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雲集的茶文化界盛會 香港工夫茶論壇「茶.工夫」

各行各界,都有自己圈子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活動,藝術界有「Art Basel」、古玩界有「國際古玩展(IAF)」。今年7月,茶文化界亦有令人期待已久的盛會誕生 -「茶.工夫」香港工夫茶論壇。

活動由「泰古華軒」主辦,「心月茶事」、「木+木」協辦,雲集潮汕、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四地工夫茶文化的重量級人物,超過20間茶單位,由80位年輕茶人司茶,透過工夫茶的交流,探討茶文化在香港的沉澱演變。






「泰古華軒」主人 - 麥溥泰先生於剪綵前致辭

活動一連兩天,分為茶會、論壇、大師交流會三部分,主題為「工夫茶的傳承與未來」。明末清初以來,工夫茶於潮汕地區流行,在中國茶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工夫茶」體現的是用心且細緻的精神,由選料、烘焙、收藏及沖泡都花工夫,因而得名。

其實多年以來,香港一直有很好茶文化的資源,很多具備豐富知識的老藏家、行家、底蘊深厚的茶人。只是,一直都是較私人形式的小圈子活動,很少有大型的推廣,以及公開場合供大家交流。這次「茶.工夫」就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一眾茶友互相切磋茶藝,交流心得。






場內舉行的古茶具展覽

論壇嘉賓陣容‎鼎盛,可謂是工夫茶的「四大門派」雲集。香港代表 - 鄭培凱教授以及「穆如茶制」創辦人楊智深;潮州代表 -「潮州工夫茶」非遺傅承人陳再粦;台灣代表 -「滌煩茶寮」主人王介宏;馬來西亞表 - 「南洋印記」策劃人趙美玲以及《約會中國茶》編者蕭慧娟。


大會現場,抬首就是陸羽的《茶經》


剪綵儀式所用綵帶

除了鼎盛陣容外,很多細節上都能體現主辦方的巧思,例如是剪綵儀式中所用的綵帶,原來是陸羽的《茶經》,與會場設計相互呼應;每席茶桌上,都有獨一無二的花藝作品,全由花藝教授林愛卿主理,親自挑選花材設計;場地方面,選址建築以採光天井設計,讓大家可以在自然光下品茗,格外舒適放鬆。


茶桌上的花藝作品


茶桌上的花藝作品


茶桌上的花藝作品



小編第一次參加這麼大型的茶藝活動,本是懷著戰戰競競的心情前來。想不到,雖然場內都是資深的茶人,但就算是小編這樣的門外漢,也不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無法享受。除了舒適放鬆的氛圍外,全靠一眾司茶人主動耐心的講解,完全沒有那種門檻很高,讓人難以接近之感。





茶會中,不論你對工夫茶的認識深淺,都能自在地聊天交流,真正達到「以茶會友」和文化交流的初心。活動剛圓滿結束,已讓小編期待下次「茶.工夫」再度舉行。接下來的日子,希望有機會為大家深入介紹參與是次活動的茶單位,以及更多茶文化資訊,敬請留意The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