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造就中國當代藝術新境界|聚焦保利香港拍賣秋拍

中國最近數十年急速發展,為社會帶來多層面的變化和挑戰。身在其中的新一輩中國當代藝術家,透過畫布和筆觸,呈現出他們面對「中國速度」發展的不同視角。

即將於10月7日舉槌的保利香港拍賣秋拍,帶來本季最具代表、最完整、最震撼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專題版塊,由張恩利、王興偉、黃宇興、仇曉飛、王光樂、謝南星等屹立市場的青壯一輩,到崔洁、張凱、劉曉輝、方媛、高露迪等潛力新秀,其中後三者的作品更是首度亮相香港拍場。

由此可見,保利香港拍賣致力推廣中國當代藝術之餘,為市場搜羅潛力藝術家佳構亦不遺餘力。


Lot 131|張恩利《屠夫(五)》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00年
尺幅:189.5 x 109.7 cm
估價:HK$2,800,000 - 3,800,000


張恩利早期作品《屠夫(五)》乃此部分的領銜拍品,畫作繪於2000年,亦是藝術家早期肖像系列的創作巔峰。以RMB 1,725萬寫下拍賣紀錄的《盛宴4號》也是在這一年繪下。

1960年代生於吉林的張恩利,熱衷於觀察周遭的平凡人物及日常生活,以陰鬱的底色和激越的筆觸,描繪著急速發展的時代浪潮裡,血肉流動的社會圖景。相異於許多同期藝術家,張恩利在創作中刻意避開政治元素,著重表達個人感知。

1989年,張恩利移居上海生活和創作,開始樹立符號鮮明的新表現主義風格。戀人、屠夫、吸煙的人與肉市、酒吧、宴席、舞池等日常生活場景,經常成為這段時間的創作主題。


張恩利

《屠夫》系列受到培根(Francis Bacon),蒙克(Edvard Munch)和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而誕生。以本作為例,張恩利以粗獷狂野的筆觸,傳神描繪屠夫與案桌上紅色肉塊,營造出對比鮮明的畫面。

事實上,張恩利算是最早一批獲西方頂尖收藏和畫廊賞識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他的作品於2007年已獲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納入館藏。

張恩利曾向館方策展人訴說《屠夫》系列的背景,他說到:「我愛吃肉,所以那些屠夫就成了我觀察的物件。我畫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以賣肉賣菜的人為原型……圖像中的壓力感主要是由於不可改變的社會現狀所造成的,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焦慮和絕望。90年代初,我曾寫過一句話:“我們都是案板上的肉,但時不時地扮演屠夫的角色。”」



Lot 126|王興偉《無題(小乞討)》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07-2008年
尺幅:135.3 x 163.1 cm
估價:HK$1,200,000 - 2,200,000


從東北移居上海的青壯一輩,還有王興偉。這位瀋陽人生於1969年,1990年從瀋陽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成長時期正值「八五新潮運動」興起,因此接觸到西方藝術史的論述,並深受其薰陶。

90年代,王興偉在東北老家潘陽創作時期,常挪用中外藝術史中的經典圖像,並靈活運用各種媒材、風格和構圖,將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角色和不同歷史、文化典故巧妙結合,營造充滿黑色幽默意味的畫面。

隨著時間推演,藝術家一再以繪畫為媒介進行實驗,採用不同的筆觸與畫風創作,在作品裡呈現出多重面貌,樣式和語法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不常看王興偉作品的觀眾,難以第一次就辨識出他的作品。


王興偉

大概從2004年至2008年,王興偉開始用漫畫式的幾何剪影創作,畫中人就連面部表情也缺乏細節情感,今回舉槌的《無題(小乞討)》便是一例。在黃色高彩度的「廣告」二字的背景之前,兩位被簡化為幾何圖形的人物,左邊扮演著高姿態的人拿著公事包,正在給跪在地上的人施捨錢幣。

如此畫面反映了王興偉移居上海生活後,所觀察到的城市發展,以及高速運行的商業資本世界。後來他再從上海遷往北京生活,步入另一階段。本作於2007至2008年繪下,正值王興偉準備從上海轉往北京的時期,藝術家在畫中隱晦的提出,在財富快速成長的上海,底層社會被擠壓的一面。透過兩個變形人物,以及畫面色彩對比,呈現出資本主義帶來的繁華與腐朽。

畫面背景寫出的廣告字樣,或許投射廣告公關行業,同時更可理解為廣而告之的各行各業。商業上甲方與乙方的關係,在上海或是其他城市,也許已經發展為施捨與接收的扭曲關係。王興偉探討與諷刺的,正是高速發展的中國商業社會中呈現人與人的扭曲關係。

