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秋拍10月舉槌 重磅珍品深圳、香港、上海精品展搶先看

中國嘉德香港2023秋季拍賣會將於10月3至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BC盛大舉行。距離拍賣尚餘一個月,行方將於9月搶先在深圳、香港、上海三地舉辦2023秋拍精品展,率先為大家「開箱」秋拍珍品,誠摯邀請廣大藏家及藝術愛好者們先睹為快。

是次秋拍,隆重呈獻各類來源顯赫的藝術臻品,囊括中國書畫、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及古典家具四大板塊、約1,500件珍罕精品,一場融匯古今、集萃中外的頂級藝術盛宴即將矚目登場。以下為三地精品展詳情:

深圳

9月9日至10日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逾20件焦點之作
將率先亮相深圳灣1號

香港

9月11日至22日
中國書畫、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瓷器工藝品、古典家具四大板塊
逾50件亮點拍品將薈萃香港
於中國嘉德香港G Art藝術空間亮相

上海

9月16日至17日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以及
瓷器工藝品兩大板塊
合共逾70件重磅珍品
將在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聯袂展出


中國書畫


徐悲鴻(1895-1953)《木槿》設色紙本 鏡心

創作時間:丁丑(1937年)作
尺幅:50.5 x 50.5 cm
題識:

  • 木堇以平易近情,人乃屈之為籬,而木堇生活自若也。徒作嬌矜又何益乎?
  • 丁丑夏日,桂林寓齋即景。悲鴻。

鈐印:東海王孫
來源:

  • 此作為現代教育家程稚秋先生收藏,徵集自程稚秋先生家屬。程稚秋先生即程其保(1895-1975), 著名教育學家,原名深,字稚秋,江西南昌人。1914年入清華學校高等科,在求學期間,與同學創辦週末半日學校,熱衷於鄉村社會教育。1918年留學美國,先後入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1923年在哥大獲教育博士學位後,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電聘他為東南大學執行秘書兼教育系教授。1932年後任教育部部員兼任中央政治學校教授10年,並主持邊疆學校校務。


齊白石(1864-1957)《靈猴獻壽》設色紙本 立軸

尺幅:66 x 34 cm
題識:傳說瑤颱風露稀,神仙事業老猶疑。果然臣朔能三竊,何用長安索米為。八十三歲白石。
鈐印:木人、齊大
鑑藏印:德意珍藏
來源:香港蘇富比1995年春季拍賣會,第1031號拍品。


傅抱石(1904-1965)《重岩賞泉》設色紙本 鏡心

尺幅:48 x 56 cm
鈐印:傅、抱石大利、抱石齋、抱石
題識:新喻傅抱石重慶西郊寫。
此幀藏之數年,蒨英女士索畫,寄博雅教。丙戌(1946年)六月重慶記。抱石。
出版:《藝為人生•1928-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美術專業學生文獻集(上)》,第134頁,故宮出版社,2016年版。
說明:

  • 「蒨英女士」即張蒨英(1906-2003)。張蒨英與夫婿費成武,均為徐悲鴻弟子。1946年,二人在徐悲鴻安排下保送赴英國深造。旅居英國57年,傳播傳統文化,享譽英國藝壇逾半個世紀。

    張蒨英與夫婿費成武,均為徐悲鴻嫡傳弟子,受到器重頗多。1946年,二人在徐悲鴻安排下保送赴英國深造。旅居英國57年,以中國水墨畫享譽英國藝壇。1946年4月,中央大學完成準備工作,決定「復員」遷校回南京。時任四川省教育廳廳長郭有守到金剛坡抱石寓所造訪,將其畫帶去法國巴黎舉辦「現代中國繪畫展覽」。

    這一時期的傅抱石,藝術上已取得全方位的成就。淡墨、赭石繪成山石,三位高仕坐於石上,高談闊論,古意盎然。間以縹緲的雲氣,瀑布飛濺。以典型的「抱石皴」法,縱筆揮掃,肆意無拘,痛快淋漓,於小天地中見大氣象。難怪畫家要留置身傍數年方捨得割愛。


夏昶(1388-1470)《風雨對竹》水墨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正統辛酉(1441年)作
題識:

