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內《白楊樹》系列畫作領銜 紐約佳士得「二十世紀晚拍」斬獲近HK$17億

拍賣界本月可謂馬不停蹄,香港亞洲藝術周剛告一段落,紐約現當代藝術周隨即揭幕。當地時間昨夜(12號),佳士得兩場重磅晚拍率先上陣。

其中,常規專場「二十世紀晚拍」有35件拍品舉槌,當中15件拍前獲得「第三方保證」肯定不會流拍。最終,35件拍品悉數售出,合共斬獲US$2.17億(HK$16.9億;NT$66億)成交額。

此場落槌價總和約US$1.81億,略高於估價總和的US$1.62億,加上100%成交率 - 在當前全球政經環境下,表現穩健合格。較為可惜的,是估價US$3,000萬的Andy Warhol畫作《大型電椅》臨陣撤拍。

至於成交桂冠,則由印象派宗師莫內的《黃昏下埃普特河岸的白楊樹》拿下,連佣成交價近US$4,300萬(HK$3.35億;NT$13.1億)。

編按:同夜另一晚拍成績,請參閱《美國書店業大亨藝術珍藏紐約拍賣 蒙特里安幾何抽象畫HK$3.7億成交領銜》


Lot 50A|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黃昏下埃普特河岸的白楊樹》油彩 畫布|成交冠軍

創作時間:1891年
尺幅:100 x 65.1 cm
來源:

  • 巴黎,Galerie Durand-Ruel et Cie.(於1892年1月直接得自藝術家本人)
  • 巴黎,Jean and Marie-Louise d’Alayer de Costemore d’Arc(於1949年7月繼承自上述來源)
  • 巴黎,Galerie Dufresne(於1955年購自上述來源)
  • 現藏家的家人於約1960年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US$30,000,000 - 50,000,000
落槌價:US$37,000,000
成交價:US$42,960,000


本作約US$2,600萬起拍,主要競投者有三,分別透過電話委託Keith Gill(二十/二十一世紀藝術部副主席,歐洲)、Vanessa Fusco(印象及現代藝術部主管)、David Kleiweg de Zwaan(印象及現代藝術部資深專家)出價。

金額超越US$3,250萬以後,Vanessa Fusco退下火線。餘下兩人梅花間竹喊價,拍賣官Adrien Meyer最終以US$3,700萬落槌,連佣成交價US$4,296萬,由Keith Gill為其客戶投得。

莫內「白楊樹」系列畫作共有24幅,其中9幅由巴黎奧賽博物館、倫敦泰特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頂尖機構收藏。2002年,紐約佳士得為德州女富豪Anne Bass舉辦專拍,其中有一幅《秋天埃普特上的白楊樹》,當時以US$3,645萬成交。


拍賣官Adrien Meyer以US$3,700萬落槌


Keith Gill為電話上的客戶投得《黃昏下埃普特河岸的白楊樹》

印象派藝術家著迷於時間的無常,努力捕捉大自然轉瞬即逝的一剎:水波上反射出的太陽金光、裊裊升起的輕煙、或是日薄西山的朦朧一瞥。莫內作為此派巨匠,更會在不同的日期時節,把同一道風景畫下一遍又一遍。

1891年春、夏、秋三季,莫內多次乘坐小船,直接從吉維尼寓所的花園出發,沿著埃普特河(The Epte)行駛數公里,描繪白楊樹所在的河岸美景。白楊在法國郊區隨處可見,常用於分隔房屋田地,也多種於河畔防洪。雖然客觀上它是畫中主角,但對莫內來說,「變幻的光影」才是創作真正要旨。

《黃昏下埃普特河岸的白楊樹》整體用色溫暖,樹葉又濃密翠綠,顯示出本作應該是夏天時繪畫的。夕陽餘暉之下,粉紅、桃色、藍色、紫色構成的蒼穹天色,不但抹在岸上白楊的樹與葉,更反映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之上,如夢似幻,盡見莫內捕剎那光影的功架。


莫內攝於其吉維尼花園


莫內《秋天埃普特上的白楊樹》|2022年,紐約佳士得,US$3,645萬成交

關於「白楊樹」系列畫作,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而且也和拍賣有關。

原來那些埃普特河岸的白楊樹,並非自然生長,而是當地村落為了賺錢而栽種的。1891年夏天,白楊樹已經到了適合砍伐的時間,拍賣會也即將要舉槌。莫內收到消息後心急如焚:我還有很多畫布需要完成呢。

起初,莫內嘗試說服鎮長,希望能押後拍賣,可惜失敗而回。最終在拍賣前夕,他成功與一名木材商達成協議,合資購下河岸的白楊樹,又讓村民暫時不要砍伐,好讓自己完成整個「白楊樹」系列。

