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大眾而言,藝術世界感覺總是高不可攀,令人望而卻步。門外漢若要談要起藝術,不免顯得附庸風雅。有不少藝術愛好者或收藏新手,縱使對藝術感興趣,礙於沒有接觸過任何的專業課程或訓練,不知從何入手。站在這藝術世界的門外,可能大家都像小編一樣會想:能不能再靠近一點點?
在佳士得美術學院的邀請下,小編參加了為期兩天的藝術課程,認識一下香港的中國工藝精品。課程設有英文及普通話班,內容和活動基本上相同,這次我率先參加了英文班,一窺由拍賣行舉辦的藝術課程有何特別。
課室位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房間後排的桌子擺放了不同的參考書,門外備有咖啡和茶水供學員提神。每班的學員人數因課程而異,而這次我參加的英語課程在平日進行,人數不會太多,有充份機會讓學員跟導師、專家和其他藝術同好互相切磋。
雖然課程為期兩天,但內容設計絕不敷衍馬虎,活動行程相當緊湊。有別於以理論為主的傳統藝術學院,佳士得美術學院安排了一連串密集的多元活動,透過拍賣行專家授課、參觀博物館、與業內人交流,帶領外行人一步步走進行內世界。
上午的講座由倫敦佳士得中國藝術品專家陳以昕,講述香港的中國藝術收藏及市場簡史。一開始看到這講題,小編本來擔心會是那些沉悶乏味的課堂,夾雜許多只有內行人才懂的專業用語。出乎意料地,小編聽得相當入神。講者把內容有系統地從古至今、西至東交代,先以宏觀的中國藝術歷史說起,再到不同的著名收藏家、古董商、博物館,有條不紊地呈現收藏界的網絡。而我最喜歡的就是講者分享藏家的趣聞逸事,大家都聽得投入著迷。
位於上環荷里活道的兩依藏博物館
午膳過後,大家便出發到位於上環荷里活道的兩依藏博物館,同行還有另一位導師,佳士得美術學院亞洲區總監毛國靖。兩依藏博物館是香港私人博物館,其創辦人馮耀輝乃著名的明清家具收藏家。博物館導賞員帶大家參觀館內各式各樣的古董家具,從筆筒、屏風、衣櫃到桌椅細說背後的學問。
館內珍藏包括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明黃花梨官帽椅,在拍賣市場上動輒過百萬成交。創辦人馮耀輝的千金兼兩依藏博物館館長馮依凌,非但沒有把藏品以圍柵重重圍起,反而鼓勵大家親手觸摸,甚至可以坐上去感受一下。馮依凌跟學員分享她和父親,從收藏到成立私人博物館的過程中,如何決定收藏和展覽的方向,建立獨樹一幟的珍藏系列。
為確保學員有足夠互動,導賞分成小組進行,學員都全神貫注地聆聽講解
學員可以親手觸摸藏品,聞一下衣櫃的木香味
倫敦佳士得中國藝術品專家陳以昕(左)、兩依藏博物館館長馮依凌(中)和佳士得美術學院亞洲區總監毛國靖(右)
荷里活道是遐邇聞名的古董街
繼遠美術創辦人吳繼遠
專程來到荷里活道,當然要穿梭一下遐邇聞名的古董街。小編以往偶爾經過,看到古玩店放著琳瑯滿目的藝術品,都忍不住駐足欣賞,但又不敢冒昧走進店內觀看。這次導師安排了學員拜訪繼遠美術創辦人吳繼遠先生,了解一下古董商的收藏之道。吳先生還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圖文並荗的筆記,如數家珍般向大家介紹店內藏品,從新石器時代的灰陶幾何紋扁尊、唐三彩加藍淺碗、北宋青白瓷紀年四系蓋罐到元青花三足花插。看到不同朝代的藝術珍品,仿佛上了一堂精彩的歷史課。
新石器時代的灰陶幾何紋扁尊(右下)
每當問到收藏要訣,行內人總會說要多看、多上手。而吳先生亦不吝分享,拿出他珍而重之的兩塊汝窯瓷片,讓大家親自摸一下陶瓷收藏的夢幻逸品。宋朝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以汝窯居首。存世的汝窯只有約80件,可見何其珍罕。學員紛紛拿起汝窯上手看,一邊聽著專家和吳先生講解,這樣互動的課堂確實難得。
就這樣子,小編體驗了一天充實的學習經歷,竟然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佳士得美術學院的網頁,查看今年不同主題的課程。如果對中國藝術有興趣,可以參加我這次的課程,第二 、三部份將於2019年5月和11月進行,主題為「瓷器」和「書畫」。課程時間配合香港佳士得拍賣,學員還能到拍賣預展,聽專家指導如何欣賞中國陶瓷及工藝精品,同時更深入了解拍賣市場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