  • (一)東吳夏昶仲昭為廷順良友寫風雨二幅。時正統辛酉(1441年)歲仲夏望日也。
  • (二)仲昭。

鈐印:夏氏仲昭印(二次)、遊戲翰墨(二次)、樂清軒
鑑藏印:畢澗飛秘笈印、畢瀧鑑賞、竹痴秘玩、慈舟秘笈
本幅:蘇正、李仲怡、袁鉉題
尺幅:133.2 x 51.5 cm x 2
出版:《王南屏藏中國古代繪畫》上卷,圖9、圖10,田洪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7月版。
說明:

  1. 此作為著名收藏家王南屏之“玉齋”珍藏。王南屏先生(1924-1985),號玉齋,原籍江蘇常州,是二十世紀活躍於中國乃至海外的知名書畫鑑藏家。玉齋所藏重要宋元書畫,如米芾《向太后挽詞貼》、宋徽宗《四禽圖卷》和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卷》等,均為世所罕見的書畫藝術精品。
  2. 此作得明人蘇正、李仲怡、袁鉉題本幅。蘇正(1402-1469)字秉貞,號雲壑。少從修撰張洪習舉子業,不久棄去。遂淹貫經史,有詩名。
  3. 此作為畢瀧舊藏。畢瀧,乾隆、嘉慶年間人,字澗飛,號竹痴,江蘇鎮洋(今江蘇太倉)人。金石學家畢沅之胞弟。家中收藏頗富。後經“慈舟秘笈”,慈舟或為近代書畫鑑賞家謝況之字。
  4. 此作得謝稚柳經眼併題籤條。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方寸納萬境,千古照吾心
吳大羽博物館級自傳性鉅作震撼面世!


吳大羽《無題10》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約1980年作
尺幅:76 x 53 cm
出版:

  • 2001年,《吳大羽畫展:中國油畫開拓大師》,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第87頁
  • 2003年,《上海油畫雕塑院吳大羽》,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第147頁
  • 2006年,《吳大羽》,大未來畫廊藝術有限公司,台北,第139頁
  • 2013年,《吳大羽——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第107頁
  • 2015年,《吳大羽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第57頁
  • 2020年,《飛羽掠天——吳大羽作品集》,商務印書館,北京,第90、92-93頁

展覽:

  • 2001年3月9日至4月8日,「吳大羽畫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 2021年3月20日至5月8日,「華人抽像開拓者——吳大羽個展」,耿畫廊,台北

來源:

  • 台北大未來畫廊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台北大未來畫廊開立之作品證書


吳大羽畢生存世之作僅159件油畫,在拍賣市場一畫難求,完成於1980年代的《無題10》,更是其畢生僅12件大尺寸(逾20號76x53cm)者之一,並且跳脫其「京韻」系列普遍以單人或雙人為主角的構成,作品空前絕後地繪以多達4位人物,並帶有濃厚的自傳情味與精神指涉。

在此畫中,吳大羽以沾染著靛藍、墨黑與咖啡紅彩的畫筆,憑藉獨到的「飛光嚼彩韻」、「勢象」美學,以中國的氣韻、雄健的筆力、揉雜西方立體派的表現,描繪了在充滿窗、牆結構感的一方居室中的四位人物:居中的青年、紅唇點綴的女子、持書與有鳥兒停留在其胸前的孩子、露出一眼的頑童。透過精準的用色、用筆與對人物性格的捕捉,寥寥幾筆神態盡現,如居中者鼻子高挺,輪廓深邃,貼合吳大羽自身剛毅、深沉的形象。

右側者以白彩勾勒其大眼明眸,圓潤的弧線為其增添女性獨有的柔和氣質,正對應其妻子壽懿琳的溫文賢淑。持書與靈鳥則象徵其博學懂事、胸有丘壑的兒子,而承歡膝下的女孩,除點睛外未多加著墨,卻傳神道出其靈動情態。四人身形在畫面中共構一個堅實的三角形體,此恰如吳大羽一家在文革時期的生活寫照,儘管環境艱辛,但始終相依相守,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後盾、凝結著一體同心的精神所向。

而背景左上的窗櫺,恰如其真實居所的窗台,窗外的湛藍晴空和鮮妍的檸檬黃花海,成為「希望」的指代。而一隻耐人尋味的手臂由外往內伸,則暗喻「外界的力量」或其自身「對藝術的終極信仰」,如天使報佳音般將鼓舞和祝福帶入畫中斗室,此亦呼應了吳大羽在1978年後,重新獲得學界認可、物質生活獲得支持、精神富足的生命狀態,再再加深了此作的要意。作品被收錄於藝術家盡乎全數出版畫冊,由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珍藏逾三十年,今首次釋出,千載難逢!

