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喝茶,而普洱茶一直都是大眾喜愛品嚐的茶品之一;陳年普洱更被稱為「可以飲的古董」,深受收藏家和專業茶人愛戴追捧。因此,品相好的普洱茶餅愈來愈少,喝一片則少一片。
仕宏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秉持「仕以高品而宏」為宗旨;後於2014年大舉開創古董普洱茶拍賣,至今已舉辦超過十場普洱茶拍賣,拍品涵蓋百年號級茶、印級茶、近代新茶等多種茶品,成為藏茶界知名的專業古董名茶葉拍賣行。仕宏去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突破一億港元,成為一時佳話,各大拍賣行業爭相跟隨,一時無兩。
香港仕宏2019秋拍11月24日正式舉槌。本次秋拍共推出「足吾所好——古董級普洱茶及佳茗專場」。專場甄選的頂級普洱老茶,品類齊全,集行業之珍藏。無論名號、年份、品質及儲存條件等方面,香港仕宏在各大類別優中選優,精品薈萃。我們在此推薦最值得關注的十款普洱茶品。
- Lot 154 百年同興號•向質卿
- Lot 126 百年宋聘號·紅標
- Lot 160 五十年代 紅印青餅 4片
- Lot 152 五十年代 金山樓舊藏無紙紅印
- Lot 108 73 大口中
- Lot 110 七十年代 首批7572 青餅
- Lot 103 八十年代 薄纸8582 青餅
- Lot 142 八十年代末 88青餅
- Lot 147 96 紫大益
- Lot 179 2003年 四星白菜班章青餅
百年號級茶溯源|號級茶的故事 沉澱百年的陳年佳茗
早自雍正年間,清政府設立普洱府專門控制茶葉生產,因而產生雲南貢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個輝煌的時代。1900-1949年產製的號級茶屬普洱茶中的珍品古董,當時茶葉生產百家爭鳴,私人茶莊均以「號」來命名,所以生產出來的普洱茶統稱號級茶。
易武正是號級茶的發源地,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茶園面積和茶產量長期居於六大古茶山之首,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溫度17.7℃左右,年降雨量在1,800-2,100毫米之間,土壤富含各類微量元素,空氣濕潤,終年高山雲霧籠罩,是大葉種普洱茶理想的生長地。「易武茶」之所以被茶人喜愛,就是因為「易武茶」擁有獨特的易武茶韻:水路清甜、滋味順滑、綿澤爽朗、韻味深長、飽滿厚實,其實柔和與醇厚才是易武正山的最大特色。
各號級茶在選料、餅型、條索和包裝都各有特色。以圓茶為主,石磨壓制,一餅350克,七餅一桶,外用筍葉包裝,包裝頂面有制茶商號標誌。茶餅為裸餅,沒有內票,有內飛,上面記錄著宣傳文字和商號負責人姓名。
百年 宋聘號·紅標
本次秋拍,仕宏拍賣為廣大藏家呈現橫跨百年的陳年佳茗,其中三款堪稱茶中珍品——百年宋聘號·紅標、百年同昌號·上黃錦堂、百年同興號·向質卿,這幾款沉澱了上百年的陳年普洱,皆是普洱韻的明星茶品,館藏級普洱茶同場相聚,實為難得。
特別隆重呈獻市場難得一見、一筒七片的百年同興號·向質卿,產於民國年間,其味天然清香,性質溫和蘊藉,經百年陳化,歷久彌香,定必帶來熱烈競投。
Lot 154
百年 同興號•向質卿
A 'Tong Xing Hao' Xiang Zhiqing Pu-er Tea Cake, Circa 1920s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312g
年份:1920 年代
工序:生茶
估價:HK$5,800,000 - 8,800,000
向質卿茶出自易武同興號。普洱茶明代已傳入中原,《物理小識》中載「普洱茶蒸之成團,西番市之。」清代普洱茶被列入宮廷貢品,雲南普洱府思茅廳每年以例銀於六大茶山採辦。雲南六大古茶山中,易武揚名最晚。雍正年間設「茶引」制度,茶商湧入易武,貢茶漸以易武茶山為主。乾隆年間移民實邊,石屏人遷居易武者以萬計,多有以茶為業者,石屏人還設立公所「凡同鄉之無業者廣招至易,墊以資本,減厥茶租」,「易武正山」隨之崛起。茶莊中以同興號、同慶號、宋聘號、福元昌為魁首,至今仍是普洱茶人推崇備至的傳奇。
