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博物館與名家舊藏瓷器 現身中國嘉德網拍

因為疫情關係,全球各大拍賣行的實體專場難以如期舉辦,反而令網上拍賣獲得長足發展,拍品質素亦愈來愈高,遠超以往。好像中國嘉德本月的網絡拍賣會,不少古玩瓷器僅以RMB 1,000起拍,但卻是頂尖博物館或大收藏家的舊藏珍器,例如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利國偉爵士等等,勢必在收藏界轟動一時。

這次網絡拍賣會於4月18日(周六)開放競投,4月20日(周一)晚上七時起開始結拍,瓷器部份則於4月21日(周二)晚上七時起開始結拍。由於古玩瓷器的價值甚受品相影響,所以行方特別在這方面下功夫,讓各方收藏家有信心在網上競投。

首先官網提供多張高清圖片,全面展示拍品細節之處。與此同時,細節圖片不作後期調色,以更真實反映藝術品真貌。再者,部份拍品兼有紫外光燈下的展示圖,令大家對狀況品相了然於胸,無需猜測。由於嘉德四季一直強調「用古董藝術品點亮生活」的收藏理念,故也為大家設計了一些簡單場景,以期「更生活地」呈現各式藝術品的陳設效果。

現在為大家介紹The Value編輯團隊精選的九件古玩瓷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舊藏|清中期 白釉暗刻卷草紋鏜鑼洗,起拍價:RMB 1,000

拍品編號:10542
直徑:8.8cm
來源: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舊藏
  • 芝加哥收藏家Kate Sturges Buckingham(1858-1937)1925年捐贈

1871年,芝加哥大火,燒毀大面積土地,逾10萬人無家可歸。這場十九世紀的大災難,卻意外令芝加哥浴火重生,搖身一變成為美國經濟重鎮,頂尖收藏機構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亦因而誕生。

芝加哥災後重建,於1879年以博物館兼美術學校形式成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至1893年遷往新建館址。同年,這個中部城市舉行世界博覽會,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四百週年。

這屆世博空前成功,吸引3,000萬人參加。期間展出的藝術品呈現各地風土人情,更令芝加哥的文化地位急速提升。當地名流、商賈、鑑藏家、慈善家於是紛紛選擇把珍藏捐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大大豐富了館藏的同時,亦令之躋身擁有最多中國文物的十大海外博物館之列,收藏的玉器、青銅器、瓷器俱是著名。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芝加哥著名慈善家Kate Sturges Buckingham

這件清朝白釉鏜鑼洗,正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釋出的藏品,早年為當地著名慈善家Kate Sturges Buckingham女士(1858-1937)擁有,後來以離世妹妹的名義捐予館方。

白瓷濫觴於北朝時期,至隋代燒製成功,此後無論是唐朝邢窯、宋朝定窯、明朝甜白,俱在中國瓷器史上佔有重要一席。滿清皇帝仰慕古往,白瓷多是仿前朝名窯風格。白瓷追求釉色極致,簡約美學令之在收藏上歷久不衰。

鏜鑼洗則是文房經典造型,因形似敲擊樂器「鏜鑼」而得名。康熙帝御用文房「八大碼」之中,就包括了鏜鑼洗。

博物館藏是收藏界夢寐以求的珍器,由於甚少機會流出市場,故每次都引起哄動。以嘉德四季第九期與2007年嘉德春拍為例,均有波士頓美術館釋出的轉變期瓷器珍品,兩場共計39件,100%成交,斬獲RMB 4,105,960的成交佳績。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舊藏|清晚期 白釉駒 「CHINA」款,起拍價:RMB 1,000

拍品編號:10541
高度:29.7cm
來源: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舊藏

接下來是另一件出自一級博物館的清朝白瓷 - 白釉駒,斷代清晚期,馬肚落款「CHINA」,應該為當時的外銷瓷器。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於1914年開幕,是加拿大最大型和館藏最豐富的公共收藏機構,同時為北美洲第五大博物館,藏品超過600萬件之多,是多倫多旅遊的必訪之處。2007年,博物館擴建「水晶館」(Michael Lee-Chin Crystal)建築,增加約30萬平方尺展覽面積,容納展品數量上升一倍。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一樣,是全球為數甚少的綜合博物館,藏品橫跨各個類別、時代、地域,包括文化、歷史、自然、藝術等範疇。中國文物佔當中逾3萬件,當中不少源於二十世紀在天津做皮毛生意的英國商人George Crofts,大部份陳列於博物館主樓,享譽國際。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事實上,這所博物館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鍾且甚有研究。2014年,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合辦「紫垣擷珍-明清宮廷生活文物展」,以慶祝開館一百週年。館方近年亦策劃了多個中國文化展覽,例如是2010年與陝西省文物局合辦「中國秦兵馬俑展」,在加國引起極大迴響,近半年展期吸引逾35萬人參觀。

