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去後,拍賣界不但全面復甦,藝術市場更比以往熱鬧。隨著香港秋拍本周落幕,焦點緊接著轉移到歐洲大陸去。
德國龍頭拍賣行Nagel(納高)的亞洲藝術專場,囊括明清宮廷出品、喜馬拉雅藝術、宗教造像、明式家具、漆器陶瓷、乃至古代地圖等諸般門類,包羅萬有,將於12月9日隆重舉槌。
其中最受收藏圈關注的焦點,乃是一件宮廷銅胎掐絲琺瑯器,出自乾嘉盛世,形取商周青銅出戟罍,並以遠古饕餮獸紋為飾,既散發莊嚴肅穆的氣息,又兼具雍容華貴的美態,盡顯清帝敏求好古的高貴品味。
Lot 347|清乾隆至嘉慶 銅胎掐絲琺瑯仿古饕餮紋出戟罍
高度:45 cm
註:帶鏤空鍍金銅蓋,器底書有收藏編號
來源:出自德國德累斯頓私人收藏,據現藏家稱集於1990年之前
估價:€60,000 - 100,000
乾隆皇帝好古敏求,常以古代藝術為靈感,再糅合當朝技藝,加以裁剪創新。此件出戟罍以銅胎掐絲琺瑯為材質,上飾仿古饕餮紋,正屬箇中典範。
乾隆十四年起,這位「文青皇帝」數度召集群臣,為清宮4,000多件古銅器丈量尺寸、手繪圖像、撰寫說明,最後完成了統稱「西清四鑑」的幾套圖錄。
此舉既是為了整理藏珍,亦是希望鼓勵一眾藝匠,從古代重器擷取精華,推陳出新,創作出更為精彩的藝術品。在攝影和互聯網面世以前,此項編書工程為清宮銅器留下了寶貴的形影紀錄,倍受歷代金石藏家極致推崇。
無論是器型、圖紋、裝飾,本品俱集合了上古青銅罍的各種標誌特徵,當時必定曾參考內府收藏的珍貴文物。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獸面紋罍|台北故宮
商晚期 鉤連乳丁紋羊首罍|台北故宮
罍為商周大型盛酒禮器,器型可粗糙分成兩種,如同上述台北故宮兩件館藏一樣。本品之形,與相當有名的晚商羊首罍更為近似 - 廣肩、豐腹、圈足,既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氣息,又兼具雍容華貴的美態。
本品罍身以饕餮為主紋飾。傳說這種遠古怪物極為貪吃,永不滿足。商朝之時,饕餮紋常飾於青銅酒器、食器,鑄成一雙大眼,但無下顎,警惕貴族不要揮霍無度,暴殄天物。
當時的匠人常以另一主流圖紋 - 夔龍為基礎,令之兩兩成對,合組成饕餮獸面。這種手法也應用到本品之上。再與晚商羊首罍比較,本品肩部的鋪首位置亦是如出一轍,只是羊首換成了獸首。
此外,青銅罍常見的圓渦乳丁,以及令外形更顯霸氣的出戟,同樣統統移植到本品之上。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本品器底書有收藏編號
談中國古玩,「景泰藍」可謂無人不識。
這種工藝的正式名字,其實就是銅胎掐絲琺瑯,以色鮮妍麗及光彩耀目著稱,且具固久防滲等實用特質,於元朝時自西亞傳入,經明初永宣積極發展,製作至景泰一朝已相當純熟精緻。由於所用琺瑯釉以藍色為主,行家與藏家皆稱之為「景泰藍」,沿用至今。
製法是先將銅絲盤出花紋,黏固胎上,後填施各色琺瑯釉料在花紋框格內、外,入窯烘燒,如此重複數次,待器表覆蓋的釉層至適當厚度,再經打磨、鍍金等手續始成,工藝異常繁複。
銅胎掐絲琺瑯為明清帝王朝堂陳設用器,金絲纏身,頗具王者之氣。清三代皇帝之中,乾隆對之尤其鍾愛有加,不但著力發展相關技術,甚至命人以瓷胎官窯仿摹之。
青銅器本身色近黃金,棕綠色的面貌僅乃長時間氧化所致。本品以銅胎掐絲琺瑯仿之,恰似在古代重器上加添七彩色相,正是當朝摹古而不泥古的藝術代表。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仿古饕餮紋出戟罍|2018年,巴黎佳士得,€343,500成交
參考公共收藏有一近例,原為Alexandrine Louise Grandjean女士雅蓄,身後捐予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此外,市場亦有一近例(上圖),先後經比利時和法國私人遞藏,至2018年於巴黎佳士得舉槌,估價€15萬,結果在踴躍競投下以€34.3萬易手。
