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成交不似預期 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今季香港秋拍既有破紀錄鉅作,又有破億拍品,乍看之下金額滿是不俗。可是仔細留意的話,表現優異的其實是現當代藝術版塊,以內地買家為主的工藝品反應淡靜,橫跨各大拍賣行的成交都遜於預期。以為我們叫人不要進場?正好相反,我們認為現在正是「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入手珍品的大好時機。


工藝品拍賣反應欠佳


《1985年6月至10月》

解說為何現在是入場良機前,我們先嘗試拆解成交欠佳的主因。今次秋拍的焦點,顯然是以HK$5.1億破紀錄成交的趙無極三聯屏鉅作《1985年6月至10月》。拍賣此作的蘇富比,一連四日秋拍的總成交額為HK$36.4億,與今年春拍看齊。今季的現當代藝術仍然強勁,但假若撇除此天價鉅作,那就是說其他種類的藝術品成交少了HK$5億。

工藝品市場情況截然不同,成交額大都比預期低。即使是衝破億元關口的明星拍品,落槌價其實也比行方預期為低。以蘇富比為例,今季秋拍的中國藝術品總成交為HK$8.6億,當中已計算佣金,距離不計算佣金的HK$10億總估價,還有一定距離。


乾隆 琺瑯彩題詩盌|HK$1.69億成交


邦翰斯亞洲區CEO Edward Wilkinson

今季香港秋拍,各大拍賣行情況大致相近,領銜流拍的例子也不算少數。有拍賣行今季總成交額只及去年一半,情況令人擔憂。內地買家在拍賣場上顯然都比以往謹慎,甚少貿然出價。邦翰斯亞洲區CEO Edward Wilkinson形容:「市場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情緒,不論在哪裡情況也一樣。」

以內地買家為主的工藝品銷情欠佳,原因自然要往內地尋找:內地經濟不景氣、中美貿易戰、現金流緊張。

內地股市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下表現疲弱,今年頭三季深圳和上海兩地的股市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跌幅最大,上證指數累計下跌近15%。早在今年2月曾有報道指出,內地A股曾在一星期內蒸發了HK$40,000億財富,平均每名股民蝕HK$20,000。

隨之而來的問題,還有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價由今年3月開始轉弱,每美元兌人民幣由當時6.3,跌至我們截稿日的每美元兌RMB 6.89,迫近七算心理關口(即每美元兌RMB 7)。當局為維持匯價,唯有動用外匯儲備,結果上月人民銀行外匯儲備已由今年年頭高位RMB 32,600億,下跌逾RMB 1,700億。

銀根短缺足以牽一髮動全身,近年內地興起的P2P網絡借貸平台相繼爆煲。由於P2P平台以往缺乏監管,平台與平台之間互相借貸,一旦借款方遇上資金問題無法還款,令資金鏈斷裂,就形成大量壞帳,最終爆煲。負責人在缺乏規管下,亦有挪用資金的可能。

據統計,由6月至9月有超過130間P2P平台倒閉、負責人失蹤等,所涉金額超過RMB 3,000億,不論是個人投資或小企業皆血本無歸,引發受害民眾追討潮。隨着內地當局繼續收緊控制,預料未來將有更多P2P平台倒閉。

內地樓市同樣大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商為求「撲水」,只有大幅減價促銷,結果卻令不少買樓花的民眾慘變負資產。

金融危機除了引發社會動盪,亦令企業缺乏流動資金。加上當局近年嚴防資金外流,為企業訂下多項限制。最近內地社交媒體流傳一篇文章,指中國私營企業已完成協助國企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此文一出引起不少迴響,擔憂私企將陸續步入國有化之路。前景未明朗加上銀根短缺,購買藝術,無論是為了收藏還是投資,始終不是首要急切之事。


乾隆 洋彩透龍夾層吉慶有餘玲瓏尊|HK$1.49億成交

按目前形勢來看,中美貿易戰難在短期內緩和,不少銀行和投資人都認為內地經濟暫時不會好轉。還有不足兩個月時間,香港就會迎來11月的秋季拍賣,市場能否及時回暖,很快就會揭盅。

不過我們並不是叫各位離場,相反,我們認為「此時不買,更待何時?」以投資角度思考,大家不敢貿然出手之際,就是我們趁低吸納、入手高質珍品之時。工藝品不同於股票:股票有機會變成廢紙,可是古玩藝術品要是買對了,短線保值,長線升值。如果經濟大旺,市場熾熱,大家以為HK1.49億足夠買下那支「乾隆 洋彩透龍夾層吉慶有餘玲瓏尊」?

最後要說的是,還有一個影響古玩藝術市況的元素,與經濟無關:流言蜚語。市場是一個有言論自由的地方,各方意見百花齊放,理性討論,本是美事。可是古玩界近來流傳的,不少卻是無的放矢、毫無根據、惡意針對之言,背後是那種「看到別人好就不高興」的心態。古玩藝術珍器,歷經數百、甚至千年時光,流傳下來極不容易。隨便給流言蜚語說成是假的,後仿的,有多可惜?你惡言來,我惡言去,互相攻擊,惡性循環,最後還有誰對古玩市場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