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第一名妓遇上日本瓷器鼻祖|伊萬里‧有田燒美人像

吉野太夫,江戶時代的京都第一名妓;柿右衛門,日本瓷器起源「伊萬里‧有田燒」的名匠。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這樣兩位人物,在藝術世界中碰撞一起會產生甚麼樣的火花?


十七世紀末 柿右衛門美人像|倫敦齊仕閣拍賣

時間一轉回到十七世紀。德川幕府那時一統日本不久,是大家熟悉的江戶時代開端。當時的妓女稱為「遊女」,最高級別的遊女則稱為「太夫」。遊女必需在幕府規定的花街活動,主要包括江戶(今東京)吉原、大坂(今大阪)新町、京都吉野。寬永年間(1624-1645),日本有三大名妓,分別來自上述三大花街。我們今日的主角,就是此三大名妓之一、來自京都的吉野太夫。

太夫作為千中選一的最高級遊女,花容月貌不在話下,和歌、俳諧、琴、琵琶、書道、茶道、香道、花道、弈棋等等,造詣俱是非凡。出入行走,不但身穿華服,左右更多有隨從。此等女神,不但凡夫塵子難覷一眼,即使是一擲千金的達官貴人,也未必能夠一親芳澤。在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我們很難想像是怎樣的一個光景。

據記載,客人想與太夫共赴巫山毫不容易。首先,太夫不會在店裡頭等客人,客人要花重金找中介的「揚屋」邀請太夫。不管是權傾天下的大臣,還是富甲一方的商賈,在場時只能坐下座,上座是太夫坐的。


中島亜梨沙在《真田丸》飾演第一代吉野太夫。日本大河劇製作認真,衣飾裝扮可作參考

第一次見面時,兩人位子相隔很遠,遠得樣子也幾乎看不清楚。客人會花重金設宴,甚至邀請藝妓表演,以博紅顏一笑。可是太夫基本上不會回話,又不會怎樣吃喝。她只是坐在那裡,衡量著這位客人的身價與地位。

第二次見面的情況,基本上和第一次一模一樣,分別只是兩人位子拉近了一點。直到起碼第三次見面,客人方有機會成為「入幕之賓」。當然,為了答謝太夫,再次獻上天文數字的謝禮。
 
客人與太夫同床共枕過後,就不能再找其他遊女。一旦犯禁,客人不是要交重額「罰款」,就是給逐出花街,以後不讓你再踏進吉野半步。這還只是成功的個案,中間不知有多少風流才子,過不了多少關就被射下馬來,緣盡太夫。


今時今日,京都仍然有活動紀念吉野太夫


京都常照寺是觀紅葉勝地。寺中朱門是二代吉野太夫所捐贈,又稱「吉野門」

所謂「吉野太夫」,其實是個名號,代代相傳。我們的主角是最有名的第二代,亦是當時名列「寬永三名妓」的吉野太夫。第二代原名松田徳子(1606-1643),武家出身,7歲賣身,因天資聰穎、才華出眾、美艷可人,年僅14歲就成為吉野太夫。據十七世紀的日本遊廓全書《色道大鏡》所載,她「性輕爽而智惠深,靈艷而化心,恬然恣氣⋯…聽香得妙,亦常好酒,能遊宴,言語得人心。在廓之內,高德威儀,其繁數無指頭,語斷舌根而已」。

第二代的艷名,當時甚至傳到中土。據說有明朝士人對她朝思暮想,賦詩求見,結果得畫像數幅。如此傳說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不過可以佐證,二代確實是傾國美人。

太夫雖然看似高高在上,但始終是賣身妓女,多數都在花街終老。二代則較為幸運,得富商灰屋紹益贖身,修成正果,共諧連理,可惜年僅三十八歲時就因病而亡,結束了短暫而瑰麗的一生。


十七世紀末 柿右衛門美人像|倫敦齊仕閣拍賣


十七世紀末 柿右衛門美人像|倫敦齊仕閣拍賣


十七世紀末 柿右衛門樣式美人像|東京戶栗美術館

今次在倫敦拍賣行齊仕閣(Chiswick Auctions)上陣的柿右衛門美人像,來自英格蘭Lindsey區大主教Robert William Dudman(1925-1984)收藏,斷代十七世紀末,估價£5,000 - 7,000,正是以二代吉野太夫為原型製作。這個柿右衛門,則是日本瓷器起源 - 伊萬里‧有田燒的名匠。

有田燒始於十七世紀,建基在中國景德鎮與朝鮮傳入的技術,燒製出日本史上最早的瓷器(以前是陶器),以色彩絢麗纖細的彩繪聞名於世。有田燒的窯口位於九州佐賀,由於當時經由鄰近的伊萬里港出口,故又稱伊萬里燒。

柿右衛門是有田燒的名匠之門,和吉野太夫一樣,其實更像是名號,代代相傳。由第一代(1596-1666)至今,從未間斷,第十四代(1934-2013)更獲日本政府授予「人間國寶」之名。早在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把大量柿右衛門瓷器運到歐洲,落戶商賈豪宅甚至皇家宮殿,足見如何受西方歡迎。即使在日本,柿右衛門美人像也是不得多得的佳作。