19世紀中葉,中國古董藝術於西方大行其道,而銅胎掐絲琺瑯就對歐洲裝飾藝術帶來深遠影響。專家認為,本品與上述兩件近例,應該俱於這段時間傳入歐洲。
Lot 94|西藏1721年 罕見第五世班禪額爾德尼公函
尺幅:60.5 x 140 cm
來源:德國重要私人西藏藝術收藏,集於1980年代期間
估價:€60,000 - 100,000
自元代開始,藏傳佛教一直受到中央扶持,對宮廷藝術、信仰祭祀、乃至政治外交上皆甚具影響力。
清朝初期,皇帝把「興黃安蒙」視為治理邊疆的重要政策,借助格魯派(藏佛四大派系之一 ,又稱黃教)的力量,更有效治理信仰藏佛的蒙族及藏族地區。這件珍罕的五世班禪公函,正是見證之一。
班禪屬於格魯派四大活佛系統之一。五世班禪於後藏地區出生,年幼時便被迎進扎什倫布寺。康熙年間,他受封為「班禪額爾德尼」,獲賜金冊金印,協助拉藏汗管理藏地事務。正是由這時起,「額爾德尼」正式成為歷代班禪稱號。
雍正年間,五世班禪因調解衛藏兩軍衝突有功,受命治理後藏諸地,他亦繼而派遣高僧入京弘法。據記載,五世班禪廣度僧伽,門人近三萬之多,亦可見他如何受到尊崇。
公文以黑墨使用藏文草書體橫寫
本品的「敕封班臣額爾德尼之印」
扎什倫布寺珍藏的一方「敕封班臣額爾德尼之印」
本封公函寫於黃色絲綢,立軸有裱及唐簾。公文由十三行文字組成,以黑墨使用藏文草書體橫寫,標題結尾鈐一枚方印,書尾鈐一方朱文金印,為藏、滿、漢三體「敕封班臣額爾德尼之印」。班臣與班禪為同音異譯,意思皆是大學者。
內容顯示,本封公函為五世班禪於1721年(康熙六十年)所寫,是向貢‧次旺諾布及其子頒發的特權令,適用於外蒙古和滿洲地區的相關宗教或公職人員。
次旺諾布為喀爾喀蒙古族人,乃該族執政官托多額爾德尼的侄兒兼養子,獲清廷授予等同公爵的地位,在中原和蒙藏關係扮演重要角色。
1717年,準噶爾入侵青藏地區,次旺諾布的部隊便與清軍迅速在西藏中部部署,為年輕的七世達賴回藏鋪平道路;1720年,清軍把準噶爾軍逐出西藏,臨時地區政府由七人組成,次旺諾布便是其中一員;1721年,次旺諾布獲賜封將軍印,成為駐紮拉薩的清軍司令;同年,五世班禪便頒發了此封特權確認函。
本品上方中央繪五世班禪,左右分侍宗喀巴、達賴喇嘛
本品最下方繪畫了活靈活現的吉祥天母像
本拍品雖為公函,但同時擁有精妙的繪畫裝飾,顯示出它的藝術價值。
公函最上方精細地描繪了三位人物。中央是五世班禪,左右分侍宗喀巴、達賴喇嘛。宗喀巴為格魯派始創人,達賴則屬格魯派另一活佛系統,傳統上和班禪是彼此的導師,並負責印證對方身份。
最下方則繪畫了活靈活現的吉祥天母像,雙目怒睜,頭頂骷髏冠,赤髮上衝,側身跨坐黃騾背上,馳騁於烈焰之間。
吉祥天母呈忿怒之相,是要表現出降魔伏妖、保護修行者的護法神身份。造型恐怖或與眾不同的法器,自然亦各有含意。
例如黃騾嘴裡銜著的三物,從上而下為紅咒語包、疾病種子袋、黑白骰子,統統是攻擊佛法之敵人的利器。腰間的拘鬼牌,能夠抵擋咒語和誹謗;鞍具蛇形帶上的魔線球,象徵神力的本源;至於左手上的嘎巴拉碗,則代表以智慧沖洗一切污穢。
Lot 23|西藏15世紀 銅鎏金嵌石密集金剛雙修蓮座坐像
高度:15.2 cm
來源:德國南部私人收藏,購於佳士得倫敦1978年11月22日拍賣會,圖錄編號72
估價:€30,000 - 50,000
談過藏傳佛教歷史,現在藉此尊精彩的密集金剛像,走進信仰世界之中。
密宗所以稱為密宗,皆因師徒之間秘密傳授,箇中內容絕不輕易公開。是故,密宗修習的經典稱為密續,意即秘密相傳之典籍。
藏佛密宗裡頭,無上瑜伽密續地位最高,被信徒視為無法超越且最難修持的密法,修行包括呼吸、經脈、觀想等。無上瑜伽又分為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與母續,分別著重於陽性力量及陰性力量的展現。無二續即兼具上述兩者特徵。
