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 傳承,新生與再造!聚焦中國嘉德香港秋拍專題


「書法這一獨特的藝術體系,包含形象、意象、抽象等複雜因素,卻又體現了概括、洗鍊的表現形式,因之從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角度,書法具有多向發展的趨勢。她是全人類共有的。」
——吳冠中


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賣會

場次: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時間:10月7日|2pm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展覽廳5BC


漢字的書法練習,相信是許多亞洲人的共同記憶。回憶童年時的書法課,我們在由垂直與水平紅線描摹的九宮格練習簿上,首次拿著毛筆,練習寫大字,首臨的碑帖可能是顏真卿,或是柳公權,在注水的硯台間,靜下心來將水磨成墨。紅色的九宮格像是一個界線,手中毛筆的黑墨不能隨興逾越紅線的輪廓,我們在其中學習規矩、方圓,並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書法家的美學觀,從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到行書各有追求。當中並不僅僅關注字體的美感、行氣的流暢,古人道「字如其人」,對古代的書家來說,書法展現的更是其人格與價值觀。
 
蔣勳在《漢字的書法之美》曾指出:「東方亞洲文化的核心價值,其實一直是在漢字的書寫中。」 從書法,我們衍生出精神性的寫意美學、造型結構、抽象性、線條的美感…無窮的探討。書法的美學與深度,在二十世紀的現當代藝術創作中,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與影響力,如許多亞洲現代藝術家們,早期均接受堅實的傳統書法訓練,而在其後朝現代主義前行的創作道路上,書法的血脈均成為其養分,影響了他們的創作表現。而除了在亞洲之外,1950年代的西方世界曾興起一股「向東方探索」的熱潮,世界藝術的交流也越趨頻繁,書法在其中也展現了關鍵性的影響力。1956年日本前衛書法大型巡迴展在巴黎賽奴奇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 )揭開序幕,展出井上有一與墨人會的作品,帶給歐洲藝術界極大的震撼。如蕭勤所言:「藝術的世界性,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美國的托比(Mark Tobey),克萊茵(Yves klien),法國的馬修(Georges Mathieu)和許多行動繪畫、非形象主義的藝術家們,都從中國與日本的書法中汲取新的養分,我們可以肯定,中日書法決定了1950至1960年間絕大多數西方抽象畫的演變。」
 

透過藝術家的探索與革新,書法的美學與精神透過被不同程度的提煉,在東西藝術世界中開出了異化的絢麗花朵。是次「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秋拍,我們以「書道」為題,匯聚歐亞15位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他們在藝術上的承古、解構、突破與新創。
 



以書法筆韻,譜天地蒼芎之詩:
趙無極


趙無極《24.01.73》油彩畫布,96 × 106 cm,1973年作,估價: HK$1,500萬 - 2,000萬
 

此專題以《21.01.73》領銜。趙無極曾說:「書法是一種自我揭露的姿態,是我創作的根基,也是我繪畫的唯一指引。」《24.01.73》為趙無極在妻子陳美琴過世隔年後完成的首件作品,顯示他走出生死困頓的再出發,畫境展現他對生命與藝術重燃的熱情。畫面中,在刷染以鵝黃為主色調的畫布之上,沾著深黝黑彩的畫筆,將原本黑色厚實濃稠的油畫黑顏料,賦予轉化為具「濃、淡、潤、渴、白」的五色之墨,透過濃淡掌控、肌理營造,造就我們眼前一波瀾壯闊的意象結構。由畫幅的左方為起始,趙無極若帶著我們深入高聳入雲的山崖,後飛越低谷,看那飽滿的橙橘色彩如鑠金的 夕照從低處緩緩升起,為翠綠的青草、層巒疊嶂的小山丘映照溫暖的光輝,燃亮生命的色彩;而畫面中心捲曲的藍灰色雲朵受底下動力的推進正緩緩地如一波波的海浪由右至左運動,下方回旋、翻騰、舞動的黑、白線條,如山泉奔溢,震顫地勾勒出動力的軌跡,指引了一股動人的向上力量。73年的作品在其畢生創作中僅有九件,當中三件已入公立博物館典藏,該年作品的珍稀性不言而喻。
 
