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舊藏《畫中九友集冊》 香港嘉德拍賣HK$1.9億天價成交

中國嘉德正於北京舉行30周年拍賣,書畫版塊陣容星光熠熠。其中,一套重磅書畫《畫中九友集冊》,特別安排在香港以單一拍品專場的尊貴待遇上陣。

儘管舉槌之時已踏進了凌晨時份,惟無阻各方藏家爭奪之心,歷經近65口之多的喊價後,連佣HK$1.91億(NT$7.5億)天價易手。

這套集冊,畫壇大師兼鑑藏家吳湖帆歷經十五年才完全收歸囊中,再統一裝池並題簽而成,包含董其昌、王時敏、王鑑、李流芳、楊文驄、張學曾、程嘉燧、卞文瑜、邵彌,共九位明末清初名家、即「畫中九友」的作品,珍罕非常。

集冊近兩億成交,自然是非常巨大的一筆金額。然而,吳湖帆當初為之所花費的財富,若以如今的標準計算,或許還要超過此數,令人咋舌。


Lot 790|明末清初 董其昌、王時敏、王鑑、李流芳、楊文驄、張學曾、程嘉燧、卞文瑜、邵彌《眾山皆響 - 畫中九友集冊》水墨、設色紙本、水墨綾本

尺寸:36.5 x 24.7cm
註:九本冊頁皆由吳湖帆裝池;山水、書法共108頁;含諸家題跋總計111開
說明:據吳湖帆編號,排列如下:

  1. 董其昌《丙辰七錦冊》
  2. 王時敏《仿宋元山水冊》
  3. 王鑑《仿宋元山水冊》
  4. 李流芳《仿宋元山水冊》
  5. 楊文驄《萬曆三才冊》
  6. 張學曾《書畫集錦冊》
  7. 程嘉燧《偈庵墨戲冊》
  8. 卞文瑜《仿宋元山水冊》
  9. 邵彌《眾山皆響冊》

拍賣行:中國嘉德(香港)
拍賣日期:2022/6/12(單一拍品專場,由於此前的專場有所延遲,故實際舉槌為6月13號凌晨時份)
估價待詢
落槌價:HK$167,000,000
成交價:HK$191,130,000


此套《畫中九友集冊》,行方安排在北京的近現代書畫晚拍後舉槌。由於後者拍賣時間比預期長了數小時,故集冊於香港舉槌時,已經踏入凌晨時份。從直播畫面看來,北京拍場還是人山人海。

拍賣官張叢輝(John Chong)以RMB 8,800萬起拍,主要競投者最少有五位,悉數透過電話委託出價,其中四位在北京,一位在香港。五方競價戰了約45口叫價後,已經達至RMB 1.45億,香港電話委託這時退下火線。

又十多回合後,「65」號牌叫出RMB 1.61億。此後好一段時間都再無叫價,眼看張叢輝幾乎要落槌,豈料北京電話席再起波瀾。不過劉瑩(中國嘉德副總裁)的「65」號牌還是堅持了下去,最終以HK$1.67億落槌價投得心頭好,連佣成交價為HK$1.91億。


劉瑩(中國嘉德副總裁)為「65」號牌客戶投得心頭好


《畫中九友集冊》由張叢輝主理舉槌

據存世記錄,吳湖帆如此購入其中四冊:

  • 王時敏冊|以家藏第一宋鈞窯洗與定窯盌、汝窯、官窯三碟,凡五宋瓷易得之
  • 王鑑冊|愛妻潘靜淑變賣首飾,湊齊1,600大洋購得
  • 楊文驄冊|六組書畫易得,包括陸廉夫畫扇十六幀、顧若波山水冊十二幀、陸廉夫臨唐六如《草屋蒲團圖》、倪墨耕臨趙彥微《洗馬圖》、顧若波畫扇十幀、藍田叔《蘭花》卷
  • 李流芳冊|「對方索七百金,余擬相易,前途堅執現款而作罷」,惟其後又感難捨而入藏

該六組書畫,如今難憑文字形容去估價。李流芳冊最後花了多少錢,亦難以肯定。不過,我們只看王時敏和王鑑冊,也可以知道吳湖帆真的是不惜代價。


董其昌冊封面(董其昌,身後諡文敏)


董其昌冊內頁


董其昌冊內頁


董其昌冊內頁


董其昌冊內頁

「汝、官、哥、定、鈞」合稱宋代五大名窯。2017年,一件北宋汝窯天青洗在香港舉槌,HK$2.94億天價易主。南宋官窯洗,頂級的也曾售出數千萬港元。至於定窯盌和鈞窯洗,價值百萬計港元的也不在少數。