中國茶葉博物館藏有清光緒年間向質卿方磚茶,正面印篆書「向質卿造」四字,背面印滿文,可知易武同興號向質卿茶亦為宮廷貢品,品格不凡。民國年間所出向質卿圓茶,留存至今者如吉光片羽,其味天然淸香。晚清至民國初年,同興號茶莊生意興隆,向質卿亦被推舉為易武商務分會會長、易武石屏同鄉會會長。隨後,他帶領兒子向式谷(即向繩武)﹑侄子向式璋﹑女婿羅壽衡等置辦騾馬,在石屏開始同順祥茶號,在滇南各地互通有無,貿易鹽茶。他還「倡議籌款購屋,作石屏會館,使鄉人旅易,得有聚會之所」。
向質卿經營同興號茶莊時,「揀采易武春季發生之嫩尖,名曰新春正印細白尖,並未摻雜別山所產」,所製普洱茶品質精良,膾炙人口。抗戰時期,雲南局勢動蕩,同興號茶莊亦停業避難,向質卿圓茶遂成絕響。1994年,與向質卿家族頗有淵源的鄭燦榮、鄭德剛父子復起同興號,而向氏家族抗戰末期遷歸石屏後遂無音訊。
民國年間所出向質卿圓茶,留存至今者如吉光片羽,其味天然清香,性質又最為溫和蘊藉,經百年陳化,歷久彌香,得之為茶人之幸。
Lot 126
百年 宋聘號·紅標
An Extremely Rare and Fine Vintage 'Song Pin Hao' Pu-er TeaCake, Circa 1920s
數量:一片
總重量:約310g
年份:1917 年
倉儲:完好
工序:生茶
估價:HK$2,200,000 - 3,500,000
1860年代,宋聘號與乾利貞號創立,同治年間,石屏宋氏亦於倚邦開設宋寅號、宋聘號茶莊。江西趙氏則於同光年間開設乾利貞商號。清末,宋聘號移至石屏,乾利貞號則易手石屏人袁德陽,三子袁嘉谷於光緒二十九年(1904年)考取經濟特柯欽點第一,為雲南史上唯一狀元。袁嘉谷倫魁後宦游四方,亦以家鄉普洱茶為榮,常以自家所製圓茶饋贈親友,故時人稱乾利貞宋聘號圓茶為狀元家茶。
宋聘圓茶有紅標、藍標之別,紅標宋聘代表號級普洱茶存世中的極品,號稱茶王。它採用雲南普洱易武山開張揀提細嫩茶菁採造,茶湯紅亮透光,略帶藥香,回甘悠長,兼得磅礴幽雅之韻,又為狀元家茶,時人譽為茶魁。紅標宋聘存世絕少,又備受追捧,可謂價值連城。
1950年代|印級幽香 品味紅印 品味傳奇
1939年范和鈞先生由中茶公司調來雲南,在佛海負責創辦實驗茶廠、推廣機械製茶,一年後試製成雲南紅茶、紅印普洱圓茶及綠印普洱圓茶。當中以「紅印」品格最高。范和鈞先生欲使其承續清代普洱貢茶之輝煌,成為當代貢茶,本擬製成後運送至中茶總公司,作為雲南省公司成立之紀念茶,然因時局動盪未能如願。 1949年佛海茶廠更名猛海茶廠,由唐慶陽先生接任廠長,繼續製作紅印茶餅。
印級茶是1950年代產制的國營時期早期產物,中共建國後,普洱茶事業收歸國營,私人茶號不得再製作普洱茶。經典的印級茶起源於1957年,就是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分公司猛海茶廠製作的首批「八中茶」商標餅茶,最先生產的為紅印,另外亦有甲、乙級藍印、無紙紅印、紅印鐵餅等。因包裝紙上有八中茶字,茶字是手工印上,因此得名印級茶。
五十年代 金山樓舊藏無紙紅印
1951年中國茶葉公司註冊「中茶牌」商標,其圖形以外圍八「中」字環繞中心一「茶」字,寓意中國之茶葉行銷四面八方,坊間稱之為「八中茶」,用此商標包裝之茶餅,按其圖案顏色,稱為紅印、甲乙級藍印、藍印鐵餅等。其中以紅印茶為佼佼者,其外包紙使用中茶公司「八中茶」商標圖案,中心之「茶」字及外圍字樣圖形皆為紅色,故而得名。
中茶公司五十年代所出早期紅印圓茶,是紅印茶之「常規性茶品」。在當時之計劃經濟背景下,易武茶山優良茶菁皆歸國營茶廠所有,較解放前之私營茶商不可同日而語。早期紅印圓茶選用易武正山古樹、野放茶菁壯葉,葉片肥碩,條索飽滿。且此時期仍沿用手工制茶之法,故茶品格外佳妙,顏色栗紅,茶湯透紅油亮,蘭香馥郁兼有野樟香。
本次秋拍,仕宏拍賣共推出一系列紅印青餅、紅印鐵餅及無紙紅印,繼2019春拍105萬紅印一點紅成交後,勢要創出新紀錄。
Lot 160
五十年代 紅印青餅
