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奈良美智如何力求完美 嘉德香港十周年的美術導賞

大家踏進美術館或拍賣場,欣賞到令人驚艷的畫作時,往往禁不住想知道:藝術家是怎樣繪出如此厲害的作品?就好像奈良美智筆下女孩,總讓我們深深著迷,無法輕易移開目光。這些女孩是他筆動一蹴而就的?還是循序漸進演變出最後示人的形象?

奈何創作是很私密的過程,旁人難以窺之,只能放下滿滿的好奇心。不過,凡事總有例外。

本季中國嘉德(香港)十周年拍賣,為各方收藏家呈獻奈良美智的《O.T(無題)》。藉著此幅獨特而難得的90年代標誌作品,我們得以覷見這位東瀛名家的創作思路,如何一步一腳印,讓他心中小女孩完美地躍然於畫布之上。

如此精彩的藝術故事,筆者不敢班門弄斧,所以親身訪問了陳沛岑(Vita Chen),讓這位「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掌門人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為大家從表面說到核心。


Lot 100|奈良美智《O.T(無題)》壓克力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93年
款識:O.T 奈良 93(畫背)
尺幅:150 x 100 cm
來源:

  • 阿姆斯特丹 d'Eendt 畫廊
  • 阿姆斯特丹私人收藏
  • 亞洲私人收藏
  • 2016年5月29日,香港首爾拍賣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39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奈良美智工作室開立之作品證書
註:本作於奈良美智基金會網站註冊編號 YNF979
估價:HK$23,000,000 - 35,000,000


1991年,奈良首次以單一女孩為主角,繪下現由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珍藏的《持刀的女孩》。自此,他的創作爆發式成長,步入持續多年的黃金時期,成百上千的小女孩作品因而誕生。

然而,她們的長相總是各有特色,不盡相同。事實上,回顧奈良至今的畫布創作,只曾四次反覆描繪同一位女孩。其中最早是在1993年,正是本作中束著兩根辮子的橙髮少女。

當年,奈良首先繪畫《藍色的女孩》,接著是《在海市蜃樓中如天使般的孩子站在生鏽的駕駛艙前》,最後完成的便是《O.T(無題)》。此三幅畫作很難得,讓我們清楚看到奈良追求完美的創作過程。


奈良美智《藍色的女孩》,1993年作


奈良美智《在海市蜃樓中如天使般的孩子站在生鏽的駕駛艙前》,1993年作

女孩最初只有頭部,配淺藍背景色;接著加上了身體,但細節還沒出來,背後也是空茫一片。在最後的《O.T(無題)》,奈良讓人物更為集中放大,且細緻地豐富了理肌與細節,背景也有了更為完整的定案。

以頭髮為例,第一畫只有髮旋;第二畫髮色漸變,但沒了髮旋;第三畫則可說是集兩者大成,不但讓橙系呈色更為豐富漸變,髮旋和髮絲紋理也讓構圖更有層次。

另一點值得留意的是,奈良最後罕有地為女孩添上了眉毛。翻開奈良美智作品全集,在1990年後的創作,只有五幅女孩有這樣的處理,其餘統統沒有眉毛。

我們進一步仔細觀賞本作的話,更可以看出奈良藝術修養是何等深厚。

首先,奈良以仿如日本浮世繪的黑色實體線條,粗獷且有力地勾勒出人物輪廓。接著,他又特意結合壓印、擦繪,在黑色粗線周圍,創作出半虛半實的線條,讓女孩產生出一種自然晃動的感覺,活像她就在畫布上稍微蹦跳似的。

上述這種手法,微妙地呼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方藝術風格——東瀛漫畫的網格特色,以及美國當代名家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60年代網點繪畫。背景綠藍相間,一塊一塊的塗抹,卻訴說著戰後抽象表現主義的語言。

