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花神杯到洋彩八仙一統尊 一文盡覽北京保利秋拍的古董珍玩

一眨眼,2023年已來到尾聲,但收藏界尚未可以停下來休息 - 事關還有不少精彩藝術品將要壓軸登場。

以北京保利秋拍為例,古董珍玩版塊陣容華麗。其中,最矚目的領銜重器有二:康熙朝的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當世能齊集一套者屈指可數;乾隆御製洋彩「八仙慶壽」江山一統尊,乃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收到的賀禮。

我們整理了精選拍品的名單資料,讓諸君可以一文盡覽之。


中國古董珍玩各專場行程

預展時間:2023/12/8 至 各專場開拍前一天
預展拍賣地點:北京國貿大飯店

拍賣日期:

2023/12/14(星期四)拍賣廳A

  • 09:30 稽古—古茗具與當代名家壺
  • (順延)琳瑯—當代茶器美學與當代藝術陶瓷
  • 13:00 國鈞—當代鈞瓷藝術
  • 15:00 十面觀止—諸家藏重要中國陶瓷
  • 16:00 佞宋—宋蘊映清暉
  • 19:00 逍遙座—重要名藏明清古典家具
  • (順延)禹貢Ⅰ—韶光 十二月令酹花神
  • (順延)禹貢Ⅱ—御用洋彩「八仙慶壽」江山一統尊 中國古美術的千年之旅

2023/12/15(星期五)拍賣廳A

  • 09:30 中國古董珍玩
  • 17:00 息壤—文石竹雕及諸家藏文房清供
  • 19:00 挹古芳—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玉器、工藝品

禹貢Ⅰ—韶光 十二月令酹花神



Lot 5502|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徑:6.5-6.6cm(共12隻)
估價待詢

備註:

  • 瑞士玫茵堂等諸家舊藏。


一月迎春花

備註:

  • 倫敦Eskenazi舊藏;
  • 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二月杏花

備註:

  •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世)舊藏;
  • 紐約蘇富比,2018年09月18日,編號107;
  • 北美資深藏家舊藏。

三月桃花

備註: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四月牡丹

備註:

  • 香港蘇富比,2001年10月29日,編號508;
  • 倫敦Eskenazi舊藏;
  • 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五月石榴

備註:

  • 倫敦Eskenazi舊藏;
  • 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六月荷花

備註:

  • 徐展堂(T.T.Tsui)舊藏;
  • 香港佳士得,2000年5月1日,編號729A;
  • 北京拍賣會,2018年6月20日,編號0601,成交價 RMB 4,887,500

七月蘭花

備註:

  • H.M.Knight舊藏;
  • 倫敦Eskenazi舊藏;
  • 瑞士玫茵堂舊藏。

展覽:《Osterse Schatten:4,000 Jaar Aziatische Kunst》,荷蘭國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1954年,編號357。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八月桂花

備註: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

  • 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2,編號775-777;
  • 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九月菊花

備註:

  • 香港蘇富比,2004年4月25日,編號218;
  • 倫敦Eskenazi舊藏;
  • 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十月月季

備註: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28-1739。

十一月梅花

備註: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

  • 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 年,卷 2,編號 775-777;
  • 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 年,卷 4,編號 1728-1739。

十二月水仙

備註:

  • 日本私人藏家舊藏;
  • 倫敦Eskenazi 舊藏;
  • 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

  • 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 年,卷 4,編號 1728-1739。

十二月令花神杯是康熙御窯五彩佳作,依月令之數為一套。 一花一月,並配詩文,十二杯分別以迎春、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荷蓮、蘭草、桂花、菊花、月季、梅花和水仙為繪。 素來即被視為康熙朝官窯瓷器之名品。

所奉十二花神為:正月梅花神壽公主,二月杏花神楊玉環,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麗娟,五月石榴花神衛氏,六月荷花神西施 ,七月葵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賢妃,九月菊花神左貴嬪,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

明官窯自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以後無官窯瓷生產的檔案紀錄,故一般認為,明代官窯至此即終。直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景德鎮正式恢復御器廠後,製瓷業迅速發展。此時,臧應選奉旨進駐景德鎮,擔任督陶官,清代官窯從此步入興旺。同時,劉源負責設計瓷器樣式,承命主持設計各式御瓷。 康熙御窯十二花神杯應作酒杯用,每隻杯上畫一種月令花卉,再配唐詩一首,令康熙龍顏大悅,成為宮中珍秘御用之器。

清宣統三年(1911年)陳鐐所著《匋雅》一書,稱讚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 …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誠戛戛乎其難。」這般造詣,想是便與齊白石先生《可惜無聲》冊一般福分,畫中草蟲除了沒有聲音之外,便似與真實草蟲 無異;而花神杯雖「可惜無香」,但瓷中妙筆,竟令所有時令花卉所予人之美都濃集於杯上,兼思酒香茶馥,頓感花香拂面,若再次舉杯觀花,畫中暗香薇薇依舊。

此套花神杯歷三十年時間,方才集齊一套形制、款識基本一致的十二件,極其難能可貴。玫茵堂主人自90年代初至2010年經Eskenazi之手於各大拍賣行和私人收藏中蒐集到十隻完整花神杯,另二隻杏花、荷花則或款識年代不同或有嚴重破損,出版玫茵堂圖錄時以聊勝於無的目的收錄於一起。但玫茵堂主人以二十年之功未能集齊完美一套,深以為憾。而後續藏家在2017年之後,歷六年艱辛竟然搜購到了最為珍罕的六月荷花杯和二月杏花杯,與玫茵堂舊藏十杯合璧而成全美,可稱一段歷經三十年而成的典藏佳話。



Lot 5503|溥儒 行書十二月令 對聯 水墨灑金箋

尺幅:60 x 12.5 cm(共廿四開)
估價:RMB 4,500,000 - 6,500,000

備註:

  • 網溪草堂舊藏

展覽:

  • 「網溪草堂珍藏溥心畬先生遺作書畫詩文詞賦展覽」,台北省立博物館,1967年5月23-31日。

題識:

  • (一)履端春滿椒花頌,獻歲香浮柏葉樽。 孟春太簇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二)牆邊紅杏初含雨,堤上垂楊未化煙。 仲春夾鐘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三)黃鶯隔葉啼春水,紫燕穿簾送落花。 季春姑洗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四)池塘淺水飄風絮,庭院斜陽轉露葵。 孟夏仲呂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五)酒浮艾葉尊中色,歌落梅花笛裡聲。 仲夏蕤賓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六)曲岸荷開明月浦,晚涼人上木蘭舟。 季夏林鐘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七)綺窗乍滿梧桐月,畫閣初涼楊柳風。 孟秋夷則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八)白露橫江鴻影斷,碧空攀桂月輪高。 仲秋南呂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九)江楓落月登高日,白露黃花作賦時。 季秋無射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十)蒙密雪低寒竹葉,葳蕤春到凍梅梢。 孟冬應鐘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十一)律中黃鐘傳夏正,荒村建子賦豳風。 仲冬黃鐘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 (十二)守歲不知王氏臘,換符猶紀漢家春。 季冬大呂之月。 西山逸士溥儒。

題簽:溥心畬先生行書十二月令對聯。 網溪草堂藏。
鈐印:網溪草堂


溥心畬名儒,字心畬,別號西山逸士,滿族,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七月(1896年8月)。身為清末重臣恭親王奕忻的孫子,溥儒的生活注定不同凡響,良好的家庭環境使他自幼就能接觸名家書畫,弱冠之年,便打下良好的詩文書畫基礎。

以時令花事或當月習俗為內容,成為一種特殊的月令對聯。溥心畬視書畫為餘事,閒來興到時,多加入己意,由選用紙材,以至詩畫內容、形制,別出心裁,若十二月令聯、四季聯、回文詩畫等,若乏閒靜之心,絕無此等作品。

「清明盛世的文章書法,都有一種雍容典雅的氣息,到了衰亂之世,飢寒兇厲,乃有一種枯富而剽悍的字畫,這也是氣運使然。」溥心畬作書作文,均有一種清明盛世之氣,讓人感受到強烈的貴冑氣息。

本套十二月令對聯以行書寫就,聯語引經據典,對仗工整,雍容清雅,結體嚴謹;所用箋紙團花、灑金、冷金、色箋各式,出諸精心搭配。保存至今七十餘年,完整如初,其富貴,其清雅,為溥心畬存世書法之最。

為網溪草堂舊藏。「網溪草堂」即嚴笑棠(1902-1987),本名堃,福建龍溪人,長於福州,早年畢業於福州法專,在漳州的新聞、教育界服務,及政府、報社、醫院等單位任職,又曾任廈門市商會秘書長,廈門市佛教會理事,其熱心佛教事業,頗多善舉,曾隨侍弘一法師,是近代著名佛教居士和孝子。後渡海赴台,在台住所號網溪草堂。他愛好詩文,擅長書法,到台灣後,尤嗜舊王孫書畫,所藏既精且富。