Four Pieces of Red Mark Pu-er Tea Cake, Circa 1950s
數量:四片
總重量:1316g
倉儲:乾倉
年份:1950 年代
工序:生茶
估價:HK$2,000,000 - 3,800,000
五十年代的紅印青餅,一組四片,乾倉倉儲,條索分明,茶菁來自易武茶山大葉種茶樹,並滲有蘭香或野生樟香味。歷經近一甲子的陳期,整片紅印依舊呈現驚人的生命力,茶氣十足,為上乘佳品。經典的紅印青餅起源於1957年,由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分公司在勐海茶廠生產了第一批「八中茶」商標餅茶,因其包裝紙版式設計類似印章,故名為「印級茶」,包括紅印、甲乙級藍印、藍印鐵餅等。紅印是印級茶茶品的第一款,因其外包裝紙為紅色,上印的「八中茶」中的「茶」字也是紅色,故而稱為紅印。紅印是普洱茶界中印級茶始祖,被譽為「可以喝的古董」。
Lot 152
五十年代 金山樓舊藏無紙紅印
A Stack of 'Gam San Lau' Red Mark Pu-er Tea Cake without Wrapping, Circa 1950s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200g
年份:1950 年代
倉儲:乾倉
工序:生茶
估價:HK$1,800,000 - 3,000,000
無紙紅印,壓有五十年代八中茶內票,但無外包紙,故得名「無紙紅印」。它以品質上佳聞名,選用勐海野放老樹茶菁,舊式技藝壓模,其餅型渾圓飽滿,葉片條索粗壯分明,茶面油亮,兼有蘭樟之香,醇厚芬芳不減有紙紅印。早年香港茶市金山樓,因其倉儲及銷售之習慣,將包裝紙剝除以利陳放,茶倉存放陳年普洱至今超過數十年,其牆面、地下都瀰漫著陳舊的普洱茶氣,形成一個理想存放普洱茶的陳化環境。無紙紅印滋味優勝,累年消耗之餘,存世較少,依然接近當年標準出廠狀態,可謂傲視同儕。
茶餅乾倉倉儲,餅形完整,散發著豐富的陳韻;茶菁條索粗壯飽滿,中餅之內茶商標內飛雖陷埋於茶,但依然淸晰可見,乃收藏投資的佳品。
1960 - 1990年代|中生七子餅茶
中生七子餅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就為雪印、8582、7542等,在九十年代中末期後,普洱茶生產由原本的茶廠專營開放後,各種私人茶商定制百花齊放的時代,這個時期生產的普洱茶,一改之前七子餅採用台地茶的局面,採用古樹茶作為茶菁。
Lot 108
七十年代 73 大口中青餅
A Stack of 73 Pu-er Tea Cake, Circa 1970s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447g
倉儲:純乾倉
年份:1970 年代
工序:生茶
估價:HK$600,000 - 880,000
被譽為80年代勐海青餅的「三大名牌」,憑著其陳化甜醇、餘韻豐滿,近年收藏價格日趨上升,此茶陳化近50年,甜醇,餘韻豐富。茶香穿透力強,茶氣十足,相信各藏家必納囊中。73大口中青餅(又名小綠印),倉儲及包裝完好。茶面是由三至四級嫩芽葉,裡茶用五至六級茶菁精製而成,為早年的7542普洱茶餅。此茶陳香味純正,回甘生津持久。
Lot 110
七十年代 首批7572 青餅
A Stack of Pu-er Tea Cake, Circa 1970s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350g
年份:1970 年代
倉儲:良好
工序:生茶
估價:HK$600,000 - 1,000,000
首批7572制於七十年代前後,是大口中版本,包裝紙完整,加上倉儲良好,極為難得罕見。它是由香港利安茶行向雲南省茶司訂購,勐海茶廠製作,是絕無僅有的一批7572普洱青餅,彌足珍貴;其後的7572皆為熟茶。
Lot 103
八十年代 薄紙8582 青餅
A Stack of 8582 Pu-er Tea Cake, Circa 1980s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443g
