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越千年的單色美學 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國瓷器專訪

中國歷史長河之中,誕生過無數璀璨繽紛的藝術品。其中,單色藝術可說佔了半壁江山,憑著歷久彌新的美學,無論在甚麼時代都從未在潮流中退卻。

今季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除了常規專拍「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以外,又特別策劃了兩個重磅單一藏家專場「區百齡珍藏第二部份」「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此三大專場的星級陣容之中,都有著單色藝術的身影。

象牙白聞名千年的北宋定窯淨瓶、千變萬化的康熙豇豆紅釉萊菔尊、乃至迷倒滿清皇室的翠玉方鼎式蓋爐。這些矚目的單色重器,我們交由安偉達(Marco Almeida,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門主管)親自為大家介紹。



Lot 1009|北宋 定窯刻牡丹紋淨瓶|抱樸山居珍藏

高度:25 cm
來源:

展覽:

出版:

專場: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
估價:HK$18,000,000 - 25,000,000


定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市場所見大多為碗、盤、洗等圓器,如本品般的琢器立件則是罕有。

形制與本品相類的宋代定窯瓶,已知者只有兩例。一例尺寸略小,刻螭龍紋,清宮舊藏,現為北京故宮館藏;另一例是我們印好圖錄後新發現的,於河北巨鹿宋代故城選址出土,刻花卉紋,現藏巨鹿縣博物館。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欣賞這件重器。一、色澤溫潤,猶如象牙,為最上乘的定窯呈色;二、琢器立件鮮見,如本品般造型絕美的淨瓶更是難以燒製;三、紋飾簡約高雅,線條柔韌生動,與釉色和器型堪稱絕配。


北京故宮近例


另一角度欣賞本品

二十世紀初,西方對中國藝術的審美,乃是由英國一群頂尖藏家所主導,舉如大名鼎鼎的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尤莫夫伯洛斯(George Eumorfopoulos)、以及艾倫‧巴羅爵士(Sir Alan Barlow)。

巴羅爵士在鑑藏界廣受尊敬,1940至1960年代擔任東方陶瓷學會的會長之職,生前把不少藏品捐予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等重要公共收藏,身後故藏則促轉移至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

論中國陶瓷,巴羅爵士尤其偏愛早期匠人手作器物。本瓶屬巴羅爵士家族後人繼承的少數珍藏之一,後經東西方著名藏家遞藏,今回也是它第三度被選為拍賣圖錄封面,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艾倫‧巴羅爵士在鑑藏界廣受尊敬


Lot 926|清康熙 豇豆紅釉萊菔尊 三行六字楷書款

高度:20.5 cm
來源:

展覽:

出版:

專場:區百齡珍藏第二部份
估價:HK$7,000,000 - 12,000,000


去年我們為區百齡策辦專拍,是其珍藏破天荒首度釋出市場。來到今季第二部份,我們帶來數量更多(45件)、橫跨中國數百年歷史的名瓷,務求能夠更全面地呈現這位傳奇藏家的品味。

這些名瓷不但品相良好,而且種類繁多,從趙宋單色釉、元青花、明代御器、乃至清宮彩瓷,洋洋大觀。我相信,無論是資深還是新進藏家,都一定能找到他們的心頭好。

圖錄封面是這件萊菔尊,是市場上其中一件最為出眾的「八大碼」。「八大碼」是八種施以豇豆紅的文房用具,為康熙年間的名貴品種,乃清代最引人入的釉料之一。

從分類上來說,豇豆紅屬於極難掌控的銅紅釉家族。它尤其令人著迷的地方,在於因應施釉的厚薄,以及燒製過程中的氧化和還原氣氛,會展現出千變萬化的釉色。

以本瓶為例,我們遠觀時,會為其明艷的粉紅色所吸引;近賞時,則會看到釉面其實夾雜著細小的綠色苔點。如此完美的豇豆紅釉色,全賴匠人對燒造火候拿揑之精準。

1998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策辦「區百齡珍藏100件官窯瓷器」展覽,乃其自1768年成立以來,首次舉行的單一中國瓷器私人珍藏展覽 - 當時,本瓶正是焦點展品之一。


傳奇藏家區百齡



安偉達 Marco Almeida|佳士得 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門主管


Lot 808|晚清 翠玉饕餮紋瑞獅鈕獸足雙耳方鼎式蓋爐

高度:16.5 cm
來源:

出版:

專場: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
估價:HK$6,000,000 - 8,000,000


當我們走進「愛蓮堂」的收藏世界之中,就可感到此間主人為中國藝術傾注無限心力,而且品味儒雅,鑑賞眼光獨到。他興趣廣泛,以御用文房雅器為首,囊括宋瓷、明清御瓷、玉器、家具等等,乃如今世上最具品味的私人收藏之一。

「愛蓮堂」雅蓄之中,這件翠玉蓋爐是其中一件我最為鍾情的。明朝之時,翡翠已經傳入中土(赭紅色者稱翡,最受珍視的翠綠者稱翠,又稱翠玉),及至清代乾隆治下逐漸受到重視,到晚清更成為皇家身份象徵。