在近現代中國美術史上,溥心畬是一位相當獨特的傳統大家。他的貴族出身和繪畫風格,在20世紀新文化運動的浪潮中顯得不合時宜,但卻以其因其恪守傳統及堅守文人格調在20世紀美術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清帝遜位後,溥心畬侍奉母親隱居於西山,開始自學繪畫,他自言自語:「時山居與世若隔,故無師承,亦無畫友,習之甚久,進境極遲。 漸通其道,悟其理蘊,遂覺信筆所及,無往不可。初學四王,後知四王少含蓄,筆多偏鋒,遂學董、巨、劉松年、馬、夏,用篆籀之筆,始學南宋,後習北宗,然後始畫人物鞍馬翎毛花竹之類。」

在溥心畬的藝術世界中,凡山水、人物、花鳥、翎毛、走獸無不可為畫題,且樣樣精通,摹古但不泥古,有富貴之氣,更有清逸之氣。

正月
履端春滿椒花頌,獻歲香浮柏葉樽。 孟春太簇之月。
賁月
牆邊紅杏初含雨,堤防上垂楊未化煙。 仲春夾鐘之月。
叁月
黃鶯隔葉啼春水,紫燕穿簾送落花。 季春姑洗之月。
肆月
池塘淺水飄風絮,庭院斜陽轉露葵。 孟夏仲呂之月。
伍月
酒浮艾葉尊中色,歌落梅花笛裡聲。 仲夏蕤賓之月。
陸月
曲岸荷開明月浦,晚涼人上木蘭舟。 季夏林鐘之月。
柒月
綺窗乍滿梧桐月,畫閣初涼楊柳風。 孟秋夷則之月。
捌月
白露橫江鴻影斷,碧空攀桂月輪高。 仲秋南呂之月。
玖月
江楓落月登高日,白露黃花作賦時。 季秋無射之月。
拾月
蒙密雪低寒竹葉,葳蕤春到凍梅梢。 孟冬應鐘之月。
冬月
律中黃鐘傳夏正,荒村建子賦豳風。 仲冬黃鐘之月。
臘月
守歲不知王氏臘,換符猶紀漢家春。 季冬大呂之月。


Lot 5501|清康熙 黑漆嵌螺鈿「天保九如」方盤(十二隻)

尺寸:10.5 cm(L);10.5 cm(W);1.5 cm(H)(共12隻)
估價:RMB 1,000,000 - 1,500,000


倭角形淺盤,內外髹黑漆,盤心嵌以五彩螺鈿,一套十二件,每件紋飾不一,背面有相對應的題字,成套保存,實為難得。 螺釭依照原先設計好的圖案裁剪出來,細節所需要的條狀或圓點狀的則需細心處理方可,否則圖案拼接成後歪扭,鑲嵌螺鈿極為考究工藝。

此套盤以螺鑀鑲嵌成山水人物紋,有指日東升、高士賞月、出行訪友,及仙鶴、蝙蝠紋。背面文字亦用鑲嵌螺鈿,分別為「天保定爾」、「俾爾單厚」、「俾爾多益」、「俾爾戩谷」、「降爾暇福」、「如山如阜」、「如崗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

這些字詞都出自先秦時期的《詩經·天保》:「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天保定爾,俾爾戩谷。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為饎 ,是用孝享。禴祠烝嘗,於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遍為爾德。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騖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有論者認為這是一首祝福君王的詩詞,「此詩乃是召公致政於宣王之時祝賀宣王親政的詩」。據此可知此套螺鑀漆器,應為康熙時期的進貢品,藉著先秦的《天保》詩詞來祝福康熙皇帝。

清代為皇家製作漆器的機構是「造辦處漆作」,除此之外,全國也有許多地方製作各具特色的漆器,有的以進貢的方式貢入宮廷,成為皇家用品或收藏。就螺鈿漆器而言,目前所知的製作地點除北京宮廷造辦處外,還有江西、山西、揚州等地。螺鈿有厚薄之分,厚螺釷又叫「硬螺釷」,薄螺釷又叫「軟螺釷」,厚螺釷一般呈白色、黃色或淺黃色等,薄螺釹一般呈藍色、紫色、粉紅色等,具有五光十色、色彩繽紛的效果,極具裝飾性。


禹貢Ⅱ—御製洋彩「八仙慶壽」江山一統尊 中國古美術的千禧年之旅


Lot 5519|清乾隆 御製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通景「八仙慶壽」江山一統尊(連珊瑚紅描金彩瓷座)

尺寸:尊:47.5 cm(H),22 cm(D);瓷座:7.9 cm(H),21 cm(D)
估價待詢

備註:

  • 清宮舊藏;
  • 崇禮(約1840-1907)舊藏(清末重臣,晚年授文淵閣大學士,曾任清漪園苑丞,禮部、兵部和戶部侍郎);
  •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崇禮進獻;
  • 法國藏家Antoine Laporte先生舊藏。

著錄:

  • 《清宮瓷器檔案》,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六日,慶典進貢瓷陳設檔:進十五號,崇禮,五彩八仙慶壽瓷瓶一件,隨瓷座。


《清宮瓷器檔案全集》卷四十四 三〇九 光緒二十年


本品配有原配瓷製底座,以珊瑚紅為地,描金銀彩飾以纏枝蓮紋,寓有福壽子嗣延綿不絕之意。 座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極為珍罕。 據清宮檔案記載,「養心殿西暖閣陳設玉器、磁(瓷)器、青綠古銅等古董俱各配座」,可見瓷質器座與木銅器座均被大量使用,如《雍親王 題書堂深居圖屏之博古幽思》中便出現了瓷質及各式材質器座的身影。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亦藏有一例珊瑚紅描金銀彩器座,尺寸稍大,與本品相類。底部署「大清乾隆年製」金彩款,請參閱《兩大巔峰-宋瓷及清代官窯》,圖版64。

除了指示造辦處為器物製作相稱的底座,皇帝亦會親自指導器座設計,提出有關材質、款式等方面的要求。 如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記錄一件玉匙箸瓶「紫檀木座子不好,著另配銅座」;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五日記錄對改做一件紫檀木 座的要求是:「將座子底面雲瓣腿並四面如意雲俱照外面一樣往細緻裡做,底板裡面落一分厚槽,起陽線,磨熟刻詩。」本品必為聖躬親為之 下的上上佳品。


清乾隆 珊瑚紅地描金銀纏枝花卉紋瓷座|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仿生瓷為清代瓷器製作巔峰上的一顆明珠。 本器所配器座仿漆器之效,於抹紅地上,以金銀彩繪纏枝花卉,華貴明麗,遠觀幾可亂真,別具匠心。 清代瓷器以金彩裝飾並不稀見,然加飾銀彩者,較為珍罕,多見於小件精品,如乾隆七年所製,霽青釉描金番蓮紋瓶,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故瓷008493),參見《華麗彩瓷:乾隆洋彩》,2008年,圖版26。 觀底座款識,與國立博物館藏豆青釉地開光粉彩山水紋海棠式瓶極為相仿。 據考,後者燒製的時間下限或為乾隆十七年,或可對應清宮檔案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唐英燒造得「洋彩冬青地四團山水象耳海棠尊二件」。故此件器座或亦燒製於相近時間,當為唐英督陶期間所製。



本品底貼「崇禮進十五號」黃簽,揭示出本品的顯赫來源。 查清宮檔案之《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六日慶典進貢瓷陳設賬》,內第十五號錄為「崇禮進十五號五彩八仙慶壽瓷瓶一件(隨瓷座)」, 與本品對應完全一致。崇禮,字受之,蔣氏(或作姜氏),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 鹹豐時原任清漪園苑丞,因受文宗嘉獎,升任內務員外郎。 後歷任內務府卿、內閣學士、加禮部右侍郎、光祿寺卿。並歷理籓院侍郎,轉兵部、戶部。 至光緒二十年(1894),又加太子少保,賞黃馬褂。旋擢理籓院尚書,出為熱河都統。光緒二十四年(1898),授刑部尚書,兼步軍統領。後來又調到戶部,協辦大學士。二十九年(1903),授東閣大學士,轉文淵閣大學士。 三十三年(1907年)病逝。

其家宅位於北京今東四六條,有宅三百餘間,甚豪闊。 縱觀崇禮一生仕途跌宕,幾歷曲折,雖政名不顯,但勤於宮事,歷戊戌變法等政案而能步履平健,深受慈禧重恩,時有其與榮祿為慈禧左膀右臂之說,為晚清官僚浮沉的一個代表。其女嫁給光緒帝的弟弟載濤,得攀皇親,使其宅邸有皇后娘家之傳名。