至於木材商在這宗交易上的金錢損失,自然是由我們的大畫家負責了。



Lot 44A|羅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4號(兩個主色)[橘色、紫紅色、黑色]》油彩 畫布|成交亞軍

創作時間:1950-51年
尺幅:170.2 x 139.1 cm
來源:

  • 列支敦斯登,Marlborough A.G.,1969年直接得自藝術家
  • 紐約,Marlborough-Gerson Gallery Inc.,1973年
  • Anne H. & Sid R. Bass於1980年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待詢(據悉約US$35,000,000)
落槌價:US$32,500,000
成交價:US$37,785,000


上文提到,紐約佳士得曾經於三年前為Anne Bass舉辦專拍。來到今季,這間龍頭拍行帶來Anne Bass與Sid Bass珍藏的數件藝術品。

Sid Bass是德州富豪,從家族石油生意承繼了大筆遺產,令他得以在石油、天然氣等範疇上大展拳腳投資,如今身家估計約US$36億,全球排行在1050位左右。1965年,Sid Bass迎娶Anne,夫婦倆一度成為華特迪士尼的最大股東之一。及至1988年,二人宣佈離婚,女方決定保留夫姓。 

這幅羅斯科抽象作,乃兩人於1980年在紐約一間畫廊購下,此後長期置於其德州寓所「The Bass House」安放,懸掛在鋼琴房的一面牆壁之上。此作以US$2,500萬起拍,US$3,250萬落槌,由手持「294」號牌的現場女士投得,連佣成交價為US$3,778萬。

佳士得上次舉辦Anne Bass專拍時,亦有兩幅羅斯科大作登場,皆繪於1960年代初,分別以US$6,680萬及US$4,962萬售出。


本作長期置於「The Bass House」安放,懸掛在鋼琴房的一面牆壁之上


羅斯科《無題(深淺紅色)》|2022年,紐約佳士得,US$6,680萬成交


羅斯科乃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

羅斯科乃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與Jackson Pollock、Barnett Newman、Clyfford Still等名家同期活躍於紐約藝壇。

其實,羅斯科並非美國土生土長,而是來自於一個俄羅斯猶太裔家庭。他約十歲時隨家人移居美國,思想深受尼采名作《悲劇的誕生》影響,創作的抽象藝術旨在探索人類在本質與自由意志之間的掙扎,予人宗教哲學般的精神之感。

羅斯科早期創作傾向具象,用色大膽、濃郁奪目。1948年,他的母親不幸離世,成為了藝術家風格轉向抽象的契機。

羅斯科希望描繪出當下自己的悲愴心情,於是就開始以大色塊的抽象模式去繪畫,力圖透過純粹的色彩、極簡的構圖來表現人類基本情感,成為其創作標誌。在餘下的生命裡,羅斯科都浸淫在這些抽象色塊中,直至1970年自殺,得年66歲。


Lot 54A|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科西嘉島(船)》油彩 畫布|成交季軍

創作時間:1968年
尺幅:86 x 91.1 cm
來源(The Value補充):

  • 科隆,Galerie Rudolf Zwirner
  • 法蘭克福,Galerie Ursula Lichter
  • 德國私人收藏,1969年
  • 倫敦佳士得,2000年6月27日,Lot 10(£883,750成交)
  • 瑞士,門德里西奧,MaxmArt
  • 現藏家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US$9,000,000 - 12,000,000
落槌價:US$12,900,000
成交價:US$15,245,000


此作約US$750萬起拍,主要爭奪者有二,分別委託Alex Rotter(全球總裁)及Katharine Arnold(二十/二十一世紀藝術部副主席,歐洲)替之出價。

由於兩人出手皆是謹慎,競價階段長期僅以每口US$10萬上升,故此作合共獲得近40口叫價之多。最終,拍賣官以US$1,290萬落槌,由Alex Rotter為「2263」號牌客戶投得心頭好,連佣US$1,524萬成交。

此作上一回拍賣是2000年,當時在倫敦佳士得以£88.3萬售出,折合約US$59萬。對比是次成交的US$1,524萬,即二十五年間升值約25倍。


Alex Rotter為電話上的「2263」號牌客戶投得心頭好


李希特的藝術思想,甚有德國哲學味道

「照相寫實」是李希特的著名創作系列,顧名思義就是以照片為藍本,再去加工創作,主題多是日常景物,《科西嘉島(船)》便是箇中佳作。

那麼照片本身,和按之加工創作的繪畫有甚麼分別呢? 