英雄起舞,凝萃千秋
吳冠中獨一無二雪松油畫聚獻


吳冠中《青島雪松》油彩 木板

創作時間:1974年作
尺幅:46 x 61 cm
款識:74荼(右下)青島雪松 吳冠中(畫背)
出版:

  • 1996年,《吳冠中畫選:60’s - 90’s》,中國三峽出版社,北京,第87頁,圖版66
  • 2007年,《吳冠中全集:第二卷》,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第267頁

來源: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完成於1974年的《青島雪松》為吳冠中黃金時期的精品。吳冠中於1974至1998年曾多次至青島采風,繪下11件「青島」系列作品,其中《青島紅樓》、《嶗山松石》已分別被納入上海中華藝術宮、中國美術館收藏。而《青島雪松》則為其以青島為題的開篇之作,更是他畢生唯一一件以「雪松」為描繪對象的油畫。藝術家在此突出雪松「密」與「濃」的兩大特點,以如「鐵畫銀鉤」般澎湃的筆勢,鋪展出松樹雄渾蒼勁、柔中帶剛的姿態。

七棵枝繁葉茂、狀若寶塔的松樹以拔地倚天的磅礴構圖漸次排開,粗實者如頭角崢嶸的中堅力量,向上支撐起一片天地,纖細者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新生希望,呈現一躍青天的動勢!隨著樹冠層層展開,綿密翠綠的枝葉以千軍萬馬的姿態奔騰而出,或縱直一字排開,如列兵般整齊劃一,或斜上迎風昂揚,威風凜凜。展現清代石濤之語:「其勢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躚跌宕。」

雪松作為青島的市樹,原生長在高緯度的山上,如其名般飽經霜雪仍傲然挺立。在阿拉伯古文明中,它代表「精神和靈性的力量」。而在中國,它則展現文人高風亮節、卓然自立的情貌,如南朝詩人范雲言:「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毛主席寫:「青松怒向蒼天發」,吳冠中在此以七棵雪松作為形象主幹,借「七」所代表之圓滿、尊貴、博大之意,寫松之風骨、樹魂,自上,高聳參天,自下,根系大地,道出傲立天地、在翠色中煥發的蓬勃生機;而在其下,紅、藍、白、黃的鮮明色點,畫龍點睛地寫出郊遊踏青的人們,當中的色彩若一簇簇生命的火光。道出藝術家心中的至臻理想--無畏世事變遷,無懼一切風雨,我自凌雲直上,巋立天地,而藝術的真情必永駐人間,作品令人過目難忘。

盛世平安,氣貫長虹
朱德群壯寫山河磅礴鉅作首呈


朱德群《廣闊》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86年作
尺幅:130 x 195 cm
款識:朱德群CHU TEH-CHUN 86(右下)廣闊 Amplitude 1986朱德群CHU TEH-CHUN(畫背)
出版:

  • 1989年,《朱德群畫集》,金陵藝術中心,台北,第130-131頁
  • 2005年,《印象經典IX朱德群》,印像畫廊,台北,第37頁

展覽:

  • 1988-1989年,「朱德群巡迴展」,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雲林縣立文化中心、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新竹市立文化中心、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南縣立文化中心、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台東縣立文化中心、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及台灣省立美術館
  • 2005年6月,「朱德群的繪畫世界」,印像畫廊,台北

來源:

  • 台北印像畫廊
  •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台北印像畫廊開立之藝術家親簽原作保證書


《廣闊》完成於朱德群藝術事業臻於鼎盛的1986年。彼時藝術家經常往返歐亞,除遊歷故國山河,並於1988至1989年在台灣舉辦其畢生最大規模之十五間美術館、藝術機構巡迴展。 《廣闊》即為該展中尺幅恢宏的亮點代表,作品採橫向視界,以一東一西、一密一疏、一張一弛的精妙布構,鑄就縱橫四海、吞吐八荒的無量山河。