清漪園建於乾隆年間,原本為乾隆皇帝為其生母崇慶皇太后慶祝壽禮而建,「清漪」取自《詩經》,原文是:「河水清且漣猗」。光緒十四年,時任清漪園苑丞的崇禮以兩千萬兩白銀重新將其修繕,同樣意在為掌權的慈禧皇太后祝壽之用,並更名為頤和園。而修繕之後的光緒二十年,適逢慈禧六十壽辰。按計劃,慈禧本打算於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八日達頤和園,初十日御排雲殿受賀」,「十二日稱覲進舞,十三日宮眷家宴,十七日皇太后在萬壽寺進膳,十八日降恩旨」(見《御苑秋聲》,上海《新聞報》1894年9月16日,第1版)。但因甲午海軍戰敗,被迫下令「所有慶典儀式著仍在宮中舉行,其頤和園受賀事宜,即行停辦」(見《慶典則例》,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檔案號X/319.23/0562 )。其盛典籌備自光緒十八年(1892)末已開始,諸臣工獻禮繽繁。 據黃簽所錄與檔案對照,本品即彼時崇禮進奉慈禧的壽禮。


光緒二十年 萬壽承應銀錢例舉


純一齋戲台


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 起居注

「陳設帳」中,光緒帝進貢瓷器主要陳設於純一齋、頤年殿兩處。 頤年殿,原名悖敘殿,後改為頤年堂,位於中南海瀛台之北,其內設中等規模戲台。 純一齋在其不遠,其內有個適合夏天演戲的戲台,建於水中,環台植荷,名曰「水座」。 慈禧酷嗜戲曲,不僅從民間挑選名角入宮,還組建了由太監組成的「普天同慶」科班,隨時為其演戲。據載,譚鑫培等名家常在頤年殿、純一齋等的戲台上為慈禧、光緒等演戲。 可見此次進貢瓷器曾被置於慈禧常去的心儀之所。 檔案中雖未提及崇禮進貢瓷器的具體陳設地點,但以其八仙賀壽之吉祥寓意,或同樣得陳設於重要地點,共賀萬壽。


慈禧太后

本器所屬「陳設帳」共列進貢瓷器147件,第一至十二號為「上進」,即光緒帝所進。 第十三、十四號分別由載卓、符珍進貢。

愛新覺羅·載卓(1849-1907)

雍正皇帝第六子弘曕玄孫,果親王系第八代,襲封奉恩輔國公。

符珍(-1909)

瓜爾佳氏,為咸豐帝長女榮安固倫公主額馱。 開國大臣費英東後裔,襲封一等雄勇公。 初名瑞煜,指配後改名符珍。 曾任御前大臣、都統,授散秩大臣。

本器位列第十五號,緊接著前述兩位皇親之後。 其後之奕謨為嘉慶帝之孫。 崇禮得此地位,或因其女嫁給光緒七弟之故,且深得慈禧等賞識。


崇禮舊居,今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胡同63號、65號院



Lot 5521|清乾隆 松石綠地洋彩描金折枝四季花卉紋蓋罐成對「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41 cm(2隻)
估價:RMB 13,000,000 - 18,000,000

備註:

  • 清宮舊藏
  • 山中商會舊藏
  • 原美國紐約證交所公共部門總監George Upham Harris先生舊藏
  • 北京保利,2015年6月6日,編號6425

展覽:

  • 保利藝術研究院、保利藝術博物館,「弘曆的世界——乾隆御製詩文稿、蘭亭圖帖緂絲卷暨重要宮廷藝術特展」,北京,2021年04月23日-05月 10日

出版:

  • 《山中商會藏中國故宮的藝術珍寶》 (Oriental Art Treasures from the Chinese Imperial Palace) ,1917年,美國藝廊,紐約,編號164;
  • 保利藝術研究院,《保利拍賣十五週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344頁,編號419. 2020年;
  • 保利藝術研究院、保利藝術博物館編:《弘曆的世界》,下冊,編號120,上海書畫出版社,2021年


《山中商會藏中國故宮的藝術珍寶》(Oriental Art Treasures from theChinese Imperial Palace),1917年,美國藝廊,紐約,編號164




弘曆《秋英六種》冊之第二開「海棠」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蓋罐一對,於乾隆官窯之中堪稱別緻,其形尊貴秀挺,裝飾雍容華麗,口沿於蓋沿均描金,通體施松石綠釉為地,腹部與罐蓋通繪輪廓描金粉彩四季花卉紋飾,花卉包括山茶、梅花、水仙、天竺、木蘭花、秋海棠、繡球花、菊花、剪秋、梔子花、蜀葵、荷花、月季、梨花、雞冠花等等,其所繪花卉造型準確,逼真鮮明,可與自然界百花一一對應。繪手非同尋常,與一般工匠繪製西番蓮、寶相花等規矩裝飾圖案不同,應由受郎世寧等傳教士畫家或畫琺瑯的宮廷繪畫高手提供畫稿,再於御窯場精細燒製完成的。底部施松石綠釉,中央以礬紅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年號篆款,工致端莊。其繪畫細緻工整,工藝精湛絕倫,松石綠釉勻淨厚潤,金彩璀璨輝煌,諸彩絢麗濃妍。本品摹仿掐絲琺瑯主要體現在色彩和紋飾方面,以鬆石綠釉摹仿銅胎掐絲琺瑯之色地,以金彩勾勒替換掐絲,紅黃綠三彩質感硬朗深沉尤見掐絲琺瑯之本色。而粉彩暈染,層次豐富,過渡柔和,予花卉之神韻質感。

瓷仿銅胎掐絲琺瑯技法不見於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紀事碑》的記載,雍正御瓷之中亦未見有實物與之對應,故應為乾隆時期所首創,後嘉道二朝沿襲燒造。縱觀乾隆朝御瓷,運用此法俱為品格不凡者,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綠地描金紅蝠紋三孔葫蘆瓶」,此件與本品相似亦為松綠地之上繪粉彩,紋飾輪廓描金,為仿銅胎掐絲琺瑯器之作品;此件葫蘆瓶之仿燒掐絲琺瑯器原型,可茲參考一例「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百壽葫蘆瓶」,於法國Pierre Uldry收藏,著錄於《Chinese Cloisonne:The Pierre Uldry Collection》,1989年,圖294。 另流通一例,於香港佳士得2008年12月3日售出,Lot 2566,「清乾隆 綠地粉彩描金暗八仙紋象耳尊」風格與本品如出一轍,可資參考。然與本品造型、裝飾技法一致的同類作品,目前檢視公私資料尚未出現,可見其珍貴難得。


裝飾技巧仿自掐絲琺瑯,極具特色。對比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例「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花蝶紋天球瓶」,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瑯器》,頁100,圖97,通體以淺藍色琺瑯釉為地,掐絲填白、藕荷、粉紅、藍、黃等釉色,滿飾百合、牡丹、桃花、菊花、牽牛花等各式這是花卉,底落陽文「景泰年製」四字楷書款,兩者腹部之四季百花裝飾頗為接近,可相互印證。第三繪畫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畫法。花瓣層次豐富,枝葉有明暗,腹部使用洋彩特有的圓狀光點裝飾。綜上,本品以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必為世人所珍愛。成雙成對,紋飾對立鏡像,極富乾隆皇帝所追求的喜慶吉祥風格和趣味。



Lot 5514|元 青花蓮池魚藻紋撇口大碗

直徑:29.5 cm
高度:13 cm
估價:RMB 6,000,000 - 9,000,000

備註:

  • David Home 爵士(1904-1992年)舊藏
  • 倫敦蘇富比,1975年7月8日,編號128
  • 英國鐵路基金會舊藏
  • 香港蘇富比,1989年5月16日,編號11
  • 香港佳士得,1990年10月8日,編號417
  • 香港蘇富比,2019年10月8日,編號3005

展覽:

  • 《Exhibition of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53年,編號20
  • 蘇格蘭皇家博物館,愛丁堡,1971-1975年,借展
  • 多切斯特國際陶瓷展覽,倫敦,1986年6月,借展



Lot 5541|清乾隆 剔彩夔鳳獸面紋雙鹿耳大壺(附清宮原銅鏨刻花膽)

高度:70.5 cm
估價:RMB 4,000,000 - 6,000,000

備註:

  • 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Drouot,1923年11月5-9日,「中國及日本重要藝術品」拍賣,編號524;
  • 英國A&J Speelman收藏。

出版:

  • 保利藝術研究院編,《保利拍賣十五週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下)》,編號610,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早期拍賣圖錄