村上隆曾經說過,他之所以收藏奈良作品,皆因對方一舉一動都很符合藝術史的道理。

我很認同這番話,以《O.T(無題)》為例,抽象表現主義在美術上屬於主文化,網格和平塗技法則是次文化語言,奈良則成功讓兩者和諧地融合在同一幅畫布上 - 看似簡單的繪畫,內裡蘊含解讀不完的美學語言,這便是藝術家功力所在。


奈良美智攝於栃木縣工作室

揭開深厚的藝術學養,便可觸摸到奈良的內心世界。

奈良美智於青森縣弘出生長大,居所被田野綠林包圍,鄰近美軍基地。無拘無束地奔跑於原野之上——除了是奈良童年回憶,也是他成年後一直嚮往的畫面。現在奈良名成利就,工作室要在多豪華奢侈的地方也可以,而他偏偏選了被大自然懷抱的栃木縣。而這對於自然深切的熱愛,也反映在《O.T(無題)》以綠彩為主色,透過不同明度、彩度創造豐富變化的背景之上,展現對自然的懷想。

畫中女孩髮辮揚起,雙手略曲向前伸,似正握著甚麼無形之物。我覺得這動作頗為眼熟,但一直想不到究竟女孩在做甚麼。直到一天,我翻看資料,留意到上述提及的同年第二幅畫作,名稱是《在海市蜃樓中如天使般的孩子站在生鏽的駕駛艙前》,方恍然大悟。

小女孩或許是走到美軍基地旁邊,看著無法再起飛駕駛艙,自己伸前雙手,幻想操控著方向盤,往蒼穹飛翔而去。此時映入眼廉的,雖然視角變成俯瞰,但豈不就是剛奔跑而過、一塊一塊的綠林原野麼。

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言:「我在1998年以前的作品畫的其實是我內心的自畫像,是和自己的對話」,《O.T(無題)》正是如此。

奈良於1988年到德國留學,雖然因為語言障礙而倍感孤寂,但幸運地受到同學的關懷及照料,砥礪進修前行。及至1993年,他已克服了語言障礙,又在歐洲藝壇嶄露頭角,定期與阿姆斯特丹Galerie d'Eendt畫廊合作舉辦畫展,人生翻開愉快一章。

畫中女孩討喜地微笑的《O.T(無題)》,便是在如此背景下誕生,最初亦是出自Galerie d'Eendt的收藏。

本畫的創作手法,包括我們剛才談及,仿如浮世繪的輪廓、為人物帶來動感的處理等等,都只在1989-1994的短短六年間出現。本作完美地展現了奈良創作步入第一個黃金時期的經典語言:以簡馭繁,以單一主角敍事,以粗擴線條勾勒人物,使之別具代表性。

當然,重要的創作,在藝術家生涯中自有傳承。本畫的藍裙造型,此後也曾在奈良其他重要作品出現,如兩年前在香港破億成交的《温室女孩》。而《O.T(無題)》可以說是一件承先啟後的重要代表作。


本畫的藍裙造型,此後也曾在奈良其他重要作品出現,如完成於1995年的《温室女孩》亦可見



Lot 83|王懷慶《一根紅線》(雙聯作)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08年
款識:王懷慶(右聯右上)
尺幅:200 x 120 cm
來源:

  • 台北耿畫廊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 2010年11月18日至2011年4月10日,「走出故園――王懷慶藝術展」,西雅圖藝術博物館,西雅圖
  • 2012年6月16日至8月5日,「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 2015年12月4日至2016年1月11日,「出山:王懷慶個展」,兵庫縣立美術館,兵庫縣

出版:

  • 2010年,《走出故園――王懷慶作品選》,Ediciones Polígrafa出版社,巴塞隆納,第244至245頁
  • 2012年,《一生萬》,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第108至109頁
  • 2015年,《出山:王懷慶個展》,耿藝術文化基金會,台北,第58至59頁

附:台北耿畫廊開立之藝術家親簽作品證書
估價:HK$16,000,000 - 25,000,000


有人喜畫肖像,有人愛繪風景,王懷慶筆下卻是家具。這是個令不少人意外的題材,我們可以沿著這位北京人與吳冠中的師徒關係,藉此線主軸深入其美術世界。

王懷慶於60年代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文革期間,他與很多城市知青一樣,被安排到農村下放插隊,遇上了一代宗師吳冠中。

