一。


已故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配戴的胸針,以「威廉姆森粉紅鑽」作主石

今回在邦瀚斯成交的粉鑽,屬化學純度最高的「Type IIa」級別。

讓我們藉此機會了解一下何Type IIa鑽石。先由最基本的說起,所有天然鑽石都在地球深處結晶而成,但並非所有的鑽石都擁有相同品質,這便引申了Type I、Type II的分類。

Type I屬最常見一類,囊括大概98%鑽石,特點是含有微量氮原子。餘下2%則屬Type II,此類鑽石不含氮原子,因而顯得格外純淨清澈,相當罕見。

Type II裡面,又再細分為a和b兩個種子類別。Type IIb含有微量硼原子;Type IIa則不帶任何微量元素和雜質,化學純淨度最高,清澈晶瑩,淨透如水,佔全球鑽石產量不到1%。擁有如此稀有度的一枚天然粉鑽,相信便解釋了高價成交的原因。

對於今次珠寶專場寫下佳績,邦瀚斯珠寶部總監暨亞洲區珠寶部主管楊俊賢(Stewart Young)表示:「本場拍賣喜獲佳績,足證優質珠寶備受追捧,市場對彩色鑽石和寶石的需求持續殷切。當中尤以30.10克拉天然輕淡粉紅色圓形鑽石的成交最為出眾,無論重量、顏色及切割皆非常罕見。邦瀚斯能獲委託拍賣此稀世粉鑽,實與有榮焉。


彩色鑽石不僅比白鑽更為罕見,用於配襯不同首飾穿搭,亦較白鑽首飾予人感覺更加活潑,效果更為奪目。

今回在邦瀚斯舉槌的三枚黃鑽戒指,全部以HK$200萬以上成交。

黃鑽的形成,是因為鑽石中某些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瓊漿凝結形成的鑽石晶體,便會吸收藍色和紫色的光線,散發出清新與炙熱並存的黃色。


Lot 543|2.27克拉天然彩粉紅色鑽石,2.25克拉天然濃彩黃綠色鑽石及2.08克拉天然深彩黃色鑽石戒指

估價:HK$600,000 – 1,200,000
成交價:HK$2,544,000


Lot 580|6.51克拉天然艷彩黃色VVS1淨度鑽石配鑽石戒指

估價:HK$1,800,000 - 2,500,000
成交價:HK$2,290,000


Lot 613|13.49克拉天然濃彩黃色VVS1淨度鑽石配鑽石戒指

估價:HK$1,600,000 - 2,500,000
成交價:HK$2,036,000


彩色鑽石以外,本場亦帶來一件新興寶石門類 - 帕拉伊巴碧璽。

帕拉伊巴碧璽近年來在拍場上成交價屢創新高,表現優異,是值得關注的新興寶石門類。這種寶石因在巴西帕拉伊巴州被發現而得名。事實上,它並不屬於有色寶石,而是電氣石的一種,由於內含高量銅及錳,它呈現出來的藍色,像霓虹般艷麗,擁有其他寶石沒有的獨特視覺效果。


Lot 616|Kat Florence 126.25克拉天然「非洲莫桑比克」帕拉伊巴類碧璽吊墜項鍊|估價近三倍成交

估價:HK$1,500,000 - 2,500,000
成交價:HK$4,195,000


由於開採難度高,帕拉依巴碧璽產量稀少,加上晶體結構脆弱,很難像鑽石般,採得數十克拉的原石。最初發現帕拉伊巴碧璽的礦山,不到數年經已停產,目前在帕拉伊巴地區再沒有帕拉伊巴碧璽出產。

珠寶商後來在非洲莫桑比克、尼日利亞開採出帕拉伊巴碧璽,為這種擁有獨特色彩的電氣石,找到新礦源。

今回在邦瀚斯帶來的Kat Florence 126.25克拉天然帕拉伊巴類碧璽吊墜項鍊,便是產自莫桑比克。主石呈現出天然霓虹綠藍色調,綴以共重約16.28克拉明亮式切割鑽石,設計閃爍奪目。難怪舉槌之時,引來現場及網上買家連番出價,經過22口叫價後,以HK$419.5萬成交,為低估價近3倍。



Lot 519|135.90克拉天然「哥倫比亞」祖母綠配鑽石吊墜項鍊|估價逾九倍成交

估價:HK$250,000 – 500,000
成交價:HK$2,290,000


本場值得留意的,還有一件天然「哥倫比亞」祖母綠配鑽石吊墜項鍊,以估價逾9倍的HK$229萬成交。這枚祖母綠重達135.90克拉,屬天然哥倫比亞祖母綠。

祖母綠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喜愛的珍貴寶石之一。無論是寶石學家還是收藏家,都不惜工本尋找心目中最理想純正而豐富的濃艷綠色。

時至今日,祖母綠產地以哥倫比亞最為聞名,憑著優良品質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深邃的綠色、質地和光澤引人入勝。

除了主石的祖母綠份量十足,項鍊鑲嵌的鑽石總重量亦達32.15克拉,其中鑲嵌於主石祖母綠上方的圓形鑽石,重5.01克拉,成色達最高等級的D色,VS2淨度(極優切割,打磨及比例),項鍊其餘16顆橢圓形鑽石共重16.15克拉,1.05至1.00克拉,為D至F色SI2淨度。


拍賣總結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專場:香港珠寶及翡翠
拍賣日期:2024/11/28
拍品數目:160
成交率:62%
總成交額:HK$6,9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