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現當代藝術推手 林家如:香港拍賣要堅守亞洲特色

香港此處彈丸之地,藝術市場蓬勃,與紐約、倫敦並列全球三大拍賣重鎮。市場近年掀起「西風東漸」之勢,西方藝術品在港的成交價屢創新高。香港拍賣場要如何特立盛放?林家如(Evelyn Lin)認為,縱向要串連脈絡,橫向要建構對話,同時堅守亞洲特色。

自1998年起,林家如先後效力兩大國際拍賣公司,現任佳士得亞太區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部聯席主管。身處行內要職,憑著敏銳觸角,成績有目共睹。在她主理的拍賣裡,多位藝術家刷新拍賣紀錄,比如曾梵志《最後的晚餐》,2013年以HK$1.8億天價拍出,榮登當時「最貴亞洲當代藝術品」。

在香港拍賣前夕,The Value專訪這位經驗豐富的女將,暢談亞洲藝術市場特色、流變、定位。


林家如:

我在1998年加入拍賣公司,這可說是我在唸書時的一個夢想,即使我不是主修藝術科系。很多人覺得如果要加入拍賣公司,學校、科系定要跟藝術相關。事實上,拍賣界有很多非藝術科系相關的從業人員。

簡單來看過往的經歷,整個亞洲藝術市場的變化,我都身與其中,亦很榮幸可以見證亞洲市場崛起。從最早期,兩家拍賣公司在台北設立拍賣,接著將整個重點轉到香港。時至今日,亞洲已是全球第二大藝術市場。

在千禧年左右,剛剛形成的亞洲市場非常具區域性。以台灣市場為例,兩家拍賣公司一直以來都有在當地拍賣油畫,所以油畫算是一個主流,有很長的收藏歷史。這麼多年來,台灣藏家的著重點一直是趙無極、常玉等大家熟悉的藝術家。這些大師在台灣鋪墊的時間很久,畫廊、美術館辦過眾多展覽,教育出一批資歷很深厚的藏家。相對而言,當時的香港並非那麼盛行。


《五裸女》以HK$3億成交,寫下常玉拍賣紀錄|2019年11月香港佳士得

香港藏家是從水墨開始接觸收藏的,慢慢轉為以亞洲區域的藝術家為主。當中的銜接點,是一批同時擅長水墨跟油畫的藝術家,吳冠中就是非常明顯的一例。吳冠中遊走於這兩種媒材,對很多水墨藏家而言較容易接觸、入門。因為這樣的關係,讓很多早期收集水墨的藏家開始參與油畫市場。

隨著這幾年來,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進駐香港,還有很多國際畫廊紛紛開設自己的藝術空間,將西方藝術帶到此處彈丸之地。這是帶動整個香港市場走向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


Lot 28|吳冠中(1919-2010)《紹興民宿》油彩 木板
1977年作
46 x 61 cm
估價:HK$15,000,000 - 25,000,000


Lot 1156|吳冠中(1919-2010)《水鄉》設色紙本 鏡框
67 x 77 cm
估價:HK$2,600,000 - 3,200,000


左為張頌仁,右為曾梵志,攝於1995年曾梵志個展

再放眼內地市場。內地藏家多從杭州美院一些比較重要的藝術家切入。油畫的話,也是從吳冠中開始。在90年代末,北京很多藝術家陸續參與展覽。標誌性如張頌仁,當時把中國藝術家帶到威尼斯雙年展,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這讓很多中國藏家開始關注起自己的藝術家。

你可以看到,每個區域有自己不同的地緣關係發展。

在香港的拍賣保有亞洲特色,是我一直以來的堅持。若大家放眼歐美,倫敦、紐約兩地拍賣的同質性非常高,拍賣的藝術家名單多有重疊。然而,亞洲的市場結構跟歐美非常不同,所以保持亞洲特色,對市場而言極為重要。以我們佳士得香港整個收件比例來看,亞洲藝術家的比例依然佔了一半。

談到我們五月份即將舉槌的拍賣,應該是這幾年來陣容、實力最強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辛康納利爵士私人珍藏
Lot 48|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畫框裡的男子半身像》油彩 畫布
1969年3月29日作於穆然(Mougins)
92 x 73 cm
估價待詢


辛康納利 Sean Connery

我的部門從印象派涵蓋到戰後,甚至當代,這是我們的規劃理念,當然也是佳士得的特色。在近現代,我們有畢加索。這件畢加索《畫框裡的男子半身像》,是著名演員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台譯史恩·康納萊)的收藏,由他飾演的007無人不知。

在西方的部分,有霍克尼 David Hockney、李希特 Gerhard Richter,這些亞洲市場難得一見的作品。而且,這次拍賣的大多出自這些藝術家具代表性的創作年份。比如李希特的《Besen》,繪於80年代,畫家正值壯年創作時期。


Lot 26|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年生)《尼科爾斯峽谷三》壓克力 畫布
2017年作
121.9 x 243.8 cm
估價:HK$100,000,000 - 120,000,000


Lot 22|李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生)《Besen》油彩 畫布
1984年作
224.7 x 200 cm
估價:HK$55,000,000 - 75,000,000

在亞洲的部分,有趙無極。 這幅《29.09.64.》出自趙無極60年代創作全盛期,也是目前拍賣市場中尺幅最大的。日本的部分,有白髮一雄;韓國的部分,有金昌烈。這幅是金昌烈接近80年代的作品,尺幅非常大,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水滴畫。

在規劃的時候,我們試圖建構一個藝術對話的平台,就如白髮一雄的作品,如何跟趙無極、李希特的有不同互動。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Lot 15|趙無極(1920-2013)《29.09.64.》油彩 畫布
1964年作
230 x 345 cm
估價:HK$220,000,000 - 280,000,000


Lot 16|白髮一雄(1924-2008)《宇治川 (宇治の戦) 》油彩 畫布
約1967年作
183 x 273 cm
估價:HK$15,000,000 - 24,000,000


Lot 43|金昌烈(1929-2021)《水滴第2M號》油彩 畫布
1978年作
182 x 228 cm
估價:HK$3,800,000 - 5,800,000

當初決定加入香港佳士得,主因是這個平台能夠展現整個藝術史的脈絡,從印象派一直到當代。

對我而言,第一,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第二,是市場考慮。對於很多亞洲藏家,購藏開始沒有所謂的範圍限制。很多收藏趙無極的客人,同時在收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或是收年輕藝術家的新藏家,也開始關注、學習收藏畢加索。這非常重要,也是現在的收藏趨勢。我認為這個平台如此展現,是對現在市場最貼切的一個規劃。

展望未來,年輕藏家或會成為亞洲市場的一個特點。

亞洲年輕藏家的比例較歐美高很多。其中有一年,年輕藏家在我們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拍賣中,佔了整整25%。他們的消費習慣帶動著整個藝術市場的變化。例如,現在很多人會在手機上買藝術品,亦會透過Instagram、小紅書來了解藝術家。這些年輕藏家多從一些單價較低的藝壇新星開始。正因如此,年輕藝術家在香港的拍賣走勢強勁,例如Avery Singer,拍賣紀錄屢屢在港刷新。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亦是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