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走私英國 68件文物扣押25年後今歸還中國

中國國家文物局最近獲英國歸還68件被扣押當地25年的珍貴文物,當中包括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器型豐富,具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這些文物早於1995年被英國警方截獲,涉及文物走私犯罪。惟因文物購買人不肯合作,涉事文物一直扣押於英國當局手中。事隔25年,由於涉事購買人失蹤,加上扣押時間已超出追訴期,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英方最終把文物歸還中國政府。


中方早於1995年已派員前往英國鑑定這批文物


涉事文物器型豐富之餘,品相亦佳

整件案件要追溯至1995年2月,當時英國警方向中國駐英使館通報,他們在調查一宗國際文物犯罪案期間,截獲扣押疑犯運抵英國的大量文物,當中包括一些疑似中國文物。及後國家文物局派員赴英鑑定,確認為走私中國文物。

3年後,案中兩名主要疑犯與國家文物局簽署歸還文物協議書,並把3,000多件文物運返北京。該案另一疑犯後來亦與國家文物局達成和解,歸還7件文物。惟案中其中一位文物購買人拒絕參與協商談判,令部分文物一直被英警方扣押。這批文物正是今次歸還的68件。


文物運抵中國後,由國家文物局安排的專家鑑定


青白釉執壺

時間撥快至今年1月,倫敦警方通知中國駐英使館,指這位文物購買人現已失蹤,加上扣押時間已超出追訴期,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遂主動聯絡中方歸還。及至7月底,中方派員前往英方倉庫現場清點,最終確定追索文物共68件,倫敦警方同意全部歸還。

整批文物於10月中旬運抵中國,交由國家文物局安排的鑑定專家,鑑定這批文物。68件文物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器型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斷代橫跨春秋戰國至清代,地域分佈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多個省份。器型豐富之餘,品相亦佳。


唐三彩七星盤由承盤、六個小杯和一個大杯組成


元末明初青瓷梅瓶及器蓋,胎釉及工藝一致

其中一套共八件的唐三彩七星盤,由承盤、六個小杯和一個大杯組成,盤外壁及杯身施黃、綠、白等釉,釉色鮮亮。七星盤乃唐代現實生活的呈現,也可見唐代製陶工藝如何高超。

另外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及器蓋,其胎釉及工藝一致,有可能出自同一墓葬,非常難得。值得留意的還有一具元明時期的石雕馬。對比貴州遵義播州土司墓出土的同類石雕製品、成都蜀王家族墓地出土的相似釉陶,專家認定其為西南地區所出土的元明時期石雕製品,地域特徵明顯,非常少見。


斷代元明時期的石雕馬


一組三件漢代小鉛釉樂舞俑

最後還有一組三件小鉛釉樂舞俑,紅胎,鉛釉,比較完整,殘存有釉,能反映漢代低溫鉛釉技術發展情況,以及漢代音樂舞蹈的內容。這種釉陶樂舞俑在以往的考古出土資料中並不多見,尤其成套的更見罕有。

以數量而言,這批文物以宋代青白瓷數量最多,從造型、釉色、燒造工藝等推斷,這批青白瓷產自江西景德鎮窯、金溪窯,安徽繁昌窯等,反映宋代青白瓷生產技術的普及與傳播,亦可見當時的社會經濟商業發展蓬勃。

有份鑑定文物的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光堯形容:「這批回歸的文物時間跨度非常大,文物出土地的分佈非常廣,代表了中國古代歷史上陶瓷生產的幾個變化節點,同時在雕刻史上,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