在這個火紅動盪的年代,繪畫是一個不得輕易為之的禁忌。儘管如此,醉心藝術的吳老還是拉著王懷慶等人,悄悄地在農地上課。吳冠中年少時便赴法留學,此時傳授所學所聞,眾學生自然眼界大開。

風暴過後,師徒倆都在江南覓得創作靈感。


吳冠中與王懷慶是師徒關係

吳冠中是江蘇人,江南水鄉是家,是根,於是他一再動筆畫下這個哺育自己的地方。王懷慶是北方人,走進這個小橋流水的異鄉,則被這裡的建築所深深吸引——富結構主義之美的黑瓦白牆、歷盡滄桑的木樑、穿過天窗灑進房舍的日光,無不讓他感受到一種情感的溫度。

雖然這些都是死物,但王懷慶從中感受到別樣的生命力,沉浸到古代文人騷客的歲月裡去。

他的江南系列最早是繪畫房子內外結構,至1989年把筆觸延伸到明式家具。試想藝術家用人物、風景表現情感是尋常事,但主角換成一張椅子的話,那是有多困難?

王懷慶之所以做得到,與他的背景經歷有莫大關係。

王懷慶父親當過木工,故他自小就對木器情有獨鍾。70年代,他又曾被國家指派負責舞台美術設計工作,對木器結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掌握。

明式家具乃中國工藝美學與文人智慧的結晶,全憑卯榫接合,過程無需半根釘子。與此同時,不同造型的家具又往往展現出不同的個性。《一根紅線》畫的是經典代表——四出頭官帽椅。它的造型瘦、硬、方、正,王懷慶結合筆跟刀的處理手法,讓每根線條都充滿勁道。

中華墨客素喜借書畫及工藝品圖紋,例如是歲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等,去表達君子追求的高尚情操,頗有一種擬人味道。王懷慶也一樣,雖然用的是西方油彩,但椅子象徵的卻是傳統士大夫精神——不為五斗米折腰、不輕易屈服妥協的文人風骨。

此官帽椅也像奈良的小女一樣,邀請畫作前的我們與之互動對話:想像上面坐著的主人是個怎樣的人物?有著怎樣的氣度?


羅斯科(Mark Rothko)《Pink and White over Red》|史丹福大學 Anderson 收藏

本雙聯作,要是暫時放下繪官帽椅的左幅,單純欣賞一根紅線與白色方形色塊的右幅,你很容易會想起羅斯科(Mark Rothko)的名作。

1987年,王懷慶受邀到紐約舉辦畫展,此後赴奧克拉荷馬大學當了兩年訪問學者,期間走遍北美各大美術館,故對戰後興起的抽象表現主義風潮並不陌生。

他創作此雙聯作,左幅滿足了大家視覺追求,右幅以抽象的語言關注精神與心靈層面——透過留白空間,讓觀者沉澱心靈,暗合中國文學與藝術上獨一無二的留白美學。如同中國詩詞,用很少的文字,但帶著讀者心靈去到很遠的地方。而這樣「以簡馭繁,出奇致勝」的構圖,也展現了藝術家極為大膽前衛的新創。

兼具形式美與抽象美的《一根紅線》,也讓人想起吳老美學的經典名句:「風箏不斷線」。師徒倆皆情傾抽象藝術,但從未讓作品與生活斷絕聯繫,總是留下一根線把觀者牽引到畫前。