 


線性的舞動,音韻的飛揚:
朱德群丶吳冠中



朱德群《想像的翱翔》油彩畫布,65×81cm,2002年作,估價:HK$160萬 - 260萬
 

而書法亦是一門關乎線條的藝術,在其中,線條的頓挫與縱橫可展現許多表情與生韻。表現在現代藝術中,朱德群與吳冠中當屬用線的箇中高手。如在朱德群完成於2002年的《想象的翱翔》、2008年的《無題》中可見一班。在前者中,他將以毛筆而書的書法,轉化為以西式筆刷的抽象油畫,透過充滿韻律的下筆創造了一個繽紛的畫境。作品採中心放射的構圖,短促的短筆自中心的微光點彩層層向外輻射,漸而揮灑出提頓分明、筆筆成形的飛毫。筆刷旋轉間一氣呵成,若行雲流水般暢快律動,留下帶有書法「飛白」的骨法形跡,有翔龍舞鳳之勢,耐人尋味。大筆刷織出如霧似電的奔放氣象,光色在躍動的筆端顯出行跡,映襯著水平面下蓄勢而發的生命原動力,兼收天地的雄奇

 




朱德群《無題》墨、水彩、紙本,135×68cm,2008年作,估價:HK$150萬 - 250萬

 
而在另一《無題》偌大的直式構圖中,書法筆鋒的回、護、鈎、挑完美被朱徳群轉化為具起承轉合之勢穿梭的抽象線條。筆鋒時而一搨直下,以重墨收尾;時而方折迴旋,造就書法轉筆之運腕風骨,呈現虛實交替的磅礴幅奏。綿密的細線馳騁天地,舞動蒼穹,狀若行草「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藝術家更在積墨處施加具透明質感的淡綠水彩,紅綠光點錯落其間,如凝結天地精粹的彩石,生氣蓬勃。作品為其晚年彩墨作品中難得一見的大尺幅創作,類此尺幅者,在過去逾十年來僅於拍賣市場中出現4件,凸顯了此作之珍罕



 


吳冠中《黃山晴日》鋼筆、彩筆紙本,39.5×28.2cm,1983年作,估價:HK$80萬 - 150萬

 
《黃山晴日》中,吳冠中以多重視點、自信果斷地老辣下筆,描繪巍峨高聳的黃山之景。他先以黑色的鋼筆勾勒山脈的結體,與天上盤旋的雲朵,見石壁之陡峭,高山仰止的蒼茫,再以馬克筆在起伏的山巒間增添綠意,遊走山岳間的綠色線條,如線之樂章,迎春山勝事,現林茂重山、千峰翠色。在簡筆間高高低低從石隙中伸出虬松,以蒼勁挺拔之姿歌頌著生命的樂曲,藝術家高超的功力盡現。作品出自香港知名企業家暨收藏家羅桂祥舊藏,是次釋出甚為難得
 
 


從字體的變異出發,展造型結構之魂:
丁衍庸丶馬修

 
而文字的字型之美,與貫穿線條一筆不歇充沛的書法行筆之氣,也啟發了「東方馬諦斯」丁衍庸,與曾被美國著名評論家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稱為「歐洲最偉大的畫家」——法國抒情抽象表現主義大師馬修


丁衍庸《鴻虎 IV》油彩木板,40×29.5cm,1960年代作,估價:HK$80萬 - 120萬



 