乾隆一朝,各式雕漆之作嚴謹工巧、富麗繁縵,開創出華麗精巧的典型風格。由於國力強盛和乾隆帝的積極推動,清代漆器製作到達一個鼎盛時期,史載乾隆年間,宮廷密集製作了各式雕漆器物,百工炫巧爭奇,料不厭精,工不厭細,開創出 華麗精巧的典型風格,影響深遠,其中剔彩屬雕漆內工藝最繁復,且最少見者,此件剔彩夔鳳獸面紋雙鹿耳大壺即為其中珍貴雋永之表率。




拓片

Lot 5523|明 黃玉鳳首神面人形象

高度:6.4 cm
估價:RMB 3,200,000 - 5,200,000

備註

  • 北京瀚海,2001年07月02日,編號1423;
  • CCTV2 國家地理《藝術品投資》特別節目,2004年11月17日,竟拍古玉。

出版:

  • 〈探尋玉人像〉,載於《文物天地》,2023年12月期


石家河文化 玉人首|故宮博物院藏




左:印面
右:印文

Lot 5533|清康熙 田黃螭龍鈕「安儀周家珍藏」印

尺寸:2.9 x 1.8 x 1.2 cm
重量:23.6g
印文:安儀周家珍藏
估價:RMB 1,600,000 - 2,600,000

備註:

  • 香港佳士得,2018.05.30,Lot 2948;
  • 亞洲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出版:

  • 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上冊P330第19圖,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
  • 王季遷編《明清畫家印鑑》P388第11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12月;
  • 林申清編著《中國藏書家印鑑》P95,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11;
  •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P78,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5月;
  • 保利藝術研究院編,《保利拍賣十五週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下)》,編號1088,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此鑑藏印為田黃材質、重23.6公克,浮雕螭龍鈕長方印。 儘管體量不大,但是質地極佳、紋理細密,呈橘皮紅色,屬典型明坑老田。 浮雕兩條螭龍鈕,也完全符合明末清初田黃雕鈕的時代特色。 而所刻印文“安儀周家珍藏”,才是這方田黃章最傳奇的亮點。 原來此印是安氏使用非常頻繁的一方鑑藏印。 在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上冊第330頁、王季遷、孔達合編《明清畫家印鑑》P537第11圖、林申清編著《中國藏書家印鑑》P95中均有明確著錄。 經過比對可知,此印的大小尺寸及印文的所有細節,與出版物高度一致完全吻合,完全可以確認為真品。



北宋 汝窯青瓷碟及其器座|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左:印面
右:印文


《清代帝後璽印譜》嘉慶卷二 頁二〇〇

Lot 5534|清嘉慶 御製田黃薄意雕山水「含韻齋」印

尺寸:2 x 2 x 5.5 cm
重量:53 g
估價:RMB 3,500,000 - 5,500,000

備註: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 北京保利拍賣,2019年06月05日,編號5570

出版:

  • 保利藝術研究院編,《保利拍賣十五週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下)》,編號540,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此璽田黃質地,方形,隨形雕薄意江帆圖。印文為陽文「含韻齋」三字。無論是印鈕的雕刻還是印文的刻法都精細熟練,顯示出雕琢者的高超技藝。此璽在現藏於北京故宮的《嘉慶寶藪》中有明確著錄,經與實物比對,無論是質地、體量,還是篆法、佈局都與該書中的記載相合,可以確定此璽為嘉慶帝寶璽的真品。根據《嘉慶寶藪》,此璽為三方組璽中的一方,與之相配的另外兩方璽分別為「善利萬物」璽和「斟酌百家」璽。



Lot 5518|清乾隆 鬥彩團菊紋蓋罐一對「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12 cm
直徑:11 cm
估價:RMB 2,200,000 - 3,200,000

備註:

  • 香港蘇富比,1991年10月29日,編號214;
  • 香港蘇富比,1998年4月28日,編號816。


Lot 5513|元 青花松竹梅蓋罐

高度:14 cm
估價:RMB 1,000,000 - 1,600,000

備註:

  • 亨利坎城爵士伉儷(Sir. Harry and Lady Garner)舊藏

展覽:

  • 《14至19世紀中國青花陶瓷》,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53-1954年

出版:

  • 《14至19世紀中國青花陶瓷》,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53-1954年,圖版3


Lot 5517|清乾隆 青花秋葵瑞芝如意耳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27.5cm
估價:RMB 4,500,000 - 6,500,000

備註:

  • 傳英國巴斯安妮·瑪德琳·格羅夫(1883年生)夫人藏品,後由家族傳承;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本品圓唇,束頸,兩側飾鉤首如意耳,溜肩,胸圓鼓,身下收至下腹略微外撇,青花滿飾,唇下一周如意雲頭飾,如意耳身鉤花朵,頸部一週連枝紋將頸腹分開,而上下紋飾皆為纏枝秋葵紋,纏枝之上蔓生靈芝及莨苕紋,底部一週仰式如意頭及簡化蕉葉紋,青花勾勒清楚,分水鮮明,發色雅緻,而明暗有度,花紋姿態婉轉,曼妙如生,底部正中篆書「大清乾隆年製款」。此瓶形態優美,繪藝卓絕,完美融合成化青花宮碗之設計和西方繪畫之技法,為乾隆本朝瓷器登峰造極之作。


左: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紋雙耳瓶 故宮博物院藏
右:清乾隆 黃地紫綠彩勾蓮紋瓶 故宮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連枝秋葵宮碗|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

瓶身線條優美,源自雍正朝之橄欖瓶,可參考一件北京故宮藏「清雍正青花纏枝花紋雙耳瓶」,惟雙耳方環,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裡紅(下)》,香港,2010年,編號85。清宮舊藏一件「清乾隆黃地紫綠彩勾蓮紋瓶」,其形制與該瓶類似,唯無雙耳設計,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上海 ,2009年,編號132。另參考清宮舊藏一件「清乾隆 鬥彩花卉紋雙耳活環瓶」,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鬥彩》,上海,2007年,編號252。此瓶青花發色淡雅,形制一開先河,皆有乾隆早期瓷器的特點,或由唐英(1682-1756)在景德鎮督造而成。

蜀葵因最早於四川地區發現而得名,《百霸卷·卷一》載傅玄《蜀葵賦序》曰:蜀葵,其苗如瓜瓠。常種之,一名引苗,而生華,經二年,春乃發。



Lot 5530|清乾隆 御製綛色地纓絲團龍三多瑞果掛帳

長度:318 cm
寬度:176 cm
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

備註:

  • 日本藏家舊藏

展覽:

  • 保利藝術研究院、保利藝術博物館,「弘曆的世界——乾隆御製詩文稿、蘭亭圖帖緂絲卷暨重要宮廷藝術特展」,北京,2021年04月23日-05月 10日

出版:

  • 保利藝術研究院編,《保利拍賣十五週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下)》,編號1030,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 保利藝術研究院、保利藝術博物館編:《弘曆的世界》,下冊,編號143,上海書畫出版社,2021年

此件作品整幅,無拼接,作橫幅。 縱:176厘米,橫:318厘米。它採取軸形對稱法構圖,運用平纓、構緙、緂金、緂麟、木梳戧等技法,在綺色平紋地上緂織九團彩雲正面金龍及海水江崖紋,間以折枝花果、蝙蝠等紋樣,圍飾八寶平水及明黃色連枝花如意穿拐子紋。紋樣細部採取退暈法,做彩繪勾勒渲染裝飾。沿包鑲式石青色緞緣,綴拼幅明黃色素緞裡。從其工藝特色及時代風格來看,當產自清乾隆時期蘇州織造局,是一件典型的宮廷御用品。

全幅主體圖案為三三成組排列、佈局錯落有致的九團彩雲金龍紋。九團龍之間遍飾鮮花盛開、豐碩的花果紋,其中花卉有牡丹、玉蘭、海棠、菊花、荷花、萱草、水仙、蘭花和天竹等十餘種。果實以桃、石榴和佛手,組成「三多」紋。花果間幾十隻姿態各異,敏捷靈活的紅蝠穿插翻飛。全幅四周飾以海水江崖紋,其上散置海螺、雙勝、珊瑚、玉磬、犀角、古錢等雜寶。海水江崖紋之外,即整幅緹絲之邊緣,緂織窄幅金邊一道及寬幅明黃色纏枝花卉迴紋邊一道。整幅畫面色彩艷麗,紋樣精美,緙織細緻。

此緹絲中紋樣豐富,寓意吉祥。其中主體圖案九團龍之寓意為,九是極陽之數,龍則是神通無限廣大的神靈。《易經·幹卦》云:「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騰升為「九五」的「在天飛龍」,已然達到頂峰,九龍遂以其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的顯赫地位而成為帝王或皇家的象徵。