放眼拍場,王興偉的個人拍賣紀錄已達RMB 3,162萬,1995年作品《八五後標準表情》在北京保利拍場寫下紀錄。至於《無題(小乞討)》的同時期作品成交近例,可數2006年畫作《無題(心形舞)》,2021年在保利香港拍賣 X 富藝斯聯合拍賣,以遠超低估價的HK$378萬成交。



Lot 123|黃宇興《河流》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12-2013年
尺幅:152 x 300 cm
估價:HK$2,200,000 - 3,200,000


要數近年在拍場走勢最凌厲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黃宇興絕對是不能繞過的名字,在香港拍場寫下的個人紀錄高達HK$6,483萬。這位生於70年代的北京人,螢光色調的畫作可謂其創作標誌,他以高純度的油畫顏料和壓克力,在畫布上繪出半透明的薄層,構築出奇幻、令人深思的畫面。

黃宇興在2010年前後開始實驗螢光顏料,並通過疊加不同飽和度的顏色,描繪出炫目奇幻的畫面。在藝術家看來,「螢光色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顏色……它像是一種被濃縮或者是激發出來的那種生命力。」

今回舉槌的《河流》,繪於2012至2013年,畫中的明亮色彩融於綿延流水與幻化漣漪中,漣漪以紅藍色勾勒,與黃綠底色交織重疊,輪廓與漩渦強調著圓形和垂直、水平線條的結構關係。

此外,本作更傳承了國畫山水的底蘊,水紋傳承宋代水墨畫中「層波疊浪」的姿態,長畫幅的畫布呼應著傳統絹本畫卷的呈現方式。


黃宇興

事實上,河流是黃宇興作品其中一個最常出現的畫面,透過不同筆觸動態,呈現出河流千變萬化的顏色和形狀,如同生命個體的瞬息萬變。水的萬象之態,揭示藝術家正關注著人類超越時間和文化,共同經歷的人道主義議題。

對黃宇興而言,「河流」的綿延萬象是「時間」的形態:漣漪可被定格為空間中的瞬間,也會旋即融入無垠的永恆。《河流》在融匯水墨畫核心的同時,傳達著黃宇興對時空的真摯見解。

藝術家曾言:「當作品中那些與色彩和情感相連結的形狀被深刻地呈現出來時,能夠打動人心。你體會到神秘感,是因為我們無法完全洞察真相,但神秘感能使人們對真相更有興趣,而我的作品也正因此更加動人。」



Lot 130|仇曉飛《兩個廣播員》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09年
尺幅:200 x 250 cm
估價:HK$1,800,000 - 2,600,000


與黃宇興同樣生於70年代,仇曉飛的作品則透過極具表現力的筆觸、精確生動的造型,配合懷舊溫潤的色調,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情感。

仇曉飛1977年生於哈爾濱,2002年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師承中國當代畫壇「新F4」之一的劉小東,系統性地學習表現主義繪畫,對色彩、筆觸等繪畫語言、情緒之間的關係有著精準把握。

放眼拍場,仇曉飛的作品成交價穩步上揚,今年6月在北京拍場刷新的個人紀錄,已達RMB 598萬。


仇曉飛

記憶,是仇曉飛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家庭老相冊、過去的舊報紙,藝術家以寫生照片的方式來喚醒自己夢境般的記憶,也藉此探討過去的現實,與當下複製過去的現實之間的微妙關係。

此般想法,起源自千禧年前後中國社會的急速變化,城市日新月異,社會越來越複雜多元,人們身在其中或興奮、或失落,一切都充滿變動。

仇曉飛曾這樣敘述失落感:「我很希望靠每天畫畫能一點點建立起一個我所熟悉的世界,一些真正影響到我生活的歷史……我希望我的畫能幫助那些失落的人找回曾有過的一點情感。」

即將舉槌的《兩個廣播員》,創作於2009年,畫面以些許泛黃的黑白照片為色調,厚重的灰色與黃色層層堆疊,如記憶深處的石灰牆一般斑駁粗糙,極具年代感。藝術家以利落的大筆刷,塑造出人物與物體造型,輔以鬆弛的小筆觸豐富細節,令畫面肌理更添層次。

灰色調透露出一種歷史的厚重和抽離,藝術家以極具表現力的筆觸,細膩入微地刻畫人物神態,以一種過去的場景勾起對某個時代的回望,成為引發某段記憶的開關。



Lot 122|王光樂《120403》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12 年
尺幅:280 x 180 cm
估價:HK$2,200,000 - 3,200,000


