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神獸、御瓷、喜馬拉雅瑰寶 巴黎邦瀚斯「亞洲藝術」拍賣6月舉槌

巴黎邦瀚斯將於2025年6月11日舉行「亞洲藝術」拍賣,薈萃一系列跨越不同時期且來源有緒的珍罕精品。焦點包括一對體量碩大的清乾隆銅辟邪、源自法國私人舊藏的十八世紀宮廷家具珍品,以及一件來源可追溯至英國紡織業巨頭John Dearman Birchall的清乾隆御製黃地綠彩蒼龍教子瓶。

書畫板塊將呈獻兩位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大師的精彩力作:齊白石題贈德國駐華公使陶德曼博士的《秋色雁來紅》,以及源自法國家族舊藏的林風眠作品,曾於巴黎賽努奇博物館展出,備受矚目。另有一冊十八世紀御製寫繪的大悲心陀羅尼經,以及一幅繪製於清道光至光緒年間的彩繪北京內城圖,存世罕見。拍場亦匯集一組精選的喜馬拉雅藝術珍品,精彩可期。


焦點拍品

Lot 146|清乾隆 銅辟邪一對

尺寸:93 x 53 x 80 cm
來源:Rudolf Münemann(1908-1982)珍藏,後經家族流傳至今。根據家族描述,此對辟邪於1960年代得自德拉蒙德家族
估價:€300,000 - 500,000


此對銅辟邪造像體積碩大,造型獨特,極具震撼力。兩隻神獸軀體壯碩,昂首吐舌,似欲嘶吼,氣勢磅礴。其姿態威猛,動勢自然,展現神獸之神力與威儀。

其形似雄獅,肩生雙翼,應為辟邪。此類形像源自六朝時期的石刻闢邪,而六朝石刻又可追溯至更早的東漢,作為帝王陵寢及重要祠廟的守護神獸,象徵鎮邪護法與至高權力,常成對安置於神道兩側。

現存最早的實例之一,為一對造型雄健的石刻闢邪,分列於四川雅安姚橋一座東漢墓葬的神道兩側,可追溯至公元209年。


四川雅安姚橋一座東漢墓葬的神道兩側石刻闢邪


南朝梁蕭秀(475–518年)的墓道兩側亦設有一對石刻辟邪

然而自唐代起,六朝盛行的展翼猛獸形象逐漸演變為更為內斂沉穩的風格。自此,辟邪多呈坐姿,後腿穩固支撐,前肢粗壯有力,對鬃毛、獠牙與利爪的刻劃皆自然寫實,成後世石刻及銅像的典範。

在紫禁城及頤和園的皇家園囿中,亦可見多組大型石刻神獸。其中位於西黃寺清淨華城塔階梯兩側的一對白石辟邪,與本對銅辟邪在尺寸與風格上極為相近,造型幾近一致。


西黃寺清淨華城塔階梯兩側的一對白石辟邪

另一件與本品尺寸和造型皆相同的石刻辟邪,曾由瑞典藝術史學者喜仁龍(Osvald Siren)在其所著《中國早期藝術史》中的第三卷《雕塑》中提及。書中註明該辟邪位於頤和園萬壽山最高處的一座廟宇前。該處為智慧海寺,為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建,屬清代皇家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圍環繞庭園、宮殿、寺廟與湖泊,構成恢弘壯麗的皇家景觀。


頤和園萬壽山智慧海寺石刻闢邪

西黃寺與萬壽山的這三件風格密切相關的實例雖為石刻,卻為這對氣勢非凡的銅闢邪提供了明確的斷代依據,應為清乾隆時期,且極有可能為乾隆皇帝特命為某處重要皇家建築所製。


Lot 150|清乾隆 御黃地綠彩蒼龍教子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26.5 cm
來源:

  • John Dearman Birchall(1828-1897),格洛斯特郡鮑登莊園,藏品編號380(貼有標籤並記載於清單中)
  • 蘇格蘭私人珍藏

估價:€120,000 - 150,000
 

此瓶器形狀比例雅緻,黃地綠彩色澤明艷,龍紋刻劃細緻生動,尤以其配色組合堪稱珍稀。綠地綠彩瓷器可追溯至明永樂時期,惟多見於盌、盤,少見於瓶等琢器,故較為難得。

John Dearman Birchall為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實業家及藝術收藏家,尤嗜中國瓷器,收藏精良,備受矚目。據其日記記載,其與荷蘭古董商杜維恩(Joel Duveen)交往密切,後者曾為美國著名實業家亨利·克雷·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與金融巨頭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 Morgan)向其求購藏品而未得。其珍藏長年陳列於英國格洛斯特郡鮑登莊園。


