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遇上巴洛克 香港藝術館的意大利美術館珍藏畫展

香港藝壇近來焦點,俱落在新開幕的西九故宮身上。其實鄰區尖沙咀,也正舉辦相當值得參觀細賞的大型展覽。

香港藝術館呈獻「走進巴洛克 - 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讓大眾感受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懾人魅力。卡波迪蒙特博物館位於拿玻里,乃意國頂尖博物館,每年入場人次逾百萬之多。是次帶來的40幅館藏畫作,悉數是首度在港展出。

與此同時,主辦單位也邀請了本地藝術家參與其中,把香港文化元素融入巴洛克藝術,令太陽神阿波羅搖身變成武聖關帝。


Bernardo Cavallino(1616-約1656)《聖女則濟利亞出神的境界》183 x 129 cm


Luca Giordano(1634-1705)《柏修斯和美杜莎》300 x 220 cm


展覽現場

巴洛克藝術源自意大利,是文藝復興後西方藝術史另一重要時期,以戲劇般的光影、誇張的動作、充滿張力的構圖、豐富的人物表情見稱。巴洛克藝術之所以在歐洲大行其道逾一整個世紀,與天主教會有著莫大關係。

時間回到16、17世紀,羅馬教廷腐敗不堪,令歐洲走上了宗教改革道路,促成新教的建立與興起。新教尤其反對偶像崇拜,認為聖經畫像與雕塑其實都是犯了此戒,所以屢屢闖進天主教堂乃至貴族寓所大肆破壞,無數藝術品因而毀於一旦。

有見及此,羅馬教廷決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大灑金錢贊助藝術家創作更多震撼人心的畫像,再興建宏偉華麗的教堂,以之在文盲普遍、公營美術館尚未誕生的時代爭取信眾。「時勢造英雄」,巴洛克藝術因而崛起。


Jusepe de Ribera(1591-1652)《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180 x 232 cm


周俊輝《關公大戰外星人》

是次展覽呈獻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以外,也邀請香港藝術家把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巴洛克藝術,在中西古今之間擦出新火花。

上圖《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出自西班牙畫家Jusepe de Ribera(1591-1652)之手,所繪情節源自希臘羅馬神話。一日,太陽神阿波羅與羊男瑪爾敘阿斯決定在音樂上一較高下。由於前者手彈七弘琴時還能一邊唱歌,而後者吹奏雙管長笛無法同時發出歌聲,所以一眾繆斯女神都判太陽神勝出。

雖然只是音樂上的一場較量,但太陽神施行的懲罰卻異常殘酷 - 他把羊男倒吊樹上,再生剝其皮。一旁同伴目睹此慘況,無不聲淚俱下。

視覺藝術家周俊輝保留了《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的構圖佈局與畫風,卻把主題換成70年代經典電影《關公大戰外星人》(又稱戰神),玩味十足。


Marcello Venusti(1579年卒)《最後的審判》(臨摹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之作)188 x 145 cm


《最後的審判》局部


《最後的審判》局部


提香(Titian,1576年卒)《戴上教宗專用絨帽的教宗保祿三世肖像》126.5 x 103 cm

巴洛克畫作大多以天主教廷或古代神話為主題。是故,除了上述《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一類的古希臘羅馬神話以外,本次展出繪畫多見聖經故事,舉如《最後的審判》、《聖女則濟利亞出神的境界》、《聖母與聖嬰》等等。

此外,人物肖像當然也是古典油畫另一大宗。上圖畫作出自大畫家提香之手,以保祿三世為主角。這位教宗為對抗馬丁路德等人發起的宗教改革,召開普名的特倫托大公會議,整頓羅馬教廷。

另一幅描繪聖亞加大的肖像(下圖)亦是精彩。光影營造的神秘氣氛,加上女子神情與胸前血傷,懸念油然而生。

亞加大於231年的西西里出生,自幼起誓要為信仰守貞,終生不嫁。當地總督垂涎這位少女的美色,在無法逼她就範的情況下,竟然強施酷刑,虐待之餘更切下其雙乳。傳說她被囚獄中期間,聖伯多祿曾現身於前。這位烈女殉道後,獲教廷封聖,同時被視為乳癌患者的主保。


Francesco Guarin(1611-1654)《聖亞加大》87 x 72 cm


Massimo Stanzione(約1585-1656)《聖母與聖嬰》106 x 81 cm


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約1653)《友弟德和使女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272 x 221 cm


走進巴洛克 - 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

地點:香港藝術館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
展期:即日至2022/11/2
開放時間:
周一至三、五:10am - 6pm
周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 - 7pm
周四(公眾假期除外)休館
入場:
標準票|HK$10
團體票|HK$7
優惠票|HK$5
博物館通行證|免費
查詢:852 2721 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