丁衍庸《玉米與螃蟹》油彩木板,35×46cm,1968年作,估價:HK$125萬 - 185萬

 
是次我們匯聚了四件丁公之作,當中最吸睛的當屬其完成於六十年代的油畫經典代表作《鴻虎IV》與《玉米與螃蟹》。前者取法象形文字,在刻意以肌理營造歲月滄桑的背景中,丁衍庸以帶有金石篆刻之雄勁爽朗、一蹴而就的朱紅線條大筆勾勒出「鴻」與「虎」的古字形。丁公別名「丁鴻」,生肖屬「虎」,此作帶有「文字自畫像」的意念,將其大膽與爽朗的性格展露無遺。作品來源有序並曾被收錄於1969年的香港《中外畫報》中比利時著名漢學家李克曼發表的專文。其文中將此作定名為「愛」,以感性的擬人化視角,將畫中的符號視作彼此傾慕的一對璧人,興味獨具。 
 



馬修《向華鐸致敬》油彩畫布,150×500cm,1974年作,估價:HK$500萬 - 800萬

 
1942年開始從事創作的馬修,受同在巴黎的好友常玉、趙無極影響,心儀東方文化,後在與日本具體派成員交流中,進一步傾心東方書法的文字造型與速度感,促生他在抒情抽象表現創作中對造型符號的轉化。馬修在1950年代便被法國政府視為國寶級藝術家,並曾於1974年邀請他為造幣局設計「10法郎錢幣」上的圖示。《向華鐸致敬》為完成於同年的史詩級作品,長達5米為迄今馬修於亞洲拍賣市場上最大尺幅之作,氣勢磅礴盡展其豐沛的創作能量。馬修在此採法國國旗的三顏色: 藍、白、紅為主色,創造了一個令人炫目的畫境。畫面右側有著書法結體的造型,源自他為錢幣所設計的圖示,凸顯了他對法蘭西王朝輝煌的迷戀。畫面中如懷素狂草般的書法線條,行速如神龍,聚首天地之間往前方奔去,並與左邊的塊體共振激起花火。兩股力量如陰陽相對,亦如龍鳳神獸,畫境與陳容之《五龍圖卷》展現有趣的呼應,呼應著藝術家時年如登臨天下的創作巔峰。
 
 


馭繁於簡,筆力萬鈞:
林風眠丶席德進丶王懷慶



林風眠《藍衣仕女》彩墨紙本,69.5 × 66.5 cm,1947年作,估價:HK$160萬 - 260萬
 

書法博大精深,不同朝代的不同字體追求不同的美學,如行草中強調「意在筆先」對於字形沒有死板與嚴謹的追索,重要的是能傳達心韻,衍生出「馭繁於簡」的美學。而在隸書中,追求的是下筆如高山墜石的筆力萬鈞,此均啟發了許多藝術家。展現在林風眠完成於1947年杭州時期的《藍衣仕女》,畫家以灑脫自信的精煉用筆變將人物的身姿、美態、所處的空間作了交代,一筆一畫均有其意義與作用性,在極簡的用筆中將線條的功能發揮到極致,見藝術家爐火純青的功力



席德進《秀水陳益源大厝》水彩紙本,64×100cm,1981年作,估價:HK$45萬 - 65萬
 

席德進在1969年開始勤練秦漢碑帖,此讓他對於線條的運用再下一城。在完成於1981年的《秀水陳益源大厝》,即可見其以雄健有力線條勾勒出一古雅的大宅,無論是氣宇軒昂的馬背弧線,還是飛揚跋扈的燕尾門,皆如篆隸書法「蠶頭雁尾」的走筆之勢,展現獨特的對稱美和淳樸意趣。作品來源有序,曾被席德進本人親自選入其於1981年6月的「席德進特選展」,珍罕難得



王懷慶《空間》油彩、複合媒材、畫布,101×80cm,1994年作,估價:HK$480萬 - 580萬
 

而在當代藝術中,王懷慶把書法的黑,與魄人的筆力化為作品中的極簡的塊體與幾何結構,在傳統的基礎上提出獨特的新創,在其「明式傢俱」系列經典之作《空間》中,他將原本立體的明代書櫃拍成平面,進行「四維分解」——通過將一個立方體分解開來,賦予每個面以流動、延展的動感,從而打破傳統空間結構的桎梏,建立通往無限可能的視覺場。當中藝術家特別用金粉與銀粉為材,此為其畢生創作罕見。環繞在黑色結構上部的銅金色調消散於背景中,猶如時空長河的星雲,折射出傳統文明的燦爛華光,而如漂浮般穿梭在上下四方空間中帶有「飛白」書法筆意的白色塊體,若飛舞在文人墨客書齋中的白色紙卷,不僅形塑了古時空,更營造出徐渭筆下「獨立書齋嘯晚風」的氛圍,為虛實相交的空間注入強大的文人氣息。作品在完成後被納入1997年由中國文化部主辦的「中國藝術大展」,先後巡展於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地,重要性昭然若揭。


