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新任亞太區總裁晚拍舉槌 畢加索《女子半身像》破紀錄逾HK$1.96億成交

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今夜(26日)上演,畢加索《女子半身像》在新任亞太區總裁江華皓(Rahul Kadakia)槌下領銜成交,連佣逾HK$1.96億(NT$7.68億)易手,刷新這位不世天才的亞洲拍賣紀錄。

總結本場成績,38件拍品,僅3件未能覓得新主,成交率達92%,合共斬獲HK$5.65億(NT$22億)總成交額。

本場共有9件拍品以HK$1,000萬以上成交,包括趙無極「狂草」抽象畫《17.3.63》,連佣以HK$8,520萬(NT$3.33億)易手,成為本場領銜的東方藝術。

編按:江華皓將於2026年1月正式履新。他以往一直在珠寶部任職,曾於各地拍場擔任拍賣官


江華皓將會執掌佳士得亞太區總裁一職


Lot 8|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女子半身像》油彩 畫布|畢加索作品亞洲拍賣紀錄

創作時間:1944年3月5日
尺幅:80.8 x 65 cm
來源:

  • 紐約 庫茲畫廊(1947年或之前直接購自藝術家)
  • 紐約 私人收藏
  • 紐約 William Beadleston Fine Art
  • 倫敦 Waddington Galleries(購自上述來源)
  • 東京 Zen International Fine Art(1989年7月購自上述畫廊)
  • 1999年5月11日 紐約 蘇富比 編號144
  • 亞洲 私人收藏(購自上述拍賣)
  • 亞洲 私人收藏(2018年購自上述來源)
  • 現藏者繼承自上述來源

估價:HK$86,000,000 - 106,000,000
落槌價:HK$167,000,000
成交價:HK$196,750,000


讓我們由刷新拍賣紀錄的《女子半身像》說起。此作拍前已獲第三方保證,意即預先找來第三方買家提供保證,攤分風險之餘,免卻流拍之憂。

拍賣官江華皓以HK$7,000萬起拍,引來最少三位藏家出價競投,故無須動用提供第三方保證的買家。各方你來我往接連出價,叫價不消片刻已突破HK$1億大關。

在此之後,競價戰演變成電話席上的翁曉惠(Ada Ong,亞太區副主席暨台灣區主席)、Elena Ferrara(紐約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部商務總監)兩人代表客戶之間的拉鋸戰。

雙方梅花間竹出價,經過30次叫價之後,拍賣官最終在HK$1.67億落槌,由翁曉惠代表的「8024」號牌電話委託客戶投得,連佣成交價HK$1.96億(NT$7.68億),刷新畢加索畫作的亞洲拍賣紀錄。


漫長的競價戰,在翁曉惠(右)與Elena Ferrara之間展開


畫作最終由翁曉惠替牌號「8024」的買家投得

畢加索作品近年在香港拍場表現亮眼,備受亞洲藏家關注,畢翁描繪最後一任妻子 - 杰奎琳(Jacqueline Roque)的《抱膝女子》,2021年於香港蘇富比以HK$1.91億成交,創下亞洲紀錄。

時隔5年,今回舉槌的《女子半身像》以約HK$500萬之差,成功刷新紀錄。

此作繪於1944年,時值二戰末期,見證在戰爭與暴政陰霾之下,這位不世天才不屈不撓地展現出的創作激情。畫中描繪畢加索的情人繆思 - 朵拉·瑪爾(Dora Maar),一位才華橫溢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


畢加索與朵拉


朵拉

1944年春天,德軍已佔領巴黎將近四年。面對戰爭與動盪,畢加索選擇留下,多次回絕離開的機會。他的作品被視為「墮落藝術」,無法公開展出,畫室長期受蓋世太保監視。即便如此,他仍不曾停筆,身披厚衣,在困頓中默默作畫。畫室成為他的精神庇護所,也是許多巴黎知識分子聚集交流的地方。

這段時間裡,朵拉不僅是畢加索的伴侶,更是他的創作夥伴與靈感來源。她的面容成為戰時苦難的象徵:結構破碎、色彩刺目,構圖中蘊含強烈張力,尤以自1937年開始的《哭泣的女人》系列為代表。她亦以鏡頭紀錄畢翁反戰名畫《格爾尼卡》的創作過程,並與男方一同鑽研版畫技法,探索影像與繪畫的邊界。