我們的主角密集金剛,與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並列無上瑜伽的五大主尊(名單可因派別不同而有些微改變)。密集金剛屬於父續,在清朝宮殿中又稱為陽體秘密佛。
本品局部
18世紀 繡像陽體秘密佛(即密集金剛)唐卡局部|北京故宮
密集金剛多為三面六臂形象。三面一般為藍、白、紅三色(銅佛難以表現顏色,可參考上圖的清宮唐卡),代表降服、息災、敬愛。主臂雙手擁抱明妃,象徵智慧與慈悲的結合;手上同時分持金剛杵和金剛鈴,代表方法與智慧雙成。其餘四手,則分別握著法輪、蓮華、摩尼、寶劍。
密宗信仰系統相當複雜,要解說此尊密集金剛的形象,還得提到五方佛。
五方佛,乃主持中、東、南、西、北之如來,順序為大日如來、阿閦佛、阿彌陀佛、寶生佛、不空成就佛。
某些密宗信仰認為,密集金剛是東方阿閦佛的化身。本尊造像正是一例,密集金剛其實是以金剛不動佛(阿閦佛又稱不動佛)的形象展現,手持的法輪、蓮華、摩尼、寶劍,便是代表另外四方如來的法器,故又可稱為「 密集不動金剛」。
本品局部
一般而言,密集金剛應置於壯觀的壇城曼荼羅中央,再由一眾較小造像環繞。至於本尊不動金剛,如上文所言具備五方如來的象徵,故單尊亦能彰顯整座曼荼羅,足證非凡。
本尊密集金剛四肢輕盈,冠頂高聳,蓮瓣豐滿,鑲嵌綠松石,造型遵循15世紀的藏地藝術風格。與此同時,其工藝亦令人想起其時西藏造像大師索南堅贊的作品。
索南堅贊造像之蓮座底緣,通常可見細密的淺刻花紋一周,蓮辦尖端亦有輕淺細緻的鏨刻線條。寶冠、瓔珞、臂約、手鐲、腳鐲以及腰帶,則皆因綠松石及各色寶石而無比奪目。
至於與本品相同時期的西藏密集金剛,應以魯賓博物館藏之例(下圖)最為人熟悉。
西藏15世紀 銅鎏金密集金剛雙修坐像|魯賓博物館
Lot 146|12世紀 銅鎏金觀音菩薩半跏像
高度:26 cm
來源:歐洲私人舊藏,據現藏家稱出自荷蘭Adrianus Cornelis Maria Verhelst(生於1955年2月26日)私人收藏
估價:€30,000 - 50,000
中國佛教經過唐末、五代的法難,以及朝代更迭的戰亂後,由於經典散佚、寺院毀壞、僧侶受迫,幾乎到了衰萎凋落的地步。及至趙宋一代,這個傳統宗教踏上復甦之旅,此後千載皆是連綿不斷。
本尊菩薩像作半跏坐姿,左手持缽,右手持楊柳,髮巾下垂頸際,天衣成帶狀,披肩繞臂,佩戴瓔珞,長裙裙擺在左足踝處,翻出褶褶相疊,垂落座前,形態優美。
三葉形高冠中央一尊小小的「化佛」,乃代表阿彌陀佛。相傳音本是凡人,皈依佛門後受業於阿彌陀佛,最終大覺大悟。觀音於是頂上置佛龕,龕中供奉阿彌陀佛,以報師恩。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此尊觀音菩薩斷代12世紀,其時南宋、遼國、金國、大理並立,要準確地分辨造像出自何處,絕非易事。
台北故宮館藏之中,有一件觀音菩薩半跏像(下圖),天衣瓔珞與本品頗為相似,尺寸亦幾近相當。台北故宮官方資料之中,雖然暫且把該尊觀音列為宋代,但內文介紹指可能為大理國出品。
然而,細觀本品臉相,與大理風格有異,身軀肌肉線條亦較為飽滿有力,或許更接近遼國審美。
遼國帝王崇佛,社會奉佛之風盛行,從事刻經、建寺、造像等各種佛事,使遼代佛教造像藝術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契丹的遊牧民族性格,以及草原文化的渾樸作風傾向,亦影響其造像藝術風采。
青銅鎏金觀音菩薩半跏像|台北故宮
Lot 150|明代 銅漆金天官大帝坐像
高度:72 cm
來源:德國北部重要私人舊藏,集於1920年之前,遺產由某家庭成員繼承
估價:€20,000 - 30,000
市場上的古董宗教造像,絕大部份都是佛教為主,道教主題本身就較為鮮見。其中如本品般能夠辨認神祗身份的,無疑更是罕有。
「三官大帝」在道教中地位崇隆,各自主掌天界、地界、水界,分別具有賜福、赦罪、解厄的權能,所以傳統對聯常見的「天官賜福」,指的正是這位天官大帝。