Lot 130|清乾隆 御製紫檀錯銀絲嵌掐絲琺瑯扇形桌

尺寸:96 x 55.5 x 33.5 cm
來源:法國私人舊藏
估價:€100,000 - 150,000


紫檀質堅體重,紋理細緻,色澤深沉,觸感溫潤如玉,且因其生長極慢,自古被視為名貴木材。清代時期,紫檀大量用於宮廷,由內務府造辦處製作各式家具與器物。清宮所藏部分稀有紫檀家具,更在其基礎上鑲嵌玉石、掐絲琺瑯等珍貴材料,而錯銀絲的家具則更為罕見。

此桌通體以紫檀製成,色澤紫黑,沉靜溫潤。桌面嵌飾鮮豔掐絲琺瑯,錯以細緻銀絲,工藝繁複,色彩與材質相互映襯,展現豐富層次。此桌結構穩固,造型別緻,四面皆施精雕細飾,顯然為四面觀賞而設計,體現清宮家具所追求的實用與美觀並重之特質。


Lot 144|清雍正/乾隆 黑漆描金多寶閣一對

尺寸:95 x 72 x 33 cm
來源:諾曼第家族舊藏(傳)
估價:€60,000 - 80,000

 

這對精美的黑漆描金多寶閣,屬於一類重要的清代宮廷家具。此類家具造型華麗繁複,以光亮的黑漆為地,施以描金圖案,極盡奢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同類家具種類繁多,涵蓋不同尺寸、造型與用途,從小巧玲瓏的漆盒,到凳、幾、桌、椅、櫃、床及屏風等,應有盡有。雍正與乾隆皇帝及其近臣皆對這華麗風格的家具情有獨鍾。

此對多寶閣為標準成對,左右鏡面對稱,結構設計以陳設與收納為主要功能。全身描繪遠山近水、樓閣屋宇、太平有像及纏枝花卉等題材,以多層描金暈染、鋪陳明暗層次,間以紅彩及彩漆點綴,營造近乎立體的視覺效果,裝飾性與整體感兼具。四面均飾描金,既可倚牆陳設,亦宜獨立陳列,盡顯清代宮廷家具之美學追求與精良工藝。


Lot 128|齊白石《 秋色雁來紅》設色紙本 立軸

尺幅:107.2 x 33 cm
款識:陶公使雅正。齊璜白石。
鈐印:木人、吾畫遍行天下偽造居多
藏印:德國陶德曼收藏書畫之印
出版:

  • Leopold Reidemeister,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Gegenwart. Aus der Sammlung des Botschafters Oskar P. Trautmann, Nanking》,柏林,1937年,圖錄編號17
  • Leopold Reidemeister,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Gegenwart. Aus der Sammlung des Botschafters Oskar P. Trautmann, Nanking》,克雷費爾德,1937年,圖錄編號17
  • Leopold Reidemeister, 《Chinesische Malerei. Leihgaben aus der Ostasiatischen Kunstsammlung der Staatlichen Museen, Berlin und von Herrn Dr. O.P. Trautmann, Deutscher Botschafter in China》,布雷斯勞,西里西亞美術館,1938年,圖錄編號17

展覽:

  •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Gegenwart. Aus der Sammlung des Botschafters Oskar P. Trautmann, Nanking》,柏林公主宮,一九三七年五月至六月,編號17
  •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Gegenwart. Aus der Sammlung des Botschafters Oskar P. Trautmann, Nanking》,克雷費爾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博物館,一九三七年九月至十月,編號17
  •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Gegenwart. Aus der Sammlung des Botschafters Oskar P. Trautmann, Nanking》,布雷斯勞,西里西亞美術館,一九三八年七月至八月,編號17

來源:

  • 1935至1938年間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1877-1950)珍藏
  • 後經家族流傳至今

估價:€60,000 - 80,000


齊白石《秋色雁來紅》,為大師於1930年代初題贈時任德國駐華公使陶德曼之作。陶氏雅好中國書畫,駐華期間廣交畫家,悉心搜藏,並致力促進中德藝術交流,曾於德國多地籌劃中國藝術展覽,此畫亦列於其中。畫中雁來紅層層交錯,疏密有致,濃淡相生,筆意生動,展現齊白石藝術鼎盛期風格。


Lot 129|林風眠《仕女圖》設色紙本 鏡框

尺幅:67 x 65.8 cm
款識︰林風眠
鈐印︰林風眠印
出版:《Chinese Artists in Paris》,2011年9月9日至12月31日,賽努奇博物館,圖錄編號36,頁134至135
展覽:《Chinese Artists in Paris》,2011年9月9日至12月31日,賽努奇博物館,編號36
來源:

  • 於1950年代直接得自藝術家(據藏家)
  • 法國家族珍藏

估價:€100,000 - 150,000


Lot 131|佚名 十八世紀 御製寫繪《大悲心陀羅尼經》冊

尺寸:32 x 43 cm;畫心:27 x 36 cm
來源:

  • Edward Newinson舊藏,科巴姆,薩裡
  • 前者於1954年9月30日贈予Joan Tovey夫人

估價:€50,000 - 80,000


此冊御用寫繪大悲心陀羅尼經,源自英國私人收藏,展現清朝皇帝對佛教的崇高敬意。冊頁中菩薩與佛陀形象彩繪細緻,設色絢麗,經文以金字書寫於寶藍絲緞之上,是十八世紀宮廷佛教經卷華美風格的典型體現。


Lot 145|清道光至光緒 彩繪北京內城圖(標示八旗分佈)設色紙本 立軸

尺幅:169 x 140 cm
估價:€8,000 - 12,000


此圖精確呈現紫禁城、皇城與內城的空間結構,以南北中軸線為骨幹,嚴整規劃的街巷網絡、宮殿建築、衙署街道等一一標示,充分體現清代京城依中軸對稱理念建構的理想城市格局。

尤為罕見的是,地圖以圓形(滿軍旗)、方形(蒙軍旗)、三角形(漢軍旗)三種圖案,並輔以黃、紅、藍、白四色,精確標示八旗駐防分佈,為目前已知極少數能清晰反映八旗空間佈局的地圖之一,具高度制度象徵與研究價值。

此外,圖中尚未出現1861年後設立於東江米巷一帶的使館區,顯示其繪製時間應早於英使館進駐醇親王府之前,應屬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早期版本。此圖在城市發展、軍政制度與地圖史研究領域,皆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學術價值。


Lot 127|明早期至中期 朱地剔黑封侯晉祿馬鞍

尺寸:30 x 56 x 38 cm
估價:€60,000 - 80,000


此件馬鞍為木胎鑲鐵,結構穩固,形制頗具西藏馬鞍特色,或製於藏地,亦可能深受藏式風格影響。然而,其鞍板與後鞍橋上的雕漆裝飾,則明顯承襲中原工藝傳統,或為藏地工匠於中原所製,堪為漢藏融合之佳例。

雕漆裝飾採朱地剔黑,構圖罕見:群鹿悠遊密林,長臂猿靈巧穿梭其間,與飛鳥互動,動靜相生,意趣盎然。雕漆材質脆弱,製作繁復,然本鞍於最顯眼處大膽施用,彰顯出原主不凡的地位與財力。

前鞍橋高聳挺拔,前板鏤空,堅實厚重,其圖案亦與雕漆裝飾相呼應:中央飾一對雌雄鹿,環繞以纏枝梅花與雀鳥,層次分明,立體感強。

明代早中期,當時馬匹於軍政與民生中舉足輕重。明廷不僅擁有強大騎兵,更以馬匹為與蒙古貿易之重資。駿馬象徵軍威與皇權,也成為宮廷藝術的重要題材。如此富麗之作,應為王公貴族或高官顯宦特別訂製,兼具實用與陳設功能,不僅為馬具,更為權力與品味之象徵。


Lot 114|西藏 十七世紀晚期 彩繪泥塑二十八世薩迦法王阿旺索南旺楚像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2853號

高度:38 cm
著錄:Michael Henss,《A Rare Image of the 28th Sakya Throne Holder Ngawang Sonam Wangchuk (1638-1685)》,Caumanns、Heimbel、Kano及Schiller 編,《Gateways to Tibetan Studie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in Honourour of David P. Jackson 編,《Gateways to Tibetan Studie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in Honourour of David P. Jackson 0on the O. Birthday》(卷一),漢堡大學出版社,2021年, 頁399-414
來源:Michael Henss 珍藏,蘇黎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晚期入藏
估價:€80,000 - 120,000


此尊極為珍罕的彩繪泥塑 - 第二十八世薩迦法王阿旺索南旺楚像,由著名藏家Michael Henss珍藏。本作依據銘文可追溯至1685至1687年間,塑像中裝藏若干重要聖物,其中包括一塊屬於薩迦派第四祖薩迦班智達所穿僧袍的遺片。


拍賣詳情
拍賣行:巴黎邦瀚斯

專場:亞洲藝術
按此瀏覽專場資料
拍賣日期:2025/6/11(香港/台北時間 5:30pm;巴黎時間 11:30am)

專場:Profound Beauty: The Elsa Peretti Brush Washer
按此瀏覽專場資料
拍賣日期:2025/6/11(香港/台北時間 5pm;巴黎時間 11am)

專場:亞洲藝術網拍
按此瀏覽專場資料
拍賣日期:2025/6/6-13

預展日期:2025/6/6-10
預展及拍賣地點:巴黎邦瀚斯Cornette de Saint Cyr(巴黎奧什大街6號)

查詢
聞菁 (Jing Wen)
+33 1 89 53 43 55
jing.wen@bonha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