此件清朝白釉駒,原為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時任館長 - Peter Swann(1966-72年任職)於1969年根據館情需要而釋出的館藏之一,後經加拿大私人遞藏半個世紀,至今重現於世,頗值珍視。



利國偉爵士舊藏|清中期 粉彩纏枝花卉紋瓷板一對,起拍價:RMB 1,000

拍品編號:10548
尺寸:23.7 x 9.8cm
來源:利國偉爵士(1918-2013)舊藏

利國偉(1918-2013)爵士,人稱「利Sir」,香港一代銀行家,年輕一輩對他可能較為陌生。1946年,他在何添(恒生銀行創辦人)引薦下加入恒生銀號(恒生銀行前身),由低做起,從會計之職一路打拼至總經理與董事長之位。

在恒生銀行超過半世紀,利國偉功積卓越。令港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1965年股災引發銀行擠提,他臨危受命,代表恒生與匯豐銀行談判,最終成功賣盤,避過倒閉之運。

利國偉是香港政經界的風雲人物,曾任許多重要公職,包括行政、立法兩局之非官守議員,港事顧問,以及受港府所托重組「港交所」並擔任主席。利國偉同時熱心教育公益,曾任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香港大學校董。恒生商學書院和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亦是在他支持下所成立。


利國偉爵士

「利Sir」情傾古玩藝術,由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在中環荷李活道和跨國拍賣行搜羅珍品,品味高雅,尤愛明清宮窯瓷器與美玉。

2018年,香港舉行「利國偉爵士藏重要中國藝術珍品」拍賣,成交率高達91%,48件拍品合共斬獲HK$1.72億,多件明清瓷器遠超估價易手,當中更有宮窯瓷碗以足足估價的100倍落槌,震撼收藏界,被媒體稱為「夢幻專場」。

芸芸清朝宮窯瓷器中,以琺瑯彩至為矜貴,專供御用或皇室玩賞,成本高、產量少,連得寵大臣也不會輕易賞之。粉彩乃是由琺瑯彩衍生而成的新品種,於康熙中晚期出現。它在色料中摻以鉛粉並加施玻璃白,有意令色彩不那麼濃艷。用分水淡洗法塗飾花紋層次,色階繁多,色調溫潤柔和,成為清朝彩瓷大宗。



美國收藏家C. Philip Cardeiro舊藏|清康熙 青花纏枝花卉壽字碗 「大清康熙年製」款,起拍價:RMB 25,000

拍品編號:10552
直徑:16cm
來源:

  • 美國收藏家 C. Philip Cardeiro(1930-2014)舊藏
  • 倫敦佳士得,2014年5月13日拍賣會「C. Philip Cardeiro收藏中國藝術品」專場,第62號(兩件之一)

C. Philip Cardeiro(1930-2014)是波士頓著名藏家,童年時常常隨家人參觀當地著名收藏機構,包括波士頓美術館,以及哈佛大學的各個博物館,因而對藝術和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青少年時代遇上一位曾定居亞洲的老師,收到對方贈送的中國古玩作禮,自此愛上中華文化。

在耶魯大學畢業後,Cardeiro加入美國海軍。韓戰以後,他投身航天業界,曾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轄下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工作,後來自立門戶,專營水利、採礦、生產業用的精密零件。生意上的成功,令Cardeiro得以延續對中國古玩的熱情,藏竇匯集了數量可觀的瓷器、玉器、文房、家具等等。

2014年,倫敦佳士得為Cardeiro舉辦專場拍賣,這件寫有「大清康熙年製」款的康熙青花壽字碗,與一件無款康熙青花瓶一同上陣,結果超過估價成交。

康熙青花素負盛名,由於技術上的突破,僅用一種青花色料便可充分描繪出景物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使畫面富立體感。這種多色階青花,層次分明,突破傳統平塗之單調,便青花繽紛多姿,故有「五彩青花」的美譽。



英國私人舊藏|清光緒 青花纏枝花卉紋小碗一對 「大清光緒年製」款,起拍價:RMB 35,000

拍品編號:10549
直徑:11.7cm
來源:

  • 英國私人舊藏,1980-1990年代購自香港
  • 倫敦佳士得拍賣會

清朝晚期,國力日衰,製瓷業亦自然大受影響。不過在此危難之秋,尚有一段短暫時間,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社會都相對穩定,政局亦在和解中尋求發展突破 - 史稱「同光中興」。

與此同時,由光緒元年起,景德鎮御窯廠先後為清宮和東西兩陵燒製為數不少的精美瓷器、祭器,令長期不景氣的製瓷業有所復元。

基於上述兩個原因,晚清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燒製的宮窯瓷跆中,光緒一朝在品種和數量上均居首位。