「三官大帝」又稱為「三元大帝」,天官大帝是上元,誕辰正月十五日乃上元節,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元宵佳節。道教在明代相當流行,而上元節也是非常受重視的慶典。
據記載,明朝上元節之時,宮中前後放假三日,又賜文武群臣及耆老宴,午門置鰲山燈,聽人縱觀,以示與民同樂。正日十五號,內臣宮眷,皆穿燈景補子、服蟒衣,並奉父母一起觀燈,接受皇帝賞賜;翌日十六號,燈市更是熱鬧,「天下繁華,咸萃於此,勳戚內眷,登樓玩看,了不畏人。」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天官作為主掌天界的大帝,身上服飾自然不會馬虎。本尊明代坐像,銅製漆金,達72 cm之高。天官冠頂飾祥雲托「日」、「月」圓璧,頷下飄垂五綹長髯,雙手當胸,原來應該握有古代天子所用的鎮圭。
留意天官所穿長袍,上面飾有特殊符號,皆是各有寓意。最明顯是雙腿膝蓋之處,有一個像「亞」字的符號。其實它是「黻」,形狀是兩個弓形相背相靠,代表明辨是非的能力;「黻」的旁邊有斧頭,實為「黼」,象徵做事幹練,遇事能決。
古代宮廷裡頭,皇子、皇親的袍上都可以有龍,但只有皇帝龍袍能夠加上「十二章紋」,以代表天子品德。「黻」和「黼」俱屬「十二章紋」之列,可見天官在道教地位之高。
本尊造像臉相飽滿豐腴,衣紋布排整齊,線條流暢有力。天官正襟危坐,下半身遠較上半身寬闊,憑身軀比例突顯威武嚴肅之感,俱為明代典型中原造像風格。
Lot 192|清代19世紀早期《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尺幅:132 x 234 cm
註:本拍品為後裝裱日本屏風,八扇屏式,其中第六屏《大清一統地理全圖六》缺失,由右側第一屏署名「文舉寫」人物圖更替
來源:德國南部私人舊藏,1980年購於美國舊金山索薩利托某日本藝術行
估價:€30,000 - 50,000
中國古代地圖在拍場並不常見,然而每次偶爾亮相,反應都相當不俗。例如2017年,傳教士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在倫敦佳士得舉槌,估價£8萬,終以£15.5萬成交。
《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是私人印刻的地圖,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三部,分別為乾隆三十二年黃千人重訂初刻初印本、乾隆年黃千人重訂初刻後印本、以及嘉慶年黃儲文增訂重校刻本。此外,美國國會圖書館亦有一份,為嘉慶年墨印著色紙本。
市場上曾有另一例《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乃道光年間木板套印版本,和本品一樣後裝裱為日本屏風,尺寸與本品一致,應為同一時期出品。此例於2022年在倫敦蘇富比上陣,當時估價£12萬,結果以£17.6萬易主。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黃千人(1694-1771),浙江人,祖父為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曾任國學生,官至修職郎。據記載,乾隆三十二年(1767),黃千人重新修訂祖父舊刻輿圖,是為《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並付梓之。由於黃千人版本手民之誤較多,其子黃儲文遂增訂重校,成為後來的嘉慶年間版本。
全圖東起朝鮮半島,西至蔥嶺,北達黑龍江,南抵南海諸島,主要描繪清代中期疆界的自然環境及行政區劃,兼及長城與各關卡等建置;沿海諸島嶼配合文字標示名稱,西部則繪出府、縣行政區劃並注明文字。外國領土則附有一篇長文,解釋其與清朝的政治關係的歷史。
