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從外銷瓷器領略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獨特風韻

明代,江西、福建、廣東等地瓷器行銷海外。明、清兩代在景德鎮設置官窯,專事生產宮廷用瓷,同時民窯業也迅速發展,使景德鎮成為我國瓷業中心,有「瓷都」之稱。景德鎮青花瓷和龍泉窯青瓷是明代中前期的暢銷品。鄭和下西洋,通過賞賜、贈送、貿易等途徑,進行了中外物品的交流。


青花蓮池鴛鴦紋克拉克盤|廣東省博物館藏

瓷器是其中重要的手工業產品。明代晚期以後,瓷器外銷則以景德鎮民窯、漳州窯等產品為主,青花瓷器為大宗,五彩瓷器和德化窯白釉瓷器也較為多見。 「南澳1號」和「萬曆號」是該時期的重要沉船遺跡,具有重要的代表性與研究價值。 「南澳1號」沉沒年代約為萬曆早期,沉船於2007年在廣東省南澳縣三點金海域被漁民發現,2010至2012年,國家文物局組織水下考古隊對沉船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打撈出水各類文物超過3萬件。


青花開光花卉紋葫蘆瓶|廣東省博物館藏

「南澳1號」出水器物種類豐富,有陶瓷器、鐵器、銅器、石器、骨器、漆木器、錫器等,其中陶瓷器數量最豐,達2.5萬件以上。 「萬曆號」沉船屬於萬曆晚期,1997年於距馬來西亞丁加奴州東海岸約6英里的海域被當地漁民發現,2004年4至7月,南海海洋考古​​公司對沉船進行了打撈,採集出水文物7,000多件。「南澳1號」沉船出水的景德鎮的青花瓷、五彩瓷,醬釉堆塑雙鳳紋六獅系甕,漳州窯青花瓷,「萬曆號」出水克拉克瓷等精美明代瓷器展現了這一時期的陶瓷工藝文化水平,器形以盤、碗、蓋盒、瓶、瓷塑為主。茫茫史海的遺珍,為今人共同描繪了明代瓷器外銷的繁榮圖景。


五彩魚藻紋儲水掛罐|廣東博物館藏

明朝中葉,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廣東,揭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伴隨西方傳教士的陸續東來,歐洲的宗教、科學、技術及觀念不斷傳入廣東,並由此影響內地。該時期《泰西水法》、自鳴鐘、古登堡印刷機等文物,是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結晶品。另一方面,此時在地球的另一端,歐洲人將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元素與當時流行的洛可可風格結合起來,產生出獨特風格的藝術風格,對當時歐洲陶瓷、繪畫、工藝品、建築、造園及室內設計均有巨大的影響。這一藝術史上的重要階段被賦予了一個形象的名字 -「中國風」。此時中國資本主義因素的出現和外來文化藝術的雙重衝擊,中國瓷器展現出來與傳統瓷器不一樣的嶄新面貌。外銷瓷器的圖像題材、器型等為了西方市場的需要,而獨放異彩。


五彩魚藻紋接水盤|廣東博物館藏

綜上所述,13至17世紀,中國外銷瓷器的面貌受需求地的文化影響越來越大。到了晚明時期的中國,經歷了資本主義因素的出現和外來文化藝術的雙重衝擊,特別是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萬曆三十年(1602)後,荷蘭商人將歐洲的器皿造型和紋樣介紹到中國來,中國瓷器在吸收傳統營養的基礎上,發生了變革。此後經歷清朝到民國,外銷瓷隨著貿易的頻繁和文化交融的深入,呈現出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從這些出水和傳世瓷器中我們可以窺見時代的變遷以及東西方人民審美意趣的流變,從藝術史的角度領略13至17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文化發展歷史。


醬釉堆塑雙鳳紋六獅系甕|廣東省博物館藏

「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故國,佳句在中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以開放熱情的胸懷擁抱世界,我們把獨特的文化播撒在洋洋世界,也吸納著優秀的外來文化完善自我,這正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優秀基因,「一帶一路」正是這種基因在新時的體現。回首歷史,助力前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外銷瓷器回流國內,為我輩研究外銷瓷器迎來了良機。

 


原文作者:劉冬媚
原文來源:《藝術品》2018年10月刊總第82期間《陶瓷貿易:13至17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藝術品》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文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