翻查資料,東京戶栗美術館藏有柿右衛門樣式美人像,同樣製於十七世紀末,風格與本品非常相近。


十六世紀晚期 南蠻式花鳥繪蒔繪螺鈿櫃|倫敦齊仕閣拍賣


十六世紀晚期 南蠻式花鳥繪蒔繪螺鈿櫃|倫敦齊仕閣拍賣

既然回到了古代日本,就借機會多介紹一件當時的藝術品 - 南蠻式花鳥繪蒔繪螺鈿櫃,斷代十六世紀晚期,估價£9,000 - 10,000。

「蒔繪」是日本傳統工藝,指匠人用金粉、銀粉裝飾漆器,以營造奢華高貴之感。蒔繪最初用在宮廷的家居用品之上,後來出現在皇室與將軍的家中,變成權力象徵的一種。隨著技術進步,日本匠人從平安時代開始,陸續發展出「平蒔繪」、「高蒔繪」、「肉合蒔繪」等技術,至江戶時代進入工藝顛峰期。

「螺鈿」是一種在漆器、木器上鑲嵌貝殼或螺螄殼的裝飾工藝,在日本工藝中經常與「蒔繪」出雙入對,結合在同一件藝術品之上。事實上,日本不少國寶都同時具備「蒔繪」與「螺鈿」工藝,包括製於十二世紀的「單輪車蒔繪螺鈿手箱」,還是十八世紀的「八橋蒔繪螺鈿硯箱」都一樣。


日本國寶 - 八橋蒔繪螺鈿硯箱|東京國立博物館

拍品名字之中,最難理解的或許是「南蠻」一詞,其實是指來日本經商的歐洲人。明明是西方來的,為甚麼以南相稱?日本承襲中國的華夷思想,當時視歐洲人為蠻人。

由於西班牙、葡萄牙等人,是經海路先到東南亞,再北上日本通商,所以對東瀛人來說,他們是「從南方來的蠻人,故稱「南蠻」今次上拍的南蠻式花鳥繪蒔繪螺鈿櫃,無疑是當時日本與歐洲人的「南蠻貿易」裡頭,不可多得的奢侈工藝品。

最後送上齊仕閣2019秋季拍品的其他精選拍品。



十七世紀末 柿右衛門美人像

拍品編號:1039
高度:39.4cm
來源:英格蘭Lindsey區大主教Robert William Dudman(1925-1984)收藏,後於家族繼承
估價:£5,000 - 7,000


十六世紀晚期 南蠻式花鳥繪蒔繪螺鈿櫃

拍品編號:1016
尺寸:20.5 x.28.7 x 17cm
估價:£9,000 - 10,000


清雍正 一七三零年《聖宗仁皇帝庭訓格言》 

拍品編號:287
來源: 

  • 於1860年後移出圓明園
  • 亞歷山大·喬治·埃利斯(Alexander George Ellis,1858-1942)購於1904年
  • 羅納德·古奇(Ronald Gooch)舊藏,後由現藏家於2006年購得

估價:£5,000 - 8,000


清 玉雕螭龍耳柄觥

拍品編號:222
尺寸:9cm
來源:歐洲私人收藏,於1950年代間公務訪問中國期間購得,後傳承至現藏家
估價:£4,000 - 6,000


清 玉雕螭龍耳柄觥

拍品編號:226
尺寸:18.5cm
來源:歐洲私人收藏,於1950年代間公務訪問中國期間購得,後傳承至現藏家
估價:£3,000 - 5,000


明 剔紅花鳥紋長方蓋盒

拍品編號:228
尺寸:27.5 x 21cm
來源:西方私人收藏
估價:£3,000 - 5,000


明萬曆 青花高士圖高足盃

拍品編號:247
尺寸:15.3cm
估價:£8,000 - 12,000


明萬曆 青花留白雲鶴紋罐 青花「大明萬曆年製」楷書款

拍品編號:248
高度:39.5cm
來源:徐展堂中國藝術館藏標
估价:£30,000 - £50,000


清十八 / 十九世紀 礬紅墨彩繪山水圖紋葫蘆扁瓶 

拍品編號:259
高度:14.5cm
來源:漢考克(Hancock, 37 Bury Street, St. James's, SW1)藏標
估價:£800 - £1,200


清一八六零至一八九零 粉彩繪「八吉祥」圖紋盤 青花「儲秀宮製」篆書款

拍品編號:263
直徑:48cm
估價:£3,000 - £5,000


民國 粉彩繪人物故事圖紋瓶連木座 「乾隆年製」篆書款

拍品編號:273
高度:36.5cm
估價:£2,000 - £3,000


十七世紀 犀角盃

拍品編號:286a
尺寸:10 x 16.3cm
來源:埃德溫·詹姆斯·費夫(Edwin James Fyfe,1870-1939)於1927年前收藏,後傳承至現藏家。(費夫大部分日本藝術品收藏,都於1946年捐獻給了蘇格蘭國家博物館)
估價:£20,000 - £30,000


明萬曆十六年 泊如齋重修《宣和博古圖錄》共三十二冊

拍品編號:289
估價:£10,000 - 15,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齊仕閣拍賣公司(Chiswick Auctions)
地址:W3 8BL 1 Colville Road, London, W3 8BL, UK(英國,倫敦,奇西克,科爾維爾路,1號)

專場:亞洲藝術古董(一)
拍賣時間:2019/11/11|12:30pm

專場:亞洲藝術古董(二)
拍賣時間:2019/11/12|10am

專場:日本藝術
拍賣時間:2019/11/12|3pm

預展時間:
2019/11/1|10am - 6pm
2019/11/2-3|11am - 5pm
2019/11/4-8|10am - 6pm
2019/11/9-10|11am - 5pm

聯繫方式(品項報告及照片等):
asianartrequest@chiswickauctions.co.uk
+44 (0)20 8896 4686(中文普通話)
+44 (0)20 8992 4442(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