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拿倫破天荒拍賣車隊「未來戰車」 重溫連奪賽車界「大滿貫」輝煌史

今年,《F1大電影》在全球掀起熱潮,令到這項擁有逾70年歷史的賽事,獲得前所未見的關注﹐甚至有不少對汽車較少認識的朋友也紛紛「入坑」。

乘著這股熱潮,今年F1冠軍熱門麥拿倫車隊(McLaren Racing)宣佈與專營汽車拍賣的RM Sotheby's合作,於今年12月F1賽季最後一站 - 阿布達比舉行專場拍賣。拍品方面可謂相當破格,因為舉槌戰車如今尚未有實物,而是接下來兩年使用的三輛「未來戰車」。

三輛「未來戰車」分別是以下三項比賽的參賽戰車:2026年F1、2026年IndyCar系列賽,以及2027年世界耐力賽(WEC),象徵麥拿倫拿下賽車界「大滿貫」的輝煌歷史。

目前,我們尚未知道三輛「未來戰車」的確實模樣,宣傳照片裡的三輛車子,是車隊現役F1、IndyCar的展示車,以及WEC的概念車。至於估價方面的實際資訊仍尚待公佈。


拍賣的三輛「未來戰車」將分別參與(上起)IndyCar、F1及WEC賽事

這次拍賣合作,由麥拿倫車隊CEO Zac Brown於剛過去的美國蒙特雷汽車周(Monterey Car Week)親自公布。

所謂賽車界「大滿貫」,並非指上述三項賽事的年度冠軍,而是F1裡的摩納哥大獎賽(Monaco GP)、IndyCar的印第安納500英里大獎賽(Indy 500),以及WEC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Le Mans)。三項比賽都是系列裡面歷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賽事。

雖然同樣是單座位方程式賽車,但F1與IndyCar戰車規格、尺碼、性能都截然不同。賽事規模亦以F1較大,每年舉行24場賽事,分站遍布全球各地。IndyCar賽季則相對較短,全年16場賽事只在美國及加拿大舉行。

戰車方面,F1各支車隊可根據賽例,自行研發合符規格的戰車。因此,賽事除了考驗車手的技術,亦考驗車隊能否交出一輛具競爭力的賽車。


麥拿倫車隊CEO Zac Brown


麥拿倫車隊至今已贏得200次F1分站冠軍


麥拿倫完成「大滿貫」的三輛戰車

接下來是IndyCar,現今所有車子使用統一的底盤及空氣動力設計,引擎由日本品牌本田(Honda)或美國品牌Chevrolet兩者提供。車隊在研發方面的需求,則沒有F1般重要。能夠決定分野的地方,是每支車隊如何按照橢圓形高速賽、街道賽等不同賽道特性,調校車子馬力輸出、懸掛系統等,找出最合適的設定。

以兩者現行使用的賽車作簡單比較,F1車子的尺碼較大,引擎馬力較高,空氣動力設計令F1戰車能以更高速度過彎。以兩項賽事均會舉行比賽的美國德州奧斯丁賽道作例,F1的圈速比IndyCar快大約10秒。

編按:F1與IndyCar在技術細節上還有很多差異,惟篇幅所限難以逐一詳述。


麥拿倫現役F1戰車


麥拿倫現役IndyCar戰車


麥拿倫2027年WEC參戰車概念圖

世界耐力賽(WEC)的Hypercar戰車可說是另外一種生物。耐力賽動輒連續跑8小時、12小時。享負盛名的勒芒賽(Le Mans)更是連續24小時不分晝夜比賽。車子的耐用度能否支持24小時極速駕駛,在白天較炎熱的環境,與夜間較涼快的情況下,性能有否差異。這些都成為耐力賽戰車的考驗。

車子以外,還有車手的分別。F1及IndyCar只會由一位車手完成賽事,WEC則由3位車手組成團隊,在24小時的賽事裡輪流上陣。

正是因為三項賽事都有各自著重的地方,一支車隊要拿下「大滿貫」,絕非易事。在歷史上能夠做到的車隊,只有麥拿倫,這項壯舉就連法拉利也未能做到。順帶一提,其中一位現役F1車手已拿下「大滿貫」,就是西班牙車手Fernando Alonso。


橙色車花的McLaren M16贏得1976年Indy 500

事實上,麥拿倫起初並不算是汽車品牌,旗下並沒有生產汽車,而是以設計方程式賽車見稱。1963年,紐西蘭賽車手Bruce McLaren創辦麥拿倫車隊,1966年首次踏入F1賽事,1968年已在比利時贏得首個分站冠軍。累積至今,麥拿倫車隊已拿下200次F1分站冠軍。

儘管創辦人Bruce McLaren在1970年一次意外中逝世,車隊未有因為創辦人逝世而停滯不前。麥拿倫於1970年代開始涉足美國IndyCar前身的USAC賽事,並於1972、1974及1976年,三度奪得Indy 500冠軍,完成「大滿貫」的第一環。

到了1980年代,在英國工程師兼商人Ron Dennis入主麥拿倫兼任領隊,帶領車隊步上巔峰。1984年,麥拿倫終於贏得F1摩納哥分站冠軍,完成「大滿貫」第二環。


1984年,Alain Prost代表麥拿倫贏得F1摩納哥分站冠軍


1995年,贏得勒芒賽的McLaren F1 GTR

1980年代末,巴西車神冼拿(Ayrton Senna)與法國車手Alain Prost掀起麥拿倫王朝,連奪1988年至1991年車隊四連冠。亦是在這段時間,麥拿倫製造了第一部量產超級跑車 - McLaren F1。

身任集團主席的Ron Dennis下旨,要製作一部令其他汽車製造商望塵莫及、完美的量產跑車,更表明不設任何規限。McLaren F1正是這背景下的完成品,成為19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超級跑車之一。

McLaren F1亦成為麥拿倫車隊進軍世界耐力賽的利器。1995年,由McLaren F1改裝而成的McLaren F1 GTR,贏得勒芒賽冠軍,完成「大滿貫」的最後一環。


如今用作宣傳的戰車,並非三輛「未來戰車」的最終模樣

焦點回歸今次拍賣。作為拍品的三輛戰車,分別於2026及2027年比賽使用,意即買家至少要等待至賽季結束,戰車才會到手。據指,買家要等到2028年才能夠把正式將車子收入囊中,期間選擇租用2025年的展示用車。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由於每一個賽季的F1戰車,都隨著賽例改動而有所改變,2026年的麥拿倫F1戰車,目前尚在研發當中。據指,勝出的買家將可跟隨研發團隊了解實際情況,亦可親臨來季的每一場F1賽事,親身感受戰車實況。

由於估價方面尚未公佈,讓我們用麥拿倫F1戰車過往的拍賣成交記錄作參考。2021年,「黑帝」咸美頓於2010年駕駛的麥拿倫F1戰車於英國舉槌,最終以£473萬(約HK$5,060萬)成交。今回是三輛戰車一併上拍,按此推斷,成交價要超過一億港元關口,絕非難事。


咸美頓於2010年駕駛的麥拿倫F1戰車,2021年以£473萬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