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Marchant專場 乾隆粉彩上演的戲劇與掙扎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的名台詞,乃哈姆雷特王子遭逢巨變,不知選擇生存或是毀滅下的一句獨白。那跟瓷器有甚麼關係呢?皆因紐約佳士得的Marchant專場,竟有一尊粉彩螭耳大瓶,上面開光故事盡顯這種前路進退的掙扎,難道清朝工匠竟是戲劇大師?請容小編為大家仔細介紹。

此瓶印有「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高達70.5cm,相當搶眼。兩面開光,其中一面取材《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諸葛亮在廬中撫琴,劉備在廬外求見,卻被僕童拒諸門外。劉備身後有一佩劍侍衛跟隨,張飛和關羽亦在不遠處。劉備求賢若渴,三次到孔明住處請他出山輔佐,盼能得臥龍之力,平天下之亂。

另一面的氣氛卻截然不同,只見有七位文士,沉醉於琴音書畫之中,就好像世間的紛亂都與自己無關。相傳「竹林七賢」因厭棄當時司馬朝廷的虛偽,選擇寄情詩詞歌賦,清靜無為。竹林七賢之首嵇康,精音律,善古琴,此瓶中間所畫的彈琴者應該就是嵇康。他堅持思想與人格的自由,不追名逐利,後世評價頗高。

兩個典故看似亳不相干,但組合起來,卻引發聯想。「三顧茅廬」說的是「入世出仕」;「竹林七賢」卻是「出世隱逸」,這樣的矛盾落差頗帶《哈姆雷特》的意味。兩個故事分別發生著東漢末年和魏晉之時,兩者均為政局不穩,社會動盪不安之際。可是,乾隆年間卻是太平盛世,到底這是在上位者,居安思危的自我提醒,還是工匠自身對「出世」、「入世」的掙扎呢?

我們平常欣賞瓷器,都著重器形、釉色、出身等。此瓶出身於有九十多年歷史的古董名店「Marchant」,以著重藝術品世傳有序的出處見稱,「形同品位與珍罕的代名詞」。此瓶估價US$ 300,000 - 500,000(約HK$234萬 - 391萬),是此專場中最高的。在欣賞這尊螭耳瓶堂皇大氣,出身優良之餘,偶爾探討一下背後故事,別有一番趣味。


Richard Marchant(右)

同場還有不少引人入勝,蘊含典故的瓷器,TheValue將再撰文跟大家說說故事,喜歡「聽故」的朋友請勿錯過。

 

清乾隆 粉彩豆青地凸雕暗八仙開光人物故事圖螭耳大瓶

拍品編號:748
高度:70.5cm
估價:US$ 300,000 - 500,000
來源:重要私人收藏,法國

其他精選拍品

清康熙 五彩加金彩四妃十六字圖大棒槌瓶


拍品編號:740
高度:71cm
來源:重要私人收藏,法國里昂
估價:US$ 20,000 - 30,000

清康熙 五彩「翻羹不恙」故事圖盤


拍品編號:745
直徑:40.7cm
來源:

  • Marc Michot, Bruges,比利時布鲁日,約1990年
  • 私人收藏,歐洲

估價:US$ 8,000 - 12,000

清乾隆 粉彩加金彩人物故事圖方筆筒


拍品編號:746
高度:7.3cm
來源:

  • Sylviane de Rouchechouart de Mortemart 收藏 (1940-2002) 
  • Comte Charles Edouard de Bruce 收藏(1933-2015)

估價:US$ 6,000 - 8,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拍賣場次:藝臻期頤-MARCHANT珍藏中國藝術品
場次編號:15797
拍品數目:51
預展時間:
2017/9/8 - 9, 11-12|10am - 5pm
2017/9/10|1pm - 5pm
2017/9/13|10am - 2pm
拍賣時間:2017/9/14|1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