作品承襲中國水墨中「青綠山水」的雅韻,以唐代詩人陸龜蒙筆下「九州島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越窯秘色鋪展出一方天地。在畫幅左側中心,光源如同在天地間開啟一盒寶匣,珠玉翠光傾瀉而出,將春日的希望、破曉的力量如甘霖般灑向人間。

當中青苔翠點,赭石如土,亮橘、絳紅、銘黃、瑰紫等豐富的色光點在其中飛躍,輕盈的飛白之筆迤邐,若仿擬自然中清涼的水、游移的風、縹緲的雲,煥發出豐盈的視覺感知。而在華彩之下,開闔有度的大筆以草書之氣韻上下縱橫捭闔,透過墨分五色的變化,以立體的塊面、交迭的筆刷,建構出千巖萬壑,使作品獨具宋畫大山堂堂的氣韻。而在右側,一道雄渾的濃墨大筆自右端發軔,激盪出氣貫長虹的張力。游絲狀的飛白,如飛泉漱玉,在天地中,翔龍舞鳳,兼收雄奇與鮮活之感。觀眾亦若隨畫中之筆,在此間登高極目,一覽大江東去,激流迴盪的廣闊天地。

而當中特別的是,在作品右下區的書法的線條,輝現「平安」二字,此呼應著藝術家彼時多次壯遊神州大地後的精神感受,寄寓著心中對祖國「盛世平安」的期願,使作品別具意義。作品由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珍藏逾三十年,是次首度釋出,當為識者之珍。

永恆盛放的光彩,崛起的時代力量
草間彌生早期重要代表作現身


草間彌生《罌粟花》壓克力彩 織物 畫布

創作時間:1982年作
尺幅:22.5 x 16 cm
款識:1982 Yayoi Kusama(畫背)
來源: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完成於1982年首現拍場的《罌粟花》,為藝術家以「紅花」作為自喻性指代的早期重要代表作。作品匯融藝術家標誌性的無限網、波點、布本拼貼共構出眼前的綺麗之景。此處的無限網有別於一般草間作品中直接描繪的方式,她罕見地利用畫布本身的原色,透過黑色壓克力彩如填充式的細膩加疊,具體留出白色有機的網紋,讓它們煥發出強烈的空間變動感,而花朵的根莖與葉脈亦使用相同的手法來架構全局,此特殊而用心的表現,讓此作卓絕而立於其一眾作品之中,顯其稀罕。

作品主體為藝術家自60年代便鍾愛的「紅色罌粟花」,花朵直挺挺地立於黑夜,盛開的花瓣如舞裙旋轉時掀起的波浪,而黑色的波點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地躍動其間,隨花瓣一同舞出自然的譜韻。綠色的根莖與葉如示現透視鏡下的細胞壁,令人強烈感受植物在狀似平靜表像下的強大生命力。

在現實生活中,罌粟雖紅艷美麗,但可被提煉為帶有毒性的鴉片,此一體兩面的特性正如草間對於女人或自身的定義——可以溫柔、美麗,但也可強悍地自立於天地。而在畫作的四邊,她特意以拼貼以帶著圓點的鋸齒狀藍布,讓它如鏡框的作用一般突出中心主體,使作品成為其精神與生命的塑像,煥發無限的張力與生蘊!


古典家具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展腿畫桌
尺寸:105 x 62.5 x 86 cm


此桌華麗妍秀,面面生姿,尤其上部矮桌的雕花,生動傳神。按照王世襄先生的叫法,稱此類桌為「矮桌展腿式」,因其形式像一具接腿的大炕桌(《明式家具研究》P94)。之所以如此,是由於它上面有束腰,故下面為方腿有馬蹄才合乎造型的規律。而在馬蹄作了結束之後,有束腰家具形像已經完整,其下則不妨再用圓腿來接。圓腿一般光素,與上面雕飾較繁的矮桌形成對比。此種形式,不限於半桌,也曾見方桌數具,實例如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方桌,也是上部矮桌雕花,下部圓腿光素。

