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繆思」化身窗前雕塑 畢加索《窗邊的靜物》估價HK$3.1億紐約拍賣

今年是畢加索逝世50周年,各大拍賣行無論在香港、倫敦還是紐約拍場,紛紛祭出這位西班牙巨匠的精彩創作。

即將舉行的紐約拍賣周,佳士得帶來畢翁1932年畫作《窗邊的靜物》,行方預期成交價US$4,000萬(HK$3.1億;NT$12.3億)。畫中描繪的對象雖是「陽光繆思」瑪麗-特雷莎(Marie-Thérèse Walter),用色卻不是慣常般鮮艷。

畢翁完成此作後一直收藏至逝世,由女兒瑪蓮娜繼承,後來轉手至瑞士藝術經紀人Jan Krugier手上,如今由其後人釋出,此前從未現身拍場。



Lot 42A|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窗邊的靜物》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32年1月18日
尺幅:129.7 x 162.3 cm
來源:

  • 藝術家遺產
  • 瑪蓮娜·畢加索(繼承自上述)
  • 日內瓦,Jan Krugier(購自上述收藏)
  • 現藏家繼承自上述

估價待詢(行方預期約US$4,000萬成交)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專場: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3/5/11


在畢加索無數情人當中,瑪麗-特雷莎或許是最特別的一位。二人於1927年在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門外相遇,當時女方年僅17,正值花樣年華。

這位純真熱情、開朗外向、愛運動的甜姐兒,令年屆45歲的畢加索相當著迷。畢加索向女方道:「你擁有一張趣緻的臉,我想替你畫一幅肖像,我想我們可以一起成就大事,我是畢加索。」

不久之後,瑪麗·特雷莎便當上畢加索情婦。兩人邂逅之初,畢加索為免妻子奧爾加(Olga Khokhlova)發現戀情,關係保持秘密,甚至在他跟妻兒住處附近另租單位幽會。

畢翁初期以她為主題的創作,以不同的抽象符號,甚至是以雕塑般的形象,來描繪這位「陽光繆思」。了解過這些背景,相信便解釋了本作色調較為淡白,瑪麗-特雷莎以窗邊雕塑形象呈現的原因。


畢加索「陽光繆思」瑪麗-特雷莎(右)


布瓦杰魯古堡


畢加索以瑪麗·特雷莎臉部輪廓創作的雕塑(左),呈現於本作


瑪麗·特雷莎的美態,成為畢加索的靈感泉源

隨著時間過去,畢加索描繪瑪麗·特雷莎的創作亦愈見大膽,以歡愉的色彩盡情地描繪女方的美態。

1930年夏天,畢氏在布瓦杰魯(Boisgeloup)購下古堡,在這遠離巴黎鬧市的地點盡情創作,除了一系列以瑪麗·特雷莎為主題的畫作,還有以女方形象創作的雕塑,盡顯瑪麗·特雷莎臉部輪廓的古典美。

是次舉槌的《窗邊的靜物》可說是畢翁把雕塑入畫的一大嘗試。畫中佇立於窗邊的雕塑,線條圓滑優雅,並非畢加索肖像畫常見的誇張幾何線條。此於水果與花瓶,亦可引伸為用借代方式描繪瑪麗·特雷莎的玲瓏曲線。

本作繪於1932年1月,這一年可謂畢翁的創作頂峰。同年繪畫的《坐在窗邊的女子(瑪麗·特雷斯)》,2021年以US$1.03億成交。2010年以US$1.06億成交的《裸女、綠葉和半身像》亦是1932年繪畫。


《窗邊的靜物》(紅框示)於1932年畢加索巴黎個展展出


《坐在窗邊的女子(瑪麗·特雷斯)》2021年以US$1.03億成交

此作完成後,同年在畢加索巴黎個展亮相,此後由畢翁本人收藏至逝世,後來隨遺產傳承至畢翁與奧爾加所生的女兒瑪蓮娜手上。

瑪蓮娜從父親繼承了10,000件作品。她把亡父作品逐步釋出市場,以支援慈善工作。本作後來轉手至Jan Krugier手上,這位瑞士藝術經紀人一直協助瑪蓮娜釋出藏品。

這幅《窗邊的靜物》在Jan Krugier逝世後,由後人承傳,直至今回才首度登上拍場。順帶一提,本作至截稿前尚未獲第三方保證等財務安排,且看最終能否順利覓得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