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胡惠春傳奇照片的嘉靖青花嬰戲罐 HK$1,370萬紐約邦瀚斯成交

談及收藏大家胡惠春,古董圈中人必定會想起那張傳奇照片 - 胡惠春側身向著鏡頭,房間中擺放著五件珍藏重器 - 粉彩蟠桃天球瓶、兩件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兩件嘉靖青花嬰戲圖蓋罐,霸氣十足。

今個紐約亞洲藝術周,這張照片中的其中一個嘉靖青花嬰戲圖蓋罐在邦瀚斯舉槌,連佣約US$175萬(HK$1,370萬;NT$5,280萬)易手,奪下「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成交桂冠。

同場另有一件破百萬美元成交,為雍正朝的一對粉彩團菊紋菊瓣盤,歷經「香港船王」趙從衍和「中國古董教父」Eskenazi遞藏,估價US$80萬,連佣US$151萬(HK$1,180萬;NT$4,550萬)高價售出。


胡惠春在寓所拍攝的傳奇照片,是次拍賣為左後方的嘉靖青花嬰戲圖蓋罐


拍賣官Harvey Cammell(邦瀚斯英國副主席)


Lot 19|明嘉靖 青花嬰戲圖蓋罐《大明嘉靖年製》楷書雙行款

高度:47 cm
來源(The Value補充):

  • 胡惠春(1911-1995)舊藏
  • 紐約蘇富比,《胡惠春家族珍藏》,1993 年 11 月 29-30 日,拍品編號 238
  • 徐展堂(1941-2010)舊藏
  • 香港佳士得,《靜觀堂珍藏》,1997 年 11 月 5 日,拍品編號 888
  • 香港佳士得,2007 年 11 月 27 日,拍品編號 1738(HK$30,567,500成交

估價:US$1,200,000 - 1,800,000
落槌價:US$1,400,000
成交價:US$1,754,500


明代御窯出現過三次製瓷高峰,分別發生在永宣、成化和嘉萬時期,即後世文獻所謂「宣窯」、「成窯」、「嘉窯」瓷器。

嘉萬時期,景德鎮御窯生產數量和器物種類大規模增加,同時開始應用國外進貢的「回青料」於青花瓷之中,故成品不僅特質明顯,而且品質頗高,深受時人稱譽。

不同於如永宣時期水墨淋漓的「蘇麻離青」、成化朝淡雅秀氣的「平等青」,嘉窯使用的「回青料」色澤濃重,既如藍寶石般鮮亮,又似青金藍一樣艷麗,別有韻味。

本品造型厚實典雅,青花呈色飽滿絢麗,畫風用筆及裝飾元素皆為嘉靖時期翹楚之作。這類大罐帶蓋者尤其罕見,例如北京故宮有近乎同款的嘉靖青花蓋罐成對,惟其中之一頂蓋已失。

嬰戲、百子一類的圖紋,傳統上與重生男丁、延續血脈有關。嬰戲圖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已經出現,至宋金時期常見於磁州窯瓷枕之上。此類題材發展至明清時期大盛,表現技法有青花、五彩、琺瑯彩、粉彩等等。

嬰戲為嘉靖朝御窯的主要紋飾,或許也和天子本人求子心切有關。

朱厚熜之所以會成為嘉靖帝,正是因為前朝正德帝無子嗣,才會由他這位堂弟在「兄終弟及」的原則下繼承大統。及至嘉靖十一年,他仍然膝下無子,於是讓大臣在御花園的「祈嗣醮」輪流進香,又遣官員祈求南海神賜子。據考究,景德鎮此後數年屢屢燒製嬰戲瓷器入宮。

本品通體繪十六子嬰戲圖,童子在栽滿芭蕉和松樹的庭園,分成幾組嬉戲:幾個圍在一起讀書,其中一人似是扮演老師;有童子坐在玩具車上,由朋友以繩拉動,另外兩人充當侍從,一個拿著大扇子,另一個獻上盆栽;又有幾個圍坐方桌,罐裡大概裝著打架的蟋蟀。此外又有騎竹馬、玩爆竹,位位生動傳神,活潑可愛。


請橫置手機欣賞本品紋飾佈局

胡惠春生於上海,是民國時期金融巨子胡筆江的大公子。1938年,胡筆江座機遭日軍戰機追擊,不幸遇難,胡惠春繼承父業,掌管中南銀行,及至1950年代移居香港。

胡惠春就讀燕京大學之時,就已經愛上瓷器。此後多年儘管忙於銀行業務,但收藏步伐並沒有停下來。他篤學尚古,雅藏御瓷、書畫、文玩,當中尤以明、清官窯瓷器收藏至為架勢。

胡氏堂號「暫得樓」取自《蘭亭序》:「當其欣於所遇,蹔(同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意指任何珍藏都不可能永遠擁有,足見並收藏心境之豁達。

那張傳奇照片之中,另一個嘉靖青花嬰戲罐後來歸入收藏界大腕「天民樓」葛氏所有。至於兩個嘉靖五彩魚罐,其中一個於2017年在佳士得香港舉槌,HK$2.13億天價成交。


胡惠春(右)為一代收藏大家


Lot 20|清雍正 粉彩團菊紋菊瓣盤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雙圈楷書款

直徑:15.8 cm
來源:

  • 香港趙從衍(1912-1999)舊藏
  • 香港蘇富比,1987 年 5 月 19 日,拍品編號 313
  • 石門堂舊藏
  • 倫敦埃斯卡納齊(Eskenazi Ltd),2012 年

估價:US$800,000 - 1,200,000
落槌價:US$1,200,000
成交價:US$1,512,000


清三代之中,雍正以品味高雅見稱;百花裡頭,這位皇帝則對象徵高風亮節、恬淡隱逸的菊花情有獨鍾。

清宮《雍正行樂圖》入面,就有他扮作陶淵明,東籬賞菊的畫像。此外,他不但喜歡在御窯上描繪菊花,更愛以菊花造型製器,當中以菊瓣盤與菊瓣茶壺最為有名。

本品繪團菊於盤心,C字佈局疏密有致,與菊瓣盤形相互呼應,氣質恬靜清雅,又流露出宮廷的雍容華貴,乃雍正帝美學與風尚的最佳體現。

同類的二十四瓣菊瓣盤有兩種尺寸,一種如本品般直徑在15.5 - 16.5 cm之間,另一種直徑約23 cm。雖然此式菊瓣盤大多以菊花或牡丹為主角,但至今仍未發現紋飾佈局和本品完全一樣的例子。


《雍正行樂圖》之採菊東籬|北京故宮

藝術歷史上,不同文化碰撞往往能擦出更精彩的火花。滿清皇家作坊在傳統景泰藍與歐洲琺瑯彩基礎上,研製畫琺瑯技術,最先應用在金屬器上,後來燒成琺瑯彩瓷器,再衍生出洋彩器和粉彩器,成為收藏家垂青的彩瓷出品。

粉彩約於康熙中期出現。它在色料中摻以鉛粉並加施玻璃白,有意令色彩不那麼濃艷。用分水淡洗法塗飾花紋層次,色階繁多,色調溫潤。

雍正時期的粉彩器,多以白釉為地施彩。由於此時期的白瓷質量極高,胎薄體輕,胎釉似玉般溫潤細膩,更能突出線條纖細、色彩柔和的紋飾。


其他精選成交


Lot 22|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紋大鳳尾尊 《大清雍正年製》篆書款

高度:68.7 cm
來源:美國重要家族珍藏
估價:US$400,000 - 600,000
落槌價:US$720,000
成交價:US$914,900


Lot 12|北齊 青釉堆貼帶蓋蓮花尊

高度:65 cm
來源:

  • 思源堂舊藏,約 1980-1990 年代購自香港
  • 倫敦邦瀚斯,2017 年 11 月 9 日,拍品編號 13
  • 南加州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US$250,000 - 400,000
落槌價:US$320,000
成交價:US$406,900


Lot 34|清乾隆 綠地粉彩纏枝蓮紋小瓶《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估價2.75倍落槌

高度:15.5 cm
來源:私人收藏閒傳兩代,據傳
估價:US$80,000 - 120,000
落槌價:US$220,000
成交價:US$279,900


Lot 28|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團壽紋鹿頭尊兩件 《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高度:45 cm;44.8 cm
來源:

  • 香港蘇富比,1992 年 10 月 27 日,拍品編號 71(其一)
  • 北美私人收藏

估價:US$250,000 - 400,000
落槌價:US$200,000
成交價:US$254,500


Lot 18|金 鈞窯月白釉葵口大碗

尺寸:23.9 cm
來源:

  • 香港琳標堂(Dr. & Mrs. Alex Yip)舊藏
  • 倫敦埃斯卡納齊(Eskenazi Ltd.)

估價:US$120,000 - 180,000
落槌價:US$150,000
成交價:US$191,000


Lot 21|明宣德 青花外蓮辦内纏枝蓮紋蓮子碗 《大明宣德年製》雙圈楷書款

直徑:21 cm
來源:

  • 據傳現任藏家父親於1980年代前得於日本,此後家族繼承
  • 北美私人收藏

估價:US$100,000 - 150,000
落槌價:US$100,000
成交價:US$127,500


Lot 30|清雍正 青花團花紋小碗《大清雍正年製》雙圈楷書款

直徑:21 cm
來源:

  • 香港私人收藏
  • 香港佳士得,2017 年 11 月 29 日,拍品編號 3008

估價:US$120,000 - 150,000
落槌價:US$90,000
成交價:US$114,800


Lot 46|清雍正 1723-35年 粉彩錦地花卉紋小杯碟一套《幽齋》《玉峰楊琳》紅款|估價22.5倍落槌

直徑:14.5 cm;6.6 cm
來源:艾倫與西蒙·哈特曼伉儷珍藏(The Alan and Simone Hartman Collection)
估價:US$4,000 - 6,000
落槌價:US$90,000
成交價:US$114,800


Lot 29|清康熙 天藍釉刻雙如意耳梅瓶《大清康熙年製》楷書款 

高度:21 cm
來源:Philip Cardeiro(1930-2014)收藏
估價:US$80,000 - 12,000
落槌價:US$80,000
成交價:US$102,1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紐約邦瀚斯
專場: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拍賣日期:2025/9/15
拍品數目:78
成交:64
未成交:14
成交率:82%
成交總額:US$6,55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