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劍龍(Stegosaurus)化石Apex,在紐約蘇富比以US$4,460萬(HK$3.48億;NT$14.5億)天價成交,創下化石拍賣紀錄。以天價投得Apex的美國金融大亨Ken Griffin,目前把恐龍化石借予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展出,為期4年。
事隔一年,紐約蘇富比再度把恐龍化石帶到「自然歷史」專場拍賣。今回舉槌的角鼻龍化石,於1996年出土,至今尚未命名。到目前為止,完整的角鼻龍化石於全球只得四具,此乃其中之一,亦是唯一的幼年角鼻龍化石。其餘三具角鼻龍化石皆由博物館收藏。
這具角鼻龍化石結果在最少五位藏家爭持下,以估價6.5倍的US$2,600萬落槌,由牌號「439」買家透過電話委託投得,連佣成交價US$3,051萬(HK$2.4億;NT$9億),成為拍賣第三貴恐龍化石。
Lot 11|角鼻龍化石 侏羅紀晚期
身長:約3.1米
高度:約1.9米
來源:
- 1996年於美國懷俄明州骨屋採石場(Bone Cabin Quarry)的私人土地出土,由Western Paleontological Laboratories挖掘
- 美國猶他州遠古生物博物館
- 館方於2024年釋出
- 商業古生物公司Fossilogic,2024年得自上述
- Fossilogic於2024-25年裝架
估價:US$4,000,000 - 6,000,000
落槌價:US$26,000,000
成交價:US$30,510,000
角鼻龍是一種中型、二足行走的肉食性動物,活躍於1.54億至1.49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可說是霸王龍(T-Rex)先祖,活躍期早了差不多1億年。
今回舉槌的角鼻龍化石,1996年在美國懷俄明州骨屋採石場(Bone Cabin Quarry)的私人土地出土。採石場已有150年歷史,亦是19世紀末古生物學家爭相挖掘恐龍骨化石,人稱「化石戰爭」的重要地點。時至今天,採石場已變成懷俄明州的旅遊熱點。
化石深藏的莫里森地層,是北美發現最多恐龍化石的地層,沉積岩遠至侏羅紀晚期形成,距今已有1.5億年歷史。莫里森地層幅員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以懷俄明州及科羅拉多州為中心,橫跨美國內陸多個州份。
順帶一提,文首提及的劍龍化石Apex,便於科羅拉多州部分的莫里森地層出土。
劍龍化石Apex去年以US$4,660萬成交,創下拍賣紀錄
角鼻龍化石|猶他州自然史博物館收藏
角鼻龍的鼻子上長有尖角,牙齒銳利
角鼻龍的骨板由背部延伸至尾部
角鼻龍的骨板由背部延伸至尾部
角鼻龍的學名「Ceratosaurus nasicornis」,意謂「有角的蜥蜴」,因鼻子上生長的角而得名。它的特徵除了鼻子上的角,還有它的前肢短小,骨板由背部延伸至尾部,牙齒銳利。
今回舉槌的角鼻龍化石,身長約3.1米,高約1.9米。由139塊原始恐龍骨化石組裝而成,包括57件頭骨化石與43顆牙齒。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頭骨部分的57塊化石以分離狀態出土,意即可把化石從骨架拆下,逐一進行研究。
另外還有一點,幼年恐龍骨骼十分脆弱,難以在變成化石的過程中完整保存,骨頭變成化石之前,亦有可能遭其他恐龍吞食,因此幼年恐龍化石極為罕見。
剛出土的角鼻龍化石
出土時每件化石的位置
角鼻龍化石於採石場出土後,落入猶他州的古生物博物館(Museum of Ancient Life)手上。曾在館內工作的Brock Sisson憶述,當時是1999年,當年16歲的他接到一個盒子,裡面裝載著角鼻龍的上顎及鼻角,還被叮囑不要把盒子掉到地上。
Sisson形容:「從科學角度,這具角鼻龍化石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樣本,但它只是放在那裡,幾乎沒人留意。」
後來,Sisson創立自家商業古生物公司Fossilogic。得知館方有意釋出角鼻龍化石,他便隨之購下,交易金額則未有公開。Sisson重構整副角鼻龍化石,並以3D打印技術重製不完整的部分,最終重現出角鼻龍的模樣。
今回出售角鼻龍化石,Sisson稱是要維持公司的可持續性,並為維護公司其他藏品及擴展收藏提供資金。
Lot 69|火星隕石 NWA 16788|全球最大塊火星隕石,拍賣最貴隕石
尺寸:374.7 x 279.4 x 152.4 mm
重量:24.67 kg
估價:US$2,000,000 - 4,000,000
落槌價:US$4,300,000
成交價:US$5,296,000
同場另一焦點,是地球上最大塊的火星隕石NWA 16788。隕石以US$180萬起拍,引來兩位網上買家及一位電話委託買家爭持。競價戰最終由牌號「487」的電話委託買家勝出,US$430萬落槌,連佣US$529.6萬(HK$4,160萬;NT$1.55億)成交,成為拍賣最貴隕石。
這塊隕石於2023年11月16日,在非洲尼日爾位於撒哈拉沙漠裡的偏遠地區發現,重量達24.67 kg。
事實上,火星隕石在地球上屬罕見之列。全球獲官方認定的77,000顆隕石當中,只有400顆屬火星隕石。這400顆火星隕石總重量374 kg,單計NWA 16788已佔了當中的6.5%。
雖然隕石紅褐色的表面,已令人聯想到火星表面的顏色。但實際上如何確認它是火星隕石?
隕石紅褐色的表面,令人聯想到火星表面的顏色
行方專家Cassadra Hutton(科學及自然歷史部全球主管)表示,他們抽取少部分隕石送到實驗室,與1976年維京號登陸火星後,探測到的火星隕石化學成份作比對。
結果發現,它是一種由火星岩漿緩慢冷卻而形成的火星岩石,名曰「橄欖岩微輝長岩火星隕石」(olivine-microgabbroic shergottite)。此外,研究人員檢測出隕石有相當大的比例(佔體積21.2%)屬於一種稱作斜長岩(maskelynite)的玻璃物質。
由於這種物質是在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時所產生,所以推斷隕石是在火星表面遭小行星撞擊後,受撞擊產生的熱力和壓力而變質。強大的撞擊力同時把隕石推離火星表面,遠渡至2.25億公里外的地球。
隕石表面的凹陷,很可能是穿越地球大氣層期間,被高溫灼燒而成
隕石表面的凹陷,很可能是穿越地球大氣層期間,被高溫灼燒而成
此外,隕石表面的凹陷,很可能是穿越地球大氣層期間,被高溫灼燒而成,稱作Regmaglypts。Hutton指出,這是首個線索,令他們知道這塊隕石並非一般石頭。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由於隕石未見明顯的風化作用,它的物理及化學成份在降落地球後未出現顯著改變,故此這塊隕石很可能是最近才從外太空墜落地球。
行方未有透露這塊隕石是由何方委託拍賣。圖錄文章唯一提及的,是這塊隕石於2024年,意大利太空總署舉行研究人員之夜期間,於托斯卡納一間私人藝廊展出。
拍賣總結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專場:自然歷史
拍賣日期:2025/7/16
拍品數目:122
總成交額:US$45,04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