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基亞巔峰時期三畫作 富藝斯紐約、香港兩地舉槌總估價HK$4.6億

2022年,富藝斯(Phillips)把日本富商前澤友作收藏的巴斯基亞5米巨畫《無題》帶到紐約舉槌,最終連佣以US$8,500萬(HK$6.67億;NT$25.2億)易手,成為行方歷來拍出最貴的藝術品。

來到2024年,這間跨國拍行帶來Francesco Pellizzi舊藏的三幅巴斯基亞作品,5月分別在紐約、香港兩地舉槌。這位意大利收藏家乃學術雜誌《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創辦人兼編輯,與巴斯基亞、Andy Warhol關係友好。

是次舉槌的三幅作品,俱繪於巴斯基亞1980年代初的創作巔峰時期,總估價達US$5,850萬 - 8,650萬(HK$4.6億 - 6.7億;NT$18.8億 - 27.9億)。

其中尺幅2.4米寬的《無題(埃爾瑪戰士)》估價最高,US$4,000 - 6,000萬(HK$3.1億 - 4.7億;NT$12.9億 - 19.3億),將於紐約舉槌。至於安排於香港上拍的《亞摩利人獵遊》,則估價HK$9,000萬 - 1.2億(NT$3.7億 - 4.9億)。

此三件作品稍後時間將於洛杉磯、台北、紐約、香港四地巡展。


紐約晚間拍賣|5月14日


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無題(埃爾瑪戰士)》

創作時間:1982年
尺幅:172.7 x 236.5 cm
估價:US$40,000,000 - 60,000,000

 

先由Francesco Pellizzi這號人物說起。他最為人熟識的身份,是一位人類學家。探討人類學與比較美學的學術雜誌《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便是由他創辦並擔任編輯。

1940年,Pellizzi於意大利羅馬出生,後來移居美國生活。他自1960年代末開始收藏藝術,早期以Donald Judd、Carl Andre等美國簡約主義藝術家的作品為主。及至80年代,他才把焦點轉移至年輕一輩美國當代藝術家,並與Andy Warhol、巴斯基亞等藝術家成為好友。

是次舉槌的三幅巴斯基亞作品,均為Pellizzi於1980年代初透過巴斯基亞首位經理人Annina Nosei的畫廊購得,此後一直珍藏數十載,從未現身拍賣市場。及至去年Pellizzi逝世,才讓這些藝術珍藏釋出市場。


巴斯基亞、Andy Warhol於1984年在Pellizzi (左)的紐約住所見面

巴斯基亞的作品充滿符號意象,這位在紐約街頭塗鴉創出名堂的黑人藝術家,經常透過作品帶出種族、歷史、政治、音樂等議題。擁有人類學家背景的Pellizzi,熱衷於巴斯基亞的作品,也是可以理解。

以今回估價最高的《無題(埃爾瑪戰士)》作例,畫面左方描繪了一個像鳥一般的「墜落天使」,戴著滿佈荊棘的光環,盤旋於一片閃閃發光的藍色海洋,其下方則用潦草繪上波浪與「ELMAR」字句,暗指現代版的希臘神話人物伊卡洛斯(Icarus)即將墜落。

至於畫面右方則描繪一名光芒四射的弓箭手,戴上佈滿荊棘的光環,朝著伊卡洛斯的方向射出兩支箭。這種武士形象亦可解讀為藝術家的自畫像,光環則是反映著他在浩瀚宇宙中的個人憧憬與理想告白。

此作繪於1982年,可謂巴斯基亞創作力旺盛、風格成熟的全盛時期 - 22歲的巴斯基亞找到了經理人Annina Nosei,舉行多場展覽,開始備受藝壇關注,標誌著這位年輕人從街頭塗鴉走進紐約主流藝壇,逐漸步向較為嚴肅的藝術創作。


