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寶笈》著錄的趙孟頫書畫 《樂志論》HK$4,290萬嘉德香港拍賣易主

《石渠寶笈》是乾隆、嘉慶年間的皇帝目錄,記載清代內府收藏之歷代書畫,堪稱「古書畫界的聖經」,亦是拍賣場上的黃金認證。

《石渠寶笈》其中一幅收錄的作品為書畫合璧卷《樂志論》,出自元朝大家趙孟頫之手,上有乾隆、嘉慶、道光、宣統四帝共30多個鑑藏御印。撲記載,清朝末年,此卷被宣統帝溥儀偷運出宮,後來流轉到海外

中國嘉德香港春拍,《樂志論》昨日(5號)舉槌,HK$1,800萬起拍,連獲24口叫價,HK$3,700萬落槌,連佣逾HK$4,290萬(NT$1.66億)易手,摘下書畫專場成交桂冠。


Lot 446|趙孟頫《樂志論》書畫合璧卷 水墨紙本、設色紙本 手卷

尺幅:30 x 541.8 cm(全卷);27.3 x 153.3 cm(畫);27.3 x 99.1 cm(書)
鈐印:趙氏子昂(二次)、趙孟頫印
鑑藏寶璽(乾隆帝):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石渠定鑑、寶笈重編、重華宮鑑藏寶、乾隆鑑賞、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壽、八徵耄念之寶、個中自有玉壺冰、落紙雲煙、學鏡千古、得象外意、如水如鏡、丛雲、用筆在心、妙意寫清快、含味經籍、雲霞思、垂露、寓意於物、卍有同春、墨雲、研露、太上皇帝之寶、半榻琴書、齊物、追琢其章、心清聞妙香、天地為師、古希天子、重華宮寶
鑑藏寶璽(嘉慶帝):嘉慶御覽之寶、慎修思永、水月兩澂明
鑑藏寶璽(道光皇帝):朝日輝
鑑藏寶璽(宣統帝):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印:王氏家藏、空(半印)、大司成章、慕(半印,二次)、林屋珍玩(兩次)、林屋山人、九逵、頤(半印)、廷(半印)、淡蕩(半印)、何氏元朗、玉堂中人、旌節名門、印渚山人、徐氏用理、墨池清興、碧浪庵、臣宗萬、衣園珍藏、之印(半印)、完□(半印)、馬□印、受賀樂齋珍藏、玩流珍賞、尋常百姓、關玩流印、曾在尋常百姓家
引首:後先三絕。 鈐印:乾隆御筆
估價:HK$22,000,000 - 28,000,000
落槌價:HK$37,000,000
成交價:HK$42,930,000


趙孟頫,元初四大家之一,既是書法家、又是畫家、文學家、政治家、詩人,堪稱全才。他是元代藝苑公認的領袖人物,影響了後世眾多文藝家,令時代風氣為之一新。無論是唐伯虎、文徵明,甚至是乾隆皇帝,統統都是他的忠實擁躉。

《樂志論》的乾隆鑑藏印超過30個,包括最有名的三希堂精鑑璽、古希天子、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等。此外,前後隔水有乾隆四次長題,並大書「後先三絕」四字引首。

乾隆以外,還有嘉慶、道光、宣統四帝印鑑。不過最後的宣統帝溥儀,在蓋下「宣統御覽之寶」不久後,便把《樂志論》偷運出宮,可謂諷刺。


本卷畫作局部


本卷畫作局部


本卷畫作局部


本卷畫作局部

事緣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自知留在紫禁城的日子已進入倒數階段。他為謀後路,以賞賜弟弟溥傑為名,把大批名畫運出宮中,包括本卷在內,再轉往偽滿洲國的「小白樓」收藏。

小白樓是一棟灰白色樓房,位於偽滿皇宮東北角落,乃溥儀私人收藏圖書字畫之處。據楊仁愷《國寶沈浮錄》記載,本卷此後為南京私人藏家購得。拍賣圖錄指出,直到數十年後,本卷始於海外再現芳蹤,到如今於拍場舉槌。

《樂志論》是仲長統所寫的文章。這位政論家身處東漢亂世,尋求身心淨土,便在文中表達自己的追求 - 一種悠閒富足的隱逸生活。本卷所繪,便是《樂志論》文章描繪之隱逸風光。