纓絲全幅以平緂技法為主,作大塊面緂織,在局部則靈活施用構緂、長短戧和緂金等緂織技法,暈色自然,緂面平服,技法精細。如海水、花朵的暈色,色度從深到淺,逐層遞減,過渡自然和順,立體感和層次感突顯。全幅配色豐富精妙,施用了明黃、金黃、縹黃、駝黃、朱紅、粉紅、桔紅、寶藍、深藍、月白、草綠、果綠、深棕、淺褐、葡灰等二十餘種色線。構圖飽滿規整,疏繁有致,注重整體氣勢,對物象的疏密組合、遠近層次、高低俯仰等形態變化,都安排得宜,秩序井然。構圖及設色繁複熱烈、絢麗燦爛而又調和雅緻、主次分明,詳略得宜,具有生機盎然,富麗熱烈的裝飾效果,同時也顯示出此件緂絲作品緂織技藝的純熟精湛。作品不但對「乾隆盛世」進行了淋漓盡致地謳歌讚頌,同時也把乾隆帝夢幻憧憬「大清江山,歌舞昇平」的內心獨白充分錶現出來。

這件巨幅纓絲則是清代乾隆時期宮廷陳設用的實用品,緂絲製品由於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在結實耐用等方面,較之繡品和錦類織品更為遜色,且耗資 高昂。 因此,在宮廷中,緹絲類實用性陳設品的數量遠低於繡品和錦緞類織品。 此外,由於其存在使用損耗等因素,較之刻意精心保藏的欣賞性緂絲作品,實用性緂絲作品現今存世更為稀少,巨幅者更是寥若晨星,它對於研究清代緂織技藝水準及 宮中歷史和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彌足珍貴。


清乾隆 綾緹絲織雲金龍紋龍袍|故宮博物院藏



Lot 5543|明永樂 銅鎏金文殊菩薩「大明永樂年施」款

高度:18 cm
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

備註:

  • 北京保利拍賣,2015年06月06日,編號6371

明朝建立後,繼續推崇藏傳佛教,並對西藏採取「多封眾建」的民族宗教政策,即對西藏各教派和各地方勢力均進行封賞,這項政策使明朝中央政府與西藏各教派、各地方勢力均取得了廣泛而緊密的聯繫。明成祖的這種大規模分封活動,在藏地掀起了一股受封熱潮,一時間藏地大大小小的僧侶紛紛朝覲請封或遣使來京,而皇帝也授予其封號、官職,並 賞賜大量珍貴禮物,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也因此在北京大規模展開。

在永樂和宣德賞賜的禮物中宮廷製作的金銅佛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這種背景下,由皇家贊助,在皇家「禁用監」監制下,誕生出的近乎完美的藏漢交融的佛像。這尊文殊菩薩即為永樂宮廷佳作,其面相慈悲柔和,頭戴五葉寶冠,兩側系扇形結,垂下的部分翻捲向上呈U形。 束高髻,圓形耳鐺垂肩。胸前垂掛瓔珞,肩披帛帶,兩手於胸前結說法印並牽蓮莖,蓮莖沿手臂兩側向上伸展,肩兩側盛開的蓮花上分別有劍和經書,為文殊菩薩標識,惜年代久遠,左肩蓮莖、經莢與右肩寶劍都已佚失,劍與經書代表權力與智慧,象徵斬斷無明去除我執。

文殊菩薩結金剛跏趺坐於蓮台上,頸部與腰部的動勢形成微妙的S型,衣裙飄帶自臂彎間垂落,優美華麗,極富動感。蓮台為仰覆蓮組成,台座上陰刻「大明永樂年施」楷書款識,台座上下各有連珠紋一圈。蓮瓣為三層,下層蓮瓣扁平,上端襯托肥厚帶捲邊的花瓣,在蓮瓣的相鄰處,可看到最下層呈三角形的瓣尖。這尊菩薩像慈祥和美,雍容大度,整體造型精美,比例勻稱,動態舒展,裝潢華麗但自然適中。雖不出造像規範的製約,依然給人游刃有餘之感,代表了明代佛像的最高水平,具有極高的藝術性,是典型的明代永樂宮廷製作的標準造像。


逍遙座—重要名藏明清古典家具


Lot 5457|清早期 紫檀鑲大理石圍子羅漢床

尺寸:197 cm(L);120 cm(W);91 cm(H)
估價待詢

備註:

  • 「逸汝山房」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鑿枘工巧-中國古臥具》第40-43頁,文物出版社,2012年。

展覽:

  • 2012年,中華世紀壇「鑿枘工巧-中國古代臥具藝術展」。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鑿枘工巧-中國古臥具》
第40-43頁,文物出版社,2012年

本品以名貴紫檀木製作,席心床邊,通體光素無雕飾,端莊簡練,三面圍板,中高旁低,攢框形成七屏式,邊框素混面,格角相交,轉角處轉折圓潤 。內鑲子框,框內緣起陽線,鑲大理石。

床座與圍子比例適合。邊抹肥厚,造型簡練,斂入後下方翻壓邊線。束腰打窪,與冰盤沿走勢相銜。鼓腿膨牙,牙板厚實,往外斜挓,邊緣抹圓,與腿足大交圈,弧度優美。腿足以大料斫挖成香蕉腿,充滿張力,轉折乾脆俐落,剛柔並濟,非大料巧工而難以成。

大理石石質蒼古,灰、白、綠、淡黃夾雜,與邊框貼合緊密。圖案肌理天工造化,變化無端,或如煙霞蒸蔚,千雲過嶺,或似雨後湖山,縹緲空靈,或呈山巒起伏,連綿逶迤,亦或若椽筆皴擦染點,有積墨淋漓意蘊。


尤是右側圍板綠色大理石石紋之變化,其形與倪瓚之「一河兩岸三段式」構圖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類於青綠之設色,又比雲林純以水墨不沾人間 煙火更富生機,實是佳構天成。文人雅士歷來推崇「坐看山水,天人合一」的儒家精神追求,倘寶藏此羅漢床,則真正「三山五嶽,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腿腳、牙板、束腰內側有刀刻「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字樣,是工匠所刻,方便拆卸組裝。




Lot 5454|清早期 黃花梨刻詩文方材四出頭官帽椅(一對)

尺寸:58.5 cm(L);45.5 cm(W);104.7 cm(H)
估價:RMB 3,500,000 - 5,500,000

備註:

  • 「逸汝山房」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 馬未都:《坐具的文明》件33,頁92-93,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 馬未都:《觀複》件63,頁94,2005年。

明式黃花梨椅具中,常見者多為軟抽屜席面,而本品座面硬抽屜,邊框平素,微倒圓略呈素混面,落膛鑲黃花梨獨板面心為座面, 麵下附鐵梨木穿帶,當為少見的廣作明式家具。而搭腦與扶手的比例勻稱,聯幫棍、靠背板等略帶弧線,則又方圓兼具。

而材質細密,其紋理則局部或呈山水紋,或呈水波紋,或呈蝴蝶紋,彼此交錯,給人以柔和文靜的美感。尤是歷經時間的積淀,形成包漿後,則透著一股由內而外的醇厚質感。整作觀之雋永清雅,樸素靈動,工藝製作亦是精細,成對更為難得。

靠背板銘刻詩文,其一為:「簪汝纓汝,汝曰逸汝,指汝視汝,其安厥止。」另一為:「正己無苟,對人無咎,左之右之 ,嚬笑乎奚有。」以椅喻人,富有哲思。 其中「簪汝纓汝」寓意簪纓世家,與官帽椅的造型相得益彰,「汝曰逸汝」則是有文人閒逸之趣,「逸汝山房」的齋名亦應出自此。而「其安厥止」語出《泉翁大全》卷十八之「惟幾惟康,謹之於動,以安厥止」,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之意。

《論語》有言:「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說的是做人為官首在端正己身,與銘文中「正己無苟」相契合。 而「對人無咎」則取《週易·係辭下傳》中所說「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謂易之道也。」是一種超脫物慾、超然世外的心境 。 一旦人能端莊己身,與人無咎,自然心靈清明,對於世事亦淡泊矣。


詩文:「簪汝纓汝,汝曰逸汝,指汝視汝,其安厥止。」


詩文:「正己無苟,對人無咎,左之右之,嚬笑乎奚有。」

家具中刻字鮮見,有「一字千金」之說。 而如本品格物上志,自警自勉,則主人之文人雅逸、道德品行等亦清晰流露,自然區別於他品。行書書法,結體端嚴,略向右上取勢,偶有牽絲映帶,線條鐵劃銀鉤,殊是勁健,粗細對比亦分明,可謂酣暢淋漓,典型的二王帖學一路。

椅具刻詩文以安思遠舊藏今存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四張紫檀南官腦椅最為著名,其中刻「無事此靜坐,一日如兩日,能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銘文的椅具因得張廷濟著錄,更是名聲赫然。



