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小型拍賣驚現御瓷?「無頸」乾隆琺瑯彩瓶HK$1,910萬成交

紐約亞洲藝術週,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佳士得、蘇富比等巨型拍賣行身上。其實小型拍行,偶爾也會有值得關注的重要成交。

一件「無頸 乾隆琺瑯彩西洋人物圖瓶」,剛剛在紐約地方拍賣行Doyle Auctions舉槌。雖然此瓶損毀嚴重,肩部以上的部份完全沒有了,但仍然引起激烈競投,終以估價20倍的US$200萬落槌,連佣US$245萬(HK$1,910萬;NT$6,720萬)高價易手。

如此金額,此瓶本季相當可能擊敗一眾拍賣行巨頭拍品,成為紐約亞洲藝術週成交之冠。

Lot 189|清乾隆 琺瑯彩西洋人物圖瓶(缺頸)

高度:約12.4cm
底款:乾隆御製(藍料)
來源(The Value整理):

  • Herschel V. Johnson收藏
  • Sarah Belk Gambrell(1918-2020)遺產

估價:US$100,000 - 300,000
落槌價:US$2,000,000
成交價:US$2,450,000(以官方網頁的佣金百份比計算)

拍賣行:紐約Doyle Auctions
拍賣日期:2021/9/20


此瓶於香港/台北時間9月21號近零晨兩時舉槌,起拍價僅為US$5萬,但四口叫價達至US$9萬以後,就一舉跳升至US$100萬關口,非常誇張。此後再獲十一口叫價,US$200萬落槌。由於官方未列出連佣成交價,我們暫以官網佣金百份比計算,為US$245萬。

琺瑯彩,始創於康熙一朝,專供御用或皇室玩賞,成本高、產量少,連得寵大臣也不會輕易賞之,在芸芸清朝瓷器中至為矜貴、最為頂級。時至今日,琺瑯彩仍然深為收藏家所垂青,拍賣成交價可高達HK$1億、2億之高。

琺瑯彩的「前身」,可說是銅胎琺瑯器。銅胎畫琺瑯,顧名思義就是以銅製器胎,然後把琺瑯質釉料填畫於表面,是由歐洲傳入清朝的工藝。琺瑯彩瓷器是在銅胎畫琺瑯的影響下誕生,為區分兩者,故又稱為「瓷胎畫琺瑯」。

清代官窯,大都在景德鎮燒製而成。可是琺瑯彩卻不同,先由宮廷畫師草繪樣稿,選用景德鎮精製的白瓷素胎,運至京城,在宮內繪圖、填彩、燒造。當時所用的琺瑯彩料,悉數由外國進口,燒成後有透明的玻璃質感。由於繪畫的色地上堆料厚,又有色彩眾多且深淺不同的顏料巧妙配合,故畫面有層次分明的實感。


清乾隆 琺瑯彩錦地開光西洋人物貫耳小瓶|1993年香港佳士得,2001年香港蘇富比


清乾隆 琺瑯彩錦地開光西洋人物貫耳小瓶|2007年香港蘇富比,HK$3,392萬成交

繪畫西洋人物的清宮琺瑯彩瓷,在市場上極為罕有難得。翻查紀錄,佳士得與蘇富比的香港拍場基本上只曾見兩例(上兩圖)。

兩器名稱同為「清乾隆 琺瑯彩錦地開光西洋人物貫耳小瓶」,高度皆約9cm,紋飾與釉色配搭亦非常相似。其中一件首先於1993年在佳士得上陣,及後再於2001年在蘇富比拍賣,據悉由香港富商莊紹綏收入囊中。

另一件則是傳奇收藏家「暫得樓主」胡惠春(1910-1993)舊藏,2007年在蘇富比以HK$3,392萬成交。

若與上述兩例比較,是次在紐約成交的琺瑯彩瓶無疑更勝一籌。


紐約瓶紋飾若如畫作平面打開,便是此般風景

首先是尺寸,香港兩例僅高9cm,紐約瓶如今則高12.4cm,有頸部完整之時估計高約20cm。20cm左右的高度,最為適合帝王置於掌手把玩,乃傳統瓷器收藏最完美的尺寸。如此大小的瓶身,人物描繪也更為清晰可見,便於欣賞。