此桌黃花梨製,桌面攢邊打槽平鑲面心,寬度逾六十公分,是為畫桌,桌面可見自然使用的痕跡,歷史氣息濃郁,沿邊設一周攔水線。邊抹冰盤沿中間凹進,至底壓一道窄平線,底部設三根穿帶支承。束腰與牙子一木連做,用料和工藝皆考究。牙條邊沿起壼門輪廓飾花邊形陽線,其上鏟地浮雕卷草紋,中央垂下如意雲頭紋。牙子以下安相抵的雲紋角牙,牙子抵在牙板內側,為的是不打破牙板雕飾的完整性,可見在設計上的考量。腿子肩部雕刻卷雲紋,如同炕桌的銅活,足底外翻馬蹄式,足尖浮雕卷草紋,上下呼應。馬蹄足之下的光素腿子起到重要的作用,與上部裝飾相得益彰,足底安倒瓶形圓球。


清中期 紫檀有束腰鼓腿彭牙大炕桌
尺寸:90.5 x 44 x 32.5 cm
出版:黃定中《留餘齋藏明清家具》版圖73號,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第299頁。


此器是一件清中期的炕桌,紫檀木精製。炕桌邊抹為冰盤沿壓線,帶束腰,彭牙鼓腿內翻渦紋足,牙板的輪廓用以雲紋裝飾,起伏跌宕,繁簡得宜。眾所周知,紫檀惜料,而此器腿足乃以大挖而作,盡顯奢華。此炕桌稍微狹長,若置於中,恐非炕上而用,應是置於羅漢床上。

——《留餘齋藏明清家具》

此桌紫檀製,包漿瑩潤,色澤沉穆。桌面以格角榫攢框平鑲面心,面下設兩根穿帶支承,邊抹光素,至底修一道窄平線。束腰平直,托腮與邊抹底線呼應。牙、腿圓格角相交,沿邊起圓潤流暢的陽線,飾寶珠紋。肩部向外彭出,腿向外鼓,足底向內兜轉較多,為鼓腿彭牙式,馬蹄足飾卷雲紋,上部陽線與腿足相接,氣脈貫通。

金石篆刻



銅咎郎將行鼻鈕官印

印文:咎郎將行。
註釋:咎郎為地名,咎郎據考證為古書中之皋狼,漢屬西河郡,戰國時為趙邑,今山西離石附近,「將行」為官名,亦曾見南宮將行印。《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謂秦官有將行,漢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長秋。
尺寸:1.7 x 1.7 x 1.3 cm
出版著錄:

  1. 《珍秦古印展》第3號,澳門市政廳出版,1993年。
  2. 《古璽探研》P78,田煒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年。
  3. 《古璽文分域研究》P54,肖毅編,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出版,2018年。
  4. 《中國書法全集 92.先秦璽印卷》,劉正成編,榮寶齋出版社出版,2003年。
  5. 《秦璽印封泥職官地理研究》P224,王偉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14年。



玉覆斗鈕丁布璽

印文:丁布。
尺寸:1.4 x 1.4 x 1.1 cm
出版著錄:

  1. 《丹篆寄心聲—澳日兩地書法篆刻聯展》P77,澳門書法篆刻協會刊行,2015年12月。
  2. 《新見古代玉印選續》P31,藝文書院刊行,2017年。

瓷器工藝品

瓷器工藝品部秉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理念,繼續為廣大藏家遴選珍品。此次2023年秋季拍賣會,中國嘉德香港有幸得各大藏家繼續鼎力支持,將隆重推出多個專場,帶來共計500餘件珍品予各位藏家。

中國嘉德(香港)聯繫方式

中國嘉德(香港)
電話:+852 2815 2269
地址:香港金鐘道89號力寶中心一座5樓

北京總公司
電話:+86 10 8592 8288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號

各地辦事處聯絡

上海
電話:+ 86-21 5466 0508

廣州
電話:+ 86-20 3808 8589

南京
電話:+ 86-25 8670 2356

杭州
電話:+ 86-571 8535 9925

台灣
電話:+ 886-2 2757 6228

日本
電話:+ 81-3 6206 6682

美國
電話:+ 1 212 308 8889、+ 1 888 799 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