至於圖首題文,則顯示出乾隆年間萬國來朝的氣勢:「本朝幅圓之廣恆古未有。東西南朔莫可紀極,而萬國之梯航、重譯、職貢、稱臣者更指不勝屈。乾隆丁亥間,餘姚黃千人曾為《天下輿圖》,其中山川、疆界、都邑、封圻靡不星羅棋布,如指諸掌,洵足瞻盛世之版章……茲刻遵御纂諸書悉為增補,較舊圖似加詳晰……其塞徼綿亙無際,海嶼風訊不時,難以里數計者,載其方向,俱仍舊式,未敢稍易。已見此圖久經鐫版行世,茲特刻為屏幅,俾途寓書箱,便於攜帶,博雅君子懸壁縱觀天下之廣,可以全覽焉。」
Lot 193|清乾隆 群仙瑤池拜壽剔紅掛屏一對
尺寸:99 x 61 cm
來源:出自德國德伯爾恩市Emial Shuppang先生(1891-1945)收藏,1920至1925年期間購於德國萊比錫古董行,之後由某家族成員繼承,有1950/1960年代黑白照片為記
估價:€20,000 - 30,000
今日的古董市場,焦點經常落在天價成交的瓷器、造像、玉器等身上。其實論製作之困難、技術之複雜、成本之高昂、矜貴之程度,漆器非但絲毫不輸,有時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匠人先在胎上層層髹塗紅漆,達到一定厚度為止 - 少則八九十層,多則一二百層。每道漆須晾少則半天,多則兩天,至半乾,才可以髹下一層。趁紅漆未乾透之時,便要描上畫稿,然後再雕刻花紋。
據專家研究,每1毫米的漆層,漆工需要反覆髹漆約30次才能達到。如此可見,剔紅製作工序多、時間長,且需要兼照漆工與雕工,一件器物往往需時數月甚至經年方能完成。
西漢《鹽鐵論》以「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形容漆器製作之貴重,實在毫不為過。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本剔紅挂屏長方碩大,尺寸達99 x 61 cm,左右對稱構圖,通景飾蟠桃盛會群仙祝壽圖。畫面正中央西王母端坐五重宮殿堂內,仙童子手捧壽桃跪拜在前;上、中、下八仙等各路神仙或騰雲前來賀壽,或在松下亭台恭迎嘉賓,氣氛熱鬧非常。
整體人物形像生動,活靈活現,造型秀雅,亭臺樓閣、雲海樹石等精緻古樸,畫面繁而不亂,髹漆精美,色彩艷麗,誠為佳品。
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一件出色的剔紅作品,在最細微的地方也可看出匠人功力。
以本品為例,以三種錦紋分別表現蒼穹、水紋和地面。天錦用折轉回頭的單線,類似窄長的迴紋,猶如天空飄浮著薄雲;水錦用流暢曲線,似波濤起伏;地錦不僅格內刻多瓣小花,如繁花鋪地,格與格之間更以「卍」字為飾,呼應賀壽主題,足見獨運匠心。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堪與本品比較之乾隆朝剔紅作品,1995年香港蘇富比、1998年倫敦佳士得、2006年紐約佳士得皆有例可尋。
公共收藏方面,維也納民族學博物館有一座乾隆寶座屏風(下圖),源自北京南部的皇家獵苑「南海子」,上面同樣以西王母蟠桃會為飾,可作參考。
乾隆寶座屏風|維也納民族學博物館
乾隆寶座屏風(局部)|維也納民族學博物館
Lot 166|清康熙 青花山水花鳥紋鳳尾尊一對
高度:53 cm、52.7 cm
註:應爲青花五供中的兩件,瓶底落靈芝畫押款
來源:德國南部私人收藏,集於2000年之前
估價:€12,000 - 18,000
本品頸部剛勁挺拔,尊口外撇如同鳳尾,腹部豐滿又恰似鳳體,因而得名曰「鳳尾尊」。如此器型,乃是經中華數千年文明演變而來。
觚,最早於新石器時代出現,當時用陶土所製,至商朝時成為青銅器,成為祭奠用酒杯。青銅觚的上、下身皆呈喇叭形,往外張開。器身中間稍為突出,有時會配以扉棱或鏤空透雕紋飾。
花觚是仿青銅觚所製的陳設用器,用以插花佈置,既有瓷製,亦有玉雕,流行於明、清兩朝。瓷胎的鳳尾尊,正是由花觚演變而來。