此對光緒青花小碗,敞口、弧腹、圏足,胎體堅白細膩,釉面光潔瑩潤,紋飾以纏枝花卉為主題,構圖飽滿,層次清晰,枝蔓穿插繁而有序,是典型的清代傳統官窯佳器。80-90年代,英國藏家於古董業繁盛的香港購得此對小碗,後來登上倫敦佳士得的拍賣場。流傳有序,且成對保存至今,尤為難得。

顯赫的私人收藏,往往能在公開市場掀起不輸公營博物館的熱烈氣氛。去年3月,古玩界無人不曉的殿堂級收藏「天民樓藏瓷」登上嘉德四季的拍賣場,不但迎來「白手套」100%成交佳績,更帶來逾RMB 5,470萬總成交額,引起一番轟動。

天民樓藏瓷,可謂收藏界眾人心中的聖殿。天民樓由著名收藏家葛士翹創立,宏旨在於加深大家對中國瓷器的認識,於1960年代已具規模。1987年,天民樓在香港藝術館展覽藏瓷 ,出版兩冊《天民樓藏瓷》,至今仍被奉為中國瓷器中的「聖經」。90年代後,天民樓收藏交由長子葛師科掌管,至今藏品已達博物館級數,尤其是罕有矜貴的元青花,更位列全球私人收藏之首。


今時今日,大家都習慣在拍賣行尋得心頭好。不過香港拍賣大概於70、80年代方起步,內地拍賣翹楚中國嘉德亦於1993年才成立。那麼拍賣盛行以前,除了有聲望的古董商以外,還能從哪裡購得可靠古玩?

答案是國有文物公司。

1960年代初,中國多個重要城市和口岸先後成立國有文物公司(部份稱總店、商店),包括北京、天津、大連、杭州、廣州等等。這些文物公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商業手段,蒐集流散社會的傳世文物,為博物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文博單位提供藏品和資料,並有選擇地供應部分文物予國內外市場,滿足文物愛好者需要。

接下來的一對光緒青花纏枝蓮紋盤,以及兩件民國時期的粉彩瓷瓶,正正分別出於杭州、北京、天津文物公司。


杭州文物公司舊藏|清光緒 青花纏枝蓮紋盤一對 「大清光緒年製」款,起拍價:RMB 10,000

拍品編號:10550
直徑:15.3cm
來源:杭州文物公司舊藏


北京市文物商店舊藏|民國 粉彩人物紋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帶座,起拍價:RMB 1,000

拍品編號:10546
高度:25.8cm
來源:1975年購自北京市文物商店(附發票)


天津市文物公司舊藏|民國 粉彩花卉紋小賞瓶 「洪憲年製」款,起拍價:RMB 1,000

拍品編號:10547
高度:22cm
來源:天津市文物公司舊藏


以上來源有序的古玩瓷器,悉數來自「遞藏之趣」專場。此外的「啟程」和「擷英」專場,可以說是嘉德四季「丹青五色」和「嘉友藏瓷」兩個特色專場於線上的拓展。

對景德鎮而言,明末清初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政權更替的和新王朝建立之際,製瓷業在質量上卻得到了飛躍發展。這時期生產的瓷器,時代特徵明顯,質量頗佳,備受海內外藏家青睞。「啟程」呈現的拍品,上啟晚明,下至雍正,正具有轉變期瓷器所具備的時代性和特色。

至於「擷英 - 同一私人收藏」,作為「嘉友藏瓷」的線上延續,匯集清代至民國時期不同品類瓷器20件。我們精選的最後一器 - 清晚期 粉彩九桃天球瓶,正是出於此專場。


清晚期 粉彩九桃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起拍價:RMB 100,000

拍品編號:10566
高度:52cm

天球瓶直口微撇,直頸,腹部豐滿渾圓,圈足,源自西亞的回教金屬器,球形鼓腹,因似天上星球而名「天球瓶」。天球瓶始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清帝慕古續燒,乃瓷器界名物。

如果青花龍紋是永宣天球瓶的佼佼者,那麼九桃紋無疑是清代彩瓷天球瓶的代表作。以乾隆一朝的九桃天球瓶為例,不但北京故宮等頂尖博物館可見,出眾者於私人市場亦能以數千萬之價錢成交。

自古以來,桃乃吉祥長壽、幸福美滿之象徵,桃枝又能避邪。從《詩經》、《桃花源》、以至《西遊記》當中,桃的寓意一直在中華文化中承傳。

九桃作為官式瓷器的題材和樣式,始於雍正一朝。粉彩九桃天球瓶由於燒製困難,加上成本高昂,故於乾隆以後基本停燒。直至清代晚期,御窯廠重拾此一技藝,方又復燒。本品描繪精細,品相完好,正是此中佳作。


中國嘉德|第十六期網絡拍賣會

上線時間:4月15日|10am
拍賣時間:4月18日|10am(開拍),4月20日|7pm(開始結拍),4月21日|7pm(瓷器部份開始結拍)
按此進入官網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