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最近公佈數據,指2024年入場人次為100萬,雖然少於2023年的120萬,但非本港旅客比例就從55%上升至73%,反映博物館仍然相當吸引觀光客到訪。
與此同時,館方亦一口氣發佈2025年的7個新展覽日程,包括本月即將舉行的「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藝術三月」期間的「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以及暑假上演的「莫臥兒王朝的珍寶」。
其中最為人關注的,則無疑為「圖坦卡門與薩卡拉的秘密」特展,將於11月壓軸登場,呈獻7間埃及博物館珍藏,以及薩卡拉大型墓地的最新重要考古發現,展品數目近250件之多,預期屆時能吸引60萬人次入場。
香港故宮去年吸引100萬人次入場。圖為網球名將大坂直美參觀「中華文明溯源」特展期間
香港故宮 2025年 展覽日程
- 1月22日|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 3月19日|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
- 5月14日|「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 6月18日|文明交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地毯珍藏
- 8月6日|莫臥兒王朝的珍寶
- 9月26日|絲綢中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賀祈思收藏
- 11月底|圖坦卡門與薩卡拉的秘密
- 11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夢蝶軒藏巡迴展覽(此展覽於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
清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朝仿努爾哈赤御用盔|北京故宮
清乾隆三十年畫稿,三十五年完成《平定西域戰圖》之〈呼爾滿大捷圖〉銅版畫冊|北京故宮
清光緒十一年 醇親總監,慶寬等繪《平定雲南貴州戰圖》之〈攻克雲南澂江府並克復江那土城〉絹本設色軸|北京故宮
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1月22日
香港近年首個以清代宮廷武備為主題的大型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
紫禁城作為清朝政治軍事中樞,也是典藏傳統軍事文化的豐富寶庫。展覽透過約190 件北京故宮藏清代宮廷軍事文物,展示滿族重視先祖尚武精神,提升製造弓箭、刀劍和槍炮等武器的技術,勤於圍獵和操演,創造大量宮廷軍事藝術作品和創建軍事禮儀,發展艦隊和海防等措施。
宋 白玉 夔龍柄葵花式杯|北京故宮
清乾隆 剔紅 海水龍珠紋提匣|北京故宮
丁觀鵬《夜宴桃李園》圖(局部) 紙本設色手卷|北京故宮
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3月19日
飲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綿長多彩。展覽將透過逾110件珍貴文物,帶領觀眾體驗一場跨越時空、文化的盛宴,從食物器具、飲食習慣和傳統風俗的演變,反映中國古人的飲食文化和生活面貌。
展品涵蓋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重要文物,主要來自北京故宮,並包括大英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以及本地博物館的珍貴館藏。
展廳照片
展廳照片
展廳照片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5月14日
此為博物館首個以故宮藏品紋樣為主題的多媒體專題展覽,以最新的科技和數碼技術展現紫禁城古建、陶瓷、傢俱、織繡上形式多樣且寓意豐富的紋樣藝術。
展覽以最前沿的方式呈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推動傳統文化與創新科技的融合,展現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創新。
伊朗,大布里士 約1610年 薩法維王朝蘇萊曼沙阿一世「打獵」地毯|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文明交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地毯珍藏|6月18日
展出約100件文物,包括伊朗、土耳其、印度的精美地毯、瓷器、金屬工藝品、古籍及玉器等。展品主要來自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亦包括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和本館的館藏文物。
早於唐宋時期,伊斯蘭世界已通過陸路和海路與中國聯繫,兩地的交流從展覽展出的地毯和各種的文物可見,如傳統的中國紋飾圖案便經常出現在伊斯蘭藝術品中。
莫臥兒宮廷作坊 約1610-1620年 玉鑲紅寶石、祖母綠、金 吊墜|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
莫臥兒王朝的珍寶|8月6日
展出印度次大陸的莫臥兒王朝「黃金時代」(約1560-1660年)最著名的三位君王,即阿克巴(1556-1605)、賈漢吉爾(1605-1627)和沙賈汗(1628-1658)在位期間所創造的非凡藝術成就。
此次將為香港首個全面展示莫臥兒王朝藝術的大型綜合展覽,包含約110件來自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的珍品,絕大部分為首次在本港展出。
清雍正 明黃色彩雲金龍紋妝花綢夾朝袍|香港故宮賀祈思收藏
絲綢中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賀祈思收藏|9月26日
博物館的賀祈思(香港知名的中國紡織藝術收藏家)收藏近3,000 件,為世界上最全面、最重要的中國歷史紡織品收藏之一。
展覽精選約250件具代表性的重要藏品,時間橫跨戰國時期(公元前五至三世紀)至二十世紀,聚焦染織技藝和圖案設計的發展,體現歷代服飾所反映的時代特色,以及社會、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展現中國與世界以絲綢時尚為媒介的文化交流與互鑑。
埃及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1295年)圖坦卡門雕像(局部)石英岩|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卡門與薩卡拉的秘密|11月底
本港近數十年來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古埃及珍寶展覽,近250件來自埃及國家博物館、盧克索博物館等七間重要埃及博物館的珍貴藏品,以及開羅附近薩卡拉大型墓地的最新重要考古發現,展現埃及法老圖坦卡門傳奇的一生(在位時期約公元前1332年-前1323年),以及薩卡拉自2018年以來發現的雕像、棺槨和動物木乃伊。
為配合展覽,博物館將運用互動數碼科技,為參觀者提供沉浸式體驗,讓他們深入探索古埃及文明的奧秘。
吐蕃 騎射武士飾牌 金、木、漆|香港故宮(夢蝶軒捐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夢蝶軒藏巡迴展覽|11月(展覽地點為北京首都博物館)
博物館將於11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首個巡迴展覽,展示由夢蝶軒主人盧茵茵女士與朱偉基先生慷慨捐贈的古代金器。
香港故宮的夢蝶軒藏包括近1,400件中國古代金銀器,是世界上最全面和重要的博物館同類收藏之一,也是香港故宮成立至今最大規模的捐贈。博物館已為展示此著名收藏策劃多個展覽,包括2023年舉辦的「金彰華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
「金彰華彩」展聚焦黃金製品在中國過去三千多年歷史中的藝術和技術成就,受到公眾及專家好評,獲選為「全國博物館百大精選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址:香港 九龍 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四、日|10am - 6pm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10am - 8pm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入場費用:視個別展覽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