中國傳統祭祀儀式之一,乃是以香、花、燈、水、果五物,配合香爐一件、燭台一對、花觚一對,以供奉祖先或神祗,合稱五供。本品器型既從花觚衍生,當時可能亦為五供用器。
本品局部
康熙朝的青花鳳尾尊,山水紋飾多分成上下兩部份,沿頸部和器身通景繪畫。
本品構圖則是相當特別,以蓮瓣般的形狀分成許多小塊,每塊或繪山水亭樓,或繪花卉奇石,別具趣味。
2020年,紐約佳士得舉辦「中國外銷瓷呈獻The Tibor珍藏(第二部分)」專拍,當中有一組康熙青花五供(下圖),雖然器身主要以風格別致的花卉卷草為飾,但蓮瓣般的小塊圖紋,就與本品頗為相似。
2020年紐約佳士得拍賣的康熙青花五供
Lot 171|清康熙 御製青花夔鳳紋搖鈴尊「大清康熙年製」青花六字三行楷書款
高度:18.2 cm
來源:出自Ulrich Lindemann博士(1920-2018年)私人收藏,此瓶爲其首件藏品,獲贈於其姑母Hilde Lindemann女士,1969年購於柏林China Bohlken古董行Heinrich Peters先生處
展覽及出版:2015年7月19日至2016年1月17日,杜塞爾多夫Hetjens陶瓷博物館《舞龍:康熙/中國當代》(der drache tanzt. Kangxi/China Contemporary )特展,展品編56,錄入2015年杜塞爾多夫出版Suebsman/ Antonin合著展覽圖錄《康熙時期的瓷器珍品》,頁106,圖56
估價:€10,000 - 15,000
康熙一朝,製瓷業進入黃金時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反映出其時盛世繁華。此時期的官窯作品,造型上往往有一種渾厚奇偉的風格。
康熙青花瓷採用雲南珠明料燒製,色澤翠藍明艷如寶石。清末成書的《陶雅》有言:「雍、乾二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穠英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
此外,器物造型多變,除了盤、碗、瓶等日常生活用品外,又增添了許多尊、爐、文房用具、案頭陳設等等。只計算尊類,就有七、八種新創燒的品種,包括上述的鳳尾尊,以及本品搖鈴尊。
本品外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
本品另一面的夔鳳紋
本器直口、卷唇、長直頸、斜肩、長直腹,砰底、卧足,因形似搖鈴而得名。青花裝飾兩組夔鳳紋,高冠、尖喙,喙銜一環,長目曲頸,雙翅展翼,身上羽毛曲卷如雲,傲翔於穹蒼之間,外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
和夔龍一樣,夔鳳亦為古代青銅器常見紋飾,主要流行於東周戰國時期。事實上,無論是考古證據還是古代傳說,都顯示出周人崇拜鳥圖騰。《國語》有曰:「周之興也,鸑鷟(鳳之別名)鳴於岐山。」相傳周朝發源地岐山有鳳凰棲息鳴叫,人民認為神鳥全因文王德行而來,乃國勢盛興之吉兆。
整體造型別緻,胎釉細膩,青花鮮麗,紋飾簡潔明快,與現代簡約美學不謀而合,乃康熙官窯青花器中的精品。
2013年,香港蘇富比有一例舉槌,乃大名鼎鼎的瑞士「玫茵堂」舊藏,連佣HK$322萬拍出。
Lot 258|明代至清代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羅鍋棖馬蹄足八仙桌
尺寸:87 x 94 x 94 cm
來源:出自德國Max Muller領事(1867-1960)私人收藏,約1905至1908年集於中國,後由其女Irmgard Miller Doertenbach(1909-2011)繼承
估價:€20,000 - 30,000
拍賣界近年掀起「黃花梨熱」,以這種名貴木材製作的家具多次刷新紀錄。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舉槌,俱是有口皆碑,叫好叫座。