倉儲:純乾倉
年份:1980 年代
工序:生茶
估價:HK$500,000 - 800,000
8582是80年代七子餅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之一。茶餅一組七片,採用五至八級粗壯新老茶菁拼配緊壓,當中三、四級為面,五至八級為裡茶,尤以七、八級為主,茶質出色。餅形圓厚端正,撒麵條索肥壯,鬆緊適中,茶氣十足,隔紙即可聞茶香撲鼻。茶餅外觀油亮潤澤,經過近40年陳化,陳茶韻味已經轉化至富有印級茶品格的,茶湯偏深栗色,野樟香味十足,水性柔軟順滑,以其厚重獨特的口感特質廣受普洱茶人歡迎。
Lot 142
八十年代末 88青餅
Six Stacks of Pu-er Tea Cake, Late 1980s
數量:六筒(共42 片)
總重量:約2411g, 2468g, 2481g, 2373g, 2437g, 2371g
倉儲:乾倉
工序:生茶
估價:HK$1,680,000 - 3,200,000
88青以7542配方製作,以勐海純正野生大葉種,中壯葉為主體,嫩芽鋪面,間以少量粗老葉製成,茶葉條索肥厚,整餅茶墨綠油亮,經三十多年陳化轉變,正值長茶質轉化高峰期,現代普洱茶的標杆。此八十年代末的88青餅,一組六筒,幹倉存放,氣霸,純正,回甘強。
Lot 147
96 紫大益青餅
Two Stacks of Purple 'Dayi' Pu-er Tea Cake, 1996
數量:兩筒(共14 片)
總重量:約2463g, 2355.5g
倉儲:乾倉
工序:生茶
估價:HK$400,000 - 600,000
此拍品是勐海茶廠大益商標的第一款茶餅,首次將常規茶印成玫瑰紫色外包裝,二筒十四片,以竹箬包裹,乾倉儲存,保存完整,陳韻味濃,有梅子味。茶味強烈而有霸氣。經二十多年陳化後,已相當有陳茶的感覺,茶芽轉成暗暗的金黃之色,繼88青後,又一明星茶品。
【投資必選】|「春華新品」專題 – 2000年後新茶
仕宏秋拍還隆重推出「春華新品」專題,選取一系列2000年後中期茶,大部分來自已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大益集團深受好評、用料講究的經典茶品。這些茶品陳化時間近20年,進入最佳品飲時間,且升值潛力巨大。「春華新品」為更多普洱茶愛好者提供收藏入門機會,讓更多普洱茶愛好者喝得到、看得懂、買得起、藏得住。
Lot 179
2003 年 四星白菜班章青餅
Two Stacks of 'BanZhang' Tea Cake, 2003
數量:兩筒(共14 片)
總重量:約2821g, 2855g
倉儲:純乾倉
工序:生茶
估價:HK$1,000,000 - 1,500,000
班章茶在普洱茶業內可謂無人不知。市場上俗稱的「大白菜」被認為是班章緊壓茶的代名詞,是普洱茶的傳奇。雲南普洱茶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所產茶葉的口感,滋味而各有特色。位於勐海縣布朗鄉老班章村的茶,因其獨特的生態環境,質感厚實豐富,深受廣大茶友的青睞。
班章茶創造的神話一直在延續,新時代的傳奇正在醞釀。白菜系列是何寶強、何寶生兄弟在勐海茶廠設立特種車間,用班章毛料製作的產品,因為並非常規產品,這個系列只有2000年到2004年生產,共有200多個品種。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普洱茶要出口到歐洲,必須採用歐盟的食品要求。1999年,勐海茶廠申請到綠色食品和有機(天然)食品雙認證,認證的標誌是包裝中間類似白菜的圖案,於是開始有了白菜系列。
相對於二星﹑三星﹑五星和六星青餅,四星青餅味道較為濃烈、質感豐盈。其實白菜系列,幾乎全線都呈上升趨勢。四星白菜班章知名度最高,出廠少而精。
四星大白菜餅茶,條索肥壯、湯色金黃明亮、茶湯稠厚,滋味濃烈霸氣,香氣獨特,具強烈山野氣韻。
拍賣行:仕宏拍賣
查詢電話:+852 3168 2188
電郵:auction@lh-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