單是王時敏一冊,吳湖帆「以家藏第一宋鈞窯洗與定窯盌、汝窯、官窯三碟,凡五宋瓷易得之」,價錢可想而知。

王鑑一冊,則是吳湖帆於日本侵華期間,夫人潘靜淑變賣首飾,湊得1,600大洋在上海購得。

當時魯迅也在上海,據其日記所載,他在飯店落腳,一日兩餐,各四菜一湯,一個月也才花了3個大洋。這就是說,一本王鑑冊頁的費用,當年足夠魯迅開銷40多年之久。難怪吳湖帆自己亦感歎曰:「在此亂離中,可謂荒唐矣。」


王時敏冊封面(王時敏,晚號西廬老人)


王時敏冊內頁


王時敏冊內頁


王時敏冊內頁


王時敏冊內頁


王時敏冊內頁

本套《畫中九友集冊》,吳湖帆乃於1933至1947年搜集而成。惟不久以後,這位大家便身陷財務困境,須變賣家藏古物度日。萬般無奈下,他把集冊轉讓予同鄉友人 - 一位同樣熱愛收藏的蘇州企業家。

企業家答應吳湖帆,珍藏此九本集冊而絕不分散。不久,企業家移居海外,數十年間始終妥善保管之。

如今,企業家早已撒手人寰,其子亦年近古稀,且後繼乏人,故委託中國嘉德拍賣釋出,為之尋覓新主。


王鑑冊封面(王鑑,號湘碧)


王鑑冊封內頁


王鑑冊封內頁


王鑑冊封內頁


王鑑冊封內頁


王鑑冊封內頁

研究過金錢價值,是時候說說藝術脈絡。

「畫中九友」一詞為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所創,用以形容同期九位書畫大腕。當中以董其昌名氣最大,其「南北宗論」影響後世四百年而不衰,可說是「元初四大家」以後最重要的書畫大家。

董其昌「南北宗論」崇南抑北,以南宗清幽淡遠之風為畫家正脈,李流芳、程嘉遂、楊文驄等皆受其影響,名列「四王」的王時敏與王鑑也傳其脈絡。

是故,「畫中九友」雖畫風面貌各具特點,但在美學追求上卻頗為一致,而董其昌便是其中的核心。


李流芳冊封面(李流芳,號檀園)


李流芳冊內頁


李流芳冊內頁


楊文驄冊封面(楊文驄,字龍友)


楊文驄冊內頁


楊文驄冊內頁

山水畫作以外,題跋也是鑑賞書畫的重要元素。

《畫中九友集冊》除了均有吳湖帆題簽及題跋,另外亦多有名賢題跋。舉如楊文驄冊得董其昌八題、陳繼儒題;邵彌冊得董其昌書扉,文從簡、屈頌滿、翁同龢等題跋;董其昌冊得王同愈、馮超然題跋。王時敏冊得陳伯陶、夏敬觀、王同愈等題跋。

以下為大家介紹其中幾位。


張學曾冊封面(張學曾,字爾唯)


張學曾冊內頁


張學曾冊內頁


程嘉燧冊封面(程嘉燧,字孟陽)


程嘉燧冊內頁


程嘉燧冊內頁

陳繼儒,晚明一代奇人,自幼穎悟博學,卻終生不仕。擅繪水墨梅花、水仙、奇石,與董其昌齊名;精於丹青書法,在蘇東坡、米芾之間。

還未到三十而立,他便隱居山中,以編輯通俗書籍、代寫墓銘為生。當時,坊間許多書籍作品,都訛稱是陳繼儒的創作,以求宣傳大賣,可見他名氣之大。

翁同龢,咸豐年間的狀元,故稱「天子門生」;後來又成為同治和光緒的帝師;故又稱「門生天子」。這位江蘇人,官至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與李鴻章的權鬥於晚清掀起過不少波瀾。書法上,他博採眾長又獨創新意,亦是一代名家。

陳伯陶,光緒年間的探花,官至江寧提學使、署布政使。武昌起義之後,他攜眷逃往香港避難,長居九龍城,既不剪辮又不易服,以清朝遺老自況。這位東莞人通醫術地理,善繪畫,工書法,可謂全才。


卞文瑜冊封面(卞文瑜,號浮白)


卞文瑜冊內頁


卞文瑜冊內頁


邵彌冊封面(邵彌,字僧彌)


邵彌冊內頁


邵彌冊內頁


邵彌冊內頁


邵彌冊內頁

書畫鑑藏中,印譜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書,既為學術研究所用,也是判辨真偽的依據。

1940年出版的《明清畫家印鑑》便是其中一本權威,由書畫鑑定大師王季銓,與德國美術史家孔達女士合編,輯錄了23位宋元畫家、430位明清畫家,65位明清收藏家共9,000餘枚印章。

在《明清書畫家印鑒》之中,董其昌、王時敏、王鑑、李流芳、卞文瑜、楊文驄的部分印鑒,便是取自本套《畫中九友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