Lot 5471|清早期 黃花梨雙螭紋玫瑰椅(一對)

尺寸:58 cm(L);45.5 cm(W);82.5 cm(H)
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

備註:

  • 金氏家族重要收藏

出版:

  •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甲66,雕花靠背玫瑰椅 第48頁,三聯書店,2007年。

展覽:

  • 《簡約雋永—中國古典家具精品展》,北京,2017年11月。


《明式家具研究》



Lot 5459|清乾隆 紫檀雲龍紋方角櫃(附銅鎖)

尺寸:161 cm(L);64 cm(W);187 cm(H)
估價:RMB 1,500,000 - 2,500,000

備註:

  • 北京重要私人收藏

此例為典型清乾隆宮廷家具,通體以上好的紫檀大料滿徹製成,前方滿浮雕雲龍紋,側面淺浮雕花鳥紋,雕刻精湛,打磨細膩,皆為上好宮廷家具工手。 原應為頂箱櫃之底櫃。

方角櫃結體,櫃框平素,外轉角處做委角。櫃門亦平素,只在內緣起圓潤的陽線。 櫃門厚板製成,滿浮雕雲龍紋。下方為海水江崖,波濤湧動,上方為密密匝匝的流雲紋,連綿不斷,波折起伏,佈滿整個空間。其間一條巨龍身軀蜿蜒,作回首欲升式,戲耍前方火珠,頭頂七星,眼如燈泡,如意鼻頭,鬚髮伸張,齜牙閉嘴,面露喜氣,五趾四爪,作探爪、 撐空、拿雲等勢,身軀鱗甲刻畫細緻入微,蕉葉尾擺動有力。下方有兩龍作蒼龍教子式,大龍團身下望,召喚幼龍,幼龍則穿插嬉戲於海水江崖間,惹得波濤翻滾,氣勢雄強。櫃門下有悶倉板,亦高浮雕雲龍戲珠紋,下為湧動的海水紋。櫃下方縮排素刀牙板,平鏟地,沿邊起圓潤陽線。



Lot 5456|清早中期 紫檀開光絛環板棋桌

尺寸:83 cm(L);83 cm(W);86 cm(H)
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

備註:

  • 「逸汝山房」重要私人收藏

棋桌即「弈棋」之基本載體,是一種具有專用功能的桌子,大多為了滿足主人「琴棋書畫」的雅趣而精心設計,精工製造。本品為「活面棋桌」,紫檀所製,內有乾坤,是傳世棋桌之經典代表。以珍貴硬木製的棋桌,僅有數例,紫檀製成,包括此例目前只見兩例。

本品雙層套面,套面之下,中間為一個活動的棋盤,其攢框裝面心,雙面鑲嵌,一面為圍棋,一面為象棋。桌面週匝寬邊,設兩個空格,有活動的圓口方盒,則為圍棋子盒之用。拿開中間的棋盤,又落膛為一個活動的長方形雙陸棋盤,兩旁有狹長的空格,上設活動蓋板,為貯藏雙陸棋子之用。是一件集合圍棋、西洋棋、雙陸棋於一體的棋桌。


十面觀止—諸家藏重要中國陶瓷


Lot 5308|明崇禎 青花浮雕荷塘鷺詩文撇口筆筒「水竹居」款

高度:21.5 cm
估價:RMB 700,000 - 1,000,000

備註:

  • 「逸汝山房」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 《明清筆筒》,馬未都,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頁24



《明清筆筒》,馬未都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頁24

本品侈口,束腰,尺寸碩大。器身通景繪以荷蓮鷺鴯紋,一隻翠鳥立於枯桿,與其下的鷺鷥和鳴,寓「一路連科」「一路清廉」之意。殊別之處,即鷺鷥、盛蓮、日照、山石以浮雕留白形式體現,略添鈷料寥寥,頗具夏日意境。側旁翠鳥與枯乾相對,旋轉畫面,似有夏秋驟然交轉之感。



Lot 5309|明崇禎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大筆筒

高度:20.7 cm
估價:RMB 1,000,000 - 1,600,000

備註:

  • 「逸汝山房」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 《明清筆筒》,馬未都,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頁18



《明清筆筒》,馬未都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頁18

本品筒圓口,筒腹,平底,尺寸碩大。內外施透明釉,釉面清亮緊潤,極具時代特色。全身以青花為飾,口底皆暗刻紋飾,腹部以青花通景繪蕭何月下追韓信故事圖,畫面平鋪直敘,引人入勝。外壁繪通景蕭何月下追韓信故事圖,蕭何馬上張望,自山腳轉出,後侍簇擁,前兵急追,韓信揚鞭催馬,奮蹄騰空,緊張氣氛躍然眼前,人物神情生動傳神, 周圍層巒疊嶂,芭蕉蔥蘢,流雲飛卷,草地呈魚鱗狀,佈局考究,筆觸自然流暢,畫畫工精準爽落,青花髮色明亮絢麗。「蕭何月下追韓信」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為著名求才典故。韓信投奔劉邦而不受重用,灰心離去,蕭何連夜追回,大力舉薦,終成大事,後世多比喻對人才的重視與挽留,以之入器廳堂陳設,吐哺握發,鸞翔鳳集。






Lot 5329|清雍正 灑藍地加黃釉花卉紋盤「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徑:33.2 cm
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

備註:

  • 國營文物商店舊藏

本品體量頗大,敞口弧壁,底承矮圈足。 大盤內外壁以灑藍釉為底色,盤內外所飾梔子花以瓷堆白的手法,其中填以黃彩,產生一種色彩的強烈對比。此盤,所堆塑纏枝花卉與灑藍釉面高底相間,富有層次和立體效果,極為養眼,而且藍黃相映,清新別緻,深得雅趣風骨。 盤底心雙圈內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



Lot 5321|明正德 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盤「正德年製」款

直徑:19.7 cm
估價:RMB 1,600,000 - 2,600,000

備註:

  • 香港蘇富比,1981年5月20日,編號715
  • 倫敦佳士得,1984年12月10日,編號886
  • Jarras收藏
  • 香港佳士得,1990年10月8日,編號886
  • 平野古陶軒,東京

本品廣口,弧腹,圈足。 以青花繪主題紋飾,又以雞油黃釉填補紋飾的空白處。 盤心繪折枝梔子花,其中左右兩枝盛放爭艷,中間花骨朵昂揚向上,暫且含苞待放,枝蔓上又飾以三五葉片,造型團簇完整,又疏密得當;盤內中心圓與 盤邊緣皆以青色線雙鉤,內壁繪葡萄、荷花、石榴、柿子四式祥花瑞果,外壁繪纏枝牡丹,間以花葉裝飾,節奏齊整。 盤底以青花書「正德年製」楷書款識。



Lot 5337|清雍正 茶葉末釉如意耳抱月瓶「雍正年製」款

高度:24.5 cm
估價:RMB 1,500,000 - 2,500,000

備註:

  • 法國私人收藏

抱月瓶,又稱扁瓶,創燒於永樂時期,為效法西亞金屬扁壺而做。 雍正時期,善仿永宣器型,抱月瓶也為一例。 本品敞口,直頸,器身如滿月,雙如意耳自頸部連接器身,成抱月勢。 器身杏圓凸起,圈足橢圓。 全身施以茶葉末釉,其釉面平整光潤,質地細膩勻淨,綠中閃黃,頗有「鱔魚黃」色之感。 底暗刻「雍正年製」四字雙行篆書款。


佞宋—宋蘊映清暉



Lot 5417|明 龍泉窯青釉弦紋帶蓋梅瓶

高度:25 cm
估價:RMB 2,600,000 - 4,600,000

備註:

  • 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 《首屆世界華人典藏大展》,北京出版社,首都博物館,2010年

展覽:

  • 《首屆世界華人典藏大展》,首都博物館,2010年


本品出版

本品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瓶身修長,亭亭玉立,且極為難得連有原蓋。整器胎質細膩堅實,胎體較為厚重,內外全施粉青釉,釉層肥腴,略帶乳濁,色澤溫潤,光斂內蘊,類玉似冰,是為南宋時期龍泉青瓷代表釉色。周身與蓋外壁皆飾平行旋紋,規則且有韻律動態。整器敦實質樸,風韻古雅,體現出淡恬古雅的獨特藝術風格,一展崇尚純淨一色的美感品味。此瓶論器型、釉色、皆屬上乘。此種粉青釉弦紋梅瓶存世極少,連有原蓋者更為罕見,同類於此器型者寥寥無幾,實為異常難得的雋品。



Lot 5419|明 龍泉窯梅子青釉廣口花囊

直徑:13.5 cm
估價:RMB 4,500,000 - 5,500,000

備註:

  • 日本大原三樂庵:大原孫三郎(1880-1943)舊藏
  • 伊勢彥信先生舊藏

展覽:

  • 《千声・万声と龍泉窯の青磁》,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1996年10月
  • 《中国陶磁名品展——イセコレクションの至宝》石川県美術館,2012年4月

出版:

  • 《千声・万声と龍泉窯の青磁》,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1996年10月,頁28,109號
  • 《中国陶磁名品展——イセコレクションの至宝》石川県美術館,2012年4月,頁47,37號
  • 《中國陶磁-イセコレクション》,2012年11月30日,頁18,頁19

本品敞口束頸,圓鼓腹,下收至圈足,底部圈足微內收,口足上下呼應,優美自然。全身施梅子青釉,釉色翠青,釉層肥潤。圈足釉與裸胎結合處有一條火石紅色線條,圈足底露胎。此件廣口花囊造型穩重而胎體輕薄,釉色秀美且肥潤似玉,乃南宋龍泉窯巔峰之作,千年遺珍重現,十分難得。



Lot 5418|明 龍泉窯梅子青雙鳳耳紙槌瓶

高度:27.5 cm
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

備註:

  • 司徒霽夫人Mrs.H.P.Sturgis珍藏

出版:

  • Rose Kerr主編,《宋瓷》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院藏品,頁126,編號103

瓶盤口,長頸,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梅子青釉,胎厚質細。頸部兩側置鳳耳,器身施梅子青釉,青釉色瑩亮無瑕,盤口棱處釉流縮而呈淺青色,足內有釉,足底無釉。

龍泉窯位於浙江南部,瓷場分佈廣泛,產品種類多樣,南宋之後,成為供應海內外器用的重要窯場。龍泉窯多在長頸兩側加魚形耳或鳳形耳,此造型不僅在宋、元時期的許多墓葬及窖藏中頻繁出現,在海外貿易瓷遺址也經常見及。這款魚耳青瓷瓶的雙魚耳表面飾有印紋,紋路細緻,釉色粉青,瑩潤光亮,勻淨無瑕。東京根津美術館2010年舉辦《南宋の青磁》展覽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龍泉鳳耳或魚耳瓶,見展覽圖錄17-25號。其中一件藏於京都陽明文庫,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的例子與此器甚為相似,高度亦同,惟釉錶片紋較為明顯。另可參考清宮舊藏相似一例,現藏故宮博物院,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年,圖版98;日本臨宇山人舊藏一例南宋雙魚耳瓶,形制稍大,載於蘇玫瑰Chinese Classic Wares from a Japanese Collection:Song Ceramics from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亞洲藝術》,2014年3月至4月,97-108頁,圖20。

本品來源顯赫,早年為司徒霽夫人Mrs.H.P.Sturgis舊藏,後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舊藏,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 V&A),位於英國倫敦,是全球最大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創立於1852年,為紀念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及其丈夫艾爾伯特親王而得此名。V&A博物館藏的中國高古瓷可謂精彩紛呈,傳世唯一刻「壽成殿」款的汝窯盞托便藏於此,曾出版於《宋瓷SONG DYNASTY CERAMICS》,頁126,編號103A。



Lot 5416|明 龍泉窯梅子青釉鬲式爐

高度:12 cm
估價:RMB 650,000 - 850,000

備註:

  • 倫敦東方陶瓷學會創始人之一Stephen D.Winkworth爵士舊藏(卒於1938年)
  • 卡爾肯普博士(1884-1967)舊藏
  • 2002-2003年購自坂本五郎先生

此爐板沿口,束頸豐肩,圓鼓腹,下承分檔三足,肩部及腹部對應三足出筋,造型仿自商周青銅鬲,造型古樸。

相似的龍泉青釉鬲式爐,見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及重要私人收藏之中:故宮博物院藏二例,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年,卷2,圖版121、122;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一例,錄於《東洋陶磁大觀》,卷1,東京,1982年,圖版97;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相類鬲式爐,斷為官窯,錄於《故宮藏瓷:南宋官窯》,香港,1962年,圖版19;並參考郊壇下遺址一件,經修復後錄於《南宋 官窯》,北京,1996年,圖版XX,編號2。

香港蘇富比曾出售相似二例,其一售於2020年10月9日,編號0100,源自東京常盤山文庫收藏,成交價為598萬港幣;其二售於「凝盈一色」專場, 編號0117,源自艾弗瑞克拉克伉儷舊藏,其成交價為677萬港幣。 本品來自倫敦東方陶瓷學會創始人之一Stephen D.Winkworth爵士舊藏(卒於1938年),後為知名藏家卡爾·坎普博士(1884-1967年)舊藏,在2002-2003年間 購自坂本五郎先生。


南宋 龍泉窯青釉鬲式爐 盤常山文庫舊藏
香港蘇富比,2020年10月9日,編號100
成交價:HK$5,983,000


南宋 龍泉窯鬲式爐
故宮博物院藏品 清宮舊藏



Lot 5422|清雍正 粉紅青釉八方茶葉蓋罐「大清雍正年製」款

高度:13.5 cm
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

備註:

  • 北京翰海,1996年11月16日,編號1257
  • 北京翰海,2007年12月17日,編號2381

本品呈八方狀造型,蓋、體組成。 蓋,平面,塑拱狀橋鈕於中。體,束頸,溜肩,長方腹,身起稜線分域八方,平底倭角,底部「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青花楷書款。全身粉青釉色,頸肩左右堆貼細巧雙系,餘身無它飾。

粉青釉屬青釉之一種,與豆青、冬青相比,顏色稍淡。雍正皇帝品味高雅,對宋瓷推崇備至,在位期間仿宋成就突出,冬青、豆青、粉青等色釉均可據需燒製,工藝純熟,尤以粉青釉瓷為珍。此件雙系八方蓋罐胎體潔白,釉面瑩潤,其形製玲瓏,八方造型,線條優美,器形為雍正新出現品種,乾隆延燒,時儲茶所用。

本品同類器可見於上海文物商店收藏一例,見錄於《清代瓷器賞鑑》有限公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頁73;瑞士玫茵堂亦舊藏一成對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12年4月4日,編號005,成交價為602萬港幣,亦可作參考。台北故宮博物院亦收藏有乾隆款同類器物,亦可茲參照,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著《清康雍幹名瓷》,圖100。


清雍正 粉紅青釉雙繫八方蓋罐一對
香港蘇富比,2012年4月4日,編號005
成交價:HK$6,020,000


清雍正 粉紅青釉長方倭角雙色蓋罐
故宮博物院藏品



Lot 5423|清乾隆 仿龍泉冬青釉暗刻夔龍寶相花洗「大清乾隆年製」款

直徑:26 cm
估價:RMB 2,200,000 - 3,200,000

備註:

  • 鴻禧美術館舊藏

本品為唇口,斜直壁,淺圈足。全身施粉青釉,釉質堅致瑩潤,細緻堆脂,色澤勻淨細膩,風韻雋永,淡雅悅目。內外壁皆暗刻夔龍寶相花紋,底部有環形朱紅色墊燒澀圈,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據光緒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立《寧壽宮三所庫存陳設文件》中記載:「寧壽宮三所庫存瓷器等項…一百三十三號冬青釉大洗一件」。由此號前後瓷器名稱及特色推斷得知,寧壽宮所藏此冬青釉缽式盌應為乾隆時期所製。另據光緒三十年十二月《梨花伴月收藏不在印檔瓷器清冊》中記載:「永恬居西配殿存乾隆年款:…凍青釉筆洗十四件…。」因冬青釉色澤較重,有宋元龍泉釉的效果,故又稱「仿龍泉釉」。故此兩筆記錄中「冬青釉缽式盌」及「凍青釉筆洗」應為本品此類物。


清乾隆 仿汝釉圓洗
故宮博物院藏品



Lot 5433|明 白釉刻蓮花遊魚紋大碗

直徑:31.5cm
高度:14 cm
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

備註:

  • 台灣私人舊藏,於90年代購藏
  • 奉文堂舊藏
  •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QT9
  • 本品並附牛津大學熱釋光檢測證書

本品白釉刻蓮花遊魚紋大碗,碗器形豐腴端莊,寬口唇沿,弧壁深腹,外壁刻劃多層錯落蓮瓣紋,大氣得體,簡潔清雅。下腹斜收至圈足,稜角含蓄,器身隨蓮瓣起伏。此碗內刻劃蓮花遊魚紋,遊魚躍然而上,篦劃水波紋,刀法利落寫意,雅緻入微。上綴蓮花招展,彷彿隨風搖曳。線條流麗,寥寥數筆,靈動生趣,整體佈置簡潔清雅。平底規整沈實,無意修胎巧留痕,猶如一鉤新月掛蒼空。通體罩釉獨芒口。器面瑩亮柔潤,釉色溫潤呈牙白般悅目脫俗,聚處若淚痕而色略深,久歷千年風霜,樸淳如昔。此碗器形較為獨特,碗型極大,燒製極為不易;圈足較寬,碗呈墩式,為宋代器物中極少出現之品種。

