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絕密流出續集 HK$6.6億御瓷的前世今生

The Value獨家取得的絕密流出照片顯示,一度成為史上最貴瓷器的乾隆洋彩「吉慶有餘」鏤空瓶,有可能是蘇富比香港秋拍王牌。如此重器,從哪裡橫空出世?當初因何在英倫一間名不經傳的拍賣行上場?江湖傳言的買家又是何許人也?


The Value獲得的絕密照片


The Value獲得的絕密照片


2010年拍賣的乾隆洋彩「吉慶有餘」鏤空瓶

時間回到20世紀初,一位英國男子從遠東的大國,把一支清朝瓷瓶帶回家中。和不少隱世瓷器一樣,瓷瓶一直放在家中書櫃之上,作為一種打碎了也毫不可惜的陳設。一眨眼,數十年過去,男主人和愛妻相繼離世,瓷瓶連隨書櫃及其他財產,由女方的親生姐妹Gene承繼。

Gene和兒子Tony偶爾找到一張拍賣行宣傳單張,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請行方專家來估價。此因緣際會下,瓷瓶逃過不見天日的命運,從書櫃來到倫敦Bainbridge。


2010年拍賣的乾隆洋彩「吉慶有餘」鏤空瓶


2010年拍賣的乾隆洋彩「吉慶有餘」鏤空瓶

這間小型拍賣行是家族生意,平常處理幾十至幾百英鎊的家具和畫作陳設。對他們來說,這不過又是一件東方瓷器,估計最多也只能以數百英鎊賣出。

直到一名曾在蘇富比任職的員工一看,覺得這瓷瓶絕非尋常之物,立即到處奔走,請教專家、到圖書館找資料、對比同類器物……終於明瞭這是一支珍罕的乾隆洋彩鏤空瓶。在這期間,行方一再上調估價,最終決定以£80萬 - 120萬的估價上拍。


古玩界多少人物當年看著鏤空瓶拍賣,大家可從這張照片中找答案

2010年11月11日,收藏家、名古董商、龍頭拍賣行員工濟濟一堂,擠得窄小的Bainbridge拍賣行水洩不通。拍賣官躊躇滿志,大聲宣佈£80萬起拍,豈料台下一點反應都沒有;下調至£50萬起拍,現場仍然沒有起色。

拍賣官臉如灰土,本來的春風得意不剩一絲:這是百年一遇的機會,明明滿場都是有興趣的客人,怎麼沒有半個舉手?難道他們只是抱著看戲心態而來?不過The show must go on,拍賣始終要繼續下去。拍賣官宣佈,起拍價格再次下調至£30萬。


紅圈男子在現場投得鏤空瓶

或許大家感到,再不出手的話,拍賣官很可能就決定流拍。忍耐多時的眾人紛紛舉手出價,歷經30分鐘爭奪戰後,拍賣官以£4,300萬落槌,由前排一位亞裔男子為神秘收藏家投得。賣家無法相信眼前喜訊,走到拍賣場外冷靜去。鏤空瓶連佣成交價為£5,310萬(當時折合約HK$6.58億;NT$25.8億),冠絕拍賣史上的中國藝術品。

這次拍賣震撼整個收藏界,本來是莫大喜訊。怎料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三個月……買家還是沒有提貨,大家開始覺得不對勁。賣家兒子Tony多次前往內地與買家商討,可惜俱是無功而返。


王建林是其中一位傳言中的買家

古玩界傳出不少說法,有指買家生意當時正值低潮,又有說買家與行方未能就佣金達成協議。至於這位買家的身份,大家都肯定是內地富豪。有說是萬達集團創辦人王建林,亦有指是一位王姓地產商。

兩年過去,買家還是沒有提貨,大家滿以為這個神話已經破滅之際,鏤空瓶終於出貨。原來香港邦瀚斯介入事件,為鏤空瓶找到新買家。中間人的身份有兩個說法,外媒指是邦瀚斯亞洲區主席Colin Sheaf,古玩業界的說法則是時任邦瀚斯專家Julian King(現於蘇富比任職)。


邦瀚斯亞洲區主席Colin Sheaf


Julian King


2010年拍賣的乾隆洋彩「吉慶有餘」鏤空瓶

由於今次是私人買賣,官方並無公開成交價錢,但據悉金額仍達£2,500萬。按當時匯率兌換成港幣的話,接近HK$3億之高,買家傳為一位非常傳奇的台灣富豪。去年香港秋拍,收藏大家曹興誠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在蘇富比上拍,成為拍賣史上最貴瓷器,成交價也只是HK$2.94億。

2018年香港秋拍,這支珍罕鏤空瓶會否真的成為蘇富比領銜王牌?我們相信很快就會有進一步消息,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