然而到了1944年,這段關係已逐漸走向尾聲。戰爭帶來的壓力以外,畢加索與另一位靈感女神瑪麗-德雷莎(Marie-Therese Walter)仍保持往來,而年輕畫家弗朗索瓦絲·吉洛(Françoise Gilot)的出現,也讓朵拉愈感失落。


《女子半身像》局部

《女子半身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畫中,朵拉身著鮮紅衣裙,烏黑髮絲盤起,頭戴標誌性帽飾。她目光如炬,神情莊嚴而冷靜,直視觀者。畢加索運用其典型的多重視角手法,將側面與正面重疊,畫面以黑、白、紅與綠四種強烈對比色調交織,流露出憂慮與憧憬、焦慮與樂觀的複雜情感。

作品尺幅為80.8 x 65 cm,與倫敦泰特美術館長期借展及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所藏的同系列朵拉肖像相近,創作時間亦僅相距數月。本作由私人藏家雅蓄超過25年,是次首度亮相亞洲拍場,無疑為市場近年最具代表性的朵拉肖像之一。



Lot 11|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斜倚在靠墊上的裸女》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64年12月19日
尺幅:54 x 73 cm
來源(The Value補充):

  • 藝術家舊藏(直至至少1980年)
  • 歐洲 私人收藏
  • 美國 私人收藏
  • 紐約 佩斯威爾登斯坦畫廊
  • 美國 私人收藏(1999年12月14日購自上述畫廊)
  • 2019年5月13日 紐約 佳士得 編號32 A(成交價:US$2,535,000)
  •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20,000,000 - 30,000,000
落槌價:HK$26,000,000
成交價:HK$32,220,000


同場舉槌的另一幅畢加索畫作《斜倚在靠墊上的裸女》,同樣已獲第三方保證。拍賣官以HK$1,400萬起拍,吸引四位藏家出手競投,同樣無須動用第三方保證的買家。

經13口叫價後,拍賣官以HK$2,600萬落槌,由Elena Ferrara代表的「8088」號牌電話委託客戶投得,連佣成交價HK$3,222萬(NT$1.26億)。


Elena Ferrara替「8088」號牌的電話客戶投得心頭好

繪於1964年的《斜倚在靠墊上的裸女》,畫中人是畢加索晚年的靈感泉源兼最後一任妻子 - 杰奎琳。

二戰結束後,畢加索移居法國南部小鎮瓦洛里,醉心於陶藝創作。1952年,他在當地的馬杜拉製陶工坊初遇杰奎琳。這位女子氣質沉靜,眉眼深邃,顴骨高挺,面容饒富古典韻味,令當時七十二歲的畢加索一見傾心。

他曾在女方家門前以粉筆畫下鴿子,並在其後半年裡天天獻上玫瑰,直到她答應約會。翌年,畢加索與弗朗索瓦絲結束長達十年的關係,杰奎琳自此走入他的生活,展開一段二十年的情緣,並於1961年結為連理,陪伴他走過創作生涯的最後篇章。


杰奎琳(右)成為畢加索最後一任妻子

自1954年5月起,杰奎琳的身影逐漸出現在畢加索的畫作中。以她為題的作品,不僅構成畢加索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創作面貌,也在藝術市場上備受青睞。

細看本作,畫中的杰奎琳神情放鬆,姿態自然,彷彿未經安排,卻更貼近兩人長年相處中無聲而親密的默契。此作上一次現身拍場為2019年,當時於紐約佳士得以US$253.5萬(約HK$1,970萬)易手。如今本作以HK$3,222萬(約US$416萬)成交,在7年間升值約64%。




Lot 22|趙無極(1920-2013)《17.3.63》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1963年
尺幅:130 x 97.2 cm
來源:

  • 巴黎 法蘭西畫廊
  • 勒韋西內 私人收藏 (購自上述畫廊)
  • 盧森堡 私人收藏
  • 香港 德薩畫廊 (購自上述來源)
  • 亞洲 私人收藏 (於2015年購自上述畫廊)
  •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HK$70,000,000 - 90,000,000
落槌價:HK$70,000,000
成交價:HK$85,200,000