左聯在此象徵古代文人智慧的結晶,一個「古老的中國」;而右聯的紅線則像一條通往無限的路,一個「未來的中國」。作品透過巧妙的形式安排,完成了一場「由古至今」的跨越。

王懷慶較早期的作品,家具作為主體霸佔整個畫面,此外又局部放大桌腳椅腳,處理上帶著很強烈的肌理與層次,塑造一種濃重的歷史滄桑感,展現視覺上飽滿的張力。

然而,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想著突破與超越。在2005-2010年間,他減弱了上述濃重肌理與堆疊,如本作般以簡練筆調走向圖像化。背後原因是他不再只拘泥於過去,現在更希望向前行,表達出將來的道路。作品不僅止於回望歷史,而更多談論的是「現在」與「未來」,帶給大家一種心靈的詩意想像。

這件作品也是少數他在明式家具系列中以紅彩為主色者。綜觀他畢生創作,以紅為主色者不逾20件。此為其一,2016年以HK$5,452萬拍出的《足-2 》為其二。這件仍品估價定為HK$1,600萬,實相當合理。

製作本季圖錄期間,我跟王懷慶通了一記電話,他說:「希冀觀者能在空白的地方學會欣賞空白,在空白的地方看到不空不白,在沒有色彩的地方感到璀璨,甚或在沒有聲音的地方聽到鳴想。」希望藝術家本人這句話,能幫助大家感受他的創作之美。


2016年以HK$5,452萬拍出的《足-2 》



Lot 38|草間彌生《無限金網》壓克力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5年
款識:GOTF YAYOI KUSAMA 2015 GOLD-INIFINITY-NETS(畫背)
尺幅:145.5 x 145.5 cm
來源:

  • 東京大田秀則畫廊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註:畫背貼有東京大田秀則畫廊標籤
估價:HK$12,000,000 - 22,000,000


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早前宣佈,為慶祝開幕一周年,將於年底舉辦「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特備展覽。對於這位「波點女王」,尤其是代表系列《無限網》的創作背景,大家都很熟悉,我在此不贅。這裡集中談談此幅《無限金網》的獨特之處。

草間年少時就到紐約闖蕩,60年代與友人同伴創作了許多大膽驚人的行為藝術。他們喜歡在身上塗繪各色圖紋,草間在自己身上描繪的,正是這種黑金色彩配搭的抽象圖紋。

而在東方藝術中,黑就是墨色。金色則更有信仰意味——日本寺廟,好像最有名的金閣寺,皆喜用金。金色在西方傳統中,象徵帶著「光明和熱情」的太陽神阿波羅,也是很神聖的顏色。


草間彌生在紐約闖蕩期間,創作了許多大膽驚人的行為藝術

視覺上,黑、金對比也呈現出極為強烈的效果。金色是最閃亮、最外放的顏色;黑色則最深沉、最內斂。兩者一擴一縮,在碰撞間產生出無比戲劇性的張力。凝視本作,會感到空間不斷往外擴張,而你正要被吸進裡頭。

草間另有很受歡迎的燈光裝置創作,那種讓人置身魔幻境界的明滅效果,其實和這件作品展現的是同一個道理。

回顧過去30年的拍賣市場,只出現過5幅黑金色的無限網,而本作是最大的一幅。近幾年,尺幅較小的在歐美大約以HK$2,500萬水平易手,引起一陣「黑金網熱話」。我們今回這幅達145.5 x 145.5 cm,低估價也僅定於HK$1,200萬,對於拍賣結果也是令人期待的。


Lot 40|草間彌生《南瓜、設計手錶》(一組兩件)壓克力彩 木板裱於畫布;手錶

創作時間:1996年
款識:A: YAYOI KUSAMA(底部)
尺寸:17 x 6 cm(南瓜);23 x 3.3 x 1.8 cm(手錶)
版數:獨一無二(南瓜);24/30(手錶)
來源:

  • 2018年10月3日,香港匡時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01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 1996年11月1日至28日,「Art on a Diet藝術設計展」,JR大阪資訊畫廊,大阪
  • 1996年12月9日至24日,「Art on a Diet藝術設計展」,Seira畫廊,東京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開立之作品登錄卡(南瓜)
註:此作是藝術家1996年受邀作為100位藝術家之一,為日本「Tangent」品牌跨界設計手錶的原型作品,並附限量手錶
估價:HK$1,200,000 - 2,500,000