這位德國人認為,照片的圖像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大自然有說這朵雲有甚麼意義嗎?大自然有說這片海有甚麼情感嗎?並沒有,它們只是自然景像。

但是藝術家透過模糊化、拼貼、更改構圖、轉變光線明暗等種種方法,把個人的情感和想法加進去,在創作過程中賦予了這些景象意義。所以在李希特筆下,科西嘉島不再只是風光明媚的地中海風光,也是可以讓觀者投射個人情感的主體對象。


同場其他精選成交


Lot 41A|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Gypsophila》(意為植物「滿天星」)金屬薄板 電線 顏料

創作時間:1949年
尺幅:134.6 x 121.9 x 38.1 cm
來源:

  • 私人收藏
  • 紐約,Perls Galleries,約1967年
  • Anne H. & Sid R. Bass於1968年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US$6,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US$7,000,000
成交價:US$8,460,000


Lot 67A|封塔納(Lucio Fontana,1899-1968)《Concetto spaziale, In piazza San Marco di notte con Teresita》(直譯為:空間概念,和Teresita一同在聖馬可廣場度過晚上)壓克力 彩色玻璃石頭 畫布

創作時間:1961年
尺幅:150 x 150 cm
來源(The Value補充):

  • 米蘭,Toninelli Arte Moderna
  • 米蘭私人收藏
  • 倫敦佳士得,2017年10月6日,Lot 106(£10,021,250成交)
  • 現藏家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US$6,500,000 - 8,500,000
落槌價:US$6,200,000
成交價:US$7,540,000


Lot 43A|Frank Stella(1936-2024)《Itata》聚合物乳膠 金屬粉末 畫布

創作時間:1964年
尺幅:196.9 x 341.9 cm
來源:

  • 紐約,Leo Castelli Gallery
  • 洛杉磯,Ferus Gallery, Los Angeles,1965年
  • 紐約,Jacques Kaplan
  • 紐約,Leo Castelli Gallery
  • 紐約,Philip Johnson,1966年
  • 紐約佳士得,1983年5月10日,Lot 39
  • Anne H. & Sid R. Bass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US$6,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US$5,800,000
成交價:US$7,068,000


Lot 53A|Remedios Varo(1908-1963)《啟示》油彩 纖維板|藝術家拍賣紀錄

創作時間:1955年
尺幅:72.4 x 85.1 cm
來源:

  • 墨西哥城,Carlos Riveroll
  • 墨西哥城,Isaac Verbitzky
  • 墨西哥城,Hanni Bruder Kafka
  • 墨西哥,聖佩德羅加爾薩加西亞,Drexel Galería
  • 紐約私人收藏
  • 現藏家自上述來源承繼

估價:US$3,500,000 - 5,500,000
落槌價:US$5,100,000
成交價:US$6,221,000


Lot 71A|夏加爾(1908-1963)《旺斯地區》油彩 木屑 畫布

創作時間:1955-57年
尺幅:162 x 131.1 cm
來源:

  • 巴黎,Galerie Maeght,1959年入藏,最少收藏至1967年
  • 東京私人收藏
  • 紐約佳士得,1994年11月9日,Lot 59
  • 首爾,Gana Art
  • 現藏家於1995年1月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US$3,000,000 - 5,000,000
落槌價:US$4,900,000
成交價:US$5,979,000


Lot 60A|Diego Rivera(1886-1957)《La ofrenda de Janitzio》(直譯為:Janitzio的奉獻)油畫 亞麻布 纖維板

創作時間:1947年
尺幅:114.9 x 94.6 cm
來源:

  • 墨西哥城,Emma Hurtado(得自藝術家本人)
  • 美國私人收藏
  • 紐約蘇富比,1985年5月28日,Lot 38
  • 紐約,CDS Gallery
  • 現藏家於約1985年得自上述來源

估價:US$5,000,000 - 7,000,000
落槌價:US$4,500,000
成交價:US$5,495,000


Lot 52A|Dorothea Tanning(1910-2012)《結局》油彩 畫布|藝術家拍賣紀錄

創作時間:1944年
尺幅:43.2 x 43.2 cm
來源:

  • 紐約,Hans Richter(1949年1月27日,透過Julien Levy得自藝術家本人)
  • 紐約,Julien Levy
  • 紐約蘇富比,1981年11月4日,Lot 119
  • 現藏家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US$1,000,000 - 1,500,000
落槌價:US$1,900,000
成交價:US$2,349,0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專場:二十世紀晚拍
拍賣日期:2025/5/12
拍品數目:35
成交:35
成交率:100%
成交總額:US$217,0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