同樣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王光樂以介乎寫實與抽象之間的抽象油畫見稱。生於福建的王光樂,被視為中國70後藝術家的中堅力量,是N12藝術團體的創始人之一,成員嘗試擺脫「學院規定之外任何的可能性」,仇曉飛亦是N12重要一員。

王光樂可說是新一代中國藝術家探索形式主義的代表人物,顛覆傳統寫實主義,對政治甚至社會題材的怠倦及消極態度。在他的創作中,時間是始終被探討的議題。王光樂曾言:「時間是一個概念。當我們看計時器時,它確實提示一個時間,說明時間是人特有的一個意識。那麼在繪畫中,我如何去體現它呢?通過重複。」

今回舉槌的《120403》創作於2012年,乃王光樂始於2007年的「無題」系列作品之一。藝術家提前設置好構圖,以畫面的中央矩形為聚集點,每日兩次,層層疊加灰色的顏料層,使畫面形成矩陣狀的光暈,構築出三維立體的空間感。畫作上逐層深邃的色調有如時間的堆疊,生命的厚度也由此累積。


王光樂

此般創作方式,靈感源自藝術家始於2004年的「壽漆」系列。王光樂家鄉福建北部松溪的傳統喪禮習俗,老人家60歲時開始為自己準備棺材,並每年為棺木上一層漆以防止木材腐壞。逐層塗抹的油漆有如生命的無限疊加,藝術家以此為靈感源泉,將生與死,時間有限的概念融入自己的藝術。王光樂以抽象的語彙,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生死的思考,以及時間流逝的探索轉化為純粹的繪畫語言,完整呈現於畫布之上。

王光樂的「無題」系列被西方美術史學者稱為「時光隧道」。本作曾於2013年參與加州太平洋三年展,足見其代表性地位。據可考證資料,王光樂「無題」系列灰色作品,僅有兩件曾出現拍賣市場,可見其稀有度。相對比其他曾上拍的「無題」系列灰色作品,《120403》灰色色調的分佈層次最為豐富,畫作整體呈現大氣包容之感。

順帶一提,王光樂的個人拍賣紀錄今年1月於北京拍場刷新,成交價達RMB 517.5萬。



Lot 134|謝南星《三角關係逐漸移動 No.4》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3年
尺幅:220 x 220 cm
估價:HK$1,200,000 - 1,800,000


另一位融合具象與抽象的70後藝術家,還有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的謝南星。藝術家從正統的繪畫訓練中汲取靈感,創作出實驗意味極強、融合具象與抽象的肖像畫,畫面幾乎不會呈現完整的人形。

謝南星的早期作品以日常生活的錄像作為材料,將相片般的畫面模糊地繪於畫布上,手法有如德國巨匠李希特的照片繪畫,呈現一種稍縱即逝的不確定感。

後來,謝南星已不再滿足於日常場景在照片中的成像,嘗試如何不借助特定指向的具體符號,透過「逃離圖像」來深度探索的創作脈絡。

謝南星偏愛使用系列作品的形式,完整地分享一個觀點,舉如今回舉槌的《三角關係逐漸移動No.4》便是一例。

此作來自2013創作的「三角關係逐漸移動」系列,全系列5幅作品靈感來自英國巨匠盧西安‧弗洛伊德畫作《被裸露崇拜者驚嚇的藝術家》。


謝南星


盧西安‧弗洛伊德《被裸露崇拜者驚嚇的藝術家》


謝南星創作「三角關係逐漸移動」系列的上層畫布

畫中的弗洛伊德站在工作室裡,被一位裸體女模緊抱大腿。兩人身旁的畫架上,正是擺放著描繪這一場景的畫作。女模看似眼裡只有畫家,畫家卻猶豫地看向畫布。受此場景啟發,謝南星希望發掘畫家、繪畫對象,以及表達繪畫對象三者之間的關係。

謝南星以「畫布印刷」創作方式,營造一個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朦朧畫面。藝術家在一層白色或彩色的畫布上方,放置另一層畫布。上層畫布繪畫的油彩軌跡,隨機浸透至底層畫布,產生若隱若現、星星點點跳動式的筆觸,這底層畫布才是最終的完成品。