草間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離地藝術家,她覺得時尚是人生必須的東西,會帶給人幸福感,所以也會跟不同品牌合作。

日本Tangent於1996年邀請100位藝術家合作設計手錶,草間是其中的星級代表,當時拿起圓形木板,繪下招牌黑黃色南瓜,然後交給品牌作為藍本。最終,草間版手錶推出了30枚,俱是按著這幅獨一無二的原型繪畫製作。

有趣的是,原畫跟手錶當年一起到大阪和東京做了兩次巡迴展出,草間工作室卻一度不知道它們的下落,後來才追蹤到這幅珍貴原畫的蹤跡。


Lot 41|草間彌生《夜的靈魂》壓克力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90年
款識:Yayoi Kusama 夜的靈魂 1990(畫背)
尺幅:91 x 72.7 cm
來源:

  • 2007年9月7日,東京馬雷特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76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估價:HK$5,000,000 - 8,000,000


「無限網」和「南瓜」無人不識,蝌蚪則是相當罕見,如此形象只出現在草間1988至1992年的創作,一共僅15件而已。

草間把她擅長的線與點連結起來,創作出非常有律動感的畫面。黑與紅的選色,既神秘又充滿熱情。

熟悉草間的朋友都知道,草間的行為藝術往往很直接表達出想傳遞的訊息,舉如反戰、性解放、愛等等。然畫作卻遠為內斂,總是留給觀者很多空間去思考領會。誠如畫名《夜的靈魂》,很直接地探討生命緣起,這在草間繪畫創作中相當特出難得。


Lot 37|草間彌生《星空的那方》搪瓷 噴釉 紙板

創作時間:1978年
款識:1978 Yayoi Kusama(左下)
尺幅:65 x 50.5 cm
來源:

  • 東京海畫廊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估價:HK$1,000,000 - 1,600,000


接著是兩件浪漫非常的紙本作品。

時間回到1978年,草間重返故鄉舉辦個展。她在日記寫道,那年故鄉下起大雪,銀白色的雪花從天空飄下,很微妙地令自己憶起在西方的日子。她也說過,在藝術界奮鬥數十年,只想要當天上那顆最耀眼的星星。每當自己遇上挫折,感到無能為力時,也總會抬頭仰望星空,以得到絲絲安慰與勇氣。

《星空的那方》的畫境,中心由夜空中放射的星光及外環銀晃晃的動態之網,均呼應著草間的內心世界,使之別具意義。再者,與一般只有20餘cm的同期創作比較,尺幅也是相當罕見。


Lot 35|草間彌生《海底的傳說》壓克力彩 墨 噴釉 紙板

創作時間:1978年
款識:YAYOI KUSAMA1978(左上)海底的傳說1978 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畫背)
尺幅:27.2 x 24.1 cm
來源:

  • 日本私人收藏
  • 2007年12月13日,倫敦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會,拍品編號147
  • 2016年9月20日,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會,拍品編號13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估價:HK$400,000 - 600,000


予人無窮幻想的,除了光年以外的星宿,還有千米以下海洋。

畫作雖是平面,但草間卻用厲害的技巧,在上面創造出無盡的立體空間。首先她特別用了壓印手法,把樹葉紋理印上去,定下了水平面。接著,她用網格塑造不知有多深闊的海洋,當中可見浪狀的網格造型,示現了波濤洶湧、變幻不定的海水。

最後在海床中央,有一件神秘的發光物體,惹人無限聯想。雖然本作尺幅不大,但草間投放其上的技巧及想像絕不亞於大幅畫作。


編按:訪問來到尾聲,筆者按著私心,另外選予三幅畫作向Vita請教。此三作雖然年代和風格皆不盡相同,但卻同樣帶給筆者一種懸念——仿如看了精彩電影、卻解不通所有疑團情節的懸念。