筆墨新韻,異材質碰撞的花火:
趙春翔、劉國松


趙春翔《偎依》墨、壓克力彩、紙本裱於木板,138×69.5 cm,1979-1980年作,估價:HK$42萬 - 52萬
 

趙春翔與劉國松畢生的藝術追求均為帶領傳統水墨的現代化革新,兩人在材料、技法與形式上均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是次我們匯聚了藝術家四件80至90年代成熟時期的作品,當中《偎依》一作以一枝跌宕盤旋的奇竹節節高升的形態分割畫面,具強烈的空間構型,三竿瘦竹生於其後,拉開景深,伴隨著壓克力黃彩所染的光輝營造出空靈的意境。在畫面的中心葉葉相交的竹葉,結成一方安土,籠罩下方相依相偎的雀鳥。上方的黃色天眼正深情往下凝視,寄託己身對於遠方親人的思念。

 



劉國松《日月》彩墨、複合媒材、紙本,182.5×92 cm,1973至1989年作,估價:250萬 - 320萬
 

劉國松則自1956起先後嘗試以拼貼、壓克力彩噴繪、拓印、抽筋剝皮皴法入畫。《日月》為劉國松「太空系列」的成熟巨制,創作歷程超過十年,集合藝術家畢生對於藝術的求索,一展天地間磅礴雄奇的自然景象。作品上下可見以壓克力噴繪而出的飽滿紅日當空而照,與寂冷月牙的神秘莫測,展現陰陽相對的生生不息。兩側的球狀星體以拓墨法鋪陳出多樣的塊面,在碧水青山的背景上先以大筆繪製抽象的地貌,繼而在墨染的紙面上因勢利導,抽離出有如電石火花的纖細紙筋,造就巉岩之迂迴盤繞、大漠之飛沙走石的山河壯景。通過正反兩面作畫使色彩在皴筆處互相融滲,令作品富有唐宋時期青綠山水的韻味,不啻為承古而出新
 
 


大氣磅礡,情感的聚合物:
井上有一

 


井上有一《鷹》墨紙本,107 × 137 cm,1981年作,估價:HK$25萬 - 35萬
 

而對1952年在日本創立「墨人會」的前衛書法大家井上有一而言,「寫一字就是在一字上竭盡全力。他企圖擺脫日本在戰後時期書法藝術所呈現的裝飾性,將自我對由單字生發出的情感、對宗教與老莊哲學的思考、揉雜其生活歷練與對世界的觀察,傾注筆下,探索美之本源。1950年代末期,他在極端的單字重複性書寫中,獨創頂天立地、氣勢豪放的「一字書」。刻意被放大的字體生成耳目一新的結體風格,傳遞出「書即空間」的現代性。當中筆畫中奔騰湧動的墨跡,有血有肉地將文字寓示的精韻活靈活現,綻放出生命的能量。是次我們收納的八件井上有一自1966至1983年的作品,即為最好的例證

 

 


除此之外,該專題還有潘玉良、關良、莊喆、楊識宏的經典之作,精彩紛呈,一展今秋藝術盛宴。

 


潘玉良《海邊浴女》油彩畫布,61×50cm,估價:HK$800萬 - 1,500萬



關良《房子與樹》油彩畫布,24×32cm,估價:HK$90萬 - 150萬



楊識宏《布隆街系列之三》 壓克力彩畫布,126×96cm,2017年作,估價:HK$22萬 - 2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