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佛像學堂|西藏文藝復興時 「集五方佛於一身」的密集金剛

提起文藝復興,大家都會想起達文西、米高安哲羅、拉斐爾等巨匠的創作。其實在相約時期,西藏也曾迎來一場文藝復興,不但佛法重新振興,文化、信仰、藝術、思想亦蓬勃一時。

今季巴黎拍賣,邦瀚斯帶來一尊華貴碩大的密集不動金剛像,銅製鎏金,「集五方如來於一身」,正是此時期代表造像,將於10月4日舉槌,預期能以逾HK$2,500萬(NT$1億)成交。

乘此機會,我們一起上5分鐘的課,藉此尊罕見佛像一探西藏文藝復興,以及神秘的五方佛之化身。


Lot 20|藏中 十五世紀 銅鎏金密集不動金剛像

高度:51.5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待詢(行方預期約HK$25,000,000成交)

密集金剛像在市場不算常見,容筆者略為詳細一談。

密宗之所以稱為密宗,皆因師徒之間是秘密傳授,箇中內容絕不輕易向外公開。是故,密宗修習的經典便稱為密續(或音譯怛特羅),意即秘密相傳之典籍。

藏傳佛教密宗之中,以無上瑜伽密續地位最高,被信徒視為無法超越且最難修持的密法,修行包括呼吸、經脈、觀想等。無上瑜伽又分為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與母續,分別著重於陽性力量及陰性力量的展現。無二續即兼具上述兩者特徵。

我們的主角密集金剛,與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並列無上瑜伽的五大主尊(名單可因派別不同而有些微改變)。密集金剛屬於父續,在清朝宮殿中又稱為陽體秘密佛。


18世紀 繡像陽體秘密佛(即密集金剛)唐卡局部|北京故宮

密集金剛多為三面六臂形象。三面一般為藍、白、紅三色(銅佛難以表現顏色,可參考上圖的清宮唐卡),代表降服、息災、敬愛。主臂雙手擁抱明妃,象徵智慧與慈悲的結合;手上同時分持金剛杵和金剛鈴,代表方法與智慧雙成。其餘四手,則分別握著法輪、蓮華、摩尼、寶劍。

密宗信仰系統相當複雜,要解說此尊密集金剛的形象,還得提到五方佛。

五方佛,乃主持中、東、南、西、北之如來,順序為大日如來、阿閦佛、阿彌陀佛、寶生佛、不空成就佛。

某些密宗信仰認為,密集金剛是東方阿閦佛的化身。本尊造像正是一例,密集金剛其實是以金剛不動佛(阿閦佛又稱不動佛)的形象展現,手持的法輪、蓮華、摩尼、寶劍,便是代表另外四方如來的法器。是故,本尊又如圖錄所示,曰「 密集不動金剛」。

本尊密集金剛雖然為坐像,但高度亦有51.5 cm。所謂「一闊三大」,如此尺寸的坐像體量已是相當碩大。

一般而言,如此華貴且巨大的密集金剛像,原本應該置於壯觀的壇城曼荼羅中央,再由一眾較小型的造像環繞。好像本場拍賣的21號拍品(下圖) - 銅鎏金寶生佛像,18 cm高,同樣製於15世紀,原本屬於密集不動金剛壇城,正是主尊周圍體型較小的造像。

不過本尊密集金剛,如上文所言已集完滿具備五方如來的象徵,故單尊便能彰顯整座曼荼羅。

正因如此,本文標題和開首才說本尊是「集五方佛於一身」。至於「西藏文藝復興」的脈絡,自然得回到歷史背景探討。


Lot 21|西藏 十五/十六世紀 銅鎏金寶生佛像 出自密集不動金剛壇城

高度:18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20,000 - 30,000


眾所周知,藏傳佛教如今的四大教派為寧瑪、噶舉、格魯、薩迦。其實更早之前,還有一個噶當派。

噶當派成立於11世紀,始創人為藏佛後弘期名僧阿底峽,主張先修顯宗,後習密宗;以顯修心,以密修身;顯為根本,密為增進。就如世上大多宗教一樣,有盛必有衰。藏佛信仰此後經歷了佛法衰頹的時期,噶當派更是凋零萎靡。

直到14世紀末、15世紀初,高僧宗喀巴橫空出世,精研經藏、整頓戒律,並且勤弘正法、廣著論典,終於力挽狂瀾,振興佛教。他戴上黃帽,以示對佛教戒律之尊重,在噶當派基礎上創立格魯派。

由於格魯派可說是源自噶當派,而首座正式寺院名為甘丹寺,所以又稱新噶當派或甘丹派。


Lot 19|藏中 十五世紀 銅鎏金宗喀巴像

高度:18.8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60,000 - 80,000


藏地佛法振興,各門各派在良性競爭和合作下得到長足發展。

此時,中原地區為明代永樂盛世。這位大帝為了處理「山高皇帝遠」的西藏之境,積極資助及籠絡藏佛各大派系,恭請上師、分封法王、興建佛寺。他本人亦篤信藏佛,被上師高僧尊稱為「掌控力之輪等七政寶的法王」。

在上述各種助緣之下,藏地文化、信仰、藝術、思想蓬勃一時,稱為甘丹文藝復興。是次舉槌的此尊密集金剛,正是這個時期的工藝代表作。


德馬圖為比利時著名古董商


遭吉美博物館「攔途截劫」的象神石碑

最後為大家簡解此場拍賣的收藏家。

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比利時著名古董商,經手眾多佛教藝術傑作。公共收藏機構方面,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從他手中接過的「笈多佛陀像」,與約翰·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III)舊藏的「濕婆舞王像」(現藏亞洲協會博物館)。

私人收藏方面,例子有「亞洲藝術教父」安思遠(Robert Ellsworth)舊藏的「尼泊爾 十三世紀觀音像」,2015年於紐約佳士得以US$822萬成交;出自日本收藏,曾於靜岡縣立美術館、福岡亞洲美術館等地展出過的「犍陀羅 三至四世紀 釋迦牟尼佛與菩薩群像」,2020年於紐約佳士得以US$663萬易手。

今年6月,邦瀚斯為德馬圖舉辦第一部份專場拍賣。其中一尊約10世紀的印度象神石碑(上圖),遭鼎鼎大名的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行使特權「攔途截劫」,把之收入館藏,成為收藏界一時熱話。

詳文參閱:《比利時德馬圖珍藏邦瀚斯舉槌 吉美博物館「攔途截劫」10世紀印度象神》


同場其他精選拍品


Lot 17|明 十五世紀 銅鎏金喜金剛像

高度:28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500,000 - 700,000


Lot 36|西藏 十七世紀 銅鎏金勝樂金剛像

高度:29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200,000 - 300,000


Lot 11|丹薩替 藏中 十四世紀 銅鎏金摧破金剛像

高度:26.8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100,000 - 150,000


Lot 9|西藏 十四世紀 銅鎏金寶帳大黑天像

高度:16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100,000 - 150,000


Lot 34|中國 十七世紀 銅鎏金金剛鎚

尺寸:30.9 cm
來源:克勞德‧德馬圖(Claude de Marteau),布魯塞爾,1970年代入藏
估價:€50,000 - 70,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巴黎邦瀚斯
專場:德馬圖珍藏 II(The Claude de Marteau Collection, Part II)
拍賣日期:2020/10/4
拍品數目: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