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史上最大內部無瑕濃彩粉鑽 「The Pink Supreme」HK$8,387萬佳士得易手

11月香港秋季拍賣周,珠寶版塊的焦點落在「The Pink Supreme」身上。

這顆鑽石重15.48克拉,乃拍賣史上最大顆的內部無瑕濃彩粉鑽,今日(27號)在佳士得舉槌,連佣HK$8,387萬(NT$3.39億)易手,摘下「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的成交桂冠。

綜合而言,此場共113件拍品上陣,89件順利售出,成交率近79%,斬獲逾HK$4.91億,其中11件珠寶首飾逾千萬成交,成績相當不俗。

事不宜遲,現在與大家一起欣賞頭四位成交的天價鑽石。


Lot 1911|「The Pink Supreme」15.48克拉 枕形濃彩粉紅色 IF Type IIa 鑽石戒指(成交冠軍)

GIA報告編號:6019089
估價:HK$70,000,000 - 100,000,000
落槌價:HK$70,000,000
成交價:HK$83,875,000


拍賣官Rahul Kadakia以HK$5,000萬起拍,獲約5口叫價,HK$7,000萬落槌,由石麗華(Vickie Sek,亞太區珠寶部主席)為電話上的「8061」號牌客戶投得The Pink Supreme,連佣成交價為HK$8,387萬。如以重量計算,每克拉價值近HK$542萬。

如果大家今日身處拍賣廳現場,或是網上觀看直播,便會發現佳士得一眾員工為烘托The Pink Supreme,都特意穿上了各式粉紅衣裝配件。

The Pink Supreme重15.48克拉,為拍賣史上最大顆的內部無瑕(IF)濃彩粉鑽。彩鑽成色中,濃彩(Fancy Intense)屬於第二級,僅次於最高級的艷彩(Fancy Vivid)。

若只論成色而不談淨度,拍賣史上最大顆的濃彩粉鑽為The Raj Pink,重37.3克拉,淨度為VS1(比IF次四級),於2017年在日內瓦蘇富比舉槌,估價CHF 1,957萬(HK$1.54億),惟當時並未有售出。


石麗華(前排右二)為「8061」客戶投得The Pink Supreme


The Pink Supreme為拍賣史上最大顆的內部無瑕(IF)濃彩粉鑽

雖然天然鑽石都是在地球深處結晶而成,惟品質當然有上下之分,於是引申出Type I、Type II的分類。

Type I屬最常見一類,囊括大概98%鑽石,特點是含有微量氮原子。餘下2%則屬Type II,此類鑽石不含氮原子,因而顯得格外純淨清澈,相當罕見。

Type II裡面,又再細分為a和b兩個種子類別。Type IIb含有微量硼原子;Type IIa則不帶任何微量元素和雜質,化學純淨度最高,清澈晶瑩,淨透如水。

The Pink Supreme便是Type II粉鑽。在GIA報告上,此顆粉鑽的打磨和對稱,俱被評為第二級的極良好(Very Good)。



Lot 1910|3.51克拉 梨形艷彩藍色VS2鑽石 戒指(成交亞軍)

GIA報告編號:5221064868
估價:HK$45,000,000 - 65,000,000
落槌價:HK$41,200,000
成交價:HK$50,227,000


拍賣官於HK$3,200萬起拍,主要競爭者有二人,一為程壽康(Kevin Ching,亞洲區主席)電話上的客戶,另一為網上競投人士。兩人梅花間竹出價,最終由程壽康的「8017」號牌客戶以HK$4,120萬落槌價投得心頭好,連佣成交價為HK$5,022萬(NT$2.03億)。

此顆藍鑽成色為最高的艷彩(Fancy Vivid),淨度為第六級的VS2,打磨為第二級的極良好(Very Good),對稱為第三級的良好(Good),並無螢光反應。


程壽康為「8017」號牌客戶投得梨形艷彩藍鑽

梨形切割又稱淚滴形切割,結合了經典圓形明亮式切割的璀璨光芒與欖尖形切割的精雕細琢,出自十五世紀歐洲鑽石匠人雲伯肯(Lodewyk van Bercken)之手。

雲伯肯偉大之處,在於發明了切割輪Scaif。由於塗層混合了橄欖油和鑽石粉,能確保天然鑽石原石在切割時不會粉碎,所以為業界帶來革命性改變。時至今日,Scaif切割輪依然廣泛使用,讓天然鑽石煥發出更為耀眼的光彩。