同系列5幅作品當中,《三角關係逐漸移動No.4》的輪廓線更清晰與明確。可能是經過反覆嘗試後熟習了技巧,另一方面也是藝術家對主旨有了更明確的思考。

謝南星的個人拍賣紀錄於北京創下 -《無題(有聲音的圖像II)》2016年在北京保利拍場以RMB 763萬易手,紀錄至今仍未打破。



Lot 113|崔洁《藍玻璃大廈》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4年
尺幅:150 x 200 cm
估價:HK$600,000 - 1,000,000


不只一眾70後中國藝術家,生於80後的年輕一輩,也透過作品呈現對中國近代發展的個人體會。舉如生於上海的崔洁,這位女將的城市系列繪畫,呈現出現代化發展,令當代建築物及城市景觀變得統一而乏味。

崔洁的創作風格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政治宣傳及蘇聯共產主義審美影響,善用低飽和度將過去的場景與當下現實相互疊加,呈現出富有精密結構性的空間,亦留出足夠餘地供觀者想象。

今回保利香港拍賣帶來的《藍玻璃大廈》,藝術家在畫中將2D的平面線條,透過3D立體的視角展現,豐富構圖讓記憶中的場景與現實相互交融,溫和卻明亮的色彩,亦為作品蒙上了一層可觸碰的失真感。

縱然崔洁2006年才從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她的作品已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龐比度中心、上海外灘美術館、香港M+博物館等眾多藝術機構收藏。放眼拍場,崔洁畫作亦備受藏家關注,今年5月於香港拍場寫下的個人紀錄已突破百萬港元。


崔洁



Lot 110|張凱《平行世界》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9 年
尺幅:100 x 100 cm
估價:HK$350,000 - 500,000


另一位80後中國當代藝術家張凱的作品具有極高辨識度,可愛的貓兒或兔子,配上濃厚古典油畫氣息的光影背景,幾乎都是出自這位山西人的手筆。

現於北京工作及生活的張凱,1985年在山西出生,2007年從陝西師範美術學院畢業。他的創作風格主要有兩個元素,一是對大師作品的挪用,二是個體精神上的隱喻和寄託。

對他來說,貓兒在呆萌的外表下有著安靜、獨立的特質,兔兒則溫順不羈,安靜卻又矯健。這與藝術家追求的意境和情緒相當契合。貓兒和兔兒既是畫中主角,同時有如藝術家分身般存在。


張凱

即將舉槌的《平行世界》,張凱將自己的精神世界投射到小貓的形象身上,在畫布上構建出一個屬於他自己,亦屬於每個觀者的小小世界。本作繪於2019年,張凱摒棄了早期作品濃厚的敘事成分,更加趨向精神性的統一,卻又在真實與想象的交匯點開了一扇門。

擬人也好,喻物也罷,當觀者看到小貓的形象,會否有一剎那以為背景裡的黑影就是自己?誠如張凱所言:「藝術像一面鏡子,它忠實地映射著你的一切。」

張凱的畫作在拍場的成交價亦持續攀升,2022年在保利香港拍賣寫下的個人成交紀錄,已突破HK$100萬關口。


其他精選中國當代藝術


Lot 127|劉曉輝《無題-黃衣勞作者》油彩 畫布(三聯作)

創作時間:2015-2016年
尺幅:160 x 150 cm(單幅);160 x 450 cm(整體)
估價:HK$1,000,000 - 1,500,000


Lot 114|高露迪《P4》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18年
尺幅:200.2 x 300.5 cm
估價:HK$400,000 - 600,000


Lot 120|趙趙《星空》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7年
尺幅:250 x 200 cm
估價:HK$360,000 - 460,000


Lot 132|歐陽春《金冠與銀冠》油彩 畫布(雙聯作)

創作時間:2006年
尺幅:170.5 x 170.5 cm(單幅);170.5 x 341 cm(整體)
估價:HK$3,000,000 - 4,500,000


Lot 111|張英楠《沉浮的落差》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08年
尺幅:150.5 x 200 cm
估價:HK$300,000 ‐ 500,000


Lot 139|趙剛《Imperial Collection No. 14》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2012年
尺幅:150 x 96 cm
估價:HK$300,000 - 500,000


Lot 125|韋嘉《FACE III》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12年
尺幅:90 x 60 cm
估價:HK$280,000 - 480,000


Lot 116|方媛《曼哈頓大橋廣場》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20年
尺幅:60 x 60 cm
估價:HK$60,000 - 80,000


拍賣詳情

保利香港拍賣|2023年秋季拍賣

地點:香港君悅酒店
地址:香港島灣仔港灣道1號

現當代藝術專場
拍賣日期:2023/10/7|2:30pm
預展日期:2023/10/3 - 5|10am - 6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