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季紐約現當代藝術拍賣週,蘇富比帶來青銅半身像《Grande tête mince》,出自瑞士國寶藝術家賈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之手,挾著全球春季拍賣最高估價 - US$7,000萬(HK$5.46億;NT$21.1億),自然成為市場焦點所在。
這件雕塑於香港時間周三舉槌,US$5,900萬起拍。儘管拍賣官Oliver Barker扭盡六壬,現場仍然是一片沉寂,鴉雀無聲,最終經過近四分鐘的努力後,只能宣佈流拍。
近年,拍賣行愈來愈傾向為高價的現當代藝術品安排第三方保證。雖然此舉有機會分薄利潤,但就能確保拍品售出。如今環球經濟不穩,加上關稅戰陰霾之下,這種情況更是常見。
至於是次流拍的《Grande tête mince》,則並無如此安排。據悉原來的藏家在市場上作風進取,為求謀取最大利益,委託拍品時一般不接受第三方保證。
Lot 17|賈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Grande tête mince》彩繪青銅
創作時間:構思於1954年;1955年由Susse Fondeur Paris鑄造
高度:65.4 cm
來源:
- 巴黎,Galerie Maeght(直接從藝術家購得,並於1964-80年借予馬格基金會)
- 紐約私人收藏(1980年9月12日購自上述來源)
- 由現藏家繼承
估價待詢(行方預期最少US$7,000萬成交)
流拍
《Grande tête mince》原為美國地產大亨Sheldon Solow(1928-2020)珍藏,今回拍賣由兒子創立的基金會Soloviev Foundation釋出。
Solow乃賈柯梅蒂作品的重要藏家,曾同時擁有至少四件後者的雕塑創作。他在拍場上以果斷進取的風格見稱,據悉委託拍品時一般不接受第三方保證,取而代之的是與行方達成「Enhanced Hammer」協議 - 若落槌價高於特定金額,便能分得部份買家佣金。
第三方保證(Third-party guarantee)的意思,是行方事前為拍品覓得一位保證人。若然舉槌時沒有出價更高的競投者,這位保證人便會以底價投下拍品。此舉令拍品免卻流拍之憂,代價則是這位保證人有機會分享部份落槌價和買家佣金。
拍賣官Oliver Barker未能力挽狂瀾
賈柯梅蒂乃瑞士國寶級藝術家
賈柯梅蒂的雕塑向來都是高端藏家爭相收藏的目標,在芸芸藝術家之中,目前只有他的雕塑作品能以逾US$1億成交,並於雕塑領域保持成交三甲紀錄:
- 《Pointing Man》|2015年,紐約佳士得,US$1.41億成交
- 《Walking Man I》|2010年,倫敦蘇富比,US$1.04億成交
- 《Chariot》|2014年,紐約蘇富比,US$1.01億成交
賈柯梅蒂另一大作《鼻子》(Le Nez),最近則令兩位富豪對簿公堂。
《鼻子》於2021年在紐約蘇富比舉槌,近US$7,840萬成交,買家為加密貨幣公司Tron創辦人孫宇晨(Justin Sun),但雕塑如今卻在美國娛樂大亨David Geffen手上。前者宣稱,其一名員工偽造簽名及策劃假律師騙局,把雕塑偷偷售予後者,故交易應屬無效;後者則稱指控毫無根據,暗示孫宇晨只是對交易感到後悔,故拒絕交還雕塑。
《Walking Man I》|2010年,倫敦蘇富比,US$1.04億成交
《Chariot》|2014年,紐約蘇富比,US$1.01億成交
《Pointing Man》|2015年,紐約佳士得,US$1.41億成交
《鼻子》|2021年,紐約蘇富比,近US$7,840萬成交
說回賈柯梅蒂這位國寶級藝術家,1901年出生於瑞士,曾就讀日內瓦美術學院,1922年移居巴黎。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賈柯梅蒂的作品前衛而超現實,不時流露威脅和性暴力的影子。1940年起,他開始創作細長的竹竿人造型雕塑,反映二戰後人們內心的恐懼與孤獨,自此成為他的標誌。
驟眼一看,他的戰後雕塑猶如一縷縷漂泊的幽靈,從被戰爭摧毀的西歐土地中召喚出來,表面佈滿藝術家反覆修整的痕跡,刻劃著一種緊張、神經質似的戰兢之感。它們形體單薄,孤立無援,在一個充滿敵意和冷漠的世界中似欲隨風而逝。
賈柯梅蒂常以弟弟迪亞哥為肖像原型,《Grande tête mince》便是其中之一,名稱意思為「巨大而扁平的頭顱」。雕塑輪廓單薄扁平,下巴突出,鼻子呈鋸齒狀,加上黑、棕、灰等色彩,營造冷峻印象,增強視覺上的衝擊力。
賈柯梅蒂胞弟迪亞哥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Grande tête mince》構思於1954年,在賈柯梅蒂生前鑄造了六個版本。今次上拍的是唯一手繪上色的版本,1955年鑄造,翌年即在威尼斯雙年展亮相,此後數度借予歐洲的博物館展出,直到1980年Solow於巴黎馬格畫廊手上把之買下來。
餘下五個版本之中,一版於2010年在紐約佳士得上陣,估價US$2,500萬,US$5,300萬成交;另一版於2013年於紐約蘇富比拍賣,估價US$3,500萬,US$5,000萬易手。
