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拍行富藝斯(Phillips)昨日(23日)宣布全新收費制度,一方面上調買家佣金率,另一方面又推出「預先競投」優惠 – 若買家在拍賣48小時前,預先作出不低於低估價(low estimate)的書面競投,所需支付的買家佣金便能下調,做法有如音樂會或航空公司常用的「早鳥優惠」。
新制將於9月起,在香港、倫敦、紐約、日內瓦、巴黎拍場實施。值得留意的是,雖然現代及當代藝術、限量版畫、設計、攝影、珠寶這五個門類都會加價,但只有現場拍賣提供「預先競投」優惠,網上專場則只會加價而沒有優惠。
至於近年表現尤為出眾的鐘錶拍賣,則沿用現行收費制度,既不會加價,亦不會引入「預先競投」優惠。
本文將為大家拆解新制對拍行和客戶的影響,以及分析鐘錶門類未採用新制的原因。此外,The Value亦製作了新收費制度圖表,供各位讀者參考。
新制先由加價談起,金額階梯沿用慣常的三級制,分界線亦沒有改變。其中,最低一級的佣金率由27%增至29%;第二級由21%上調至22%;最高一級則由14.5%微調至15%。
至於「預先競投」佣金率,從最低一級到最高一級分別為25%、20%、14%,都要低於現行收費的27%、21%、14.5%。
簡而言之,若以現行收費為基準,雖然今年9月起實施的新制是加價,但若成功獲得「預先競投」優惠則會變為減價。
讓我們以今年5月春拍,香港富藝斯帶來的康多畫作《F藍調》作例。此作以HK$1,100萬落槌,按照現行制度,買家佣金為HK$276萬,連佣成交價HK$1,376萬。
若然按照新收費制度,此作的買家佣金將由HK$276萬增至HK$294.5萬,連佣成交價將變成HK$1,394.5萬。如果買家以「預先競投」方式投得此作,買家佣金則下調至HK$257.5萬,連佣成交價HK$1,357.5萬。
康多(George Condo)《F藍調》|2025年5月香港富藝斯,成交價HK$13,760,000
「預先競投」優惠有幾個前設條件:
- 僅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書面競投生效
- 須在拍賣開始前至少48小時提交
- 金額不得低於拍品低估價
- 提交後不可撤回
「預先競投」優惠的條件,和大型拍賣行現有的財務安排:第三方保證(Third-party Guarantee)/ 不可撤回出價(Irrevocable Bid,IB)頗為相似。
兩者最主要的分別在於,第三方保證 / 不可撤回出價的客戶,若然最終未能勝出競投,即能與行方攤分槌價,甚至是買家佣金;若然勝出競投,則與普通買家一樣支付正常佣金率
至於「預先競投」客戶,若然勝出競投,即享有佣金率優惠;若然未能勝出競投,則一切如常,並無權與行方攤分槌價。
順帶一提,富藝斯向筆者確認,只要符合條件,買家擔任第三方保證人的同時,亦可享有「預先競投」佣金率的雙重優惠。
接下來,我們嘗試分析「預先競投」對拍賣行和客戶兩方面的利害。
對富藝斯而言,此舉首要之務,自然是預早為拍品找到買家,免卻流拍之憂。至於提前48小時的限制,亦讓行方有足夠時間行動 - 例如針對未有「預先競投」的拍品再加強宣傳,或調低估價吸引客戶出手,甚至安排撤拍。
客戶方面,若然真的想把一件拍品收入囊中,「預先競投 + 佣金優惠」確是有利無害。不過要考慮的是,如果客戶在舉槌前不足48小時才選到心儀拍品,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享用「預先競投」優惠,即變相要付出較高代價才能覓得心頭好,那競投意欲會否受到影響?
富藝斯鐘錶拍賣,近年表現相當出眾
環球經濟不穩,加上關稅戰陰霾,藝術市場最近幾季頗為波動,各大拍行都扭盡六壬尋找買家。富藝斯如今推出新制,以「加價懲罰 + 減價鼓勵」的方式,嘗試雙管齊下改善成績,也可以說是膽大創新之舉。
至於富藝斯的鐘錶拍賣,近年成交率一直高企 – 超過90%是常態,不時更是100%全數售出,成交額方面亦是精彩。既然這個板塊表現強勁,富藝斯選擇「以不變應萬變」,不引入新收費制度以保持競爭力,亦是合乎情理。
新措施成效如何,待9月底香港富藝斯舉行的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相信便會交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