至於本場的東方藝術,由趙無極「狂草」抽象畫《17.3.63》領銜。此作以HK$5,500萬起拍,經4次叫價後,以HK$7,000萬落槌,由馬睿(Nico Ma,高級客戶代表,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部)替牌號「8046」的電話委託客戶投得,連佣成交價HK$8,520萬(NT$3.33億)。

趙無極向來是亞洲藝術市場的中流砥柱。近年來,內地和香港接連策辦重磅展覽:2023年,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百年回顧展「大道無極」,成為全球年度藝壇盛事;今年年底,香港M+博物館亦將呈獻「趙無極:版藝匠心」,再次奠定這位大師在藝術史上無法憾動的地位。

趙無極的創作大致可分為「甲骨文」、「狂草」、「無境」等階段,各具風貌。其中,「狂草」作品筆勢奔放,氣韻豪邁,屢屢寫下天價,今回的《17.3.63》正屬當中一例。


馬睿替牌號「8046」的電話委託客戶投得心頭好


趙無極

1960年代初,趙無極聲名漸揚,先後於紐約庫茲畫廊(Kootz Gallery)、巴黎法蘭西畫廊(Galerie de France)舉辦個展,並參展1961年東京雙年展,正式躍上國際藝壇。

他遷入新的工作室,空間更為寬敞,採光良好。彼時正值盛年的他,幾乎日日與畫面搏鬥,挑戰大尺幅創作,將內在的激情轉化為強烈的視覺語言。

此時期作品普遍呈「中軸式」構圖:橫幅如左右開弓,直幅則頂天立地,畫面張力十足,亦映照他的雄心壯志。他將書法筆意融入油彩,突破「甲骨文」時期的圖像結構,並以水墨「墨分五色」的理念,賦予油畫更豐富的層次與韻味。


《17.3.63》局部

《17.3.63》以罕見的鮮紅色為主調,氣勢懾人。書法筆觸自上而下,一氣呵成,速度與力量並具,展現藝術家巔峰時期的信心與魄力。

此作亦體現趙無極對光影的敏銳掌握。他的工作室設有玻璃天窗,自然光自屋頂傾瀉而下,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用色與構圖。

完成不久,《17.3.63》即於1965年亮相德國埃森福克旺博物館,成為趙無極首場回顧展的重要展品。據統計,趙無極1960年代以鮮紅為主調、尺幅相近或更大的作品僅存19幅,其中又只有8幅從未現身拍場,此作正是其中之一。



Lot 10|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午後光影下吉維尼的春天》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885年作於吉維尼
尺幅:60.4 x 81.7 cm
來源:

  • 巴黎 杜蘭德·魯埃爾畫廊 (1885年9月直接購自藝術家)
  • 紐約 杜蘭德·魯埃爾畫廊 (1886年轉自上述畫廊)
  • 紐約 歐文·戴維斯 (1886年購自上述畫廊)
  • 紐約 杜蘭德·魯埃爾畫廊 (1899年1月7日購自上述收藏)
  • 新奧爾良 艾倫·H·亨德森 (1913年11月10日購自上述畫廊)
  • 新奧爾良 亨特及珍妮·亨德森 (1935年受贈自上述收藏)
  • 新奧爾良 查爾斯·亨德森 (繼承自上述來源); 佳士得 紐約 2017年5月15日 編號21A
  •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33,000,000 - 55,000,000
落槌價:HK$30,000,000
成交價:HK$37,100,000


乘著亞洲藝術市場「西風東漸」之勢,多位西方藝術巨匠相繼在香港拍場創下紀錄,莫內便是其中之一。去年,隨著佳士得亞太區新總部開幕,莫內名作《睡蓮》以HK$2.33億(NT$9.53億)成交,刷新這位印象派宗師的亞洲拍賣紀錄。

時隔一年,佳士得帶來莫內較早期的風景畫《午後光影下吉維尼的春天》。此作以HK$2,000萬起拍,經四次叫後,以HK$3,000萬落槌,由電話席上的許仁瑋(Ronnie Hsu,亞太區珠寶部拍賣主管)替牌號「8070」的電話客戶投得,連佣成交價HK$3,710萬(NT$1.45億)。