畫面左方描繪了一個像鳥一般的「墜落天使」


畫面右方則描繪一名光芒四射的弓箭手

Pellizzi於1984年購下這幅近2.4米寬的《無題(埃爾瑪戰士)》,畫作於1989年在紐約霍夫斯特拉博物館(Hofstra Museum)舉行的Pellizzi收藏展中亮相。

領銜這組珍藏的作於1982年,而這幅的作品是藝術家黃金歲月的基石,在這個時期他從街頭塗鴉藝術轉往商業畫廊,成功地奠定其在藝壇的地位。1998年,洛杉磯高古軒畫廊舉行的巴斯基亞逝世十週年紀念展《Jean-Michel Basquiat: Paintings and Drawings 1980-1988》,本作亦屬展品之一,並成為展覽畫冊的封面。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於2018至2019年舉辦的巴斯基亞回顧展,則是本作最後一次公開展出。


巴斯基亞在Pellizzi的紐約住所留影


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無題(著名球員肖像)》

創作時間:1981年
尺幅:127.3 x 110.5 cm
估價:US$6,500,000 - 8,500,000


另一幅在紐約拍賣的畫作《無題(著名球員肖像)》,則體現了巴斯基亞對種族、身份以及美國文化的探索。

棒球可說是美國最流行的全民運動。巴斯基亞在此作以身穿棒球服的黑人為中心人物,並將其標誌性的文字與王冠並置在畫面中。巴斯基亞原先寫上「著名黑人運動員」一詞,並刻意將「黑人運動員」的字眼用黑色粗線塗抹,僅保留「著名」(FAMOUS)。

巴斯基亞藉此帶出對種族和身份的批判,反映了當時他身為黑人藝術家,在白人主導的藝術界中生活與工作的經歷。

此作繪於1981年,是巴斯基亞從街頭塗鴉藝術轉換到畫布創作的關鍵時期。畫作曾於1988年逝世數月後,紐約Annina Nosei畫廊舉行的巴斯基亞紀念展展出,足見其重要性。


香港晚間拍賣|5月31日


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亞摩利人獵遊》

創作時間:1982年
尺幅:183.2 x 182.2 cm
估價:HK$90,000,000 - 120,000,000


巴斯基亞的作品不只備受歐美藏家重視,隨著亞洲藝術市場「西風東漸」,他的作品亦在亞洲拍場屢創天價。舉如1982年作品《戰士》,2021年在香港佳士得以HK$3.2億天價成交,成為亞洲最貴西方藝術品,紀錄至今仍未打破。

文首提及的5米巨畫《無題》,最終亦是由亞洲藏家投得。富藝斯今回選擇把Pellizzi舊藏的《亞摩利人獵遊》帶到香港舉槌,可說是迎合市場口味。


巴斯基亞5米巨畫《無題》,是前澤友作舊藏

《亞摩利人獵遊》的主人公是一名高舉雙臂的黑人,與畫面右方偷獵者對峙。此作將複雜的繪圖技巧與街頭藝術融為一體,並探討了帝國與奴隸制度等歷史議題。巴斯基亞透過繪圖與文本,帶出殖民商業、殖民化、商業化,乃至非裔美國人歷史等主題。

畫面以近乎漫畫風格繪畫的人物肖像,象徵「土著」與「殖民者」,明確地批判了對白人帝國優越主義的美化,反映了巴斯基亞對社會文化環境的敏銳認知,捕捉了他具有強烈時代感的美學及藝術視野。


全球巡展詳情

洛杉磯

日期:4月23 - 25日
地點:9041 Nemo St, West Hollywood, CA 90069, United States
(三件作品均展出)

台北

日期:5月4 - 5日
地點:BELLAVITA 寶麗廣場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8號
(展出《亞摩利人獵遊》)

紐約

日期:5月4 - 14日
地點:紐約公園大道432號
(展出《無題(埃爾瑪戰士)》及《無題(著名球員肖像)》)

香港

日期:5月22 - 31日
地點: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柯士甸道西8號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大樓G/F
(展出《亞摩利人獵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