另一方面是紋飾。香港兩例雖然是滿地,但人物部份採取開光、亦即是開窗形式構圖。紐約瓶則採取通景形式、即若瓶身能像畫作般平面打開,就會是一幅無阻隔的繪畫。通景比起開光,也可說是稍為棋高一着。

香港兩例與紐約瓶是同主題琺瑯彩,惟尺寸、器形、構圖形式皆見不同。若然要找真正接近的近例,我們則要走進大英博物館。


清乾隆 琺瑯彩歐洲女士男童圖瓶|大英博物館


是次拍賣的琺瑯彩瓶,完整器形估計如此

大英博物館有一件「清乾隆 琺瑯彩歐洲女士男童圖瓶」,高20.5cm,屬鼎鼎大名的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舊藏。無論是器形、瓶身尺寸、紋飾,均與紐約琺瑯彩瓶甚為接近。

以此大維德瓶為本,我們可以合理推測紐約瓶完整高度應該也在20cm水平。頸部方面,本來相信也是略呈內曲的直頸,頸上並無貫耳。肩上圍繞一圈的紋飾亦值得留意,估計以傳統芭葉及卷葉紋為基礎,但在西洋藝術影響下,上層非常立體化,下層設計則變得更簡約。

大維德瓶與紐約瓶的最大分野有二:

一、雖然兩者雙雙採用了類似同時期18世紀歐洲繪畫的透視法,惟大維德瓶環境紋飾更為西化,例如是瓶身的歐洲式建築。紐約瓶則主要仍是中式庭園。

二、兩器圈足內都是「乾隆御製」四字宋體款,不過大維德瓶是紅料款,紐約瓶則是藍料款。如此分別是否與宮廷定制有關,尚待考究。


大維德瓶背面繪有歐洲式建築


紐約瓶主要仍是中式奇石園景


大維德瓶書紅料底款


紐約瓶書藍料底款


紐約瓶肩上頸部完全失去,此外亦有數條明顯沖線

此紐約瓶若是完整完美,如今要破億港元成交絕無難度。由於世間難尋,如今即使頸部整個沒有了,肩部以下還有數條明顯沖線,仍然以US$245萬(HK$1,910萬;NT$6,720萬)高價成交,買家明顯相信絕非贗品。

清末乃至民國的後加彩技術,可以用鬼斧神工來形容;21世紀的瓷器造假工藝,也不容小覷。要肯定紐約瓶是否真品,還需親身上手鑑賞,無奈疫情之下,難以實現。不過,此瓶來源,卻也非常令人信服。

此瓶首先為Herschel V. Johnson收藏,後歸Sarah Belk Gambrell所有。由於官方並無列出Herschel V. Johnson的生卒年,故無法絕對肯定身份。不過擁有此名字的名人,基本上只得兩位。

第一位是美國內戰時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全名Herschel Vespasian Johnson(1812-1880),第四十一任喬治亞州長,曾競逐美國副總統一職。另一位是他的曾孫(1894-1966),名字一模一樣,美國外交官,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這位曾祖父出生之時,中國為清朝嘉慶年間。以生卒年計算,紐約瓶原主人是曾孫的機會更大。不過無論是曾祖父還是曾孫,皆是令人信心十足之來源。


Herschel Vespasian Johnson(曾孫,圖左)與第五十一任美國國務卿會面


Sarah Belk Gambrell(左)與女兒合照


Belk為美國著名連鎖百貨公司

至於Sarah Belk Gambrell(1918-2020),則是美國著名連鎖百貨公司Belk創辦人的女兒。

Sarah女士在打理家族生以外,也是有名的慈善家,贊助清單上包括博物館、歌劇團、樂團等等,同時亦為YWCA基督教女青年會的董事會成員。

據美國傳媒報道,她主要收藏歐洲瓷器,惟亦有數件重要的東方瓷器。去年,Sarah女士與世長辭,享年102歲,其收藏亦隨之而釋出市場。

雖然此瓶在古董界仍有真偽之爭,但擁有此等來源保證,或許不久以後就有機會登上香港拍賣場,屆時身價倍翻也未可知。若有進一步消息,The Value會再為大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