總結本場成績,共60件拍品上陣,50件順利拍出,成交率83%,斬獲US$1.9億(HK$15.3億;NT$59.5億)。總槌價為US$1.5億,未及估價總和的US$1.7億。
這50件成功售出的拍品之中,27件都在舉槌前獲得第三方保證,其中多達24件最終俱是由第三方保證人投得。
破千萬美元拍品有三,順序出自畢卡索 Picasso、歐姬芙 O’Keeffe、馬格利特 Magritte之手,成交價介乎US$1,000萬至US$1,500萬水平。值得一提的,還有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一盞座燈,經過10分鐘競投後以US$750萬成交,大幅刷新這位美國名建築師的拍賣紀錄。
其他精選成交
Lot 38|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Homme assis》油彩 瓷漆 畫布
創作時間:1969年
尺幅:129.9 x 97.2 cm
來源:
- Lola Ruiz Picasso Vilato(藝術家的家人)
- 巴黎,Galerie Malingue
- 比佛利山莊私人收藏(1979年購自上述來源)
- 紐約蘇富比,2014年11月4日,拍品編號22(以上委託)
- 美國私人收藏(從上述拍賣中獲得)
- 紐約,Marisa del Re Gallery
- 紐約,Van de Weghe Fine Art
- 現藏家於2017年5月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US$12,000,000 - 18,000,000
落槌價:US$12,600,000
成交價:US$15,100,000
Lot 42 |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1887-1986)《Leaves of a Plant》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42年
尺幅:101.6 x 76.2 cm
來源:
- 紐約,Doris Bry
- 聖安東尼奧私人收藏(1969購得)
- 現藏家於1978年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US$8,000,000 - 12,000,000
落槌價:US$10,750,000
成交價:US$12,972,500
Lot 11 | 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La Traversée difficile》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63年
尺幅:81.3 x 100.2 cm
來源:
- 巴黎,Galerie Alexandre Iolas(1963年購自藝術家)
- 私人收藏(約1966年購自上述來源)
- 威尼斯,Renato Casella(1984年11月購得)
- 米蘭,Galleria il Milione
- 現藏家於1985年購得
估價:US$10,000,000 - 15,000,000
落槌價:US$8,200,000
成交價:US$10,040,000
Lot 36 | 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An Important Double-Pedestal Lamp for the Susan Lawrence Dana House, Springfield, Illinois》彩虹色和乳白色玻璃、鍍黃銅鋅板、青銅|藝術家拍賣紀錄
創作時間:1903年設計,約1904年由芝加哥Linden Glass Company製造
尺幅:59.7 x 81.9 x 48.9 cm
來源:
- 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Susan Lawrence Dana(1902年直接由Frank Lloyd Wright委託)
- 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Charles及Nanette Thomas
- Payne Thomas(從上述繼承)
- 私人收藏(上述後代獲得)
- 紐約佳士得,2002年12月10日,拍品編號25(上述人士委託)
- 現藏家於上述拍賣會上購得
估價:US$3,000,000 - 5,000,000
落槌價:US$6,100,000
成交價:US$7,492,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專場: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5/5/13
拍品數目:60
成交:50
未成交:10
成交率:83%
總成交額:US$196,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