本卷的前隔水部份


本卷題識部份


本卷之跋



Lot 293|傅抱石《風光好》設色紙本 立軸(成交亞軍)

尺幅:85 x 55.5 cm
鈐印:傅抱石、乙酉
題識:重慶西郊金剛坡下,抱石寫
來源:「二義草堂」珍藏
估價:HK$6,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HK$14,200,000
成交價:HK$16,764,000


各類繪畫題材中,傅抱石尤喜以歷史典故、文學名篇入畫。至於為何要畫此題材?據他本人所言,這是要「營造歷史上若干美的故實」。這幅《風光好》所描繪的,便是趙宋之時的「陶穀贈詞」故事。

北宋初年,大臣陶穀奉命出使南唐,對方派宮妓秦蒻蘭扮作驛吏之女誘之。陶穀邪念萌動,遂作詞贈予美人。翌日南唐設宴款待,陶穀在席上裝作正人君子,豈料南唐李後主讓秦蒻蘭出來勸酒唱歌,所唱便是陶穀昨夜所贈之詞。陶穀大感慚愧,只得作罷離去。

這段故事於元代被改編成雜劇,因陶穀所贈之詞名曰《風光好》,故劇名便稱為《陶秀實醉寫風光好》。


畫作描繪的宮妓秦蒻蘭


畫作描繪的陶穀


傅抱石尤喜以歷史典故、文學名篇入畫

1940年代,傅抱石因抗戰而寄身重慶金剛坡,過著貧困而寧靜的日子。蜀地重巒疊嶂、遠離戰火,傅抱石在此地靈感不絕,更創造出獨特繪畫技法「抱石皴」。

他本人曾在〈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提到,「以金剛坡為中心的周圍數十里,確是好景說不盡。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隨處都是畫人的粉本。煙籠霧鎖,蒼茫雄奇,這境界是沉湎於東南的人胸中所沒有,所不敢有的。」

後人稱之為「金剛坡時期」,傅抱石很多代表作都在此時誕生。



Lot 295|張大千《潑墨風荷》水墨紙本 立軸(成交季軍)

創作時間:1958年
尺幅:192 x 101 cm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
題識:季遷方家、元素夫人儷賞。戊戌三月既望,大千弟張爰大風堂下
上款:「季遷方家、元素夫人」即知名書畫家、收藏家、鑑賞家王季遷先生(1906-2002)與夫人鄭元素女士(1910-2003)
估價:HK$12,000,000 - 18,000,000
落槌價:HK$12,000,000
成交價:HK$14,190,000


張大千為書畫全才,對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無一不精。他上承文人寫意水墨畫和寫實工筆畫,下啟潑墨潑彩的獨特技法,是中國傳統繪畫集大成者。徐悲鴻曾讚賞道:「五百年來一大千。」大千居士對古今技法的通曉融用在同時代裡無出其右,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

從二十幾歲起,張大千開始畫荷。初時,他借鑑明代徐渭的大寫意畫風,到中年時轉以半工半寫描繪,再往後潑墨潑彩畫法問世,同樣運用在畫荷上。

大千作畫總不斷嘗試新的形式或技法,這令他對荷的塑造推陳出新,富於變化。長達六十多年的苦心孤詣,他畫荷無數,對荷花之美的探究和表現無人能及,更被譽為「古今畫荷的登峰造極」。


畫作局部


大千一生畫荷無數

《潑墨風荷》繪於1958年3月,是時張大千眼疾初癒,遂以日本特製仿宋大風堂羅紋紙作畫。本幅以特寫手法擷取風荷數枝,用筆大膽,筆酣墨飽,以潑墨寫大片荷葉為主,佔據畫面大半空間,營造出一種平衡的張力,極盡荷花獨立飄緲、秀麗娉婷之態。

只見枝頭荷花,掩映佇立於墨氣淋漓的大面積荷葉之上,一片氤氳朦朧。墨葉與那白荷偃仰轉側,意態瀟灑,兩者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拍賣總結

拍賣行:中國嘉德(香港)
專場:「觀想 - 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拍賣日期:2023/4/5
拍品數目:351
成交:297
未成交:54
成交率:85%
成交總額:HK$154,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