雲伯肯發明的梨形切割,多由58個刻面組成。與相同重量的其他形狀鑽石相比,梨形鑽石在視覺效果上感覺更大,同時亦能讓女士手指更顯修長。



Lot 1872|2.01克拉 枕形艷彩藍色VS2鑽石;2克拉 枕形艷彩粉紅色VS2 Type IIa(極優打磨)鑽石;1.01克拉 枕形濃彩紫粉紅色SI1 Type IIa(極優打磨)鑽石,1.01克拉 枕形濃彩藍色VS1 Type IIa鑽石 戒指(成交季軍)

GIA報告編號:2203519274、6217508432、5221869743、6227830382
估價:HK$30,000,000 - 50,000,000
落槌價:HK$30,000,000
成交價:HK$36,675,000


拍賣官於HK$2,000萬起拍,獲得約5口喊價,HK$3,000萬落槌,由石麗華為電話上的「8024」號牌客戶投得,連佣成交價HK$3,667萬(NT$1.48億)。

這枚戒指的設計相當獨特,由四顆枕形切割主石,組成近似於菱形的不規則形狀。

四顆主石之中,較大的兩顆成色同樣為最高等級的艷彩,淨度亦皆為第六級的VS2。然而,粉紅色的一顆為Type IIa鑽石,且打磨屬最高等級的極優(Excellent),若硬為比較的話,品質可說略勝一籌。

藍鑽和粉鑽向來都是很受歡迎的配搭。例如2017年時,英倫名珠寶商Moussaieff設計的一枚鑽石戒指在香港佳士得上拍,主石為3.06克拉豔彩藍鑽,再以粉鑽作配襯,當時以HK$3,885萬成交。



Lot 1883|40.05克拉 梨形 D/IF Type IIa 戈爾康達(Golconda)鑽石 配鑽石及粉紅鑽石 吊墜項鍊(成交殿軍)

GIA報告編號:1152940306
Gübelin報告編號:23082170
估價:HK$28,500,000 - 38,000,000
落槌價:HK$29,500,000
成交價:HK$36,070,000


拍賣官以HK$1,900萬起拍,接獲一口HK$2,000萬後,電話席的歐陽雪心(Karen Au Yeung,珠寶部國際資深專家)直接喊出HK$2,800萬。不過競投尚未結束,蔡卓成(Isaac Choi,南中國總經理)電話上的「8123」號牌客戶此時開始出手,終以HK$2,950萬落槌價勝出,連佣成交價為HK$3,607萬(NT$1.46億)。

此顆重逾40克拉的鑽石,重點在於戈爾康達(Golconda)這個產地。

戈爾康達地區位於印度南部,屬於沖積礦床。由於此地在歷史上曾為戈爾康達王國統治,而王國同名首府 - 戈爾康達城又曾是鑽石交易重鎮,所以各位查看這段歷史時,字眼上或許會稍感混亂。

戈爾康達白鑽以成色純正聞名,在行內被譽為最出色的「first water」,大多都被評為Type IIa級。眾所周知,白鑽(即無色鑽石)正規成色分類之中,D色為最純粹最高級,而戈爾康達白鑽由於品質出眾,有時便被非正式地稱為Super D色。


蔡卓成為「8123」號牌客戶投得戈爾康達鑽石


戈爾康達礦區位於印度南部,曾為戈爾康達王國統治,王國同名首府亦曾是鑽石交易重鎮


18世紀版畫,描繪戈爾康達其中一個鑽石礦場


是次舉槌的戈爾康達鑽石

十六至十八世紀,可謂戈爾康達鑽石開採的黃金時期。據學者考究,當時印度境內有近40個礦場,其中超過一半都位於戈爾康達地區。戈爾康達地區最大型的礦場,高峰時可以聘用多達數萬人同時工作。

雖然戈爾康達鑽石其時產量龐大,但如本拍品般的巨鑽,不是印度各地大公的珍藏,便是高價轉售到歐洲王室貴族手中。

事實上,歷史中出現過許多有名的戈爾康達巨鑽。

其中一顆於十八世紀輾轉流傳到法國,被路易十五時期的攝政王 - 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二世,以£13.5萬天價購下,故被稱為「攝政王鑽石」(Regent Diamond)。這顆140.64克拉的巨鑽,接著先後鑲嵌於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加冕典禮王冠。拿破崙自立為帝後,也把之鑲嵌於御用寶劍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戈爾康達鑽礦由於過度開採與其他原因,基本上在十九世紀初葉便已枯竭停產。意味如本器般的戈爾康達老鑽石,現時在市場上也是相當難尋。


拿破崙自立為帝後,把「攝政王鑽石」鑲嵌於御用寶劍之上


「攝政王鑽石」現由羅浮宮收藏


拍賣總結

拍賣行:佳士得香港
專場: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
拍賣日期:2023/11/27
拍品數目:113
成交:89
未成交:24
成交率:78.7%
成交總額:HK$491,39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