許仁瑋替牌號「8070」的電話客戶投得莫內畫作

《午後光影下吉維尼的春天》完成於1885年,那時他已在吉維尼定居兩年,遠離巴黎喧囂,專心投入創作。

吉維尼的鄉野風光幾乎處處啟發他創作靈感。畫中果樹迎風搖曳,後方的教堂與小屋靜靜佇立,所描繪的,是距離他住處僅約十五分鐘步程的寧靜風景。

十九世紀法國小說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曾在諾曼第見過莫內戶外寫生。他形容莫內會靜靜守在原地,等到光線與色彩達到心中所想,才肯動筆,並說道:「他不是畫家,而是一位獵人。」


莫內與吉維尼花園

莫內作畫時,往往同時攜帶多塊畫布,隨光影變化在其間來回作畫,力圖捕捉大自然稍縱即逝的瞬間。自1880年代末起,他更以「系列」的方式創作,反覆描繪同一主題在不同時刻的面貌。從《乾草堆》、《睡蓮》,到本次上拍的《午後光影下吉維尼的春天》,皆屬此脈絡之作。

此作描繪吉維尼村一隅,陽光灑落於教堂與屋舍之間,正是莫奈午餐後散步時所見之景。畫作於20世紀初傳入美國,為新奧爾良糖業鉅子亨特・亨德森(Hunt Henderson)收藏,並由家族世代保存。直至2017年首次釋出,於紐約佳士得上拍,最終以逾US$416萬成交。

如今此作以HK$3,710萬(約US$480萬)成交,在9年間稍微升值15%。




Lot 6|草間彌生《南瓜 [TWAQN]》壓克力 畫布 

創作年份:2015年
尺幅:112 x 145.5 cm
來源:

  • 新加坡 大田秀則畫廊
  • 現藏者於2015年購自上述畫廊

估價:HK$22,000,000 - 32,000,000
落槌價:HK$28,000,000
成交價:HK$34,660,000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畫作《南瓜 [TWAQN]》,以超越估價範圍HK$3,466萬(NT$1.35億)成交。

此作拍前已獲第三方保證,拍賣官以HK$1,500萬起拍,引來三位藏家出價競投。經8口叫價後,以HK$2,800萬落槌,由電話席上的李學俊(Hak Jun Lee,韓國區總經理)替牌號「8065」號牌的電話客戶投得。


李學俊替牌號「8065」的電話客戶投得心頭好

在當代藝術市場,草間彌生是備受矚目的焦點人物。這位年逾九旬的日本藝術家,以標誌性的波點與南瓜意象深植人心。

2023年,香港M+博物館舉辦「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大型回顧展,更令大家全面認識到這位「波點女王」的創作人生。加上知名時尚品牌第二度與草間合作推出聯乘系列,不同形式的宣傳品在全球各地湧現。連帶草間歷年來的作品,都在拍賣場上走勢凌厲。

《南瓜 [TWAQN]》為草間近五年內於拍場出現尺幅最大的「多南瓜」作品,曾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與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現代藝術館的回顧展中展出。


2023年,香港M+博物館舉辦「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大型回顧展

草間自幼受幻覺所擾,創作成為她重建內在秩序的方式。她透過不斷重複的圖像「自我消融」,逐步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抽象美學。

她與南瓜的情感連結,始於童年時期一次生動清晰的幻覺經驗。她曾回憶道:「我第一次看見南瓜是在小學時,當時我和祖父到一個大型種子採集場參觀……看到一個人頭般大的南瓜……它還栩栩如生地開始和我說話。」

草間將自身的脆弱轉化為創作的力量,將滿溢的幻想世界投射於畫布之上,描繪出由波點與網狀構成的萬花筒宇宙。她筆下的南瓜,不僅映照她的精神世界,也成為其藝術語彙中的重要符號,彷似她的另一個自我。


其他重點成交


Lot 27|沃爾特·史畢斯(Walter Spies,1895-1942)《湖畔寶塔》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1929年
尺幅:91.2 x 106.7 cm
來源:

  • 巴黎 Max Fould-Springer 男爵 (於1929年直接購自藝術家)
  • 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藏 (繼承自上述來源)
  • 紐約 Wildenstein & Co. Inc.
  • 現藏者於2003年購自上述畫廊

估價:HK$20,000,000 - 30,000,000
落槌價:HK$20,000,000
成交價:HK$26,120,000


Lot 14|康多(George Condo)《躺臥的藍色形態》油彩 麻布

創作年份:2011年
尺幅:198 x 188 cm
來源:

  • 倫敦 Simon Lee 畫廊
  • 美國 私⼈收藏 (於2011年6月購自上述畫廊)
  • 2021年5月12日 紐約 蘇富比 編號107
  •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12,500,000 - 22,500,000
落槌價:HK$14,500,000
成交價:HK$18,190,000


Lot 26|夏加爾(Marc Chagall,1887-1985)《送給戀人的鮮花或花束》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1930年
尺幅:46.2 x 38.2 cm

  • 科萊特·博格納 (直接購自藝術家)
  • 倫敦 亞瑟·圖斯畫廊 (1962年8月28日購自上述來源)
  • 菲利普·戈德堡先生和女士 (1963年1月購自上述來源); 1986年12月2日 倫敦 佳士得 編號110
  • 巴黎 塔梅納加畫廊 (購自上述拍賣)
  • 瑞士 私人收藏 (購自上述拍賣); 2010年6月24日 倫敦 佳士得 編號379
  • 瑞士 蘭道畫廊 (購自上述拍賣)
  • 現藏者於2014年購自上述畫廊

估價:HK$5,500,000 - 7,500,000
落槌價:HK$12,000,000
成交價:HK$15,140,000


Lot 7|草間彌生《飛向宇宙 — 波點南瓜(朱紅色)》彩繪 鋁雕

創作年份:2010年
尺幅:200 (H) x 150 x 150 cm
來源:

  • 羅馬 高古軒
  •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估價:HK$9,000,000 - 15,000,000
落槌價:HK$9,500,000
成交價:HK$12,065,000


Lot 31|曾梵志《無題 09-1-5》油彩 畫布(雙聯作)

創作年份:2008年
尺幅:: 180 x 280 cm(每聯);180 x 560 cm(整體)
來源:

  • 亞洲 私人收藏 (直接購自藝術家)
  • 現藏者繼承自上述來源

估價:HK$3,000,000 - 5,000,000
落槌價:HK$7,100,000
成交價:HK$9,017,000


Lot 23|吳冠中(1919-2010)《棗樹與兒童》油彩 畫板

創作年份:1973年
尺幅:41.5 x 35.3 cm
來源:

  • 私人收藏
  • 2004年11月1日 香港 蘇富比 編號504
  •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6,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HK$6,900,000
成交價:HK$8,763,000


Lot 12|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女孩》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1872-1873年
尺幅:16.5 x 13.4 cm
來源:

  • 巴黎 奧古斯特·佩勒林
  • 巴黎 雷尼·勒孔特女士 (繼承自上述收藏)
  • 法國 私人收藏 (繼承自上述收藏); 1999年11月8日 紐約 佳士得 編號134
  • 英國 私人收藏 (購自上述拍賣); 2011年2月9日 倫敦 佳士得 編號39
  • 私人收藏 (購自上述拍賣); 2013年5月9日 紐約 佳士得 編號212
  • 亞洲 私人收藏 (購自上述拍賣)
  • 現藏者繼承自上述來源

估價:HK$3,500,000 - 5,500,000
落槌價:HK$6,500,000
成交價:HK$8,255,000


Lot 1|薩爾沃 (Salvo,1947-2015)《春日清晨》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2007年
尺幅:150 x 200 cm
來源:

  • 米蘭 Zonca & Zonca畫廊
  • 歐洲 私人收藏 (於2007年購自上述畫廊)
  • 現藏者受贈於上述收藏

估價:HK$800,000 - 1,500,000
落槌價:HK$4,000,000
成交價:HK$5,080,0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佳士得香港
專場: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5/9/26

拍品數目:38
成交:35 
未成交:3
成交率:92%
總成交額:HK$565,64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