尺寸大如本品的定窯盤碗少之又少,因為對陶匠或窯師而言,其燒造難度相當大,覆燒大小與本品相若的器物,窯燒時變形及/或開裂的風險甚高,對陶匠和窯師來說都是一項嚴峻的考驗。除了諸多的技術難題,窯燒的燃料亦成本不菲,加上每批燒造的大型器物數量有限,所以像本品一類的大碗定然造價高昂。製作方固然嚴陣以待,訂製者亦非富則貴。難怪器型敦碩如此定窯盤碗,傳世者少如鳳毛麟角。


挹古芳—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玉器、工藝品


Lot 6623|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賞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37.2 cm
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

備註:

  • 特藝公司宣武經營管理處(簽)


Lot 6660|19世紀 田黃雲龍紋隨形鈕扣方章

印文:美意延年
尺寸:2.6 x 2.1 x 7.8 cm
重:103 g
估價:RMB 900,000 - 1,200,000

備註:

  • 日本前田株式會社舊藏
  • 第二代日本書道家家族舊藏
  • 北京私人藏家舊藏


左:印面
右:印文



Lot 6699|清乾隆 御製白玉鏤雕「寅虎」斧形佩

高度:8.7 cm
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

備註:

  • 古玩世家「藏珍閣」張宗儒先生珍藏

玉佩作斧形,以上等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質純白無瑕,柔光潤澤。佩首鏤空夔紋,正面減地雕靈虎一隻,反面雕篆體「寅」字。製作精良,為清代乾隆玉佩精品。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斧有裁切明辨之意,斧形佩往往寓意明斷是非,當機立斷,不畏迷惑,不優柔寡斷之意,由此寓意引申,斧形裝飾還為帝王章服所採用,是為十二章之一的「黼」,即為明斷是非,兼聽親賢的意思。北京翰海1997年秋拍《中國古董珍玩》專場,Lot.912號,一面為「申」,一面雕靈猴,此件則一面「寅」,一面「虎」,從所見同類品看,是十二生肖成套器中的一件。


Lot 6716|清康熙 漆地百寶嵌人物故事詩文屏風十二扇

尺寸:50 x 255 cm(每扇,共12扇)
估價:RMB 1,600,000 - 2,200,000



Lot 6717|清嘉慶-道光 朱漆地百寶嵌高士臥遊圖及剔紅山水詩文大屏風「孫國信、王澎、高鳳翰」款

長度:415 cm
高度:235 cm
估價:RMB 1,600,000 - 2,600,000



Lot 6726|清 雙線折線六眼天珠

長度:3.7 cm
直徑:1.3 cm
估價:RMB 1,300,000 - 1,500,000

天珠對孔長約37 mm,珠體最大直徑約13 mm。珠體呈圓柱形,中間略粗,逐漸向兩頭收細,兩端截平,打磨圓潤光滑。周身包漿厚重,寶光內蘊。珠體表面大部分被蝕染呈黑色,在珠體兩端臨近端部位置分別蝕染有兩圈乳白色的縱向圓圈紋環繞著珠體表面,在縱向圓圈紋之間的珠體上分別蝕染有位置均勻錯落分佈的六個正圓圈紋,即俗稱的「眼紋」;及拆解後的「卐」字紋,即俗稱的「折線紋」。整珠品相極佳,顏色完美,且雙縱向圓圈紋的設計更為獨特罕見,即俗稱的至純「雙線折線六眼天珠」。


息壤—文石竹雕及諸家藏文房清供


Lot 6430|清 靈璧石「巢鳳」研山「蓉峰」款

高度:30 cm(連座)
估價:RMB 200,000 - 300,000

此方靈璧石,其扣之鏗然有聲,石表臥沙、水道、裙褶、胡桃文皆具,渾然天成。整體造型群峰林立,左低右高,兩處山谷引人入勝。頂峰一處洞天,一線懸命,極富變化。



Lot 6469|清早期 壽山石楊玉璇雕羅漢像「玉璇」款

高度:8.8 cm
估價:RMB 150,000 - 200,000

備註:

  • The Late Patrick Huth Jackson舊藏
  • 倫敦蘇富比,2009.05.13,Lot18

此像以壽山石圓雕而成,質地堅細凝膩,具脂玉感。光澤瑩潤,包漿醇厚。所雕羅漢禿額短髯,微昂首,內著交領衣,外披袈裟,右手持如意,左手撫於膝上,雙腿結跏趺而坐。面目圓頜闊鼻,長眉細目,大耳肥碩,雙眼微視,啟唇輕笑,意態悠閒自在。 衣紋隨身姿起伏,其線交縱流暢;袈裟邊緣,其座皆以纖細線條刻纏枝蓮紋,綿轉不絕,具「生生不息」之吉祥寓意。坐像背面陰刻「玉璇」款,可知其為清初雕刻大師楊玉璇之作。


Lot 6447|清早期 竹刻八駿圖筆筒「文右」款

高度:15.8 cm
估價:RMB 160,000 - 200,000

此器以竹為材做一筆筒,筒身直挺,採用浮雕技法,通景雕八駿圖案,八駿姿態各異,刻畫逼真,又題詩句。據《拾遺記·週穆王》記載,八駿圖中的八匹馬傳為週穆王禦駕坐騎,謂「王駕馭八龍之駿」。從毛色看,分為赤騸、盜騁、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駿、綠耳八駿,八駿圖是藝術創制中常見的題材。筆筒色澤深沉,包漿亮麗,為清早期竹刻之佳製。


Lot 6451|清早期 黃花梨卡子花方桌

尺寸:87.5 x 87.5 x 83.5 cm
估價:RMB 600,000 - 900,000

備註:

  • 蘇州東山舊藏

桌黃花梨製,紋理美觀,採用典型明式家具結構,周身光素,以嚴謹的榫卯細節、簡練的造型取勝,色澤沉穩,包漿溫潤。桌面攢框裝面心,束腰略高,素直牙條,沿邊起線,兩端出弧嘴與腿足交圈。方腿足,內翻馬蹄,造型敦厚。 腿足間退後齊頭碰式羅鍋棖。 羅鍋棖與牙條之間安雙卡子花,和諧統一。造型規矩而雅緻。工藝考究,無過分雕琢,卻處處經意。「羅鍋棖」,就是中部向上高起的棖子,言其像人駝背而得名,是明式家具中常用的構件,既加強了整件家具結構的穩定,又使得簡潔的線條賦予了一定的變化,增強了美觀效果。


稽古—古茗具與當代名家壺


Lot 5058|清雍正 紫泥無款六方壺

寬度:17.5 cm
容量:470 ml
重量:293 g
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

備註: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第80-81頁,圖59,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1月。
  • 《荊溪朱泥-明清宜興朱泥壺研究》第122頁,圖78,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10年10月。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


《荊溪朱泥—明清宜興朱泥壺研究》




Lot 5077|清乾隆 楊季初製桃花泥彩泥繪「寫意山水」圖筆筒「楊季初」底款

高度:16.5 cm
寬度:16.4 cm
重量:1779 g
估價:RMB 500,000 - 600,000

備註:

  • 《故宮博物院藏宜興紫砂》第174頁,圖100,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4月。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第146頁、182頁,圖116、104,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1月。


《故宮博物院藏宜興紫砂》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

此筆筒用料考究、畫工精湛,可謂是色堆泥繪作品中之傳世佳作。彩泥堆繪是用各色泥漿繪於坯體,並有一定厚度,類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種裝飾手法。在技術上有較大的操作難度,泥繪裝飾源於舊時的漆器堆雕工藝方法,在已成型完工的,而且保持一定濕度的坯體上用本色泥堆畫,局部、細部用專制工具精雕細琢,使之質感強,有淺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燒成後的泥繪作品,色澤穩定,歷久彌新。如坯體乾濕度不一致,黏附力差,泥繪圖圖案易脫,乃紫砂裝飾工藝中的上乘技法,一般為進呈宮廷御用之器。巧妙的利用泥不同的質感,如薄皴擦描繪石頭紋路,用厚重的紫泥表現老樹樹幹的質感,可謂把這種彩繪堆泥的技法發揮到淋漓盡致。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宮舊藏中有色泥堆繪山水紋筆筒,當是楊季初入貢內廷御用的作品。這把筆筒與故宮舊藏在形制上一致,設色上也極為近似,可能為同一批入貢皇宮御用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