本品為藤田傳三郎舊藏,體量碩大,色澤就如同樣貴重的祖母綠般翠綠純淨,品質幾近完美,令人深深著迷,視線久久不能移開。

編按:藤田傳三郎為明治時期的關西商界巨擘。2017年,紐約佳士得舉辦震撼收藏圈的「藤田美術館藏」專拍,其創辦人正是藤田傳三郎。本品則早於1929年之時,經由這位男爵的藏品拍賣會釋出

品質非凡的原料以外,本品技藝亦是巧奪天工,在玉質運用和雕工上俱是毫無瑕疵。

本翠玉鼎呈長方形,口下漸收,下承四獸足,腹部雕饕餮紋,器型和紋飾皆源自古代青銅器,如此特色與乾隆帝好古敏求的審美有所關聯。

這無疑是市場上其中一件最上乘的翠玉,鏡頭和相片都無法完全捕捉到它的美。你真的要來到The Henderson的預展現場,親身觸摸鑑賞,才能體會到何謂青翠欲滴。


其他精選拍品


Lot 1036|明宣德 翠青釉模印葵口盤 雙圈六字楷書款|重要亞洲私人收藏

直徑:18.2 cm
來源:

  • 私人舊藏,於1990年代晚期購藏於香港
  • 現藏家約2004年購自上述者

專場: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
估價:HK$10,000,000 - 15,000,000


Lot 1099|晚明 鎏金銅菩薩坐像|香港私人珍藏

高度:58.5 cm
來源:

  • Kierulff 家族舊藏,由丹麥商人兄弟Peter Arnt Kierulff (1838-1909)及Hannibal Julius Kierulff(1858-1907)於清末民初購藏,後由家族珍藏至今
  • 倫敦佳士得,2016年11月8日,拍品114號

專場: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
估價:HK$ 2,200,000 - 3,000,000


Lot 1081|清十七/十八世紀 黃花梨四出頭方材官帽椅

尺寸:104 x 59 x 49.5 cm
來源:香港私人收藏
專場: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
估價:HK$600,000 - 800,000

Lot 938|清雍正 洋彩過枝虞美人盌 雙方框六字楷書款

直徑:13.3 cm
來源:

  • Alfred Chester Beatty爵士 (1875-1968)舊藏
  • 倫敦蘇富比,1953年10月23日,拍品32號
  • Walter Sedgwick 夫人(1883-1967)舊藏
  • 倫敦蘇富比,1968年7月2日,拍品152號
  • F.W.A. Knight 舊藏
  • 倫敦Bluett,1976年6月9日
  • 莫士撝,香港

專場:區百齡珍藏第二部份
估價:HK$ 6,000,000 - 10,000,000

Lot 959|清乾隆 青花八吉祥葵瓣三足洗 六字篆書款

寬度:21 cm
來源:

  • 香港蘇富比,1975年11月17日,拍品56號

專場:區百齡珍藏第二部份
估價:HK$1,500,000 - 2,500,000


Lot 803|清乾隆 洋彩粉青地御題三清茶詩茶壺 六字篆書款

高度:13 cm
來源:

  • 香港蘇富比,1986年5月20日,拍品129號
  • 鴻禧美術館,台北 ,1990年前

展覽:

  • 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鴻禧集珍》,1996年5月5日-7月5日,展覽圖錄圖版54號

出版:

  • 鴻禧美術館,《中國歷代陶瓷選集》,台北,1990年,頁362-363,圖版162號
  • 鴻禧美術館,《鴻禧集珍-一九九六年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台北,1996年,頁36,圖版54號

專場: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
估價:HK$30,000,000 - 40,000,000

Lot 814|清乾隆 銅胎畫琺瑯八方雁安黃地番花煖硯 藍料雙方框「乾隆年製」楷書款

高度:10.8 cm
來源:

  • 美國私人舊藏
  • 藍理捷,紐約
  • 莫士撝,香港
  • Nino Marakovic舊藏
  • 歐洲私人珍藏;《The World of Qianlong》,香港蘇富比,2003年4月27日,拍品4號

專場: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
估價:HK$12,000,000 - 18,000,000

Lot 811|南宋 官窯八棱葵瓣洗

直徑:12.1 cm
來源:

  • Harry Garner爵士(1891-1977)
  • R.F.A 里埃斯科(1877-1964),希斯菲爾德,英國, 1952年入藏
  • 克羅伊登市珍藏
  • 倫敦蘇富比,1984年12月11日,拍品206號
  • 倫敦蘇富比,1995年12月5日,拍品246號
  • 倫敦蘇富比,2003年6月12日,拍品104號

出版:

  • R.F.A 里埃斯科,《Oriental China No.1: Riesco Collection》,頁35(圖一)

專場: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
估價:HK$5,000,000 - 8,000,000


佳士得香港|2025秋季亞洲藝術週

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專場
地點:中環美利道2號 The Henderson 6樓
預展:2025/10/23-29
拍賣: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