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與狂草之間 趙無極1960年抽象畫HK$4,500萬估價香港拍賣

繼奈良美智大型房屋創作《柏林巴拉克,一號室》後,保利香港剛剛公佈了本季現當代藝術拍賣的第二張王牌。

橙紅調油畫《12.04.60》,出自趙無極之手,屬於這位抽象大師兩大創作時期 -「甲骨文」與「狂草」之間的轉折之作,100 x 81cm尺幅,曾經於2009年、2015年先後在香港拍場易手,是次上陣估價定為HK$4,500萬 - 6,500萬(約NT$1.62億 - 2.34億),將於4月21日隆重舉槌。


趙無極(1921-2013)《12.04.60》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60年
款識(據以往拍賣資料):無極 ZAO (右下); ZAO WOU-Ki 12.04.60(畫背)
尺幅:100 x 81 cm
來源(The Value整理):

  • 2009年11月29日,香港佳士得,Lot 1002(HK$9,020,000)
  • 亞洲私人收藏
  • 2015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Lot 29(HK$35,960,000)

估價:HK$45,000,000 - 65,000,000


趙無極的畫作,我們習慣以他不同創作時期來分類,比如是「克利時期」、「甲骨文時期」、「狂草時期」、「無境時期」。《12.04.60》正正立於「甲骨文」與「狂草」之間。

「克利時期」介乎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無極當時初到巴黎,深深受到西方藝術文化衝擊,作品雖然已略見抽象風格,但大部份仍能看出主題是風景,畫中的建築、草木、山水、人物清楚可見。

1954年起,無極進一步遠離具象實物描繪,回到遠古的中華世界尋找靈感,從商周青銅禮器、金石銘文中抽取出金文符號,畫作似在紀年記事,只是箇中故事化成抽象語言,難以詮釋,是為「甲骨文時期」。


抽象大師趙無極

50年代末,無極轉戰紐約,隨即受到抽象表現主義衝擊。

比起歐洲,美國並無太多文化歷史包袱,故二戰後發展前衛藝術時,藝術家能放開手腳大膽嘗試。當地畫家又愛繪畫大尺幅作品,繪畫技巧、賞畫心態都和法國截然不同。

無極於是轉向抒情抽象,開創出「狂草時期」,被視為他身心皆臻顛峰的創作階段。《12.04.60》繪於1960年,正值「甲骨文」與「狂草」時期之間,隱約露出「狂草」構圖,「甲骨文」符號則已融化於畫面當中,隨之飛舞,予人飄逸之感,不再似以往般清晰明顯。

如有圖為例,相信大家較易理解。下圖左面是1955年的《風箏和鳥》,「甲骨文」符號極為清晰明顯,右圖是今次拍賣的《12.04.60》,「甲骨文」符號融化於畫面之間。


左圖:《風箏和鳥》,2011年香港佳士得,HK$3,538萬|右圖:《12.04.60》


《12.04.60》局部

翻查資料,《12.04.60》曾經兩度於香港佳士得拍賣。首先是2009年,當時估價HK$600萬 - 800萬,HK$902萬易手;再來是2015年,估價HK$1,000萬 - 1,500萬,結果HK$3,538萬成交。

事隔6年,《12.04.60》今次在保利香港上陣,估價HK$4,500萬 - 6,500萬。觀乎無極畫作近年在二手市場的升幅,估價相當合理。

若尋近例,可參考《15.12.60》(下圖),同樣繪於1960年,於2018年在香港蘇富比亮相,HK$1,800萬 - 2,800萬估價,HK$4,861萬成交。

尺幅方面,《15.12.60》為130 x 96.5cm,今次拍賣的《12.04.60》為100 x 81cm。


《15.12.60》,130 x 96.5cm,2018年香港蘇富比,HK$4,861萬


《14.12.59》,130 x 162cm,2018年香港佳士得,HK$1.76億

至於另一幅近例《14.12.59》(上圖),繪於1959年,雖然尺幅更大(130 x 162cm),但色彩、構圖與《12.04.60》亦更為相像。

此作於2018年在香港佳士得上陣,估價HK$6,800萬 - 8,800萬,終以超越預期的HK$1.76億成交。

亞洲現當代藝術市場近年變天,由「趙無極熱」變為「常玉天下」,焦點盡落於「東方馬蒂斯」常玉身上,其裸女、花卉、動物主題畫作屢創紀錄。

雖然「趙無極熱」似乎未如之前般熾熱,但這位抽象大師仍然是市場中堅份子、每間大型拍行現代藝術版塊的靈魂人物。且看在2021年春季,無極市場走向又會如何。


保利香港 2021 年春季拍賣

現當代藝術專場
預展日期:2021/4/18 - 20|香港君悅酒店 
拍賣日期:2021/4/21|保利香港藝術空間