本周香港秋拍,「黃花梨皇后」伍嘉恩和明式家具收藏大家葉承耀,各有單一藏家專拍舉槌,更把這股熱潮推上高峰。
八仙桌乃明式家具經典之作,在明清兩世皆是流行,下至民間,上至達官貴人,八仙桌都可說是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最常陳設之處多為中堂,亦即古代客廳。
所謂「家有中堂,必出棟樑」,中堂為古時家居核心區域,代表著一個家族的門面、秩序、傳承。八仙桌作為中堂核心家具,重要性不言自明。
本品為標準的有束腰馬蹄足形式
本品桌面
「明式家具泰斗」王世襄在著作《明式家具研究》指出:「方桌一般有大、中、小三種尺寸,按照北京匠師的習慣,約三尺見方、八個人可以圍坐的方桌叫『八仙』,約二尺六寸見方的叫『六仙』,約二尺四寸見方的叫『四仙』。」
本品長闊近一米,名符其實為八仙桌。當然,以此等優質黃花梨製作,原來的主人自然並非等閒人家。
本品為標準的有束腰馬蹄足形式,邊抹上舒下斂,層次豐富,可見明榫,桌下有穿帶支承束腰平。直,牙,腳以圓格角相交,沿邊起流暢的燈草線。腿間施羅鍋棖,做工考究。四足方材,底收俊俏的高馬蹄。
通體光素無飾,紋理生動,簡約美觀,結構標準,器形經典,乃明式家具代表之作。
2019年香港秋拍,中國嘉德有一近例舉槌,當時以HK$118萬售出。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羅鍋棖馬蹄足八仙桌|2019年,中國嘉德香港,HK$118萬成交
Lot 364|晚清或更晚期 黃花梨木黑漆地博古百寶嵌彩繪山水紋頂箱櫃一對
尺寸:179.5 x 122 x 52 cm
來源:德國私人收藏,集於2007年之前
估價:€25,000 - 35,000
就好像時裝一樣,藝術的品味往往也會伴隨時間而改變。及至清朝,家具開始遠離簡約審美,轉為更加重視裝飾,並與其他工藝互相結合,而本品正是箇中佳例。
頂箱櫃,北方人又稱大四件櫃,下為豎櫃,上為頂箱,故又名頂豎櫃。本對頂箱櫃,表面施以黑漆,正面以博古百寶嵌為飾,側面則彩繪山水圖紋。
要解說博古圖,我們要回到堪稱中華美學史上的絕頂高峰 - 宋代。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北宋徽宗,雖然治國不行,但學富五車,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才情的皇帝。他在任時下令編纂三十卷《宣和博古圖》,記錄宣和殿所藏古器,至今仍是金石學殿堂級著作。
自此,「博古圖」一詞便用來命名專門摹寫瓷、玉、銅等古代器物的圖畫。博古圖既是繪畫題材,亦經常作為工藝美術圖案。畫家或匠人有時會加以花卉、果品等裝飾點綴,讓博古圖更添趣味。相機出現以前,博古圖也承擔著記錄文化的作用。
本對頂箱櫃,即以各種玉石和珍貴材質嵌成博古圖,器物之多讓人眼花撩亂,包括古色古香的花瓶、盆景、筆筒等等。此外,還有如意、葫蘆、靈芝、仙鶴、蓮藕等等,統統是美好象徵之物,滿載傳統吉祥寓意。
拍賣詳情
拍賣行:納高 Nagel
專場:德國斯圖加特 - 亞洲藝術拍賣會(830)
預展:2024/12/6-8|10am - 5pm
地址:Neckarstraße 189 - 191 D - 70190 Stuttgart
拍賣:
2024/12/9|9:30am(西藏尼泊爾喜馬拉雅藝術,Lot 1-135;中國藝術造像瓷器雜項等,Lot 136-470)
2024/12/9|2pm(六大洲藝術,Lot 471-734)
圖錄下載:
https://www.auction.de/auktion-830
https://www.auction.de/auktion-830a
查詢:陳小姐
電話:+852 69191741 / +861 7817491463
電郵:china@auctio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