Lot 96|黃宇興《平安夜》壓克力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1年
款識:Huang Yuxing 2011(畫背)
尺幅:175 x 275 cm
來源: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HK$1,500,000 - 3,000,000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每日對著電腦手機的螢幕,注意力與集中力遠不及從前。黃宇興很清楚這一點,所以用螢光搶眼的顏色作畫,先抓住大家目光。

至於你說的懸念,我想是畫中超現實場景引發的。以《平安夜》為例,大面積繪畫黃宇興的標誌元素,如樹叢跟河流。然而,在如此茂密的大自然中央,卻出現了人類建築,而且還有一裸聖誕樹,加上螢光用色,尤其予人超現實之感。

黃宇興談的,其實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要怎樣取得一種平衡,和諧共存。樹木象徵的是向上生長的自然力量,河水暗示著時間流逝,在這孤城之中聖誕樹的光彩帶來一點溫情。作品尺幅磅礡,特別憾人。



石田徹也透過藝術訴說時代悲歌,作品觸動人心


Lot 101|石田徹也(1973-2005)《囚人》壓克力彩 畫板

創作時間:1999年
尺幅:36.5 x 51.5 cm
來源:

  • 亞洲私人收藏

出版:

  • 2006年,《石田徹也遺作集》,求龍堂,東京,第36頁
  • 2010年,《石田徹也全作品集》,求龍堂,東京,第88頁
  • 2013年,《石田徹也筆記》,求龍堂,東京,第92頁

估價:HK$1,200,000 - 1,800,000


石田徹也30餘歲便撒手人寰,留下的作品不多,卻緊緊抓住了這個世代的心。

他的藝術世界也很超現實,往往是比較悲觀的。筆下人物經常被禁錮於冰冷無情的機械之中,或與無生命的建築相結合,反映科技發展雖然一日千里,但人類情感卻愈趨壓抑,內心無處可逃,仿佛變成了半人半機械的行屍走肉。

《囚人》也有同樣的意味,畫中主角被困於教學大樓之間,嘴巴也淹沒於建築裡頭,擺明諷刺近代填鴨式教育及「被噤聲」的現實狀態。然而,男人伸出雙手,仿佛要憾動整所學校的根基,帶有一種特別的主動性。與此同時,自由在外的女生背著書包,充滿好奇心地看著他,產生一種外與內的對話。石田徹也在荒謬場景當中,選擇加入一絲光明希望,正是本作獨特之處。

順帶一提,畫中男人是石田徹也依著自己樣貌描繪的,而這個習慣他是1998年才正式開始,本作即繪於此後翌年,使之別具意義。



Lot 23|荊智勇《未知旅途》壓克力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20年
款識:Jing Zhiyong. 2020 (右下)《Destination Unknown》 荊智勇 Jing Zhiyong 2020 (畫背)
尺幅:70 x 90 cm
來源: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展覽:

  • 2022年7月11日至29日,「默處生花:荊智勇作品收藏展」,G Art 藝術空間,香港

出版:

  • 2020年,《荊智勇》,荊智勇,北京,第153至154頁

估價:HK$30,000 - 50,000


我們今年替荊智勇辦了一次收藏展,反應非常熱烈,作品在揭幕前已幾乎被搶購一空。

他是很年輕的藝術家,雖然行事低調,連樣貌也極少示人,但很有才華,且默默創作,憑一己之力經營的社交網絡已累積逾百萬粉絲。

這幅《未知旅途》,碩大的船上豎立著一尊耶穌像,是「和平及愛」的象徵。然而仔細一看,旁邊兩人卻穿著西裝拿著槍,全身戒備著甚麼,和船頭悠閒的船客形成強烈對比,也言說和平也需武力來守護。在他筆下,你往往可以感到電影般的張力與戲劇,以及二十一世紀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疏離。


中國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周年慶典拍賣會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拍賣詳情

拍賣日期:2022/10/9 | 2pm
預展日期:
2022/10/3 - 6|10am - 8pm
2022/10/7 - 8|10am - 6pm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FG

按此瀏覽拍賣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